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存活率題目數學六年級存活率
至少要種380÷98%=387.8約是388棵樹苗
② 數學中「概率」是什麼意思
概率亦稱「或然率」。它反映隨機事件出現的可能性(likelihood)大小。隨機事件是指在相同條件下,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的事件。例如,從一批有正品和次品的商品中,隨意抽取一件,「抽得的是正品」就是一個隨機事件。
設對某一隨機現象進行了n次試驗與觀察,其中A事件出現了m次,即其出現的頻率為m/n。經過大量反復試驗,常有m/n越來越接近於某個確定的常數(此論斷證明詳見伯努利大數定律)。該常數即為事件A出現的概率,常用P (A) 表示。
(2)數學中活率是啥意思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概型:
1、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討論的對象局限於隨機試驗所有可能結果為有限個等可能的情形,即基本空間由有限個元素或基本事件組成,其個數記為n,每個基本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若事件A包含m個基本事件,則定義事件A發生的概率為p(A)=m/n,也就是事件A發生的概率等於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個數除以基本空間的基本事件的總個數,這是P.-S.拉普拉斯的古典概型定義,或稱之為概率的古典定義。
歷史上古典概型是由研究諸如擲骰子一類賭博游戲中的問題引起的。計算古典概型,可以用窮舉法列出所有基本事件,再數清一個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個數相除,即藉助組合計算可以簡化計算過程。
2、幾何概型
幾何概型若隨機試驗中的基本事件有無窮多個,且每個基本事件發生是等可能的,這時就不能使用古典概型,於是產生了幾何概型。幾何概型的基本思想是把事件與幾何區域對應,利用幾何區域的度量來計算事件發生的概率,布豐投針問題是應用幾何概型的一個典型例子。
設某一事件A(也是S中的某一區域),S包含A,它的量度大小為μ(A),若以P(A)表示事件A發生的概率,考慮到「均勻分布」性,事件A發生的概率取為:P(A)=μ(A)/μ(S),這樣計算的概率稱為幾何概型。若Φ是不可能事件,即Φ為Ω中的空的區域,其量度大小為0,故其概率P(Φ)=0。
③ 老師說數學這次考試沒有難題 但是題比較活 請問題活是什麼意思呢
活的意思就是多變性,本質還是一樣的。比如1+2=3的問題,題活一點就可以是 3於2(加減乘除)怎樣等於1。如此而已.....
④ 五年總生存率70%是什麼意思,那請問五年以後能活多久
生存指在有無效,進改造與傳承。其果皆以人苟活為低,與天為極。
中國目前要清楚人口(這對研判必要客觀的使之結論正確)如果將人分十個。數學解題:70/100=7/10,將人套進,於是結果為在五年只有7個可活,其三個人因為經濟問題至使被死亡。套用`7/10』於總人口便可以得以`7/10』運算結論。
從人文科學來講,從歷史上經濟規律即馬克思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以美國為代表的各式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准各式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即甘心為美國為主霸權的愚蠢黑人原始奴隸制社會。周期70年為一期「經濟危機」之前的五年生存率將出增加風險,這時將會成以蘇聯的「戰時經濟政策」也就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富蘭克林新經濟政策:
—製造就業問題;(人民就業問題其中低下階級就業問題)
—怎麼製造新經濟體制同時資本主義當家問題;(資本家與無階級合作共贏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德國希特勒為主的同盟國不影響國家主權最大搞新經濟大發展,同時局部扼制一切損失基本與各類平均的問題;(唇亡齒寒與不影響國家主權不侵和以上二點有效有機發展且朝更高經濟發展)
—隨機主義反教條主義及享樂官僚主義
和資本無權無機主義問題。(體制將走社會主義外內為資本主義的利益總發展總主權不被以此四者皆成)
綜上所言,觀思拙見:戰爭勝利科技發達科學行使則生率高於70%,反之則亦然。
在「不同階段」行使在「不同階段」的各類擇機大發展。
再延深一點:人終將亡,宇宙晚空。大如天地,小似你等。
⑤ 在數學中 出勤率是什麼意思
一個人的月出勤率是出勤天數/本月天數
比喻一個班的出勤率則是實到/應到
⑥ 「數活課」是什麼意思
數活課是指數學活動課。
⑦ 數學目標某校種樹120棵,15棵沒成活,後來又補了15棵全活了,這批熟的成活率是多少
一共成活120棵,共種135棵,所以成活率為120/135*100%=88.9%
/表示除以,*表示乘以
⑧ 數學題中的工作效率是什麼意思
工作量=工作效率×時間. 所以工作效率=工作量除以時間 就是做完一定得工作量需要的時間的長短
希望採納
⑨ 活產率是什麼意思
正常生產並且存活的數目,除以總產數(含生產後死亡數),即為產科統計的活產率。
⑩ 數學中的頻率是什麼意思
英文釋義:frequency
對頻率的定義
單位時間內完成振動的次數,是描述振動物體往復運動頻繁程度的量,常用符號f或v表示,單位為秒-1。為了紀念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的貢獻,人們把頻率的單位命名為赫茲,簡稱「赫」。每個物體都有由它本身性質決定的與振幅無關的頻率,叫做固有頻率。頻率概念不僅在力學、聲學中應用,在電磁學和無線電技術中也常用。交變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叫做電流的頻率。
[編輯本段]物理學上的:
物質在1秒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叫做頻率,常用f表示。
物理中頻率的單位是赫茲(Hz),簡稱赫,也常用千赫(kHz)或兆赫(MHz)或GHz做單位。1kHz=1000Hz,1MHz=1000000Hz 1GHz=1000MHz。頻率f是周期T的倒數,即f =1/T,波速=波長*頻率。而像中國使用的電是一種正弦交流電,其頻率是50Hz,也就是它一秒鍾內做了50次周期性變化。
另外,我們聽到的聲音也是一種有一定頻率的波。人耳聽覺的頻率范圍約為20-20000HZ,超出這個范圍的就不為我們人耳所察覺。
在天文潮汐學中,由於各種天體活動周期長,以赫茲的單位顯示不便,頻率常用的單位為:cph,即cycle per hour。如最常見的M2分潮的周期約為12.42小時,則其頻率通常表示為0.08051cph。
[編輯本段]數學中的頻率:
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了n次試驗,在這n次試驗中,事件A發生的次數nA稱為事件A發生的頻數。比值nA/n稱為事件A發生的頻率,並記為fn(A).
⒈當重復試驗的次數n逐漸增大時,頻率fn(A)呈現出穩定性,逐漸穩定於某個常數,這個常數就是事件A的概率.這種「頻率穩定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統計規律性。
⒉頻率不等同於概率.由伯努利大數定理,當n趨向於無窮大的時候,頻率fn(A)在一定意義下接近於概率P(A).
英文釋義: frequency
[編輯本段]數學中的頻率計算:
隨機事件在n次試驗中發生m次的相對頻次m/n。一般物理科學中頻率指每秒中的振動次數,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確定性的。
在一定條件下,對所研究的對象進行觀察或測驗,每實現一次條件組,稱為一次試驗。其結果稱為事件。在一次試驗中,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稱為隨機事件。
隨機事件 A發生的概率p(A)是該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其數值在0與1之間。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試驗,如果事件A不可能發生,則p(A)=0;如果事件A必然發生,則p(A)=1。隨著試驗次數n的增大,頻率接近於概率的可能性也越大,即:
式中δ是任意小數值。
水文現象是復雜的自然現象,其出現的概率無法確知,只能通過統計實測水文資料中出現的頻率作出推斷。由於受到所依據資料的限制,總會帶有一定的誤差。
描述水文隨機現象的隨機變數X , 一般屬於連續型。因此,X等於任意數x的概率是p{X=x}。水文計算中以累積頻率曲線FX(x)~x來描述水文變數的統計特性。如求長江宜昌站年洪峰流量大於或等於 80000m3/s的概率p{X≥80000}=FX(80000)。
在水文計算中,一般根據實測資料通過統計分析推估水文變數的頻率密度函數fX(x),再對fX(x)積分(見圖),可求得水文變數累積頻率函數FX(x):
水文計算中,習慣上把累積頻率曲線FX(x)簡稱為頻率曲線,fX(x)~x曲線則稱為頻率密度分布曲線。
[編輯本段]多普勒效應
一種聲音盡管只有一個恆定的頻率,但是對聽者來說,他有時卻是變化的。當波源和聽者之間發生相對運動時,聽者所感到的頻率改變的這種現象稱為多普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