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0怎麼畫

數學0怎麼畫

發布時間:2022-05-17 07:40:05

Ⅰ 立體數字畫法0到10怎麼寫

方法如下:

1、先把1、2、3、4、5、6、7、8、9、10寫成雙線數字。

2、再從投影的不同角度沿投影方畫線,交點處一一連接,這樣就成立體字了。

3、在所寫的立體字上上相適應的色彩就更逼真了。

書寫立體字的原理

利用特種光學材料(通稱光柵材料)在平面上展示出栩栩如生的立體世界,匪夷所思的立體效果。打破了傳統平面圖像的一成不變,為人們帶來了新的視覺感受,使人過目難忘。

手摸上去是平的,眼看上去是立體的,有突出的前景和深邃的後景,景物逼真。各類型圖像都可以做出立體效果。

Ⅱ 數學坐標(-1,0)怎麼畫

﹙﹣1,0﹚就是橫軸上的﹣1那個點.

Ⅲ 數字0在田字格的正確寫法是什麼

數字「0」從田字格的上線中間起筆,作弧線向左碰線,作弧線碰下線。向上作弧線碰右線,作弧形向上與起點相交。

'0'的具體寫法:找到左上格,在上邊線中間偏右一點兒的位置起筆,斜著向左下彎,一直畫到左下格,貼到左邊線中間偏上一點兒的位置後再向右下彎,畫到下邊線中間偏左的位置處,再向右上彎,一直畫到左上格貼到豎中線中間偏下一點兒的位置後,再向左上彎,回到起筆處收筆。

相關信息:

0的大寫是:零。因為「零」筆畫較多。還有另外的寫法:〇,數的空位,用於數字中,多用於表示頁碼或年代中,如一〇八位,一九九〇。

但在我國古代文字中,中文的「零」字出現很早。不過那時它不表示「空無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如「零頭」、「零星」、「零丁」。「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還有一個零頭五。

但中國古代並沒有0這個字體,只有中文的字體零來表示。隨著阿拉數字的引進。「105」恰恰讀作「一百零五」,「零」字與「0」恰好對應,「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義。0在我國古代叫作金元數字。

Ⅳ 手寫數字0的正確方式

正確寫法是逆時針旋轉。
你可以試試看,在寫數字「6」的時候,你是怎麼來寫的?逆時針還是順時針。
可以參照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本或小學生數學數字篇。

不過在現實中,你怎麼習慣就怎麼寫好了,這個無所謂的,不必太在意。

Ⅳ 數學符號「0」起源於哪個國家

關於0的起源,有以下幾種觀點:


0是極為重要的數字元號,而關於0這個思維的概念在其它地區很早就有。


據歷史記載,瑪雅人有一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物」的數學體系,瑪雅人(或他們的歐梅克祖先)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瑪雅文明最早發明特別字體的0。瑪雅數字中0 以貝殼模樣的象形符號代表。 並且使用二十進制的數字系統;數字以點(·)代表1,橫棒(-)代表5。碑文顯示他們有時會用到到億。


這里提到的零,並不是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但這應該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數字元號了。


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千年就有人在記帳時用特別符號來記載零。


古巴比倫的文獻記載中有0的萌芽。但是與現在不同的是,0的符號是用空位來表示的,例如要表示一百零一,古巴比倫寫作1 1。


在中國很早便有0這個概念,許多文獻中均有記載。中國古代使用算籌進行計算,在算籌和算盤上,以空位表示0。公元前4世紀,中國數學家就已經了解負數和零的概念了。(而在我國遠古時代的結繩記數法中,「零」是在對「有」的否定中出現的,意思是「沒有」。)


公元1世紀的《九章算術》說:「正負術曰:同名相除,異名相益,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其異名相除,同名相益,正無入正之,負無入負之。」(這段話的大意是「減法:遇到同符號數字應相減其數值,遇到異符號數字應相加其數值,零減正數的差是負數,零減負數的差是正數。」)以上文字里的「無入」通常被數學歷史家認為是零的概念。(全文見維基文庫的《九章算術》)雖然如此,但是當時並沒有使用符號來表示零。籌算數碼中開始沒有「零」的符號,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為"┴〧 ╥ "(由於七沒有對應的符號,用商碼代替的;畢竟商碼來源於算籌)。數字中沒有"零",是很容易發生錯誤的。所以後來有人把銅錢擺在空位上,以免弄錯,這或許與"〇"的符號出現有關。【印度直到7世紀初,印度大數學家葛拉夫.瑪格蒲達才首先說明了0的性質,任何數乘0是0,任何數加上0或減去0得任何數。遺憾的是,他並沒有提到以命位記數法來進行計算的實例.】


不過多數人認為,「0」這一數學符號的發明應歸功於公元6世紀的印度人。印度文明可遠溯到公元前2000年,但他們在公元前800年以前是沒有數學的。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以後,印度出現了數的記號,典型的的是婆羅門數字。婆羅門數字的出色之處是它給1到9的每個數都有單獨的記號,還沒有零和進位記法。他們最早用黑點(·)表示零,後來逐漸變成了「o」。


但是據說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婆羅門教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的零在印度婆羅門教表示空的位置(但是他們在公元前800年以前是沒有數學的,所以這個說法存疑。按照這個說法,中國遠古結繩記數法中,〇是在對「有」的否定中出現的,意思是「沒有」。也可以算了)。---個人對最後這段存疑問,如果是真的;那麼為何公元六世紀印度人還在用黑點作為"零"的符號,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公元718年出書的《開元占經》104卷演算法,1089頁,譯制印度的《九執歷》;那個時候印度人的零依然是黑點。)



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印度人完成了數字元號1到9的發明創造,但此時還沒有「0」。「0」的符號出現,是在1到9數字元號發明一千多年後的印度笈多王朝。剛出現時,它還不是用圓圈;而是用一個黑點來表示。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直到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Gwalior)這個地方;發現了一塊刻有「27o」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符號的最早記載,但是這個零的符號是個比〇小一圈的圓圈o;也不是現代「0」這個符號的樣子。



但是如果說符號的話,中國算籌里早已經有空格;後來更是用銅錢在算籌里表示零的符號。此後銅錢演變為〇,作為零的符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690年時;武則天頒布了則天文字,其中一個字就是「〇」了(比印度的0的小圓圈符號o早出現186年);雖然當時還不是零的意思。而中國古代數學上記錄「〇」時是用「囗」來表示的,一方面為了將數字區別開來;更重要的是由於我國古代用毛筆書寫。而毛筆行書連筆書寫的習慣,寫「〇」比寫「囗」要方便得多,所以零逐漸變成按逆時針方向畫「〇」;這就是中國的零號。1180年金朝《大明歷》中就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數字。


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0」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0」的。中國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採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確地使用了十進位。


而印度一個黑點,又如何演化成〇的符號呢?不知道有沒有演變過程的證據?而且古印度是沒有十進位值制的,中國是全球最早有十進位值制的。古埃及雖然是十進制,但是沒有位置制。巴比倫雖然有位置制,但是巴比倫是60進制;只有中國有同時滿足十進制與位置制而來的十進位值制。但是中文文獻中〇的符號表示「0」最早出現時間,也是無法考據的。宋代蔡沈《律率新書》(1135一1198)中用方格「囗」表示空缺。1180年金朝《大明歷》中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數字。公元1247年,秦九韶在其著作數書九章中使用符號「〇」來表示零的概念。李冶《測圓海鏡》(1248)第十四問中就有「0」的圖像。


總之,有關〇的起源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是無論如何,0自從一出現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它廣泛應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

Ⅵ 數學符號中的「0」起源於哪裡

據說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婆羅門教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的0在印度婆羅門教表示空的位置。---個人對最後這段存疑問,如果是真的;那麼為何公元六世紀印度人還在用黑點作為"0"的符號,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公元718年出書的《開元占經》104卷演算法,1089頁,譯制印度的《九執歷》;那個時候印度人的零依然是黑點。)
關於0的起源,有以下幾種觀點:
0是極為重要的數字元號,而關於0這個思維的概念在其它地區很早就有。
據歷史記載,瑪雅人有一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物」的數學體系,瑪雅人(或他們的歐梅克祖先)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瑪雅文明最早發明特別字體的0。瑪雅數字中0 以貝殼模樣的象形符號代表。 並且使用二十進制的數字系統;數字以點(·)代表1,橫棒(-)代表5。碑文顯示他們有時會用到到億。
論點:這里提到的零,並不是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但這應該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數字元號了。
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千年就有人在記帳時用特別符號來記載零。
古巴比倫的文獻記載中有0的萌芽。但是與現在不同的是,0的符號是用空位來表示的,例如要表示一百零一,古巴比倫寫作1 1。
在中國很早便有0這個概念,許多文獻中均有記載。中國古代使用算籌進行計算,在算籌和算盤上,以空位表示0。公元前4世紀,中國數學家就已經了解負數和零的概念了。(而在我國遠古時代的結繩記數法中,〇是在對「有」的否定中出現的,意思是「沒有」。)
公元1世紀的《九章算術》說:「正負術曰:同名相除,異名相益,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其異名相除,同名相益,正無入正之,負無入負之。」(這段話的大意是「減法:遇到同符號數字應相減其數值,遇到異符號數字應相加其數值,零減正數的差是負數,零減負數的差是正數。
以上文字里的「無入」通常被數學歷史家認為是零的概念。(全文見維基文庫的《九章算術》)雖然如此,但是當時並沒有使用符號來表示零。籌算數碼中開始沒有「零」的符號,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為"┴〧 ╥ "(由於七沒有對應的符號,用蘇州碼子代替的;畢竟蘇州碼子來源於算籌)。數字中沒有"零",是很容易發生錯誤的。所以後來有人把銅錢擺在空位上,以免弄錯,這或許與"〇"的出現有關。【印度直到7世紀初,印度大數學家葛拉夫.瑪格蒲達才首先說明了0的性質,任何數乘0是0,任何數加上0或減去0得任何數。遺憾的是,他並沒有提到以命位記數法來進行計算的實例.】
不過多數人認為,「0」這一數學符號的發明應歸功於公元6世紀的印度人。他們最早用黑點(·)表示零,後來逐漸變成了「0」。但是據說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婆羅門教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的0在印度婆羅門教表示空的位置。---個人對最後這段存疑問,如果是真的;那麼為何公元六世紀印度人還在用黑點作為"0"的符號,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公元718年出書的《開元占經》104卷演算法,1089頁,譯制印度的《九執歷》;那個時候印度人的零依然是黑點。)
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印度人完成了數字元號1到9的發明創造,但此時還沒有「0」。「0」的符號出現,是在1到9數字元號發明一千多年後的印度笈多王朝。剛出現時,它還不是用圓圈;而是用一個黑點來表示。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直到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這個地方;發現了一塊刻有「27o」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符號的最早記載,但是這個零的符號是個比〇小一圈的圓圈o;也不是現代「0」這個符號的樣子。
但是如果說符號的話,中國算籌里早已經有空格;後來更是用銅錢在算籌里表示零的符號。此後銅錢演變為〇,作為零的符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690年時;武則天頒布了則天文字,其中一個字就是「〇」了(比印度的0的符號早出現186年);雖然當時還不是零的意思。而中國古代數學上記錄「〇」時是用「囗」來表示的,這大概來自於銅錢占據算籌空位。銅錢是外圓內方的,中間的方孔恰好可以用來指代零;這樣就可以將數字區別開來。由於我國古代用毛筆書寫,而毛筆行書連筆書寫的習慣;寫「〇」比寫「囗」要方便得多。而外圓內方的銅錢在算籌里是表示零的符號,所以零逐漸變成按逆時針方向畫「〇」;這就是中國零符號的出現。
現在普遍使用的包括「0」在內的印度—阿拉伯數碼是在13世紀的時候由伊斯蘭教徒從西方傳入中國的,而那時中國的〇已經使用100年了。
印度古代既有用字母表示,又有用累積法,到公元七世紀時方採用十進位值制,很可能受到中國的影響。
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0」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0」的。中國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採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確地使用了十進位。
而印度一個黑點,又如何演化成〇的符號呢?不知道有沒有演變過程的證據?但是中文文獻中〇的符號最早出現時間,也是無法考據的。宋代蔡沈《律率新書》(1135一1198)中用方格表示空缺。1180年金朝《大明歷》中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數字。公元1247年,秦九韶在其著作數書九章中使用符號「〇」來表示零的概念。李冶《測圓海鏡》(1248)第十四問中就有「0」的圖像。

Ⅶ 書寫時如何區分字母O和數字0

0和o的書寫形狀不相同。

「0」在書寫時我們會寫成一個豎直的橢圓形。在數學中,橢圓是圍繞兩個焦點的平面中的曲線,使得對於曲線上的每個點,到兩個焦點的距離之和是恆定的。而且為了增加辯認度,在書寫0的時候都會寫成橢圓形。

「o」在書寫時會寫成圓形。圓是一種幾何圖形。根據定義,通常用圓規來畫圓。 為了增加字母o的辯認度,在書寫字母o 的時候都會寫成圓形。

所以區別0和o的時候,只要區別橢圓形和圓形就好了。

(7)數學0怎麼畫擴展閱讀:

0的數學性質如下:

1、0是最小的自然數。

2、0能被任何非零整數整除。

3、0不是奇數,而是偶數(一個非正非負的特殊偶數)。

4、0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5、0在多位數中起佔位作用,如108中的0表示十位上沒有,切不可寫作18。

6、0不可作為多位數的最高位。不過有些編號中需要前面用0補全位數。

7、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而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當某個數X大於0(即X>0)時,稱為正數;反之,當X小於0(即X<0)時,稱為負數;而這個數X等於0時,這個數就是0。

8、0是介於-1和1之間的整數。

Ⅷ 數學符號中的「0」起源於

關於0的起源,有以下幾種觀點:

0是極為重要的數字元號,而關於0這個思維的概念在其它地區很早就有。

據歷史記載,瑪雅人有一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物」的數學體系,瑪雅人(或他們的歐梅克祖先)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瑪雅文明最早發明特別字體的0。瑪雅數字中0 以貝殼模樣的象形符號代表。 並且使用二十進制的數字系統;數字以點(·)代表1,橫棒(-)代表5。碑文顯示他們有時會用到到億。

這里提到的零,並不是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但這應該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數字元號了。

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千年就有人在記帳時用特別符號來記載零。

古巴比倫的文獻記載中有0的萌芽。但是與現在不同的是,0的符號是用空位來表示的,例如要表示一百零一,古巴比倫寫作1 1。

在中國很早便有0這個概念,許多文獻中均有記載。中國古代使用算籌進行計算,在算籌和算盤上,以空位表示0。

中國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採用了十進制記數法,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確地使用了十進位。中國周代(前1046年—前256年)金文的紀數法,繼承殷商代的十進制,又有明顯的進步,十進數量級符號有十、百、千、萬、億,如西周金文「伐鬼方……俘萬三千八十一人」,出現了位值記數,例如「俘牛三百五十五「,其中三百五十五寫成「三全XX」,前面的「全」是金文的「百」,後面兩個XX是五十五,省去了「十」,出現了位置概念,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位值制。

公元前400年前後墨子還對位值制進行了論述,這樣加上商時期就有的十進位制;十進位值制就正式出現於記載中了。墨子是對位值制


概念進行總結和闡述的第一個科學家。他明確指出,在不同位數上的數碼,其數值不同。例如,在相同的數位上,一小於五,而在不同的數位上,一可多於五。這是因為在同一數位上(個位、十位、百位、千位……),五包含了一,而當一處於較高的數位上時,則反過來一包含了五(比如:十位的一就比個位的五大……).十進位值制的發明,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

公元前4世紀,中國數學家就已經了解負數和零的概念了。(而在我國遠古時代的結繩記數法中,「零」是在對「有」的否定中出現的,意思是「沒有」。)

公元1世紀的《九章算術》說:「正負術曰:同名相除,異名相益,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其異名相除,同名相益,正無入正之,負無入負之。」(這段話的大意是「減法:遇到同符號數字應相減其數值,遇到異符號數字應相加其數值,零減正數的差是負數,零減負數的差是正數。」)以上文字里的「無入」通常被數學歷史家認為是零的概念。(全文見維基文庫的《九章算術》)雖然如此,但是當時並沒有使用符號來表示零。籌算數碼中開始沒有「零」的符號,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7」就可以表示為"┴〧 〨 "(由於七和八沒有對應的符號,用商碼代替的;畢竟商碼來源於算籌數碼)。數字中沒有"零",是很容易發生錯誤的。所以後來有人把銅錢擺在空位上,以免弄錯,這或許與"〇"的符號出現有關。【印度直到7世紀初,印度大數學家葛拉夫.瑪格蒲達才首先說明了0的性質,任何數乘0是0,任何數加上0或減去0得任何數。遺憾的是,他並沒有提到以命位記數法來進行計算的實例.】

不過多數人認為,「0」這一數學符號的發明應歸功於公元6世紀的印度人。印度文明可遠溯到公元前2000年,但他們在公元前800年以前是沒有數學的。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以後,印度出現了數的記號,典型的的是婆羅門數字。婆羅門數字的出色之處是它給1到9的每個數都有單獨的記號,還沒有零和進位記法。他們最早用黑點(·)表示零,後來逐漸變成了「o」。

但是據說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婆羅門教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的零在印度婆羅門教表示空的位置(按照這個說法,中國遠古結繩記數法中,〇是在對「有」的否定中出現的,意思是「沒有」。也可以算了)。---個人對最後這段存疑問,如果是真的;那麼為何公元六世紀印度人還在用黑點作為"零"的符號,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公元718年出書的《開元占經》104卷演算法,1089頁,譯制印度的《九執歷》;那個時候印度人的零依然是黑點。)

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印度人完成了數字元號1到9的發明創造,但此時還沒有「0」。「0」的符號出現,是在1到9數字元號發明一千多年後的印度笈多王朝。剛出現時,它還不是用圓圈;而是用一個黑點來表示。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直到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Gwalior)這個地方;發現了一塊刻有「27o」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符號的最早記載,但是這個零的符號是個比〇小一圈的圓圈o;也不是現代「0」這個符號的樣子。



但是如果說符號的話,中國算籌里早已經有空格;後來更是用銅錢在算籌里表示零的符號。此後銅錢演變為〇,作為零的符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690年時;武則天頒布了則天文字,其中一個字就是「〇」了(比印度的0的小圓圈符號o早出現186年);雖然當時還不是零的意思。而中國古代數學上記錄「〇」時是用「囗」來表示的,一方面為了將數字區別開來;更重要的是由於我國古代用毛筆書寫。而毛筆行書連筆書寫的習慣,寫「〇」比寫「囗」要方便得多,所以零逐漸變成按逆時針方向畫「〇」;這就是中國的零號。1180年金朝《大明歷》中就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數字。

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0」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0」符號的。中國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採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確地使用了十進位。

而印度一個黑點,又如何演化成〇的符號呢?不知道有沒有演變過程的證據?而且古印度是沒有十進位值制的,中國是全球最早有十進位值制的。古埃及雖然是十進制,但是沒有位置制。巴比倫雖然有位置制,但是巴比倫是60進制;只有中國有同時滿足十進制與位置制而來的十進位值制。但是中文文獻中〇的符號表示「0」最早出現時間,也是無法考據的。宋代蔡沈《律率新書》(1135一1198)中用方格「囗」表示空缺。1180年金朝《大明歷》中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數字。公元1247年,秦九韶在其著作數書九章中使用符號「〇」來表示零的概念。李冶《測圓海鏡》(1248)第十四問中就有「0」的圖像。


總之,有關〇的起源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是無論如何,0自從一出現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它廣泛應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

Ⅸ 數學,高等數學,這個圖形該怎麼畫

很好畫。
大概是這樣,三條線,
①x=1,與y軸平行,過(1,0)點的一條直線。
②y=x²,開口向上的一條拋物線,
頂點(0,0)。
③y=kx,0<k<1,斜率為k,過坐標原點(0,0)的一條直線。

Ⅹ 數學符號中的「0」,是起源於哪裡呢

關於0的起源,有以下幾種觀點:0是極為重要的數字元號,而關於0這個思維的概念在其它地區很早就有。

據歷史記載,瑪雅人有一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物」的數學體系,瑪雅人(或他們的歐梅克祖先)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瑪雅文明最早發明特別字體的0。瑪雅數字中0 以貝殼模樣的象形符號代表。 並且使用二十進制的數字系統;數字以點(·)代表1,橫棒(-)代表5。碑文顯示他們有時會用到到億。

論點:這里提到的零,並不是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但這應該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數字元號了。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千年就有人在記帳時用特別符號來記載零。

而印度一個黑點,又如何演化成〇的符號呢?不知道有沒有演變過程的證據?但是中文文獻中〇的符號最早出現時間,也是無法考據的。宋代蔡沈《律率新書》(1135一1198)中用方格表示空缺。1180年金朝《大明歷》中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數字。公元1247年,秦九韶在其著作數書九章中使用符號「〇」來表示零的概念。李冶《測圓海鏡》(1248)第十四問中就有「0」的圖像。

閱讀全文

與數學0怎麼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