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班數學什麼東西是圓的教案

小班數學什麼東西是圓的教案

發布時間:2022-05-20 00:37:39

⑴ 小班教案數學認識圖形 wap.060s.com

活動設計背景

圖形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很難掌握,但圖形又是幼兒經常見到,因此通過本節課來讓幼兒學習圖形的特點。

活動目標

1、能夠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並知道三種圖形的特性。

2、能夠從生活中發現這三種圖形。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能夠能夠區分這三種圖形,並知道它們的特徵。,

活動難點:幼兒能夠從生活中發現圖形

活動准備

各種圖形的卡片, 圖形餅干

活動過程

情景導入: 小白兔要請小朋友到他的家裡做客,它要去山上去采蘑菇,有要去拔蘿卜,最後回到了家裡,那老師把小白兔走過的地方連在一起,小朋友看看是什麼圖形。

一、1、引出三角形

(1)請小朋友觀察一下三角形有幾個角?幾條邊?

(2)請小朋友感知三角形的特性。

2、出示圓形和正方形

請小朋友觀察圓形和正方形

二、出示圖形寶寶

請幼兒從圖形寶寶的身上找出圖形。

三、請幼兒在班級里找出圖形,並說出自己的周圍都見過什麼圖形。

四、幼兒操作學具,自由練習,感知圖形的特點

五、幼兒操作練習冊,教師從旁指導

課後評價:

通過情景的形式吸引幼兒的興趣,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利用幼兒的無意注意和有 意注意,使幼兒更輕松的掌握圖形,了解圖形的特點,在通過讓幼兒買餅干吃餅乾的游戲加深圖形的記憶。整節課下來幼兒在玩的過程學習。大部分幼兒已經完全的掌握的圖形的特點

⑵ 認識圓形小班教案可以加什麼游戲在裡面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了解圓形的外形特徵。
2.培養幼兒對認知圖形的數學活動的興趣。
3.能從許多實物和周圍環境中找到與圓形相似的實物。

活動准備
1.各種圓形的實物(如圓形鏡子、圓盤、圓餅乾等)。
2.課件:各種各樣的形狀[2-54]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情境導入:「小朋友們,今天有些圖形寶寶到我們班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嗎?
帶領幼兒參觀由於圓形物品組成的圓圓商店,說說這些物品的面是什麼形狀的?

小結:這些物品的面都是圓形的。那麼究竟什麼樣子的圖形是圓形呢?

二、展開

1.幼兒每人一張阿圓形卡片,引導幼兒觀察探索圓形的外形特徵。
幼兒每人一個圓形卡片,請幼兒沿著圓形邊緣摸一摸,
問:你有什麼感覺?請幼兒摸一摸圓形的面,問:有什麼感覺?
感知圓形邊緣是光滑的,圓形的面是平的,初步感知圓形的外形特徵。

小結:圓形的面是平平的,周圍很圓滑,沒有稜角,這樣的圖形就是圓形。

2. 觀察拓展,找找身邊的圓形
請小朋友找一找身邊的圓形:我們教室里有什麼東西是圓形的?
你還在那裡見過圓形的物體呢?

3.課件觀察,感知生活中的圓形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物品中哪些是圓形的?

4.游戲「送圖形寶寶回家」
方法:幼兒人手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卡片,老師准備兩個圖形媽媽的卡片,
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後將手中的圖形送回家,並說:「我把xx圖形送回家」。
最後,老師帶領幼兒進行檢查驗證。

⑶ 幼兒園小班認識圖形 三角形 圓形,正方形教案

小班三優課教案 數學《認識圖形》-
活動名稱:我的數學《認識圖形》

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認識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徵。

2,激發幼兒對圖形的興趣,喜歡辨認生活中的圖形。

3,培養幼兒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准備:1,魔術盒,長方形的禮物盒,正方形的餅干,三角形的三明治。

2,掛圖,長長的火車,房子。

3,操作準備、毛線。

活動過程:1,熱身活動
·教師幼兒相互問候。

——小朋友小朋友上午好!

——老師老師上午好!
2,教師通過小小故事<恐龍打電話>引入魔術盒變魔術。

——昨天晚上老師正准備睡覺的時候電話突然響了,老師拿起電話一聽是恐龍哥哥給我打過來的,恐龍哥哥告訴我這個魔術盒裡面可以變去很多小禮物哦,而且還可以變去很多好吃的東西哦,我一聽太好了,那我就想要是變去很多好吃的東西了我就和小三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嗎?可是啊在老師變的時候必須要小朋友一起大聲的說123變變變才能變去禮物哦!

——通過變魔術變出長方形的禮物盒,然後老師進行提問:小朋友們你看是禮物盒,這禮物盒裡面會裝什麼東西呢?它可以裝下什麼東西呢?通過的小朋友的討論,老師提示禮物盒的形狀,然後引導幼兒觀察了解長方形的特徵,長方形有四個角,四條邊,而且上下兩條邊都相等是一樣長的,左右兩條邊也是一樣長的。然後老師問小朋友誰想要禮物啊?老師請坐的最好的小朋友打開禮物盒(這時候教師協助幼兒打開禮物盒)哇~小朋友一看是個正方形的餅乾和三角形的三明治,老師說請小朋友吃餅乾和三明治,但是在吃之前小朋友要先認識它們哦,老師這時候讓幼兒了解正方形有四個角,四條邊,而且四個角都是一樣大,四條邊都一樣長,三角形有三個角,有三條邊。在初步認識圖形後老師激發幼兒認識圖形的興趣,老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生活中除了餅干是正方形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正方形的?教室里有沒有正方形了?除了禮物盒是長方形還有什麼地方看見過長方形?

——在幼兒園討論後老師出示;掛圖,長長的火車,讓幼兒觀察和欣賞,老師講述原來火車身是長方形,三角形也可以當火車頭哦!房子原來是正方形和三角形做成的。通過講述讓幼兒知道原來圖形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連。

3,為了讓幼兒更一步的認識圖形,動手操作。

——出示毛線,老師示範,一根毛線相連在一起做去四個一樣的角然後把四條邊做的一樣長,簡單的正方形就出來了,同樣的方法可以引導幼兒做長方形和三角形。讓幼兒體會從中的樂趣!

4,課程結束,表揚操作圖形棒的幼兒,鼓勵不會操作的幼兒。最後一起分享長方形禮物盒裡面的正方形餅乾和三角形三明治。

⑷ 中班聽說游戲什麼東西是圓的教案

幼兒園教案:我現在有點忙
教師:屈老師
(一)內容簡介
小男孩去找動物朋友小狗狗、小兔子、小牛一起玩。可讓小男孩奇怪和傷心的是——平日里愛玩耍的動物朋友個個都拒絕了他的邀請,並且都說:「我現在有點兒忙!」……
(二)主題分析
這個故事讓幼兒知道排便是一件很重要、很自然的事情。同時,也讓幼兒了解一些常見動物不同的大便。
(三)情節分析
瞧,忍住小便、大便不去,而是先忙著找朋友玩,這正是3歲幼兒身上經常出現的狀況。可當故事情節隨著動物們紛紛拒絕小男孩的游戲邀請時,一個大大的疑問出現了:動物們究竟在忙點兒哈?有什麼比玩還要重要的事情呢?不過更奇怪:的還在最後,就是當動物們終於又回到小男孩身邊一起快樂游戲時,小男孩卻也因為「忙"而突然離開大夥兒,從而將故事引向深入。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反復出現的「和我一起玩好嗎」的句式生動體現了本書主角——小男孩愛玩耍的性格特徵。「為什麼不跟我玩"、「動物們在忙點兒哈』』的疑問,則引發了小朋友的閱讀興趣。本書以小男孩為線索,生動地介紹了多種動物的大便形態;而幼兒在欣賞有趣故事的同時,也了解到正確如廁的方法。
(五)圖畫分析
1、畫面的構圖和排列
圖畫書中塗鴉般的繪畫手法,使作品充滿了童趣和溫馨。閱讀時雖然須有一定的邏輯順序,但在引導幼兒觀察動物大便的圖片時,教師可採用一次翻閱相關幾張圖片
的方法,來展開講述。
圖畫中蘊藏的細節
在故事的開始部分,可以讓幼兒說說:「朋友們不跟自己玩的時候心情如何?」繼而引導幼兒看看、講講第7張圖片中小男孩的表情。接著故事的第一個小高潮——圍繞「那動物們究竟在忙什麼」、「為什麼不能和寶寶玩"的大膽想像、講述開始了。
第二個小高潮是在欣賞到故事的第12、14、16張圖片時引發的討論——在這里,不僅可以讓幼兒猜猜、說說(大便)「這會是什麼",還可以在揭開謎底——動物大便時,讓幼兒觀察這些大便是什麼樣子,進而通過畫面上留下的部分動物身體,猜測「這會是誰的大便"
在故事的最後,圍繞「小男孩跑到哪裡去了"、「他會忙點兒哈」的討論,不但可以激發幼兒的大膽聯想、自由表述,同時也能幫助兒培養良好的如廁習慣。
(六)語言分析
故事以簡單的語句為主,貫穿故事始終的一句對話就是:「和我一起玩吧",「不好意思,我現在有點忙"。這種不斷反復的簡單句式,尤其適合小班的孩子,能讓幼兒不斷重復、記憶,同時充分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意圖
忍住小便、大便不去,而是先忙著找朋友玩,這正是3歲幼兒身上經常出現的狀況。《我現在有點兒忙》的故事圍繞「動物們為什麼不跟小男孩玩兒"、「他們究竟在忙點兒啥」、「有什麼比玩還要重要呢」等疑問展開探索……幼兒在閱讀故事、解答疑問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禮貌地邀請別人共同游戲,同時通過「讓小男孩快樂起來」的環節,以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2、活動目標
認識狗、兔、牛,能准確地說出他們的名字,了解他們的主要特徵。
3、活動准備
轡《我現在有點忙》圖畫書
·教學課件(PPT)
4、活動過程
(1)跟我一起玩
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音樂游戲《碰一碰》。(也可換一種游戲)
(2)誰和我一起玩
①教師出示小男孩的圖片,展開閱讀活動。
一和朋友們一起玩真開心啊!瞧,一個小男孩也出來找朋友玩了。
②出示第2---3面:狗窩、狗碗、肉骨頭。
一猜猜這是誰的家?
一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一小男孩想和小狗玩,應該怎樣對他說呢?(幼兒生活經驗交流、表述,並模仿小狗與小男孩的對話。)
③出示第4~5面:
一小男孩繼續去找朋友玩,看看他來到了什麼地方?
一誰會住在花園里呢?
一(引導幼兒觀察花園里的長耳朵)猜猜這會是誰的長耳朵?
教師出示完整的兔子形象,並引導幼兒學說對話:「××跟我玩吧!」「不好意思,我現在有點兒忙。」
(面出示第6~7面:
一小男孩兒來到了農場里。瞧!
引導幼兒聽辨這是什麼動物的叫聲)
一小男孩會對小牛說些什麼?
一猜猜小牛會怎麼回答他?
(3)誰都不和我一起玩
一小男孩找了幾個朋友一起玩?
他拉著誰的尾巴在說話?(教師播放動物的叫聲(引導幼兒按照先後順序給圖片排隊)
~他們都是怎麼回答小男孩的?
一小男孩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朋友和他一起玩,你猜,小男孩會說什麼?做什麼?
(4)你快樂我快樂
①出示第8~9面:
~看看小男孩兒怎麼啦?
~他哭得多傷心啊!你有什麼辦法讓他快樂起來嗎?(可設置小程序:男孩兒開心的笑臉以及笑聲,以此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表述,嘗試各種讓小男孩兒快樂起來的方法。)
(5)活動延伸:為什麼不和我一起玩
一動物們都說:有點兒忙。可是他們會忙著做些什麼事呢?(幼兒展開想像,自由表述。)
一下次我們再看《現在我有點兒忙》這本書,一起來找找動物們在忙什麼的秘密。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意圖
繼第一次活動之後,幼兒對於動物們究竟在忙什麼重要的事而不去玩,產生了巨大的疑問,因此第二次活動將由此而展開。而幼兒在閱讀故事、解答疑問的過程中,不僅能了解這些動物大便的形態,同時也懂得排便是一件很重要、很自然的事情。
2、活動目標
(1)了解狗、兔、牛大便的形狀。
(2)懂得排便的重要性,促進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
3、活動准備
《我現在有點忙》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幼兒不正確大便的圖片若干張
4、活動過程
(1)我們有點兒忙
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激發幼兒回憶。
(2)不一樣的大便
一動物們究竟在忙什麼重要的事呢?我們一起去他們的家裡看一看。
出示小狗家、花園、農場的圖片:
一聽聽,傳出了什麼聲音。(播放聲音「嗯嗯」)
一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發出這樣的聲音?
一聲音沒有了,我們走過去看看。(同時出示三張動物大便的圖片)地上是什麼東西?
一你能猜出這些都是誰拉的大便嗎?
小結:哦!原來剛才動物朋友們都在忙著「嗯嗯」拉大便呢!
(3)我現在有點兒忙
一大便拉好了,動物們又和小男孩一起快樂地玩起游戲啦!
出示第20~23面:
一咦,突然小男孩停下來不玩了,他轉身朝自己家跑去,一邊跑一邊大聲說:「不好意思,我現在有點兒忙。」
一奇怪,小男孩忙著跑到家裡去干什麼呢?(幼兒想像、講述)
一聽,什麼聲音?小男孩在干嗎?
(4)我們的大便
一猜猜小男孩的大便是怎樣的。
小結:不同動物的大便樣子是不一樣的,那我們小朋友的大便是什麼樣的呢?(我們的大便正常的時候是乾的,如果吃壞了肚子,大便就變成濕的了)
(5)我會大便
觀看圖片,引導幼兒討論:
一為什麼小男孩不多玩一會兒再去大便呢?
一為什麼小男孩不能像動物們一樣在地上大便呢?
一老師這里有幾張圖片,請你來看看這樣做,對嗎?(圖片內容:把嗯嗯拉在褲子上、邊看電視邊嗯嗯、好幾天拉一次嗯嗯等)
小結:大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了便意就應該馬上到衛生間去拉掉它!
(三)活動拓展
1.是誰的大便。讓幼兒觀察「兔子」、「小狗」、「金魚」等動物的大便,知道不同動物大便的形態。
2.游戲「蝸牛拉大便」。讓幼兒了解蝸牛拉出來的大便與吃下去的食物有關,吃的食物是什麼顏色,拉出來的大便就是什麼顏色。因此,教師可為幼兒製作一個蝸牛模型,給幼兒看各種食物卡片,想像一下,蝸牛要是吃了這個食物,會排出什麼顏色的大便。
(四)閱讀區的活動
請幼兒做「卡片連連看」的游戲,請幼兒用扭扭繩將不同動物與相應的大便卡片纏繞在一起;同時鼓勵幼兒使用象聲詞「嗯嗯」模仿動物排便的過程。

⑸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認識圖形怎麼寫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並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2、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並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慾望。 活動准備: 1、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徵。 2、自製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幼兒人數。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麼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撿。" 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 5、游戲:按標記舉"石頭"。 二、鋪石頭: 1、"大家撿了那麼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 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 3、出現問題:"小石頭沒有了,但是還有坑沒有鋪好,該怎麼辦?" 4、幼兒再次操作。 5、發現問題:"老師發現這里有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請個別幼兒介紹他的方法。 6、引導幼兒想辦法互相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地上"的"坑"。 7、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 三、踩石頭: 1、"路鋪平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游戲!"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小朋友就一邊念兒歌一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並說說踩的是什麼形狀、顏色的"石頭"。 2、游戲重復2~3次。 3、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里有沒有這樣的圖形,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繼續操作。 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東西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正方形,回園告訴老師,並列出圖表。

⑹ 小班數學認識方與圓教案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⑺ 數學領域+有趣的半圓+小班教案課件

趣的圓形寶寶
活動目標1.通過看、玩有關圓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徵。 2.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及操作能力。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1.圓形積木、紐扣、薯片罐、八寶粥罐、圓形棋子等,每個面上都粘有一個圓形。 2.課件一個(春姑娘送禮物的畫面,許多圓形寶……

"活動目標1.通過看、玩有關圓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徵。
2.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及操作能力。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1.圓形積木、紐扣、薯片罐、八寶粥罐、圓形棋子等,每個面上都粘有一個圓形。
2.課件一個(春姑娘送禮物的畫面,許多圓形寶寶滾動的畫面,由圓形組合成的花、太陽、小雞、鳥、鍾等畫面)。
3.用硬紙板做的斜坡8個,牙簽,中心有小孔的圓片,有軸的長方形積木,輪子等若干。
活動過程1.課件導入,引起興趣。
師:"看,誰來了?"(出示春姑娘送禮物的課件)幼:"春姑娘。"2.自由玩一玩有關圓形的東西,初步感知圓形。(出示禮物箱)師:"春天來了,春姑娘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麼禮物?再玩一玩。玩的時候看看它們長的什麼樣?"(把"禮物"發給幼兒後自由玩)師:"有些什麼禮物呢?"幼:薯片。
師:薯片罐長的什麼樣?
幼:圓圓的。
師:"還有什麼禮物呢?"幼:八寶粥。
師:八寶粥罐長的什麼樣?
幼:圓圓的。
師:"還有什麼禮物呢?"幼:紐扣、積木。
師:那它們長得什麼樣?
幼:紐扣、積木都是圓圓的。
師小結:原來春姑娘送給我們的禮物里都藏著一個圓形寶寶(出示課件)。它長得圓圓的,滾來滾去非常好玩。
師:"我們趕快把藏在禮物里的圓形寶寶找出來吧。找到後可以和圓形寶寶手拉手做好朋友。"幼兒找出粘在禮物上的圓形,撕下後粘貼在自己的衣服上。
(評析:大膽嘗試讓幼兒積極地與操作材料互動,引導幼兒自由地看看、摸摸、玩玩、找找、貼貼,給他們營造了一個寬松、愉快的心理氣,為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創造了條件。)3.嘗試在圖上找出與圓形相似的實物的某一部分。
師:"調皮的圓形寶寶們滾呀滾。怎麼不見了,到哪裡去了呢?"(出示許多圓形寶寶滾動的課件。)師:"原來調皮的圓形寶寶們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來把它們找出來好嗎?可以先和好朋友找一找,說一說。"幼兒自由講述圓形寶寶藏在哪裡了。
師:"圓形寶寶藏在哪裡呢?誰來告訴大家?"幼A:圓形寶寶藏在太陽里。
幼B:藏在花里。
幼C:藏在小雞的身體里。……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看圓形寶寶還藏在哪裡了?"(出示圓片和輪子)(評析:通過電教手段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幼兒在寬松的"捉迷藏游戲"氛圍里自由地與同伴交流,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增強了其大膽發言的信心。)4.分組嘗試製作有趣的小輪子及汽車,在斜坡上滾動,進一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徵,體驗活動的樂趣。
"調皮的圓形寶寶還藏在圓片和輪子里,它們還想手拉手到斜坡上玩一玩。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它們,好嗎?"幼兒自選材料製作,有的幼兒把兩個中心有小孔的圓片用牙簽接起來變成一對小車輪,還有的幼兒把帶軸的長方形積木裝上4個小車輪,就成了一輛小汽車等。然後孩子們嘗試著讓它們從斜坡上往下滾動。
(評析:在做做玩玩中,氣氛顯得更加輕松、自由,幼兒的操作興趣高漲,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地調動,在探索中獨立地獲得學習經驗,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活動結束1.找找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寶寶變的?
2.給圓形娃娃塗色。

有趣的圓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圓形,並用恰當的語言描述。XX是圓形的、XXX是圓形的。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力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3.提高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准備:

1.各種顏色的圓形卡片、膠水和紙。

2.各種玩具:羊角球、大滾球和半月搖。

3.實物:小鏡子、球類、臉盆、盤子、碗、熱寶等。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入場,教師領著幼兒手挽花轉圈,走成一個大圓。

2.激發興趣,引出主題。在紙上粘貼各種顏色的圓形卡片,有紅色、綠色、黃色和藍色的。問幼兒看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的?有大的、小的、還有更小的。今天老師給你們講《有趣的圓》。展示各種實物:小鏡子、球類、臉盆、碗、熱寶等這些都是圓。

3.充分調動幼兒思維,大膽的想像。小朋友,我們周圍有許多的東西都是圓形的,你們動動腦筋,想一想平時看到過哪些東西是圓形的?看哪個幼兒想的東西多?讓幼兒自由回答問題:太陽是圓形的、熱寶是圓形的、向日葵是圓形的等。幼兒如果答部出來,就提醒他們:我們的身體哪個部位是圓的?比如:眼睛是圓的衣服上的紐扣是圓的等。玩的玩具也有的是圓的。

4.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感知圓的特徵。

A.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百寶箱,箱裡面裝的都是圓形的東西,小朋友把手伸到箱里,摸一摸,猜一猜你在箱里摸到的東西是什麼?告訴我們小朋友,拿出來看你猜的對不對。籃球、排球、皮球、表、等。問他們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很光滑的、圓溜溜的、沒有尖尖角的等。最後讓幼兒跟教師一起說《圓形是光滑的、圓溜溜的、沒有尖尖角的等》。

B.老師准備很多的圓,小朋友開動腦筋,將圓組成一種東西、動物或人物等。最後總結一下,那位小朋友粘貼的比較好。

5.室外發現,開拓思維。小朋友教室外面、大街上、馬路上、商場里看到有圓形的東西嗎?「有」。多嗎?「多」。讓幼兒要同時說出兩種圓形物品,開拓幼兒想像和創造性,豐富幼兒對圓的經驗。

6.游戲。大滾球、羊角球和半月搖組成圓,分成兩組來回滾動著玩。

⑻ 小班泥工《什麼東西圓又圓》教案

一.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用誇張的藝術形式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頭部,促進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
2.培養幼兒創造力和想像力,體驗自由創作的快樂。
二.活動准備1.陶泥和泥工板若干,各種輔助物(豆類和鉛絲,火柴、羽毛、毛線等),背景音樂磁帶。
2.網上下載的有趣的臉譜圖以及一些大師的作品(見附1)。
3.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
三.活動過程(一)師生一起玩"照鏡子"游戲:找一找自己頭部特別的地方師:你覺得自己什麼地方最特別?
幼:我的眼睛小小的,還戴著眼鏡;我的耳朵像數字3;我的頭發是卷卷的……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很特別,這些特別的地方都很有趣。
(二)欣賞有趣的臉譜圖或大師作品,拓寬幼兒思路,引導幼兒富有個性的想像師:老師這里也有幾張特別的臉,有的還用了一些特別的材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你覺得哪幅作品最特別?什麼地方最特別?它是用什麼材料來裝飾的?
幼:這些作品都很特別,有的耳朵像蝴蝶;有的一張大臉上還有三張小臉;有的臉像個愛心;有的辮子上還有兩個小臉;有的臉上還插著羽毛……教師小結:這些作品有的很有趣,有的給人感覺很奇怪,但這些作品都很特別。
(三)幼兒創作"特別的我"1.師:老師也想變一個特別的我。教師運用泥工的基本技能進行示範講解:先用紫砂泥 做臉盤(紫砂泥有些硬,可以先捏一捏,再壓一壓,盡量使臉盤變大),然後用團圓、搓條、壓扁等方法做眼睛、嘴巴、耳朵等五官,最後選用自己喜歡的輔助材料裝扮"特別的我"。
2.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變得特別呢?那你想變得怎樣特別呢?
3.幼兒互相交流後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適時追問:"你為什麼要這樣變?""你想用什麼材料來裝扮自己?"4.幼兒操作,教師提示幼兒選用自己喜歡的輔助材料進行創作(播放背景音樂)。
(五)交流展示幼兒作品1.請小朋友和同伴互相說一說自己什麼地方變得最特別,心裡是怎麼想的。
2.同伴間互相評價:你覺得誰最特別?為什麼?
3.教師評價幼兒作品:表揚有創意、能顯示個性的作品。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每個小朋友都用紫砂泥和輔助材料為自己設計了一張特別的臉,老師覺得只要小朋友能夠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大膽地表現出來,那你就是最棒的

⑼ 幼兒園小班數學《甜蜜的蛋糕》教案

活動目標 1、能給圖形按顏色、形狀進行匹配對應。 2、體驗用各種裝飾物進行手工活動的樂趣。 3、會用較完整的話進行表達。 活動准備 彩紙、各種形狀、顏色的吹塑板、雙面膠、橡皮泥、魔術箱(各種顏色、形狀不同的圖形、蛋糕)、貼滿各種圖形的展板。 活動過程: 一、利用游戲「小孩真愛玩」復習各種形狀。 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摸摸XX形跑回來……」幫助幼兒復習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二、通過游戲「摸箱」,引導幼兒進一步鞏固對圖形的認識,會給圖形按顏色、形狀進行匹配。 1、「變變變、變出什麼給你看」, 「這是XX顏色的XX形」,引導幼兒用較完整的話敘述。 出示一種不常見的形狀「菱形」,提問「這種圖形象什麼?」發散幼兒思維,拓展幼兒經驗。 2、「還會變出一種東西,它是圓形的,會是什麼呢?」(發散幼兒思維,拓展幼兒對圓形的以有經驗) 「過生日的時候會吃到它,它是什麼呢?(蛋糕)出示實物蛋糕,引起幼兒興趣。 3、教師示範做三角形的蛋糕,啟發幼兒為相同顏色、形狀的蛋糕進行奶油匹配。 「老師做的蛋糕很漂亮,小朋友要記住蛋糕的顏色、形狀和奶油的顏色形狀一致才能做出好吃的蛋糕,小朋友們試試看」引導幼兒按要求進行製作。 三、利用橡皮泥及各種材料裝飾蛋糕,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請幼兒按自己的喜好選擇裝飾品進行裝飾。 1、教師巡迴指導幼兒,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 2、把製作的蛋糕給客人老師看看,講講自己是怎麼做的。 活動結束:把蛋糕放在展示板上,相互欣賞,活動結束。

⑽ 幼兒園小班數學圓形的公開課怎麼講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了解圓形的外形特徵。 2.培養幼兒對認知圖形的數學活動的興趣。 3.能從許多實物和周圍環境中找到與圓形相似的實物。 活動准備 1.各種圓形的實物(如圓形鏡子、圓盤、圓餅乾等)。 2.課件:各種各樣的形狀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情境導入:「小朋友們,今天有些圖形寶寶到我們班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嗎? 帶領幼兒參觀由於圓形物品組成的圓圓商店,說說這些物品的面是什麼形狀的? 小結:這些物品的面都是圓形的。那麼究竟什麼樣子的圖形是圓形呢? 二、展開 1.幼兒每人一張阿圓形卡片,引導幼兒觀察探索圓形的外形特徵。 幼兒每人一個圓形卡片,請幼兒沿著圓形邊緣摸一摸, 問:你有什麼感覺?請幼兒摸一摸圓形的面,問:有什麼感覺? 感知圓形邊緣是光滑的,圓形的面是平的,初步感知圓形的外形特徵。 小結:圓形的面是平平的,周圍很圓滑,沒有稜角,這樣的圖形就是圓形。 2. 觀察拓展,找找身邊的圓形 請小朋友找一找身邊的圓形:我們教室里有什麼東西是圓形的? 你還在那裡見過圓形的物體呢?

閱讀全文

與小班數學什麼東西是圓的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