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學好初一數學
學好數學是能力的培養:
一、數學運算
運算是學好數學的基本功。初中階段是培養數學運算能力的黃金時期,初中代數的主要內容都和運算有關,如有理數的運算、整式的運算、因式分解、分式的運算、根式的運算和解方程。初中運算能力不過關,會直接影響高中數學的學習。在面對復雜運算的時候,常常要注意以下兩點:①情緒穩定,算理明確,過程合理,速度均勻,結果准確;②要自信,爭取一次做對;慢一點,想清楚再寫;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紙上也要寫清楚。
二、數學基礎知識
理解和記憶數學基礎知識是學好數學的前提。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話去解釋事物的意義,同一個數學概念,在不同學生的頭腦中存在的形態是不一樣的。所以理解是個體對外部或內部信息進行主動的再加工過程,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理解的標準是「准確」、「簡單」和「全面」。「准確」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簡單」就是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全面」則是「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不重不漏。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知識的形成過程和表述;二是知識的引申及其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
記憶是個體對其經驗的識記、保持和再現,是信息的輸入、編碼、儲存和提取。藉助關鍵詞或提示語嘗試回憶的方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記憶方法,比如,看到「拋物線」三個字,你就會想到:拋物線的定義是什麼?標准方程是什麼?拋物線有幾個方面的性質?關於拋物線有哪些典型的數學問題?不妨先寫下所想到的內容,再去查找、對照,這樣印象就會更加深刻。另外,在數學學習中,要把記憶和推理緊密結合起來,比如在三角函數一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數定義和加法定理為基礎的,如果能在記憶公式的同時,掌握推導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遺忘。
三、數學解題
學數學沒有捷徑可走,保證做題的數量和質量是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保證數量就是①選准一本與教材同步的輔導書或練習冊。②做完一節的全部練習後,對照答案進行批改。千萬別做一道對一道的答案,因為這樣會造成思維中斷和對答案的依賴心理;先易後難,遇到不會的題一定要先跳過去,以平穩的速度過一遍所有題目,先徹底解決會做的題;不會的題過多時,千萬別急躁、泄氣,其實你認為困難的題,對其他人來講也是如此,只不過需要點時間和耐心;對於例題,有兩種處理方式:「先做後看」與「先看後測」。③選擇有思考價值的題,與同學、老師交流,並把心得記在自習本上。④每天保證1小時左右的練習時間。
保證質量就是①題不在多,而在於精,學會「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題意,注意對整個問題的轉譯,深化對題中某個條件的認識;看看與哪些數學基礎知識相聯系,有沒有出現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再現思維活動經過,分析想法的產生及錯因的由來,要求用口語化的語言真實地敘述自己的做題經過和感想,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元歸一。②落實:不僅要落實思維過程,而且要落實解答過程。③復習:「溫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較「經典」的題重做幾遍,把做錯的題當作一面「鏡子」進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種高效率的、針對性較強的學習方法。
四、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與哲學思想的融合是學好數學的高層次要求。比如,數學思維方法都不是單獨存在的,都有其對立面,並且兩者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相互轉換、相互補充,如直覺與邏輯,發散與定向、宏觀與微觀、順向與逆向等等,如果我們能夠在一種方法受阻的情況下自覺地轉向與其對立的另一種方法,或許就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比如,在一些數列問題中,求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公式的方法,除了演繹推理外,還可用歸納推理。應該說,領悟數學思維中的哲學思想和在哲學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數學思維,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方法。
只要我們重視運算能力的培養,扎扎實實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學會聰明地做題,並且能夠站到哲學的高度去反思自己的數學思維活動,就一定能把數學學好。
B. 初一怎麼學好數學
鏈接:
C. 怎樣學好初一數學的方法技巧
初一數學怎麼學呢?
第一,調整心態,適應初中學習狀態。初一的數學和小學的數學,在大體上還是接近和過度。但是,要慢慢的培養成初中數學的思維,比如方程思想,比如整體思想,能夠用數學去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精讀教材。很多孩子,不重視教材的研讀,甚至連教材長什麼樣子都沒有翻開過。教材是最好的範本,教材是最好的輔導資料。很多人到處買各種資料,教材這么好的資料,卻從來不曾認真研讀過,學習又怎麼得好?
逐字逐句的研讀每一個字眼,定義概念是怎麼引入的?公式是怎麼推導的,定理推論是怎麼證明,都必須認真的透徹弄懂。
也許有朋友會說,很多知識點,教材里沒有啊,教材里的內容有限啊。這話沒有錯,也是對的。但是,教材是基礎,如果基礎都沒有弄懂,有是怎麼延伸的呢?
第三,課前怎麼預習?很多同學沒有理解預習的意義,就認為翻下書就是預習。預習,要做到,按照第二點的要求,認真閱讀,然後認真的寫好課後的作業。如果作業能寫好,那麼說明預習成功,否則預習就是失敗的,必須再回頭看定義概念和例題。
第四,專心聽課,緊跟老師的思路,不開小差,抓好課堂,提高學習效率。
第五,獨立完成做作業,自主認真,勤於思考。作業不是任務,是檢測當天學習的工具,也是鞏固學習的工具。對於作業中出現的有些結論,可以總結起來,便於平時學習和考試的時候,靈活運用。
第六、數學怎麼做筆記?數學的筆記同樣重要,主要記常用的公式推導,把類似的定義、定理、推論,總結起來。便於理解、區別、關聯和記憶。
千萬不要課堂上為了做所謂的筆記,一頓猛抄。如果為了抄筆記,而沒有錯過聽課,那就得不償失。
數學筆記,應該是課後整理的。整理相關知識點,公式,模型,推論,重用的結論。還有就是整理一些常見的,經典的考試題型。
第七、舉一反三,總結歸納。類似的題型,類似的知識點,類似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勤於思考和總結,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總之,學習沒有捷徑可以走,靠的都是努力和付出。流得一身汗,收獲一筐谷。從初一開始,打好基礎,初二,初三就簡單,中考才能取得勝利。
D. 怎麼才能學好初一數學
初中數學其實是環環相扣的,漏掉一節,接下來的課程也就聽不懂了,很重要的一點,都被初一新生給忽視了,初中和小學其實是兩個完全不相同的階段,如果單純的用小學的方法來學習初一數學是沒有幫助的,初中數學最重要的是三點,1、思維開闊(我們不能死死的只扣在書本上的只是,而應該學會舉一反三,或許你會說,初中學習時間緊,怎麼有時間去做那些練習呢,告訴你一個辦法,在做作業的時候,畫三分鍾的時間看看想想,足夠啦:-)
2、仔細仔細再仔細(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就是因為少寫了兩個括弧,扣掉了6分,好可惜的咯,所以考完試,最好考試的時候就仔仔細細,然後檢查一遍,多做筆算題)
3、預習加鞏固(時常復習數學概念,數學題目是沒有害處的啦,完成作業後花5——10分鍾看看所學的知識,預習預習明天的知識,就更加容易聽懂啦!)
其實詩兒這些最多隻能算是紙上談兵,學習本來就有起起伏伏,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因為一次失敗而失去信心,相信你的用功,加上你的興趣和進取心,一定能夠把數學學好的,加油!!
E. 初一數學怎麼學好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做好預習: 單元預習時粗讀,了解近階段的學習內容,課時預習時細讀,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則等要做好記錄,以便帶著問題聽課。堅持預習,找到疑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嘛。
認真聽課:聽課應包括聽、思、記三個方面。聽,聽知識形成的來龍去脈,聽重點和難點(記住預習中的疑點了嗎?更要聽仔細了),聽例題的解法和要求,聽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聽課堂小結。思,一是要善於聯想、類比和歸納,二是要敢於質疑,提出問題,大膽猜想。記,當然是指課堂筆記了,不是記得多就是有效的知道嗎?影響了聽課可就不如不記了,記什麼,什麼時候記,可是有學問的哩,記方法,記技巧,記疑點,記要求,記注意點,記住課後一定要整理筆記。
認真解題:課堂練習是最及時最直接的反饋,一定不能錯過的,不要急於完成作業,要先看看你的筆記本,回顧學習內容,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很重要噢。
及時糾錯:課堂練習、作業、檢測,反饋後要及時查閱,分析錯題的原因,審題出問題了嗎?概念模糊了嗎?時間緊沒來得及?不會做嗎?切忌不要動不動就以粗心放過自己(形成習慣可就麻煩了),如果思路正確而計算出錯,及時訂正,必要時強化相關計算的訓練。概念模糊和審題出錯都說明你的學習容易出現似懂非懂卻還不自知的狀態,這可是學習數學的大忌,要堅決克服。至於不會做,當然要及時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了,不能將問題處於懸而未解的狀態,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
學會總結:大人們常說,數學是一環扣一環,這意思是說知識間是緊密相關的,階段性總結,不僅能夠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還能找到知識間的聯系,學習的目的性,必要性,知識性做到瞭然於心,融會貫通,解題時就能做到入手快,方法直接簡單,即使平時課堂上沒練到的題型,也能得心應手,即舉一反三。
學會管理:管理好自己的筆記本,作業本,糾錯本
F. 初一數學怎麼學
答:多思考,上課認真聽講,不會的不要堆。
望採納
G. 初一數學怎麼才能學好
初一數學大概分為有理數,初步代數,初步幾何等。初一數學相較於小學的課程,只是在小學所學的內容上有所升級,本質上沒有什麼變化。
例如有理數運算,計算方法不變,加減乘除各個運演算法則皆在;初步代數,合並同類項只是在小學所學字母代替數的延申。內容不難,之所以很多學生不會做,是在於還在用小學的意識來解決初中的題。
首先改變自己的學習意識。初中相較於小學,最大的改變就在於,小學可能會有算不出的答案,但上了初中以後不會再有。
所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到了初中以後依然有用,數學不難,不要覺得哪道題一定做不出,不會做就是算不出來。
查漏補缺是每個階段都必備的,而做題就是最好的實踐方法,沒有做不出的題,那麼思考一下自己這道題為什麼不會做,是哪個知識點忘了。
一道不會做的題中,肯定有你會做的那一部分。你可能不會做-1+7=?,但你一定會做1+1=?,先把自己會做的一部分做出來,剩下的就是自己真正不會的內容,而不是簡簡單單的「老師,這道題我不會做。」
做題質量。有些學生不想做很多題。其實學習不在於做題多少,而在於做題的質量如何。
會做的題,做一百道做一千道,你也還是會做,不會做的題,還是不會做,但決定你成績的往往都是這些不會做的題。
所以,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多做自己不會做的題,多思考,萬事開頭難,第一次做難題肯定很痛苦,但過了第一次就會發現,以後學習或做題都會輕松不少。
但是第一次不想去嘗試,那麼之後的學習還是會和第一次一樣,往後成績越來越差,不會做的題越來越多。
上課認真聽課。老師講課時,說的每句話都可能是一個知識點。學習方法只是輔助,沒有知識作為核心,是沒有辦法發揮效果的
學習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哪一階段沒學好都會導致以後的困難。所以把握好每個階段,你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成績.
H. 如何才能學好初一的數學
數學要學得好,都說是要多做,但我認為還要不僅多做,還要學會理解,在
理解的基礎上,你才能在做其他題目時得於運用。初一的幾何其實不難學,看
你勤不勤啦。這是基礎部分,你就把老師上課講的搞懂,課後,先回顧一下,
再做作業,要學會運用老師說的。從簡單的題目開始做。先做課本每小結後的
習題練習。再做其他學習資料的作業。不懂的還要多問,問同學老師都可以。
不可以聽得一知半解,聽完後要自己「消化」一下,還有不懂的再問,直到
徹底理解。做習題不懂時要多思考,實在不懂得在問哦。
以上是我的個人經驗。以下是其他人的:
數學一直是人類從事實踐活動 的重要工具,是基礎教育中最基本的課程之一。每個學生都希望能掌握好數學知識,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對於數學的初步應用。然而對於一個剛從小學進入初中的初一學生來說,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我覺得可以從抓各種學習習慣入手。從小學進入初中是學習階段的一個重大轉折。根據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初中學生正是處在各種習慣形成的關鍵階段,如不及時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形成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很容易染上許多不良的學習習慣,嚴重地影響智力和能力的發展。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激發思維、開發能力、發展個性的重要心理要素,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基礎,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下面從四個方面談一談如何培養和塑造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 看書習慣
這是自學能力的基本功。根據美國和前蘇聯對幾十所名牌大學的調查表明,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有20%~25%的知識是來自學校,而75%~80%的知識是靠他們離校後通過工作、自學和科研來獲得的。根據心理規律,初中學生已經具備閱讀能力,但由於在小學受直觀模仿習慣的影響,使眾多學生誤把數學課本當作習題集。所以從初一開始就應重視糾正自己的錯誤學習習慣,樹立數學課本同樣需要閱讀的正確思想,並注意總結如何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
I. 初一數學怎麼學才能學好
第一點,深刻理解概念概念是數學的基石,對每個定義、定理,我們必須在牢記其內容的基礎上知道它是怎樣得來的,深刻理解概念,還需要多做一些練習。第二點,多看一些例題老師在講解基礎內容之後,需要給學生補充一些課外例、習題,可以在看例題的過程中,將頭腦中已有的概念具體化,把想和看結合起來,不同難度層次的習題都要涉及,可以豐富知識,拓寬思路,學好數學,看例題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切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