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年級小學生20以內的加減法如何教小孩都是用手指計
讓他自由學習吧,或玩大富翁等游戲順便學。找他感興趣的
❷ 怎樣讓孩子快速學會20以內加減法
和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在理解數字概念的基礎上,同時講解加減法,進而讓孩子理解加法的交換律與結合率,加減法互為逆運算等被傳統教學所忽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數學概念。除此之外還教會孩子識別順時針與逆時針,尋找圖形與數字的規律,感知解析幾何中的象限與坐標,理解奇數與偶數等高級數學概念與技能。
❸ 一年級數學題70連續加7:70()、()、
70、(77)、(84)
你好,本題已解答,如果滿意
請點右上角「採納答案」。
❹ 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加減法怎麼口算
今天媽媽給我出了一道題3ⅹ3=?我心裡暗暗自笑,想,虧媽媽以前讀過那麼多年的書呢!竟然問出這么幼稚的問題。於是我心不在焉的回答道:「3ⅹ3=9。」媽媽又問我33ⅹ33=?我用筆在草稿紙上算了一下得1089,就立刻回答。
接著媽媽又問333ⅹ333=?我又筆算了一下得110889,於是又一次回答了媽媽的問題。媽媽好像不滿足似的,又問3333ⅹ3333=?我一下子愣住了。這是媽媽不在問了,而是問我有沒有發現了什麼規律。我仔仔細細地把每一次答案看了看,終於明白了。原來每一個得數的個位都是9,十位都是8,而最高位都是1。每當兩個因數多1個3,那1和8就各增加1個。從這里我馬上答到得11108889。還知道我們可以利用這個規律算出許多題目。我立刻告訴媽媽這個規律,媽媽臉上露出的燦爛的笑容。
這時,我才深深地體會到「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個道理。這體會到只要認真觀察,沒有什麼事會難倒我們的。
❺ 一年級數學題,連續加是什麼意思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跑步的時候,以前老師說跑一圈,你就只跑步跑一圈;現在老師改規定了,說讓你連續跑,那你就要跑一圈又一圈,對不對?加法也是這樣,加就是單純的加一次,連續加就是加一次再加一次。
❻ 一年級數學試卷
小學第二冊期末試卷
一、 填空題(1-3每題 3分, 4-5每題 4分, 第6小題 7分, 共 24分)
1. 在○里填>、<或=.
89○98 72-8○60 53○39+9
2. 在○里填">""<"或"=".
(1)87-25○87-20
(2)60+9○59+9
(3)88-80○88-8
3. 在○里填上>、<或=.
(1)1元○100分
(2)4角8分○50分
(3)1角1分○9分
4. (1)59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2)一個兩位數,十位數字比8大,個位數字比1小,這個兩位數是( ).
5. 在○里填"+"或"-".
46○20=66 40○38>70
68○9=59 58○17<45
6. 從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數.
67 86 100 91 68 54 7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口算題(每道小題 10分 共 20分 )
1. 90-9= 24-10-7=
46+5= 20+13-9=
8+57= 34+(25+5)=
98-70= 58-(58-8)=
65+20= 39+7-20=
2. 25+7= 50-8=
86-5= 4+65=
20+67= 42+30=
73-40= 85-7=
8+45= 76-60=
三、 計算題(每道小題 6分 共 18分 )
1. 65-47= 28+54=
2. 68+29= 92-46=
3. 36+57=
70-25=
四、 文字敘述題(每道小題 3分 共 12分 )
1. 68和73相差多少?
2. 比39多24的數是多少?
3. 比92少45的數是多少?
4. 兩個加數都是46,和是多少?
______________
五、 應用題(1-2每題 5分, 3-4每題 8分, 共 26分)
1. 小蘭今年9歲,媽媽今年36歲,媽媽和小蘭相差多少歲?
2. 工人叔叔修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14米,第一天修62米,第二天修路多少米?
3. 一雙球鞋21元,一雙布鞋比一雙球鞋便宜9元,一雙布鞋多少元?買一雙球鞋和一雙布鞋要用多少元?
4. (1)木工組修理一批桌子,已經修好了38張,還有17張沒修,這批桌子有多少張?
(2)把上題改編成一道減法應用題,再列式計算.
六、 選作(每道小題 10分 共 20分 )
1. 小剛送給弟弟4個練習本後,還比弟弟多2個練習本,原來弟弟比小剛
少( )個練習本.
2. 下圖一共有( )個小正方體.
❼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法秘訣
加減法是小學數學最基礎的部分,不過這是對於我們來說,對於剛開始接觸他們的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學起來並不那麼容易。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在剛進入新的學習環境還是會有些害怕,在學習上估計不會立馬就從幼兒園的自由狀態切換過來,所以給小學一年級學生輔導功課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和方法。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對學生來說有什麼有用的學習方法嗎?小編整理了一些內容,估計對大家教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有幫助!
一、概念的認識
1.基礎數字的認知:先要讓孩子熟練的說並,認,寫1-20這20個數。要達到一下程度:1.家長任意指一個數,孩子能迅速認出,說出。2.家長任意說一個數,孩子能快速准確的寫出。把最基礎的一步完成後再進行下一步,不要急於求成。
2.大小的概念:孩子對這20個數的說,認,寫都掌握熟練了,接下來要教孩子大小,讓其有大小,多少的概念。從1開始,其後面的數越來越大,20是最大的,中間的數均比1大,比20小。可先按順序三組,三組的教孩子。例如:123,789等。而後再打亂順序,隨意抽出3個數讓其辨別大小。最好拿實物來表出『大』,『多』的概念。
3.個位十位的概念:教孩子個位,十位。讓其明白1位數小,2位數大,能幫其快速判斷大小。
4.加減的概念:把『加』,『減』的概念教會孩子,讓其知道加會讓數變多,變大;減會讓數變少,變小。可用簡單的吃東西來教。例如:桌子上放3個蘋果,讓爸爸吃了一個,孩子就容易明白爸爸吃了一個蘋果,蘋果就少了一個,這時再引入『減』的概念。
二、加減怎麼算?
1.一位數+一位數=一位數
這種最簡單,例如:3+2=5
先讓孩子伸出3根指頭,『加』就是在3的基礎上再伸出2根指頭,也可在3後讓孩子往後多數2個數,即4,5。這里就體現了大小和加減的作用。因此要讓孩子知道3後面的數大,前面的數小。要明白加是越來越多。
2.一位數+一位數=2位數。例如:4+7=11
這個在雖然涉及個位,十位的內容,但因為是一位數加一位數,所以不用考慮照位的問題,又因為20以內的數記得熟練,所以按前面的方法,就能直接寫出答案。
3.一位數+兩位數=兩位數(不進位)例:6+12=18
這個就要注意照位了。不過這個不涉及進位,退位,因此只需讓孩子分清個位,十位,注意照位,然後按前面的方法即可。
4.一位數+兩位數=兩位數(進位)如:8+13=21
在3的基礎上教給孩子滿十向前進1,同時注意先算個位,再算十位。
減法同樣適應。也可藉助算數棒等工具幫助孩子理解。
三、總結:
1-20 20個數,1最小,20最大,其餘均比1大,比20小;相鄰的數,後面的比前面的大。
加=多,減=少
兩位數比一位數大;先算個位,再算十位;個位滿十進一。
看完上面的內容之後,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清楚明了,運用以上的方法給小學一年級學生教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應該可以更加方便和順利,預祝大家的數學學習有進步!
❽ 一年級數學題20+70等於幾
20+70=90。
一年級數學20+70=90。其教學目的是1、進一步感知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促進計算能力的提高。
2、在觀察*作中經歷學習過程,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