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明小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書的比例
16開。
印刷尺寸有2種,大度比例:210mm×285mm。正度比例:185mm×260mm。
大明小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書的比例為正度。大度是國際尺寸,正度是國內尺寸。政府及事業單位內的文件中使用包括學校教科書。
Ⅱ 六年級數學比例怎麼算 急!
①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4=9:12.
在3:4=9:12中,其中3與12叫做比例的外項,4與9叫做比例的內項。
比例有四個項,分別是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在一個比例中,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a:b=c:d,
ad=bc,
兩內項之積等於兩外項之積。
(2)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後,那麼,左邊的分母和右邊的分子是內項左邊的分子和右邊的分母是外項。
Ⅲ 六年級數學六年級下冊數學比例總結
1:解設應畫x厘米x:120=1:20000002000000x=120x=6答:應畫6厘米2:解設圖上的一厘米代表實際的x厘米240km=24000000cm1:x=3:240000003x=24000000x=8000000答: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80000003:比例尺:圖上一厘米代表實際的500米圖上長度:2000除以500=4(cm)寬:1500除以500=3(cm)然後再在圖上畫出長4cm,寬3cm的長方形
Ⅳ 六年級下冊數學比例題有幾種類型題
1、給教室鋪地,用面積是900平方厘米的方磚需要2000塊,如果用邊長是4分米的方磚,需要多少塊?(用比例解)
2、在某學校的的規劃圖上,長方形的長是24厘米,寬是16厘米,如果規劃圖的比例尺是1:500,問這個操場的實際佔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在操場的四周建造圍欄,需要圍欄多少米?
3、小宇的身高是1.5米,她的影長是2.4米,如果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一棵樹的影長是6米,這棵樹的高度是多少米?
4、出勤率一定,來的人數和總人數 比例,如果某班的出勤率是98%,請假的人是1人,這個班的總人數是 人。
5、在一個比例中,如果兩個外項互為倒數,其中一個內項是0.35,則另一個內項是 。
6、一個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是12厘米,高是6厘米,這個梯形按3:1放大,放大後的梯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7、一隻螞蟻的長是0.8毫米,把這個螞蟻畫在圖紙上的長是24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Ⅳ 六年級下冊數學的比例怎麼做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成正比例關系. 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以下關系式表示: x/y(x:y)=k(一定),比如說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2.時間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
Ⅵ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的正比例與反比例
解正比例
正比例中有三個項知道,可以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可以求出第四項。假設A、B、C是已知項,X是未知項。
例①
A:B=C:X
例②A:X=B:C
A×X=B×C
B×X=A×C
X=B×C÷A
X=A×C÷B
解反比例
反比例中兩個因數的積等於另兩個因數的積,四個因數中知道其中三個因數,可以求第四個因數。假設假設A、B、C是已知因數,X是未知因數。
例①A×X=B×C
例②A×B=X×C
X=B×C÷A
X=A×B÷C
其實,解比例跟解方程的方法是一樣的
Ⅶ 六年級數學下冊怎麼把四個數寫出,八個不相同的比例
六年級數學下冊怎麼把四個數寫出,八個不相同的比例?
先確定哪兩個數的積等於另兩個數的積,然後分別把這四個數作為比例中第一個比的前項來組成比例。
比如:2、4、5、10
2×10=4×5
那麼,
2:4=5:10
2:5=4:10
4:2=10:5
4:10=2:5
5:2=4:10
5:10=2:4
10:4=5:2
10:5=4:2
Ⅷ 六年級下冊數學比例有哪些
六年級下冊數學比例有如下:
1、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實例,能運用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正比例關系的圖像,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出圖像,會根據其中一個量在圖像中找出或估計出另一個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5、認識放大與縮小現象,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體會圖形的相似。
6、滲透函數思想,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Ⅸ 小學數學六年級解比例怎麼做
拿筆做
好玩笑結束
比例有四個項,分別是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
解比例
比例分為比例尺和比例.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要看它們的比值是不是相等。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求比例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都是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的,因為兩外項的積等於兩內項的積,所以我們可以把兩個外項和內項互相乘起來,在來解這個方程。比如:x:6=
9:27
解法:
x:6=9:2
解:2x=6×9
2x=54
x=27
得到
內項×內項=外向×外向
就對了
Ⅹ 六年級下冊數學解比例怎麼樣做有什麼方法
你好,我來幫你回答
首先,應該清楚每個數據間的比例關系.正比,還是反比
比如說,在路程相等的情況下,速度和時間成反比
舉個例題:甲和乙同時從A出發到B點,甲速度比乙速度為5:4,甲用了20分鍾到達,問乙用了多久
那麼,因為甲速:乙速度=5:4.所以甲時間:乙時間=4:5
所以乙用的時間就是20*5/4=25秒
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發信息問我,樂意幫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