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觀摩報告怎麼寫

數學觀摩報告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5-19 18:00:33

㈠ 急急急!數學活動報告咋寫

結合日常生活的數學實踐,你可以寫如何節水節電或者汽車節油啊,不用弄太復雜的數學計算方式,但是要寫出整個活動的過程,你設計的方案,最後的結果(也就是報告)。這個報告就是總結寫你是為什麼要設計這個活動,方案有什麼依據,最後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最後通過數據對比,哪個方案為最佳。

㈡ 《數學調查報告一份》怎麼寫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㈢ 關於教師的培訓報告怎麼寫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寫呢(小學數學教師翻轉課堂的觀摩活動)

gdafgfgafdgahdhdsf

㈣ 如何數學分工觀課 分析觀課記錄,發布觀課報告

觀摩了趙海燕老師執教的《數學與生活》,團隊老師進行了分工觀課,形成了各自的觀課報告。下面,我們進行課後研討及評課。首先,請邱前軍老師評課。
一、邱前軍老師評課
我選擇的觀察維度是「教學環節設計和時間分配」。結合觀課談幾點淺顯的體會和感受。
本節課共設四大教學環節:創設現實情境,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自主整理信息,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遷移拓展生活應用,體驗數學價值;全課總結,提煉升華。見下表:

執教老師

趙海燕

單位

北城實驗小學

執教課題

《數學與生活》

觀課者

邱前軍等

單位

北城實驗小學

觀課維度

教學環節設計

觀察中心

教學環節的設計及時間分配

主要教學環節

時間分配

簡評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2

開門見山,簡單導入。

整理信息解決問題方法

28

安排合理,有難點,有突出。

拓展應用體驗數學價值

6

有呼應,應用於生活。

全課總結提煉升華

4

談收獲 ,體現價值。

1.創設現實情境,提出問題環節 用時:2分鍾
本環節開門見山,有古詩引入,以趣題激發孩子興趣,設置懸念。

2. 學生自主整理信息,探究解決問題——建立解決問題方法的數學模型。用時( 28分鍾 )
(1)化簡為繁,降低學習難度,層層深入,為學生解決問題打下基礎。
(2)突出重點,合理安排時間讓孩子自主探究,培養了學生的演算法多樣性。
3.遷移拓展運用,體驗數學價值——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用時6分鍾
趙老師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基本練習,拓展練習和延伸練習。將解題策略多樣性和解題經驗進行遷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
通過學習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決方法,密切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學習內容的提升,獲得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價值。
4.全課總結,提煉升華。用時4分鍾
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和體會,老師再順勢引領將本節課的算術方法和方程解法進行了必要升華和提升。
本環節教師針對孩子匯報,有總結,讓學生體會了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張興莉老師評課:
下面,結合「問題情境的創設是否有助於解決問題策略多樣性的構建」這個觀察點我談三點看法:
1、情境引入為構建解決問題策略做准備;
新課伊始,趙老師首先生動地呈現了在《孫子算經》中記載的「雞兔同籠」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解答我國古代著名數學問題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洞悉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真正達到想學、愛學、樂學的境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慮到「雞兔同籠」的原題數據比較大,不利於首次接觸該類問題的學生進行探究,因此趙老師第一次出示的嘗試題把原題中的數據改小了,這樣有利於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充分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求動機,為後面的探究解決問題做好了准備。
2、情境引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性提供理論依據;
在學生自主探究交流的環節中,趙老師讓學生充分理解題意後,猜測,然後把猜的過程用列表的方式表示出來。假設列表的過程,教師沒有生硬的灌輸,也沒有過份的強調,而是讓學生的體驗中自然形成。通過對答案唯一性的分析,培養了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當把表格填完整後,引導學生從中找出題目中的規律,對題目進一步分析,為後面的假設法和方程法的探究做好了鋪墊。在用列表法解決問題後,接著趙老師又舉例當知道有200個頭,602條腿時,讓學生猜測,雞兔各有幾只。使學生體會到雖然猜測、列表嘗試法,是解決問題一種重要的策略和方法但當問題中的數據比較大的時候,列表的方法就會很繁瑣、復雜,這時列表法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從而進入到本節課的第二部分也就是重點部分的教學:展開對雞兔同籠問題其他解決方法的研究。揭示進一步學習假設法和方程法的必要性。
在此環節中趙老師適時啟發「除了列表法,還有其他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演算法把問題給予解決,並匯報各自的解題思路。教師的適時引導,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中弄清「雞兔同籠」問題的結構特徵和解題策略,親歷多樣化解題的過程,初步形成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3、延伸建模,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遷移總結。
思想指導方法,思想的影響勝過方法的掌握,方法的遷移勝過方法的學習。在鞏固環節,趙老師設計一道練習題「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幣共計20張,一共135元,問5元和10元的各幾張?」,讓學生應用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策略來解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深刻體會到雞兔同籠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促使了「雞兔同籠」這一模型的進一步內化。
學數學用數學,趙老師這節課引領學生抓住了數學的本質,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同樣也運用於生活.
三、呂鳳珍老師評課
首先,觀察了學生在自主整理信息時選擇策略的使用情況,如下表:

解題策略

畫圖法

列表法

假設法

方程法

人數

8

16

4

0

佔全班
的百分比

25%

50%

12.5%

0%

表中數據可知:新知探索期間,學生自主選擇使用了四種策略整理信息。其中,採用畫圖法的佔25%;採用列表法的佔50%;採用假設法的佔12.5%;沒人採用方程法。表中數據可知:學生對前兩種方法應用比較好,說明學生對以前學過的解題策略掌握較好,而用「假設法」的方是本節課重點探究學習的解題策略。
其次,我們對學生使用「假設法解決相遇問題」的情況進行了後測。後測時,設計了三個層次的問題:第一個層次是用自己喜歡的策略整理信息,並解決問題;第二層次是先思考假設法的方法再解決問題;第三層次是先整理信息,再解決問題。
後測結果如下:第一個問題見下表:

解題策略

算術法

方程法

人數(人)

28

4

佔全班總人數的 百分比

87.5%

12.5%

表中數據可知:學生使用「假設法」這一策略解決問題的學生數占學生總數的87.5%,用方程法的學生數占學生總數的12.5%。對比發現:經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比較喜歡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的問題,這說明:「雞兔同籠問題」的「假設法」模型已在學生腦海中留下了較為清晰的表象。
第三個問題後測結果,見下表:

學生理解情況

理解

不理解

人數(人)

32

0

佔全班
的百分比

100%

0%

表中數據可知:有32人參加測試,規范假設法的和用用方程法的人數佔全班總人數的100%,。測試結果說明:多數學生能夠將「假設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行。
四、張玉美老師評課:
通過觀察記錄、量化分析,我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是否有利於構建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這一觀察點談觀察後的幾點想法:

自主學習方式

獨立思考

自主整理信息

小組合作

交流匯報

自主解決問題

次數

5次

3次

1次

11次

3次

時間

6分10秒

3分16秒

3分12秒

8分25秒

4分40秒






熱烈



認真











積極









自信









消極

從《學生學習方式觀察量表》中可以看出:本節課共有五種自主學習形式,自主學習時間為24分20秒,這說明: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比較充分,占據了整節課時間的約61%,充分體現了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為自主構建「雞兔同籠」問題模型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在五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中,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學生對這一環節充滿興趣,學生們理解和參與程度都較高,通過展示,發現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在這次自主學習中,學生親身體驗,理解了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有11個同學向全班一一展示,匯報的學生佔到了學生總數的33.3﹪,並且一步步解釋了算理,在交流質疑中對模型「雞兔同籠」問題得以深化理解,將合作學習引向深入,實現了資源共享,互相取長補短。本節課中,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將假設法理解的扎扎實實,從而也對列表法有了深刻的認識。自主學習的時間雖長短不同,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用已有的方法和策略自主整理信息,獨立分析數量關系,並且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這樣,誘發了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培養了學生獨立探索的精神和克服困難的勇氣,有利於學生對「雞兔同籠」問題深刻的理解。
從趙老師的板書設計方面看,隨著趙老師每個環節的精心設計,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層層深入,使得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在學生腦海中一步步紮根,體現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方式在積累學習經驗的重要作用。

王海平小結:
在分工觀課中,老師們都進行了非常細致的觀課,收集到詳細的數據,並對數據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大家的觀課和評課表明,這節課比較成功:趙老師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效地幫助學生積累經驗。趙老師在把握生成資源、調控課堂能力及課堂應變能力、教學設計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轉載

㈤ 數學實驗報告怎麼寫

實驗目的
實驗器材
試驗方法
實驗步驟
實驗數據
數據處理
數據分析
實驗結論

比如一個數學實驗是「用精密尺子和測角儀測量平面三角形內角和」
實驗目的:探索地球上平面三角形的內角和的規律
實驗器材:精密尺子和精密測角儀,一塊平坦的玻璃板
試驗方法:在玻璃板上製作三角形,測量內角和
實驗步驟:通過隨機製作三角形,還有製作典型三角形,和極端三角形,來測量內角和。
實驗數據:記錄每一個三角形的三點坐標,和它的內角和
數據處理:估計出尺子和測角儀的測量誤差,估計出三角形取點的誤差,將每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畫在圖紙上,並且標記出誤差大小
數據分析:判斷規律,比如都是180度么?還是說,因為誤差,我只可以保證內角和在179到182度之間
實驗結論:比如推翻了歐幾里德幾何學。我們的地球不是平直空間。

㈥ 數學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1、實驗目的和要求,2、實驗設備(環境)及要求,也就是在實驗中需要用到的實驗用物,葯品以及對環境的要求,比如,要求環境干凈整潔,密閉的或者是無氧還是有氧等等。3、實驗步驟,也就是具體的操作步驟;4、實驗結果 ,就是實驗最終所得的數字或者是驗證性的結果;5、討論和分析,分析實驗原理,為甚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以及在試驗中英注意的問題

給你個葫蘆你好畫瓢!

分為6個步驟:
1):實驗目的,具體寫該次實驗要達到的要求和實現的任務。
2):實驗原理,是寫你這次實驗操作是依據什麼來完成的,一般你的實驗書上都有,你總結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應方程式)
3):實驗用品,包括實驗所用器材,液體和固體葯品等。 (如酒精燈,濾紙,還有玻璃棒,後兩者用於過濾,這個應該是要的吧。)
4):實驗步驟:實驗書上也有
5):實驗數據記錄和處理。
6):問題分析及討論

例如:實驗目的:學會自己動手制氧氣,並觀察純氧中的燃燒現象!
實驗材料:鐵架台,兩個集氣瓶,試管,導管,酒精燈,鑷子。高錳酸鉀,木炭,細鐵絲。
實驗步驟:1,連接好裝置,取適量高錳酸鉀放入試管中,點燃酒精燈加熱
2,用排水法搜集氧氣
3,火燒木炭,用鑷子夾著放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燒紅細鐵絲放入集氣瓶
4,觀察現象
實驗結論:在純氧中比在空氣中的燃燒劇烈

㈦ 如何寫教育觀摩報告

其實就是聽課心得
你得先知道教學目標,熟悉教學流程,站在點評者的角度去評課。
看老師的教學方式是否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看他的語言組織是否言簡意賅,教學內容是否詳略得當,以及板書是否簡明扼要,突出重點。再者,就看老師的個人魅力(語言是否幽默風趣,整節課是否流暢生動等等)

㈧ 觀摩大班數學《我是小偵探》心得體會怎麼寫

摘要 很高興能為你解答,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㈨ 數學研究性報告怎麼寫

1、 數學來源於生活

數學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這個集體中生存的,離開了生活這個集體,數學將是一片死海,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同樣,人類也離不開數學,離開了數學人類將無法生存。有人和學生做了這樣一個實驗,約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數學中的數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過這一天。我也採用了同樣的實驗,果然實驗後,我讓學生交流體會,他們大部分都是實驗的失敗者,因為他們在生活中隨時都在用數學,如有的學生說,打電話、看電視、玩游戲時要用到數字,到商場買東西付錢時也要用到數字;還有的說,放學回家要知道准確的方向和位置……。為了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我提倡學生寫數學日記,記錄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問題,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的日記中體現著他們對數學的應用與理解。

2、數學是一種文化

數學是思維與線條的文化。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一門科學。由於實際的需要,數學在古代就產生了,現在已發展成一個分支眾多的龐大系統。數學與其他科學一樣,反映了客觀世界的規律,並成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為21世紀的數學教師,不能只讓學生會做各種各樣的「習題」,而是要讓學生去體會到數學的一種社會價值,並且從生活中去體會一種數學思想。數學里包含著豐富的哲學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發掘數學中蘊涵的寶貴的東西。我們說,無論是哪一種學科,都要考慮到人的全面發展,數學學科尤其重要,應結合一定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優良的學習習慣,老師不僅要做經師,更重的是要做人師,教書的同時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片段)

數學課題報告怎麼寫

數學課題中期評估報告
http://www.jtcnxx.cn/jxyj/ShowArticle.asp?ArticleID=287

數學自主創新課題總結報告

http://www.yjcx.net/keti/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
《全面的數學教育研究》課題工作報告
《全面的數學教育研究》是江蘇省教研室立項的研究課題,於2000年9月制定方案並成立實驗課題組,至2005年5月基本完成實驗任務。現謹將實驗工作的開展情況作一簡要匯報:

一、推進課改,確立研究課題

《新的課程標准》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有價值的數學」不僅指相關數學知識的學習,還要有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和積極向上價值觀的形成,有助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必要的數學」最基本的是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發現數學、掌握數學和運用數學,逐步領悟學習數學與個人的關系,感受成功,增進自信。

2000年,我們提出了《全面的數學教育研究》方案,確立全面的數學教育觀,即數學作為一種文化,既有其科學性因素,又有其人文性因素,糾正把數學教育只當成思維訓練甚至是解題訓練的偏狹的教育觀,使學生接受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整合的全面的數學教育。注重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注重學生的能力發展和個性張揚,注重數學學習與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系。

課題的研究為課程改革提供了智力資源。

二、強化管理,提高課題研究實效

1、健全網路,營造實驗研究氛圍

本課題研究由廣陵區教研室和東關小學合作進行,校教科室負責理論指導,教導處負責協調實施工作。

在課題研究小組中,教研組長負責本組的實驗工作,每位老師是課題研究的直接操作者。具體職責分工如下:

課題組組 長:孫 書 陳士文 韋波富

課題組副組長:方智煒 高峰齡

一年級組組長:方智煒 組員:王 麗、朱美華、吳佳佳

二年級組組長:周 泉 組員:胡 嫻、鄭 清、丁 莉

三年級組組長:江 旭 組員:卞長征、王葉琴、李之輝

四年級組組長:李文新 組員:陳圓方、田家琪、周 祥、錢 婷

五年級組組長:高峰齡 組員:仇梅生、戴學英、劉 璇

六年級組組長:賈亞健 組員:趙冬芹、華壽豐、丁 亮、任世軍、張舒弛、徐秀梅

2、調查研究,明確工作主攻方向

在實驗研究初期,陳士文主任組織了「關於小學數學教師數學觀」的調查。在選擇實驗研究教師時,不僅要關注教師的一般業務技能,更主要是關注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因為觀念決定實驗的科研層次與境界。在對教師進行培訓時,不光要注重一般性技能的培訓,更重要的是使教師們確立全面的數學觀,即數學作為一種文化,既有其科學因素又有其人文因素。糾正把數學教育只當成邏輯思維訓練甚至是解題訓練的偏狹的教學觀。在進行教科研時既要有常規的大眾型的聽課、評課活動,也要有深度的觀念方面的交流與碰撞。事實上,教育教學中很多差異歸根結底是認識上的差異。通過確定專題、組織教師進行討論,提高認識。

同時韋波富校長組織了「學生需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課堂」的調查。發現學生課堂上最快樂的事——交往,課堂上最感興趣的內容——新奇而富於挑戰,課堂上最喜歡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對未來課堂的嚮往—— 「在線學習」。在此基礎上,我們的實驗研究的主攻方向放在了教師和學生上,實驗研究的主陣地放在了課堂。

3、完善制度,提高專題研究成效

確定專題

明確課題研究內容和研究目標,是課題實施開展的重要保證。為此,每個教研組在每個學期都圍繞課題制訂研究的子課題,在平時教育教學過程中注意收集、積累,為課題研究提供第一手詳實的資料。在學年初始,課題組根據課題擬出專題參考目錄,每位教師自我選擇,確立個人研究專題,課題組歸類整理,方便教師交流組合。每位教師有了自己的研究課題,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每個人都圍繞著總課題實施。

落實研究

為了課題研究的順利實施,為了保證課題研究的質量,理論指導必不可少。教師不僅主動地查閱資料,學校還邀請專家、學者、特級教師為老師作講座,使研究有了強有力的理論基礎。

課題組定期召開會議了解進度及傳播信息,對教師進行指導和幫助,調整或修改研究的具體內容。教師平時的教育教學就圍繞專題展開,收集資料,實踐、總結。每周的教研活動,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或大組、或小組,就實驗的情況及時交流,把握方向。讓研究主題接近的教師在一起交流,探討得失,研究下一步工作思路。

為使實驗研究推向深入,每個教研組要上精品課,每組對精品課的設計反復推敲,仔細斟酌,將個人思想與大組教研有機結合,課後進行反思和評議。在學生中,我們開展學生體驗日記的交流等活動。關注教師的發展與學生的成長,成為實驗的關鍵。

交流經驗

每學期教師根據研究專題寫出論文。我校在實驗過程中,對教師的論文採取了答辯的方法,學校邀請專家、學者擔任論文答辯的導師,以大組教研的形式交流經驗,接受專家的指導。教師經歷了一次次的答辯,經驗的總結日趨成熟,使實驗研究真正做到人人有課題、人人有研究,形成大組研究、小組研究、課堂研究、沙龍研究、網路研究等多種形式並存的研究格局。

4、立足課堂,落實全面的數學教育觀

課題的研究離不開課堂教學,每位教師每學期要上1—2節教研課,每個教研組每學期要上4—5節專家指導課,每位青年教師每學期要上交流匯報課,教研組長每學期要上示範課……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在先進理論的指導下,扎實地開展實驗研究。

實驗研究過程中,我們圍繞課題,提出課堂教學中分析教材、集體備課、上課、課後評析的關注點:是否有機地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引入;是否引導學生運用知識經驗解決實際問題;是否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教學;開放題的設計及運用;教、學的方式是否有利於課堂的動態生成;是否滲透數學的發展史,讓學生體驗數學中的美與辨證法;評價是否有效等。

三、師生共進,推廣課題研究成果

學生的發展可以體現課題研究的開展情況。我校每位教師積極參加實踐和研究,學生在開放式課堂教學環境中了解數學的發展史、感受數學中的美與辨證法、增強了對數學的情感,滲透數學思想,發展數學思維。學生的《數學體驗日記》、《數學童話》、《思維火花》等已整理成冊。在2005年《小學生數學報》暑期合訂本中刊登了「我們愛數學—東關小學」學生專版。學生在實驗中得到發展。

課題實驗研究的開展,老師們的教學理念得到了轉變,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數學文化,突出數學的基礎性與工具性,對學生進行開放的、全面的評價。我校已完成了各年級開放題集,十多位老師參與編寫了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數學指導用書》。校本教材《數學智慧通》也已出版,其中數學文化作為一個版塊編入其中,這些都是老師們平時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教師在課題實驗研究中部分成果,如《教學設計集》、《教學案例集》、《教學論文集》等都已收編成冊。實驗實施過程中,多名教師的論文獲市「教海探航」徵文比賽一等獎;多篇文章發表於省、市、區級刊物;方智煒老師在「揚州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獲一等獎;高峰齡老師在「揚州市百堂好課會課活動」中獲一等獎;多名教師在每屆廣陵區「育花課」比賽中均獲一等獎……教師的快速成長得益於課題的研究,教師的快速成長又有力地推動著實驗的深入開展。

《全面的數學教育研究》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的研究已取得初步的成效,但還不夠深入,在今後的研究中我們將繼續實踐,不斷探索。

閱讀全文

與數學觀摩報告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