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數學比多少
首先建立一一對應的映像圖家,建畫比較大小數字的形象化,圖形並茂逐一比較區分多與少,立即生成出現答案
② 數學和比例有關的畫什麼圖好
兩個三角板就是最好的例子,45°的直角三角板中,斜邊是直角邊的根號2倍,而兩個直角邊相等
30°的三角板中,長直角邊是短直角邊的根號3倍,斜邊是短直角邊的2倍
(希望能幫到你。。。)
③ 小班數學多少,長短,大小形狀綜合圖畫
一、活動名稱
大小、長短、前後、上下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復習鞏固大小、長短、前後、上下的概念。
2.培養幼兒動作靈敏、反應迅速、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活動准備
大、小球(與幼兒人數相同)、大小盆各一個、長繩短繩各一條、長短毛線繩與幼兒人數相同、長橋短橋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後放www.chinajiaoan.cn有8個易拉罐)、大樹一棵(樹上有與小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小果子,樹下有與大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大果子)大圓點、小圓點的粘貼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附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幼兒自由選擇大圓點、小圓點進入活動場地。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導入。簡單說明戶外活動要求。
(二)基本部分
1、復習鞏固區別大小。
出示許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讓幼兒觀察。
師:場地上放有許多球,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球有什麼不同?
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
師:請大花把大球拿起來,放到大盆里,請小花把小球拿起來放到小盆里。
幼兒邊操作,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還是小球?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之間互相比較,誰的大誰的小。
2、復習鞏固區別長短。
出示二根繩子,一根長繩,一根短繩。
師:場地上放有兩根繩子,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著兩根繩子有什麼不同?
幼:一根繩子長,一根繩子短。
師:請大花走長繩小花走短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你走的是長繩還是短繩?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每人取一根毛線繩,互相比較長短。說出誰的長誰的短。
3、復習鞏固區別前後。
出示玩具娃娃讓幼兒觀察哪是前面哪是後面。
師:請大花去娃娃前面玩,請小花到娃娃後面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裡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後面玩.再交換活動一次。
游戲:看誰反應快。師:小花站到老師前面,大花站到老師後面。再交換活動一次。
4、復習鞏固區別上下。
出示大樹,讓幼兒觀察樹上有什麼?樹下有什麼?
幼:樹上有果子,樹下有筐子。
師:請大花去摘樹上的果子,小花去拿樹下的筐子。摘到果子的大花,請把果子放到樹下小花的筐子里。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裡摘的果子?要把果子放到哪裡?再交換活動一次。
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觀察,說出頭在身體的上面,腳在身體的下面。
(三)結束部分:
游戲結束:幼兒按大小頭飾分成兩組,分別跑過長短兩座「橋」大花去拿樹下的大果子,小花去摘樹上的小果子,再分別到玩具娃娃的前邊與後邊。
④ 高考數學比較大小的技巧
一、三角函數題注意歸一公式、誘導公式的正確性(轉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數時,套用歸一公式、誘導公式(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時,很容易因為粗心,導致錯誤。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二、數列題1、證明一個數列是等差(等比)數列時,最後下結論時要寫上以誰為首項,誰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數列;2、最後一問證明不等式成立時,如果一端是常數,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時,一般考慮用放縮法;如果兩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慮數學歸納法(用數學歸納法時,當n=k+1時,一定利用上n=k時的假設,否則不正確。利用上假設後,如何把當前的式子轉化到目標式子,一般進行適當的放縮,這一點是有難度的。簡潔的方法是,用當前的式子減去目標式子,看符號,得到目標式子,下結論時一定寫上綜上:由①②得證;3、證明不等式時,有時構造函數,利用函數單調性很簡單(所以要有構造函數的意識)。三、立體幾何題1、證明線面位置關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簡單;2、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線面角、二面角、存在性問題、幾何體的高、表面積、體積等問題時,最好要建系;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餘弦值(范圍)與所求角的餘弦值(范圍)的關系(符號問題、鈍角、銳角問題)。更多相關知識也可關注下北京新東方的高中數學課程。
⑤ 小學三年級數學的幾分之幾怎麼比大小
分數比較大小方法如下:
1、分子相同的情況下分母越小分數越大。
例如:1/2>1/3
2、分母相同的的情況下,分子越大的分數就越大。
例如:2/3>1/3
3、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首先通分,然後再比較大小。
例如:1/3(=4/12)>1/4(=3/12)
對於兩個真分數,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數,則分子和分母都大的分數比較大。
對於兩個假分數,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數,則分子和分母都小的分數比較大。
(5)比較多少大小的數學畫擴展閱讀:
分數可以表述成一個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於1除以2。其中,1 分子等於被除數,- 分數線等於除號,2 分母等於除數,而0.5分數值則等於商。
分數還可以表述為一個比,例如;二分之一等於1:2,其中1分子等於前項,—分數線等於比號,2分母等於後項,而0.5分數值則等於比值。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數,所得到的分數與原分數的大小相等。
整數的大小比較:
1、先看位數,位數多的數大。
比如:100大於20,因為100有3位數,而20隻有2位數。
2、位數相同,從最高位看起,相同數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
比如:320大於310,位數相同,最高位百位都是3,所以接著看下一位十位,320的十位是2,310的十位是1,2>1,因此320大於310。
⑥ 小學數學比較大小
小學數學比較大小的方法:
1、整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位數相同,最高位大的數大;最高位相同,看下一位。
2、小數比較大小,整數部分大的數大;整數部分相同,小數部分最高位大的數大;最高位相同看下一位。
3、分數比較大小,先通分,分子大的數大。
⑦ 高等數學比較大小
比較一下這三個定積分的大小,當我們拿到比較大小的時候,最好能夠將三個式子和一個共同的式子比較大小,或者將其中的一個式子解出來,讓那個另外兩個式子和該式子比較大小,也就是比較被積函數的大小,最後得出結果。
M、N、K三個式子的區間都在[-2/π,2/π]之間。
我們先來看M,對於M這個式子而言,共有的是1+x^2,因此我們將分子化開,將公共部分約調,根據1的反函數是x,2x/(1+x^2)的反函數是ln(1+x^2)最後得到M的結果為π,所以可以得到M即為求函數1在[-2/π,2/π]的極限和。
再來看N,由於1+x<e^x,可以得到該式子的極限和小於1,說明N<M。
最後來看K,由於1+根號cosx>1,可以得到該式子的極限和大於1,說明K>M。
得到:K>M>。
⑧ 一年級數學比多少詳細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關系符號「>」「<」「=」並理解其含義,知道讀法、寫法,能用詞語(大於、小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找一找,數一數,比一比的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符號化思想方法,以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符號的簡潔、明了的應用功能,感知符號在數學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以及創新的數學思想。
二、目標分析
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是數概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學習這部分知識是有困難的。教學時,引導學生在已有的一一對應比較多少的方法基礎上來學習,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形式來表徵比較的結果,並在此基礎上引入「>」「<」和「=」三種符號及其含義。由於「>」和 「<」 比較相近,學生難以分辨,教學時,通過學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師講授的順口溜以及之後的小游戲來幫助學生熟悉並且能正確使用這三種關系符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區分和記憶「>」和「<」。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和「=」。
四、教學准備
課件,猴子、梨、桃、香蕉圖片,三種符號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1.回顧已經學習了哪些數字?(1~5)
2.小猴歡歡今天過生日,它邀請了2位好朋友一起參加生日派對,歡歡的爸爸、媽媽幫它們准備了很多好水果,來看看都有些什麼?(出示圖片)(2根香蕉、3個桃子、4個梨)
師:怎樣擺就能一眼看出誰多誰少?
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一一對應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來。發現猴子數量和桃子的數量一樣多,梨的數量比猴子的數量多,香蕉的數量比猴子的數量少。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創設小猴過生日的故事情節有效地激發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舊知和新知搭建了橋梁。
(二)激發興趣,類比遷移
1.認識關系符號
(1)教學「=」
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師:一隻猴子吃一個桃子,桃子夠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要求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加以說明。3隻小猴的數量和3個桃子的數量同樣多,可以寫成3和3一樣多。
師:數量一樣多的情況用符號怎樣表示?
可以讓學生先表達想法,之後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梳理,將3和3一樣多寫成3=3,並認識等號。
總結:當小猴和桃子的數量同樣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來表示,讀作「3等於3」。由於等號表示的是兩邊的數量相等,所以寫的時候要把兩條線畫得均勻而且一樣長。(板書3=3,等號,讀作:3等於3)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個新認識的符號朋友。
(2)教學「>」
師:一隻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夠分嗎?大家想辦法說明。
預設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出猴子多,香蕉少。
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量和桃子的數量同樣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量比香蕉的數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2。
總結:猴子的數量3多於香蕉的數量2,我們就用「>」(大於號)來表示,把3寫在前面,然後寫「>」,最後寫2。讀作「3大於2」。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二個符號朋友。
(3)教學「<」
師: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現在咱們來分一分梨。一隻猴子吃一個梨,梨夠分嗎?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1:用一一對應擺圖的方法比較猴子少,梨多。
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量和香蕉的數量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量比梨的數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4。
總結:也就是說把3寫在前面然後寫上「<」這個符號 ,最後再寫4。這個「<」是小於號,表示3比4少,讀作3小於4。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三個符號朋友。
要求學生用學具擺出圖,找到兩個數大小關系,並用所學的符號進行連接。將擺圖的結果寫出來,再與他人說一說。
師:剛剛咱們認識了3個很棒的符號朋友,通過讀一讀和寫一寫,你發現它們身上的優點了嗎?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4)辨析: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一對好兄弟,長得很像,該怎麼區分它倆呢?(張著大大的嘴的一
邊就是大數,尖尖的小尾巴的一邊就是小數,大數在前面就是大於號,小數在前面就是小於號。)
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並教順口溜:大數在前用大於號,小數在前用小於號。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2.小游戲:
(1)介紹游戲規則
出示兩張數字卡片,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並用「>」「<」或「=」連接。教師演示游戲
玩法。教師出示5和3,學生選擇「>」擺在兩個數中間。
(2)同學之間進行游戲,一人出題,其餘人擺符號。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小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可以表示兩邊的數的大小,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建立數感和符號意識。
⑨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畫圖比較多少
先認識100以內的數
在數個數比較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