1. 孩子數學不開竅怎麼辦
1、在生活中培養孩子對數字的敏感
既然女兒是典型的感性思維,枯燥的數學題沒法激發她的興趣,那就換種方式,從「語言」過渡到「數學」。
「你還記得上次給你從網上買的玩具,快遞員叔叔是怎麼送到你手裡的嗎?」「包裹上有咱家的地址:省××市××區××路××號×小區×幢×單元室!」
連地名加數字,從大到小的地理單元排列下來,她居然記得一絲不差。當然,我們曾反復對她灌輸家庭地址(口頭傳授,她還不怎麼字),以防哪天走失了可以跟警察叔叔說明白。當然,她之所以能記住這一大串地址,與網上買吃的玩的所形成的「物質激勵」有莫大關系,每次包裹寄到打開之前都要讓她重復一遍。
曾有數學「神童」對數字超級敏感,經過訓練後可以記住圓周率後幾百位甚至上千位數字。我不奢望孩子能有如此本領,但希望她從小能對數字有一定的敏感度和想像力。
下一步是考驗她對長數字的記憶——手機號(當然也是為了她的安全)。我們還曾搞過一次惡作劇,去動物園的時候,我教她:「你跟門口的保安叔叔說,和爸爸走散了,然後把爸爸的手機號告訴他,讓他給爸爸打電話。我再去門口接你。」
她怯怯地說:「這不是撒謊嗎?」「不是,這只是游戲,很好玩的。我就在這里看著你過去,試一試。」終於,她一步步蹭到門衛室。也不知在裡面是怎麼說的,過了好久,我的手機終於響起。
把她抱回來之後,父女倆都很開心。後來她說,那次去動物園只記住了這件事,別的都沒印象了。
再後來,她能記住家人朋友的七八個手機號。
2、讓孩子發現:數學其實很好玩
光記憶數字是不行的,還是要啟發她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隨著她年齡的增長,我們也循序漸進,用「腦筋急轉彎」的形式讓數學變得有趣。
「晚上8點有10支點燃的蠟燭,一陣風吹滅了3支。到第二天,還剩幾支蠟燭?」「晚上魚缸里有10條魚,死了3條。到第二天,還剩幾條魚?」「有10棵樹,排成5行,每行4棵,怎麼排列?」
「一隻蝸牛住在一口10米深的井裡(幸好她在農村老家見過「井」是什麼東東,否則這題還真不好出),每個白天,蝸牛往上爬4米;晚上它會往下掉3米,問:蝸牛幾天能爬到地面上?」
這些題,女兒的腦筋都是轉不過來的。不過一旦給她解釋了答案,她就會興奮地又拍手又跺腳——「好玩好玩,再來一個!」
3、給孩子介紹數學中的藝術之美
等女兒讀到小學二三年級,當爹的腦子里的趣題存貨都賣弄完了,怎麼辦?既然女兒的思維偏感性,那就介紹數學中的藝術之美給她吧,比如像詩一樣的數列。
清代北京有一座酒樓叫「天然居」。一次乾隆路過這家酒樓,稱贊樓名的高雅,遂以樓名為題作對聯,上聯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但乾隆自己卻對不出下聯。
因為下聯必須符合這樣的條件:後五字是前五字的顛倒,既要語意完整,又要平仄協調,還要意境美好。終究還是有牛人能對出下聯的:「僧游雲隱寺,寺隱雲游僧」;「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這種修辭,又名「迴文詩」。
數學上也是有迴文詩的:ABCD×9=DCBA,其中,四個字母各代表不同的數字。一般數字乘以9多是要進位的,而被乘數與積都是四位數,說明A乘以9沒有進位——只有1和0可以不進位。A不可能是0,只能是1。D乘以9個位數是1,則D只能為9。以此推導下去,ABCD代表1089。
更妙的是,1089中間可以插入無數個9,「迴文詩」仍然成立!
109999989×9=989999901
算到這里,女兒忍不住感嘆:「數學真奇妙!」
2. 一年級小孩數學不開竅
一年級小孩數學不開竅,可通過以下方式改善:
1、重視計算。
數學的計算學習就像語文的識字學習,是最基本的。不識字,語文讀不好;計算差,數學同樣學不好。而且計算好,會給孩子數學學習提供很大的幫助。
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做2分鍾口算。一開始,2分鍾內能只能做完 20道口算,但之後,你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快,正確率越來越高。
2、重視生活中的數學。
其實數學的學習對生活的影響很大,它能提供很多的幫助。例如:買東西、計算利率、盈利等等,這些都用到數學。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跟孩子提數學問題,讓他解答。很簡單,你帶孩子去買菜,一斤蘋果 5元,買3斤多少錢,給阿姨20元,找回多少錢。
別小看這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占的分數是最多的,而解決問題無非就是判斷用加減乘除中的哪種來列式解答,這些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問題,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多,自然就會解答。
3、讓孩子主動預習。
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培養自學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看書,帶著老師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去預習。
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麼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麼,書上怎麼解答的,為什麼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
想讓孩子數學學習起來思維靈活,保護興趣是培養好「數感」的前提。中科院長期從事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的羅靜博士曾說:「所謂數學啟蒙,首先是讓孩子對數字感興趣,然後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邏輯理解能力。」
真正的數學啟蒙絕不是逼著孩子死寫硬背,強化數學在他們心中的困難程度,而應該是讓孩子熟悉數學元素,享受數學帶來的樂趣,感受到數學是美好的、藝術的、邏輯的、充滿想像力的。
3. 掌握哪幾個關鍵點,能讓孩子的數學思維更靈活
數學是人們生活中必備的計算工具,小到買菜算賬,大到科學研究,都是離不開數學的。通過數字與數字的組合和運算,可以讓人們了解到不同形態、狀態下,數字之間的變化,以及所表達的意義,所以它是人們不斷進步的重要基礎。數學不僅能讓人們了解到不同運算模式下數值的變化,同時還能鍛煉人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果家長們盡早幫助孩子建立起數學概念,那麼對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就會起到促進作用,邏輯思維能力越強,今後學習其他學科時也會更加輕松。有不少家長早早的就意識到了孩子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但苦於沒有找到合理的方法,所以遲遲沒有把孩子的數學啟蒙提上日程。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孩子早期數學啟蒙,家長應該怎麼做?
從數學的角度來說,孩子在3歲後就可以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了,在上大班的時候就可以從1數到100,並且對空間和形狀方面的關聯性也會有一定的認識,如果你家寶寶處於3至6歲,在
4. 孩子數學不開竅怎麼辦
、制定自己的復習規劃
老老實實從課本開始復習,抓基礎。平時上課的時候,聽不懂就記下筆記,自己按照課本章節,一章一章的過度復習,輔以課本後面的習題和配套練習冊題。以基礎簡單題、中等題為主。
一方面鞏固基礎,一方面提升信心。復習前期,不要重視考試分數,不要把精力放在試卷上。要把精力放在課本上。
2、要講究方法
方法是提高效率的先決條件,因為沒有適合的方法,導致備考效率低下,在時間上是不允許的,畢竟高考不是只考察一門學科。
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一方面講究循序漸進,一方面還要講究方法。尤其是自我復習時,缺乏指導性是比較吃虧的,我們可以多問老師,多問同學。對輔導書的選購,一定要從基礎的學習方法中去選,而不是買大量解題的輔導書。(4)怎麼讓孩子數學開竅擴展閱讀:
1、做題時千萬不能怕難題
有很多人數學分數提不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的畏懼心理。有的人看到圓錐曲線和導數,看到稍微長一點的復雜一點的敘述,甚至看到21、22就已經開始退卻了。
這部分的分數,如果你不去努力,永遠都不會掙到的,所以第一個就是大膽的去做。
2、做題之後加強反思
有的學生認為,要想學好數學,只要多做題,功到自然成。其實不然。一般說做的題太少,很多熟能生巧的問題就會無從談起。因此,應該適當地多做題。
但是,只顧鑽入題海,堆積題目,在考試中一般也是難有作為的。要把提高當成自己的目標,要把自己的活動合理地系統地組織起來,要總結反思,水平才能長進。
5. 如何開啟孩子數學思維的大門
有一種焦慮叫:「別人家的孩子」都上補習班了,而你家孩子整天在家曬太陽。
一個學期下來,孩子之間的差距自然越拉越大。
說起數學,大家可能以為它除了考試就沒什麼用處了。
但不是的。
數學真正的功用,是背後的數學思維。包括有序思考、正向、逆向思考、邏輯思考、發散思考等等思維模式。
擁有數學思維的人,到底有多強?
能夠清晰、有條不紊地表達。比如,你說話是不是很啰嗦、條理不清呢?而邏輯思維能幫你解決這個問題;很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質,和努力的方向。你是否很努力,卻沒有多大進步呢?你需要有序思考、規律思考,來提高辦事效率;能讓你發散思維,變得更有創意。就像我玩音樂,只摸清了吉他的五六個和弦,鋼琴的幾個曲譜,就能從中引申出其他樂理,開始編曲、寫歌了。
天底下的事,都可以用數學思維,找到套路。
而數學學得好的人,也更容易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因為他們有條理、有邏輯、有辦法。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不要一開始就告訴孩子怎麼做,而是引導孩子了解為什麼要這么做。不是灌輸知識,而是教給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培養孩子用數學思維,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種能力培養起來之後,孩子學什麼都能「開竅」。
只要用對方法,沒有學不好數學的孩子。
跟別人刷題目、背題型不同,每個知識點,我提倡做一道題。
從一道題里,去發散思考,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道題?把所有相似的題型都匯總到一起,再從出題者的視角觀察:它們之間的區別在哪?為什麼要這樣提問?到底是在問什麼?題目還可以怎麼變?
像這樣吃透一道題,比做一百道題更加有效。
6. 小孩子讀一年級,數學不開竅怎麼辦
1、開發多元智能。
不同個體的智能水平存在一定差異,經過努力可以提升整體智能水平,個體會在某一個或多個領域表現優越。因此,通過科學正確的方式促進孩子的多元智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2、注重數學基礎。
學數學和修房子是一樣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打好基礎。所以,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不要看一些基礎知識過於簡單就忽略它們,更不要太高估自己,直接去挑戰最有難度的。要循序漸進,切不可一步登天。
3、學會仔細閱讀。
閱讀不僅僅是語文的事情,它對於任何一門學科來說都是首要的。有研究發現,一年級或更早開始大量閱讀的孩子比三年級開始閱讀的孩子在其後的中小學學習,尤其是數理化學習方面潛力更大。
(6)怎麼讓孩子數學開竅擴展閱讀:
小學數學是通過教材,教小朋友們關於數的認識,四則運算,圖形和長度的計算公式,單位轉換一系列的知識,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計算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
從小學生數學學習心理來看,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一個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重新建構的過程,因此,做中學,玩中學,將抽象的數學關系轉化為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將使兒童學得更主動。
7. 怎麼才能讓數學開竅
以下就怎樣學好數學提一點建議。
一、提高聽課的效率是關鍵。
學習期間,聽課的效率如何,決定著學習的效果,提高聽課效率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課前預習能提高聽課的針對性。
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就是聽課的重點;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於提高思維能力;預習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2、聽課要全神貫注。
全神貫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課,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
眼到:就是在聽講的同時看課本和板書,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和演示實驗的動作。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與老師的教學思路保持一致。
口到:就是主動回答問題或參加討論。
手到:就是在聽、看、想、說的基礎上記下講課的要點以及自己的感受。
3、作好筆記,筆記不是記錄而是將上述聽課中的要點等作出簡單扼要的記錄,以便復習。
二、及時復習。
復習不是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而是採取回憶式的復習:先回憶上課老師所講的內容,然後打開筆記與書本,對照一下還有哪些沒記清的,補起來,這樣就把當天內容鞏固下來,同時也檢查了當天聽課的效果,也為改進聽課方法及提高聽課效果提出必要的改進措施。
三、認真完成作業。
有不少同學把提高數學成績的希望寄託在大量做題上,這是不妥當的,重要的不在做題多,而在於做題精,效率要高。在准確地把握住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做一定量的練習是必要的。另外要講究做題的效率,即做題後有多大收獲,這就需要在做題後進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題所用的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是什麼,是否還有別的解法,本題的分析方法與解法,在解其它問題時,是否也用到過,把它們聯系起來,你就會得到更多的經驗,更重要的是養成善於思考的好習慣,這將大大有利於今後的學習。當然沒有一定量的練習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
四,培養自學的能力。
如果不自學、不靠閱讀理解,將會失去一類型習題的解法。另外,科學在不斷的發展,考試在不斷的改革,數學題型的開發在不斷的多樣化,近年來提出了應用型題、探索型題和開放型題,只有靠學生的自學去深刻理解和創新才能適應現代科學的發展。
五,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
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並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自學時間,以便加寬知識面和培養自己再學習能力。
另外,做題應把准確性與常規解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這也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問題。
六,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
兩千多年前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說,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樂在其中。「好」和「樂」就是願意學,喜歡學,這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產生愛好,愛好它就要去實踐它,達到樂在其中,有興趣才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隨之信心也就會增強,學好數學也就水到渠成。
8. 初一孩子數學不開竅怎麼辦
隨著孩子的長大,學習的科目也在增加。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所有的科目均衡發展。也許孩子其它科目學習都很好,唯獨數學怎麼學都學不會。數學這個科目講究的是要有獨特的思維方式。那麼,孩子數學不開竅怎麼辦呢?
孩子數學不開竅怎麼辦
1、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學習中遇到的新困難和新問題。要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引導孩子提高自我調控的適教能力應該根據教師的特點,調控自己的學習行為,使自己的學法逐步適應老師的教法。
3、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要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頑強的學習毅力。
4、引導孩子養成糾錯訂正的習慣,提高自我評判能力。尋找錯因,進行更正,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少問題就會茅塞頓開,從而提高自我評判能力。
如何使孩子數學開竅
1、家長日常注重培養孩子。家長在孩子日常生活的時候多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孩子對詞彙和想像力以及思維能力的豐富拓展。
2、輔導孩子的基礎知識培養。剛開始會比較差,家長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多給予孩子一些幫助,幫助孩子進入學習的狀態。
關於孩子數學不開竅怎麼辦這個問題,家長們不要著急。家長可以通過老師、同學來幫助自己的孩子學習數學。逐漸培養孩子的獨立思維,經常鍛煉孩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多鼓勵孩子,不要讓孩子著急,慢慢的練習。長時間就會有效果。
9. 孩子數學理解能力差不開竅怎麼辦 怎麼讓孩子學好數學
讓幼兒愛上學習數學,首先要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首先要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有意識的進行數學教育
通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覺中接觸到數字「1」的概念。例如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可以說「寶寶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這樣子對孩子日後數字教育會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和孩子做游戲互動
游戲室孩子最喜歡最能接受的學習方式,也是最有利於親子關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賽,或者比賽撿東西的游戲等。通過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和運動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耐力和競爭意識,對孩子以後的成長發展非常有好處。
▋教孩子做比較
數學啟蒙除了數數,還涉及到圖形幾何、時間空間、邏輯推理、比較分類等。家長們藉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較、形狀配對知識。例如吃飯時讓孩子比一比誰的碗更大,裝的東西多,甚至可以引導孩子動手操作一下,怎麼才能裝滿它。
▋教孩子數數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數學啟蒙,就想到教孩子數數,其實數數隨時都可以進行,並不單純讓孩子背數字,而是讓孩子理解數字。在教孩子數數前,家長應該多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輕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後才引導孩子去認識數字1234,理解數字。
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僅是數數和加減,要更多地聯系實際,讓孩子去發現生活中數與形的關系,並引導孩子理解和運用抽象數字後的實際意義,將數學與他的日常聯系起來,這是父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當的方式。
10. 孩子不愛學數學,腦子不開竅怎麼辦啊
我小時候數學也不好,我覺得培養興趣最重要了。打是最讓人反感的了,小孩子也會有想法的,上什麼培訓班的都沒有用,讓他做一些比較有趣味的數學題,家長參與進去,多給予鼓勵,慢慢有興趣就好了,畢竟是小學一年級,不就是個加減乘除嘛,教教就熟練了,耐心、愛心、寬大為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