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您對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學有哪些看法或建議
大班數學活動:蜘蛛和糖果店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幼兒大膽進行推理與預測,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統計的概念。
2、運用已有的經驗,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簡單的統計。
3、願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系,體會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ppt
、統計表「最受歡迎的糖」、鉛筆、橡皮。
經驗准備:幼兒對推測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情景激趣,引發興趣。
1、ppt出示糖果店:你們瞧,這兒有一家商店,看看這家商店裡都有些什麼商品呀?
2、這么多的糖果,那麼這是一家什麼店呢?(糖果店)
3、ppt出示蜘蛛:糖果店裡還有個朋友呢,看,是誰也住在糖果店裡,蜘蛛在糖果店裡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兒呢?我們來聽故事《蜘蛛和糖果店》。
二、大膽猜測,預測結果。
1、(ppt畫面一)咪咪來買糖,蜘蛛出示咪咪買糖記錄。
提問:⑴同意蜘蛛的猜測嗎?
⑵從記錄表的哪裡可以看出咪咪喜歡吃棒棒糖呢?
2、(ppt畫面二)冬冬來買糖,蜘蛛出示冬冬買糖記錄。
提問:⑴從記錄表裡可以看出,東東買了幾次糖果?買過什麼糖?
⑵她會更喜歡吃什麼糖呢?
3、有什麼好辦法預測顧客要買什麼糖?
4、(ppt畫面三)洋洋來買糖,蜘蛛出示洋洋買糖記錄。
提問:⑴請小朋友仔細地觀察記錄表,這次請大家猜猜他會買什麼糖?
⑵你們怎麼知道的呢?
5、(ppt畫面四)菲菲來買糖,蜘蛛出示菲菲買糖記錄。
提問:⑴你覺得她會買什麼糖?
⑵買哪種糖更有可能?為什麼?
6、(ppt畫面五)小明來買糖,蜘蛛出示小明的買糖記錄。
提問:你覺得他會買什麼糖?為什麼?
三、觀察統計,推測結果。
1、阿姨決定請蜘蛛留下來,預測什麼糖果賣得好。
2、阿姨又准備進貨了,怎樣才能知道哪種糖才是最受歡迎的糖呢?我們來看看蜘蛛有什麼好辦法?
3、出示「糖果一周銷售記錄表」和「統計表」,引導幼兒觀察,理解。
4、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統計表,找出最受歡迎的糖果。
5、小結:統計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的了解情況,正確預測未來。平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觀察和了解身邊的人和事物,用統計的方法來推測出什麼東西是最受歡迎的,好嗎?......
㈡ 大班小朋友數學怎麼教
首先,從小就得教小孩數數,這個非常重要。然後,等到孩子從1能數到10的時候,可以教他數實物。比如屋子裡的凳子,桌子上的蘋果、老師給的糖果。然後等孩子回到家,數家裡幾口人、做了幾道菜,到了超市買東西買了幾個,只要有機會就讓他數,不要顯麻煩。只有應用到實物當中,小孩才會對數字有概念。
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先從簡單的弄始教給孩子,比如1+1=2,1+2=3,先用實物,比如1+1就可以拿1個蘋果加1個蘋果,1個蘋果加2個蘋果,慢慢讓孩子對數字加深概念,但是小孩在學校里沒有實物,所以就再教用手指來算。
要先教孩子數實物,而不是用手指。先對數字加深概念一定要先用實物讓孩子算,再教孩子用手指。不然孩子會依賴手指,而不了解數字的真正含義。
10以內的加減相關口訣:
一、10以內加法口訣
1+1=2
2+1=3,1+2= =3
3+1=4,2+2=4,1+3=4
4+1=5,3+2=5,2+3=5,1+4=5
5+1=6,4+2=6,3+3=6,2+4=6,1+5=6
6+1=7,5+2=7,4+3=7,3+4=7,2+5=7,1+6=7
7+1=8,6+2=8,5+3=8,4+4=8,3+5=8,2+6=8,1+7=8
8+1=9,7+2=9,6+3=9,5+4=9,4+5=9,3+6=9,2+7=9,1+8=9
9+1=10,8+2=10,7+3=10,6+4=10,5+5=10,4+6=10,3+7=10,2+8=10,1+9=10
二、10以內減法口訣
2-1=1
3-1=2,3-2=1
4-1=3,4-2=2,4-3=1
5-1=4,5-2=3,5-3=2,5-4=1
6-1=5,6-2=4,6-3=3,6-4=2,6-5=1
7-1=6,7-2=5,7-3=4,7-4=3,7-5=2,7-6=1
8-1=7,8-2=6,8-3=5,8-4=4,8-5=3,8-6=2,8-7=1
9-1=8,9-2=7,9-3=6,9-4=5,9-5=4,9-6=3,9-7=2,9-8=1
10-1=9,10- 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
㈢ 幼兒園評課用語優缺點及建議
幼兒園評課用語優缺點及建議:
1、講課思路清晰,環節緊湊,重難點突出,設計合理。學生的課堂習慣非常好,每個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課堂效果較好。
2、老師利用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起,有許多地方值得學習。
3、老師在教學新知時循循善誘,讓學生學習起來毫不費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設計很好,引導得也很到位,同時還讓學生體會到學生與生活的聯系。
4、整節課學生情緒高漲,興致勃勃。
5、充分體出了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6、最後環節的設計很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7、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和參與率極高,特別是老師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一定的情境。
8、老師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給予了學生比較充分的自主探究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提升。
9、老師能從學生特點出發,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探究新知、理解新知,整體上來看,效果確實不錯,值得學習。
10、課堂氣氛活躍。老師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11、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數學生活化,設計好。
12、在教學設計時充分利用認知基礎
13、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學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補充,讓學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㈣ 大班數學教案《左和右》怎樣寫課後評析
活動設計背景
近期本班幼兒對方向的變化特別感興趣,喜歡說一些方位詞等做一些相關的小動作,所以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認識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的位置與順序。
2、 幼兒能按要求判斷物體的左右。
3、 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認識以自身為中心的位置及順序。
活動准備
布娃娃一個,玩具汽車一輛,玩具電話一部,貼絨教具兔、貓、狗各一個,動物卡片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過程1:活動導入——區分左手、右手
教師帶領幼兒做「木頭人」的游戲,老師念到舉起右手,幼兒就舉高自己與口令相對應的手。
過程2: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
·引導幼兒區分左右空間方位
·教師出示道具,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來區分誰在你的左邊,誰在你的右邊。
·延伸:請小朋友動動小腦筋,我們的左邊除了有左手,還有什麼?幼兒思考回答(左腳、左肩、左耳等)
過程3:游戲—— 區分左右空間位置
·「找一找」。(鍛煉幼兒的應變能力等)
·「看一看」。讓幼兒用觀察的形式去區分左與右。
過程4:教材練習活動
·按照要求給圖中小朋友手中拿的花和葉子分別塗上相應的顏色。
·用線把不同顏色的蝴蝶按要求分別連到左右兩邊的盒子里。
拓展活動:讓幼兒說說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左右一般干什麼事情,右手一般干什麼事情。
教學反思
1、 本次活動的氣氛熱烈,班上的孩子 很快就融入到活動中來了。
2、 師生的互動性還可以在加強一點。
3、 有小部分幼兒對「以自身為中心」來區分左右的概念還存在著有一點模糊,在下次的拓展活動中將結合幼兒自身的實例來開展活動。
4、 活動中幼兒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㈤ 幼兒教師如何聽課,評課
如何聽課:
1.聽課觀察:觀察教師、觀察學生、觀察師生關系
2.聽課記錄:記錄聽課時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內容。
客觀記錄的內容包括:記任課教師的姓名、學生的年級、班級,聽課日期、學科、教材、課題、課型,等等。按教學過程和環節記錄師生的主要活動。要注意記錄教師和學生的原話。
主觀性記錄內容包括:記錄本節課在教學思想、德育滲透、雙基教學、能力培養、教材處理、教法改革等方面值得學習的地方,有待研究和改進的地方以及值得探討的地方;記自己對這堂課的簡要分析。
3.聽後交流:聽講課教師談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上課感受,再請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獲和不足。
如何評課:
1. 評課的總體思路:評價一節課要從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兩個方面去評。評價學生的學,既要評價其知識、技能、智力、品質等的發展,還要關注情感、個性、行為等方面的變化;評價教師的教,既要評價其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手段和效果,又要關注其教學監控、語言表達、創新精神、教師素質等諸多方面。
2.評課的內容:從教學思想,教材處理,教法選擇,學法指導,能力培養,師生關系等方面進行評價。
㈥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活動評析與反思怎麼寫
本節課我從幼兒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讓幼兒通過自主嘗試探索,學習並掌握了10的9種分法,幼兒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還發現和總結出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整個活動,形式新穎,簡單有趣,生動形象,幾個環節的安排恰到好處,始終抓住了幼兒的興趣,復習了9以內的數量,發展了幼兒觀察、比較和操作能力,同時培養了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整個活動將幼兒的思路清晰化、系統化,使幼兒感到,原來學數學是那麼的有趣,動靜交替中,潛移默化培養了他們「樂學」的情感。
㈦ 幼兒園大班聽課評價怎麼寫
幼兒園大班聽課評語【精選篇】
1. 你是個文靜,可愛的小朋友,你的小手真能幹,畫得畫真漂亮,剪得紙工作品真美。而且現在上課你也能積極舉手發言了,你做事情認真負責,你的作業又對又好,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如果以後你能再大膽一點,能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那就更棒了。
2. 你是一個聰明能乾的小朋友。喜歡唱歌跳舞,願意在大家面前表現自己。你特別喜歡繪畫,老師在課堂上教的本領,你很快就學會了。你還樂意幫助別人,積極幫助老師做事情,你是小朋友的好榜樣,老師的好助手。馬上就要上小學了,老師希望在新的學習中你能繼續努力,爭取更上一層樓!
3. 你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小朋友。這學期繪畫數學操作作業比以前都有進步了。上課你能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還會主動幫助老師和小朋友。你熱愛勞動,關心集體。馬上就要上小學了,老師希望你今後回答問題時,要多想想,想好了再說,可以嗎?
4. 你是個能歌善舞的小姑娘。跟著音樂你創編的舞蹈動作多麼優美,你特別關心別人,總是把好的玩具留給別人玩。你的字寫得真好!你的畫畫得真美!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如果你能上課時能積極舉手發言,那就更棒了!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5. 你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小男孩兒,。這學期你的繪畫數學都有了進步,小手也變得能幹了,學會了自己整理圖書疊被子,有時還能主動幫助老師做好值日工作。但是你不喜歡講話,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如果你能與大家大膽交流,那就更好了,是嗎?
6. 你是個天真可愛的小朋友,這學期你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上課時能專心聽講,還特別愛畫畫。課間能與小朋友一起開心地游戲,你能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主動做好值日工作。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如果今後在做數學作業時你能認真些,那就更棒了。
7. 你是個聰明活潑的好孩子,你的思維很活躍,數學操作能力很強。你的小手很能幹,你畫得畫很漂亮,你的手工做得很精緻。你能主動幫助小朋友收拾玩具擺放小椅子。聽老師講故事時你特別認真,你能很快學會老師教的本領。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如果你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就更棒了。
8. 你是個性格開朗的孩子,整天都能聽到你快樂的笑聲,你愛動腦筋,能積極舉手發言了,而且聲音很響亮。你的數學操作作業完成得又快又好。你特別喜歡折紙畫畫。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如果你能專心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嚴格要求自己,那就更棒了。
9. 你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你很愛學習,要求上進。你的口語表達能力很強,你的想像很豐富,你算術作業做得又快又好,你的小提琴拉得真好聽。現在你能把幼兒園的飯菜吃完了,但是吃得太慢了。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希望你以後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一個更出色的好孩子。
10. 煥宜,可愛的小不點兒,在我們班裡,數你的進步最大了!再也看不到你哭得紅紅的眼睛;再也聽不到你緊張的問話:「給媽媽打電話,讓媽媽早點來接我。」每天你都愉快地來幼兒園,當老師和你目光交匯時,你總是會給老師一個甜甜的笑,老師好喜歡你!真想親親你!你唱歌念兒歌跳舞,樣樣都是學得那樣認真!如果你動手方面再加強點,那你會更棒!
11. 晨晨,你真棒!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你高高興興地來到幼兒園,主動有禮貌地跟老師和小夥伴打招呼,一學期下來你的進步可真大,你畫畫做作業都是那樣的認真。你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起事來動作也很快。能主動友好地和小夥伴做游戲,所以你有許多好朋友。但是老師發現你最近上課時不夠專心,偶爾會和旁邊小朋友說閑話哦,讓我們一起努力,好嗎?
12. 老師對敏傑的最初印象是:活潑好動調皮搗蛋。但是,老師錯了,一學期下來,老師發現敏傑是一個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小小男子漢!你和同伴能友好相處,大家都願意和你做朋友。上課時你能專心聽講,認真學習老師教的本領。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強,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你能改掉偶爾有點自由散漫的習慣,那你就更棒了!
㈧ 幼兒園教師怎樣評課
一、寫好教學活動的觀察記錄(邊看邊記) 基本格式:把本分成三部分使用,在本子的上方寫明:聽課地點、幼兒園名稱、授課名稱、班類、教師名字、授課時間。 紙面左邊寫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活動的結構框架),主要是內在邏輯結構,不是外在形式,如:幼兒園現實數學的結構框架: 1.從現實生活中引出一個問題(主要看能不能發現現實中的數學現象,探索問題) 2.個人的探究發現 3.小組交流 4.集體討論 紙面中間寫跟活動層次結構相對應的幼兒園的表現,要把孩子的表現作為重點,注意抓典型,發現不同的回答與做法,教師要巡迴看一下幼兒的情況。 紙面右面主要記錄當時的評價與想法。 寫好活動的觀察記錄,可以作為我們的討論資料,邊看邊記錄,我們就進行了思考、分析、評價,有了這種直覺感受,結束後就可以分析評價了。 任何教學活動基本都是從目標出發,所以評價也是從目標完成情況來看的。 二、評價一堂課一般有四要素: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目標是核心問題)。 1.首先看目標的價值取向。現在主要看兒童的發展,而不是把目標指向知識技能。兒童的發展主要指兒童的情感、態度、能力、知識、習慣,其中能力是核心(不能是空泛的能力與內容的結合,而是駕馭概念的能力。) 2.看目標是否適合本班兒童的實際水平(要找到最近發展區,促進兒童的發展。)目標的確定應該本著「蹦一蹦能夠得著」的原則。 (二)評價活動的四大內容: 1.物質准備:看活動材料、道具等; 2.看精神准備(主要是生活經驗)。 3.評價過程(大的層次結構是否清楚、師生的互動、教師的引導、幼兒的探究、發現、創造等) 4.評價活動效果(要看大部分幼兒的情況)。 (三)評課堅持的原則 1.導向性(方向性)原則:要看課是否具有時代性,符合當前形勢的要求。 2.科學性原則:一是教學內容保持科學性;二是教學方法具有科學性。 (四)活動結束後,最好加上延伸活動!
㈨ 幼兒園老師如何聽課和評課
〈一〉教師聽課應按下面三個步驟進行: (1)可前要有一定的准備工作 (2)聽課中要有認真觀察與記錄 (3)聽課後要有思考與整理。 〈二〉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幼兒的學。對於教師的教,聽課時重點應該關注的是: 〈三〉對於幼兒的學習活動,聽課時應該關註: (1)幼兒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3)幼兒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 (4)幼兒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 〈四〉聽課者應定位為教學者 聽課者應該是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而不是旁觀者,聽課者要有「備」而聽,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和授課老師一起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 二、如何評課 〈一〉、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一般教學目標的制定包含三個緯度(情感態度、能力、知識)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本次教學活動特點(即在表述時可操作性明顯);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新綱要為指導,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關注本年齡段幼兒興趣點,且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活動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 〈二〉、評選材 評析一節課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是否准確、科學,還要看教師對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否恰當,對教材理解是否透徹,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選材是否符合幼兒生活經驗水平、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 2)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是否准確。(處理是指: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 3)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評教學程序 1)看教學思路、脈絡、主線是否清晰。 做事,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教學活動設計,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度,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操作練習等。 教師在活動中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如:環節的設計、提問的設計、操作環節的設計等等。為此,我們評教學過程,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不符合幼兒實際,激發興趣,滿足幼兒學習需要;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能不能給幼兒以新鮮、刺激的感受;三是看教學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我們平時聽課,有時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對活動預設不夠,對孩子不夠了解,以至於遇上情況後缺乏應變能力,不能及時的調整教學對策。 2)設計思路與實際教學操作是否符合 有時,教師在設計教學思路時對活動預設不夠,對孩子的了解不夠,或者教學思路不清楚,導致在活動中遇到情況無法很好的處理。 3)看教學的結構安排是否合理 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要看有沒有「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現象,要看指導與練習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看幼兒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集體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關注個體的時間過少的現象。〈四〉、評教學方法和手段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所謂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它總是因內容,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我們評課,既看老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關注隨機的生成。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活動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幼兒主體性的發揮,要看新的教學理念,要看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師的人格魅力等。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五〉、評師生關系 1)看能否充分確立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看能否努力創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與幼兒的融入。(如:有的師幼關系非常融洽,有的教師則高高在上,特別是小班教學活動,更需要教師與幼兒之間這樣的親近感。) 6、評教師教學基本功 1)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活動中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幼兒,師生情感融洽。 2)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確簡煉,生動形象,提問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3)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多媒體操作熟練程度(鋼琴彈唱)。 7、評教學特色(整個活動的亮點體現在哪裡)。 〈六〉、評課的要求 認真聽課、把握標准、講究藝術、擬好提綱 提綱內容:本節課的優點或經驗或本節課的主要特點或不足或需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特色是什麼?你的建議是什麼?〈七〉、幾種評課報告的撰寫 1、點綴式的(抓住重點寫,並把它提升到一個理論的高度。) 2、總分式的(一分為二,突出的優點,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方法。) 3、流程式的(評選材、目標、環節、特色等,可以按照聽課本上的評課要素來評。)
㈩ 淺談大班數學區區域活動後如何評價
一、正確的角色定位
首先,教師是講評過程的組織者,而不是一個獨掌大權的貼標簽者。
其次,教師要善於從幼兒的視角平行地去發現孩子們活動的樂趣和困惑,要善於用點撥性的語言引導孩子們進一步探索和學習。更多的時候要蹲下來聽孩子們說,有時要蹲得低一點,真誠地欣賞孩子的發現和成果;有時要蹲得高一點,給孩子們指出一個必須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目標。
二、全面的目標意識
在組織分享交流時,預設的目標不能忘記,使區域活動做到首尾呼應;但幼兒生成的話題和內容更要抓住,不能忽視。如果今天預設的講評內容沒有發現什麼難點或新的問題,或者只有個別幼兒去參與,那就可以不作為集體講評的主要內容。對孩子們的一些探索的成果,在剛開始的幾次講評中不適宜公開發布,可以捂一捂,從而讓更多的孩子親自去嘗試、去積極探索,以免使集體講評成為讓幼兒模仿的暗示或提示。另外,教師既不能只管自己的目標開獨輪獨人車,也不能隨意跟著幼兒的思路開無軌電車。有一次,中班的區域活動講評,老師重點講了生活區的特殊電話號碼這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