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幼兒數學認知活動有哪些

幼兒數學認知活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21 16:11:34

① 如何啟發幼兒的數學認知

啟發幼兒的數學認知有以下方式:

1、穿衣穿鞋:幫助孩子感知、理解和區分「上下前後左右」等方位。

衣服:把衣服攤在孩子面前,告訴孩子找找衣服上的一個「大洞」(下擺)和一個「小洞」(領口),然後把頭從「大洞」套進去,從「小洞」伸出來,慢慢地再教孩子如何區分衣服的前後等。

鞋子:讓孩子試著自己來區分左右鞋子,從鞋子的外形、鞋面上的圖案、或者兩邊的鞋扣等來判斷鞋子的左和右。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用自己的身體來感知和體驗不同的方位,積累空間感,學著區分「大小」「里外」「前後」「旁邊」等,不僅幫助孩子學習了數學,更培養了孩子獨立自主、堅持到底的品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整理物品:幫助孩子感知和積累比較、分類、集合、數量、空間等的好選擇。

引導孩子將自己認為是「同樣的」玩具物品放到一起,在孩子整理時可以與孩子討論什麼是「同樣的」玩具,幫助孩子尋找玩具物品相同的屬性特徵。盡量把整理物品的過程變成游戲的延續,讓孩子始終保有整理玩具物品的興趣和習慣。

3、超市購物:引導孩子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好機會。

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孩子可以很直觀地觀察、理解數字概念。比如:引導6歲左右孩子關注一些常見食品、用品的簡單價格(最好是10以內整數)。

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孩子多角度地考慮綜合因素,如:給誰買,她有什麼需要和喜好;買的物品品種如何搭配;然後可以讓孩子試著藉助手指來湊數,大概了解買這幾樣物品需要多少錢等等。

4、藏於生活,用於生活。

可以引導孩子關注馬路上的各種數字,提高孩子對數字的敏感度,幫助孩子理解數字的不同含義;引導孩子關注乘坐公交的花費、地鐵換乘與所花費的時間之間的關系等等;開啟導航時,也可以引導孩子將導航地圖上的位置、路線,與眼前的立體世界建立聯系,幫助孩子空間感的發展。

5、手指游戲系列

手是最直接、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工具,讓孩子理解數量及其變化關系。

各種手指謠:一邊念兒歌,一邊用相應數量的手指演繹兒歌中的各種事物,幫助孩子理解數量。

②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

幼兒數學教育主要包括幼兒的數概念、計數和運算的教育、量與計量的教育、幾何圖形和空間關系、時間關系的教育等。
①幼兒的數、計數與運算
10以內數的實際意義;數的守恆;相鄰數;數與數之間的數差關系;認識序數,能夠用自然數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關系,說出物體排第幾;認識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以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和互補關系等;學會10以內的計數;認讀和書寫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包括認識加號、減號和等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學習10以內數的口頭加減運算,並能夠用加、減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②量與計量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物體量的差異,比較物體的多少、大小、長短、高低、粗細,厚薄、寬窄、輕重、容積等;理解初步的量的守恆;在比較物體量的差異時,感知量的相對性;幫助兒童建立序的概念,並體驗其中的傳遞關系;學習計量,會進行初步的自然測量。
③簡單的幾何圖形知識
能夠正確辨認常見的平面圖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圓形和梯形,並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徵;能夠正確辨認幾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球體、正方體、圓柱體、長方體;能夠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理解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
④空間方位初步知識
能區分上、下、左、右和遠、近等空間方位;能按指定方向進行運動,包括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等。
⑤時間、方位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並且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稱及其順序;認識時鍾,知道時鍾的用途以及正點與半點。

③ 在幼兒園開展的哪些活動能夠培養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

一、一一對應練習
一一對應是將兩類事物(集合)建立關系的數學思想,是小學數學學習的起點,也是初高中函數和方程思維的基礎,尤其是高年級的應用題,都需要孩子理解題意,運用條件,找到其中一一對應的關系,才能解答。讓幼兒練習一一對應關系,需要難度適中、有趣,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在孩子的探索中逐步提升難度,比如下圖是針對幼兒園的孩子的練習,讓孩子根據對應關系填空。

二、根據坐標找物品
事實上,這是一一對應練習,只不過是升級版,對應的關系由1個屬性變成了2個屬性,讓孩子進一步形成函數思維,同樣能鍛煉孩子的空間思維,分析推理能力,針對的孩子依然是幼兒園階段,如下圖,根據坐標填空:

三、推理分析
推理分析對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有非常大的幫助,比如受人歡迎的動畫片《名偵探柯南》,對鍛煉孩子的推理分析能力就有很大的幫助,但畢竟只是動畫片,對於幼兒教育來說,可操作性並不強,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可操作性更強的方法,如下圖,用我家在哪裡的熟悉場景,再給出孩子幾個簡單條件,讓孩子推測結果,同時鍛煉孩子的圖形思維:

四、拼圖游戲
拼圖游戲是幼兒益智游戲中比較出名的一個,對孩子觀察力、分析能力、圖形認知能力等都有非常好的鍛煉效果,同樣也是鍛煉邏輯思維的一個非常好的手段,這也是數學思維課常用的一個鍛煉思維能力的一個手段,但對於幼兒園孩子來說,一定要先從簡單的入手,比如下圖,用剪刀沿著黑線剪開,打亂順序,讓孩子拼接到一起:

五、積木游戲
利用積木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事實上也是拼圖游戲,只是除了圖形認知能力的鍛煉,還多了空間思維的鍛煉,需要注意的同樣是要從簡單的入手,如果上手就讓孩子玩特別復雜的拼圖,會讓孩子覺得非常難,打擊孩子的自信,失去玩拼圖的興趣,如下圖:

六、尋找規律
科學就是尋找和發現規律的過程,鍛煉孩子找規律的能力,能提升孩子數學歸納能力、觀察力、專注力等等,規律也要從簡單逐步提升難度,如下圖:

七、分類游戲
分類游戲同樣是鍛煉孩子邏輯思維的一個重要方法,因為幼兒認識事物是以直觀思維為主,他們眼中的事物,往往只是片面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等,玩分類游戲的時候,盡量先從單一的屬性入手,比如顏色,逐步擴大到兩種、三種屬性,但不建議超過三種屬性,這同樣鍛煉孩子的集合思維。

④ 幼兒園中班數學課程內容有哪些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內容如下:

1、引導幼兒區分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半圓形等若干)。

2、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並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慾望。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復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的認識;

4、難點定為:初步感知幾種圖形的組合和轉換關系。

(4)幼兒數學認知活動有哪些擴展閱讀

教法說明

1、情景創設法:活動導入部分既要讓幼兒發現問題,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問及探索,又要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設置懸念,因而我設計了用圖形給小鳥造一間漂亮的小房子這一情節,並通過情景表演的方法啟發幼兒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教具演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動的演示是運用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學會區分異同。

3、觀察法:觀察可豐富幼兒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

4、游戲法:「富教育於游戲之中」是《規程》的原則體現之一,淡化模式,把教育內容寓在有趣的游戲中,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⑤ 幼兒園數學有哪些

幼兒園的數學內容主要有:

一、會數數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也能孰能的從中間某個數開始倒著數或正著數,一般從1開始數數幼兒園小朋友都會了,但是如果從中間某個數開始數的話可能就不知道了,或者說孩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比如:能口頭數數到100,能從中間任意一個數起接著數,能手口一致地點數20以內的實物,排除物體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擾,並說出實物的總數。能從10倒數到1,能從10以內任何一個數倒數到1 。能直接目測10以內實物的數量。能按實物數或言語提示取出同樣多的實物。能按2、5、10進行按群計數。

二、會順序

一般讓孩子從1開始數數的時候這樣的順序都是固定的,在此基礎上要讓孩子舉一反山,問問孩子某個數左右相鄰的數字是幾,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排序是指根據一組物體的某種特徵(如長短、高低、大小、多少、重量、高度等 )的差異或按某種規則(如從長到短、一長一短、兩長一短等),按序進行排列。在生活中,可以讓孩子將家裡的書按輕重排序,將家人的衣服、鞋子按大小排序、家中聚會時將人員按高低排序,還可以做如下的按一定規律排序活動:

如圖

三、知道大小

要讓孩子知道兩個數作比較的時候誰比誰大,大多少,在原數數的基礎上可以發散多這種小測試,比如:7與8哪個大?大幾個數?小幾個數?

⑥ .我們日常開展的哪些活動能夠培養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

鏈接: https://pan..com/s/1EgE4cr6BJmbuNhA6sJ2WKQ

提取碼: 557w

⑦ 促進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發展,數學教育活動有哪些

兒童的解決問題工作能力受其本人社會經驗、元認知發展趨勢水準、小組合作學習工作能力等各個方面要素的危害,其解決問題的觀念和對策等仍處在較初中級水準,但學前教育中後期少年兒童解決問題工作能力有明顯增強。兒童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具備哪些的特點?如何看待兒童的解決問題工作能力?哪些的數學教育主題活動才可以真真正正推動兒童解決問題工作能力的發展趨勢?

⑧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有哪些


一、數的概念與運算:
1、10以內的數運算;
2、數數;
3、書面數符號;
4、數的組合與分解;
5、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二、集合與模式:
1、集合;
2、模式。
三、分類與統計:
1、分類;
2、統計。
四、幾何形體:
1、平面圖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梯形;
2、立體圖形: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
3、形體之間的關系與等分。
五、量比較及自然測量:
1、比較大小、長短、粗細、高矮、厚薄、寬窄、輕重、容積等量的差異;
2、感知量的守恆、量的相對性和傳遞性;
3、自然測量。
六、空間和時間:
1、空間方位:上、下、前、後、左、右、里、外、遠、近等;
2、空間運動方向: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
3、區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星期、年月的名稱及順序;
4、認識時鍾:長針、短針及其功用,認識整點和半點。

⑨ 如何進行幼兒園的數學活動

幼兒數學教育,最重要的是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首先要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1、通過游戲進行數學啟蒙
游戲場景學數學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最合適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孩子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
因為游戲能對小朋友的規則意識、執行能力和策略意識進行綜合鍛煉。
游戲都有規則,小朋友要聽懂規則、服從規則,同時又要達到目的;當規則變化的時候,他們也要跟著變化自己的策略。
這個過程,不是記住知識點就夠的,它其實鍛煉了小朋友對知識靈活應用的綜合能力。
2,通過繪本進行數學思維啟蒙
沒有孩子不喜歡故事的,這種啟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數理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在聽故事的同時,不知不覺吸收知識。
繪本整個看下來,一點都不枯燥!聽著像天書一樣的數學知識,在繪本都能找到現實生活中的依據。
以場景式代入的方式讓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從故事裡發掘數學問題,進行解剖和分析。
數學學習最主要的是要體會知識背後的思維方法,畢竟知識是固定的,而背後的思維方法才是最具價值的。
3,看動畫片進行思維啟蒙
兒童動畫系列,片中小人物熱愛數學,用數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障礙,將圖案、數字和形狀的知識融入動畫,內容充滿互動,幫助幼兒用數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孩子能掌握對數字的認識、數學的技巧,同時發展孩子的思考性。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游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

閱讀全文

與幼兒數學認知活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