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大家,什麼是數學思想,或者說數學思想包含哪些內容
所謂數學思想,是指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反映到人們的意識之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數學思想是對數學事實與理論經過概括後產生的本質認識;基本數學思想則是體現或應該體現於基礎數學中的具有奠基性、總結性和最廣泛的數學思想,它們含有傳統數學思想的精華和現代數學思想的基本特徵,並且是歷史地發展著的。
Ⅱ 什麼是數學思想幫幫忙!!
充分挖掘教學資源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境,為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提供了條件,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新教材增加了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例如,一年級上冊教材第114~115頁的實踐活動「我們的校園」,根據教材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處理的,選出六個學生都喜歡的活動,每個學生喜歡哪個活動就參加哪個,活動完畢,我馬上提出問題:「哪個活動參加的人數最多,哪個活動參加的人數最少?活動人數最多的組比活動人數最少的組多多少人?」立刻,學生的注意力由玩轉移到了思考問題上。教室里開始互相爭執,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接著我又問:「能不能想出一個好主意,能清楚、明了地看出結果?」這時候,我就開始引導學生如何進行統計,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經歷了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學生不僅學習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為形成統計觀念打下了基礎。
又如,一年級下學期的「位置」這一節課也是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室里排座位,給每個學生發一張票按號就坐,學生在尋找座位時就會思考、觀察、理解第幾組第幾個,坐好座位後會很好奇地看看前後左右都是誰。所以這一節課學生們的興趣也很濃厚。第7頁「布置房間」這一題我根據素材,把這幅圖設計成活動畫面內容,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隨意擺放,然後告訴大家,自己怎樣布置的房間,在這里既使學生明確了方位,又體會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二、在富有兒童情趣的童話中,感受數學的美
「故事是兒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動的數學故事令人終生難忘,故事中有生動的情節,豐富的情感,寓知識於故事之中,不僅吸引學生,也符合學生形象記憶的特點。打開實驗教材,可以看到許多有趣美麗的童話內容,如一年級上冊的第6、7頁小兔蓋房子,第14、15頁野生動物園,一年級下冊第20頁熱鬧的小河邊,第41頁小熊的一家,這些都是兒童喜歡、熟悉的情境,而在這里也包含了許多奇妙的數學知識,需要探索才能完全理解,這就容易激發兒童主動探究的慾望。
在欣賞這些有趣、美麗的畫面的同時,我鼓勵學生去創作畫,從畫中感受到數學的無處不在。一年級下學期講過「找規律」這一單元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畫畫的任務,要求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畫出一幅畫,要體現出有規律的美,並且取一個好聽的名字。第二天,我發現學生的能力真的是不可低估,《金色的秋天》中向日葵在陽光下有規律地昂首而立,《豐收的果園》中一棵棵蘋果樹、梨樹像哨兵似的排列著,河裡的小魚俏皮地吐著水泡也是那麼的有規律……這些都證明孩子已經有了欣賞數學美的意識,已經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以猜為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
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教材編排了一些數學游戲:如一年級上冊第13頁的「比長短」,第19頁的「猜數」,一年級下冊第44頁的「估一估,猜一猜」,等等。
一年級上冊第13頁的「比長短」,通過猜鉛筆的長短,使學生明白在比長短時,要注意各種不同的情況。教學第19頁的「猜數」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個玻璃球,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今後學慣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在教材的啟發下,我多次創設這樣的情境,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的提高。如教學「猜數」,我先在卡片上寫上45,然後告訴大家:「我寫的數個位上是6前面的數,十位上的數比個位上的數少1,猜猜我寫的數是幾?」這樣的游戲豐富多彩,使學生獲得了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四、在動手動腦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利用數學學具進行操作實驗,讓學生動手動腦,看一看,擺一擺,想一想等,感知學習內容,動中促思,玩中長知,樂中成材,使學習內容在有趣的實驗中牢牢記住。一年級下冊第27頁「圖形的拼組」中就有一個做風車的手工活動。活動開始時,先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一張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或自己通過活動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從而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一張長方形紙做出一個風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體會了平面圖形的特徵又看到了它們之間的關系。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紙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徵,把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三角形時,又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又驚奇地發現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
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圓形拼組中,學生在各種操作、探索活動中,觀察,感知,猜測,感受空間方位的含義及其相對性,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課本就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一年級上冊中第13頁「誰摸得高,誰擺得高」,第113頁「用相同的時間,看誰算得又對又快」,一年級下冊中第26頁「奪紅旗」等游戲都適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徵。當然,教師在組織比賽時,要給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如果比賽完就了事,那麼長才乾的只是少數學生,大多數學生仍得不到提高,易產生自卑感。
我們也可以利用學具來幫助學習。學具袋中的小卡片、小棒棒等都可以在學知識的同時為我們的課堂增添趣味。在一年級下冊配套的學具袋中有一副撲克牌。為了發揮這副撲克牌的最大作用,讓這副撲克牌成為學生的好朋友,我主要採用四人小組合作形式,兩人比賽,一人做裁判,一人記錄。比賽的學生每人抽兩張或三張牌做加、減法或連加、連減,看看誰的數據大。學完「100以內的數的認識」後做抽牌比大小游戲,我們常常活動一節課,課中,學生不知道做了多少口算題,練了多少比大小,這比讓他們單純做題有趣也有效得多。
總之,新教材為我們提供了相當豐富的教學資源,只要教師把真誠的愛獻給學生,把全部精力和熱情傾注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利用教學資源,合理安排課堂教學,一定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把學習的樂趣還給天真活潑的學生」,這是我們課程改革的信念,也是我們教師所要追尋的目標。
數學這門基礎學科,自小學、初中、高中直至大學伴隨著每個學生的成長,學生對它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然而每個人並不一定都是成功者。考上高中的學生應該說基礎是好的,然而進入高中後,由於對知識的難度、廣度、深度的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學生不適應這樣的變化,由於學習能力的差異而出現了成績分化,有一部分學生由眾多初中學習的成功者淪為高中學習的失敗者,多次階段性評估考試不及格,有的難以提高,直至在高考中再次體現出來,甚至有的家長會不斷提出這樣的困惑:" 我的××以前初中怎麼好,現在怎麼了?"
尤其對高一學生來講,環境可以說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師、新集體……學生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另外,經過緊張的中考復習,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學生產生"鬆口氣"想法,入學後無緊迫感。也有些學生有畏懼心理,他們在入學前,就耳聞高中數學很難學,高中數學課一開始也確是些難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異面直線等,使他們從開始就處於怵頭無趣的被動局面。以上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高一新生的學習質量。那麼怎樣才能學好高中數學呢?
一、認清學習能力狀態
1 、心理素質。由於學生在初中特定環境下所具有的榮譽感與成功感能否帶到高中學習,這就要看他(或她)是否具備面對挫折、冷靜分析問題、找出克服困難走出困境的辦法。會學習的學生因學習得法而成績好,成績好又可以激發興趣,增強信心,更加想學,知識與能力進一步發展形成了良性循環,不會學習的學生開始學習不得法而成績不好,如能及時總結教訓,改變學法,變不會學習為會學習,經過一番努力還是可以趕上去的,如果任其發展,不思改進,不作努力,缺乏毅力與信心,成績就會越來越差,能力越得不到發展,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高中學習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考驗。
2 、學習方式、習慣的反思與認識
(1 )學習的主動性。許多同學進入高中後還象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性,表現在不訂計劃,坐等上課,課前不作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於記筆記,忽略了真正聽課的任務,顧此失彼,被動學習。
(2 )學習的條理性。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外延,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後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忙於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 )忽視基礎。有些" 自我感覺良好" 的學生,常輕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麼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 水平" ,好高騖遠,重" 量" 輕" 質" ,陷入題海,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 卡殼" 。
(4 )學生在練習、作業上的不良習慣。主要有對答案、不相信自己的結論,缺乏對問題解決的信心和決心;討論問題不獨立思考,養成一種依賴心理素質;慢騰騰作業,不講速度,訓練不出思維的敏捷性;心思不集中,作業、練習效率不高。
3 、知識的銜接能力。
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數、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
另一方面,高中數學與初中相比,知識的深度、廣度和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質的飛躍,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為進一步學習作好准備。由於初中教材知識起點低,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亦低,由於近幾年教材內容的調整,雖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有的內容為應付中考而不講或講得較淺(如二次函數及其應用),這部分內容不列入高中教材但需要經常提到或應用它來解決其它數學問題,而高中由於受高考的限制,教師都不敢降低難度,造成了高中數學實際難度沒有降低。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整後的教材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教材內容的難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不採取補救措施,查缺補漏,學生的成績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這涉及到初高中知識、能力的銜接問題。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1 、 改進學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有不同的學法,應盡量學習比較成功的同學的學習方法。改進學法是一個長期性的系統積累過程,一個人不斷接受新知識,不斷遭遇挫折產生疑問,不斷地總結,才有不斷地提高。" 不會總結的同學,他的能力就不會提高,挫折經驗是成功的基石。" 自然界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過程便是最好的例證。學習要經常總結規律,目的就是為了更一步的發展。通過與老師、同學平時的接觸交流,逐步總結出一般性的學習步驟,它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簡單概括為四個環節(預習、上課、整理、作業)和一個步驟(復習總結)。每一個環節都有較深刻的內容,帶有較強的目的性、針對性,要落實到位。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聽課習慣。聽是主要的,聽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師講的關鍵性部分聽懂、聽會,聽的時候注意思考、分析問題,但是光聽不記,或光記不聽必然顧此失彼,課堂效益低下,因此應適當地筆記,領會課上老師的主要精神與意圖,五官能協調活動是最好的習慣。在課堂、課外練習中培養作業習慣,在作業中不但做得整齊、清潔,培養一種美感,還要有條理,這是培養邏輯能力,必須獨立完成。可以培養一種獨立思考和解題正確的責任感。在作業時要提倡效率,應該十分鍾完成的作業,不拖到半小時完成,疲疲憊憊的作業習慣使思維鬆散、精力不集中,這對培養數學能力是有害而無益的,抓數學學習習慣必須從高一年級抓起,無論從年齡增長的心理特徵上講,還是從學習的不同階段的要求上講都應該進行學習習慣的指導。
2 、加強4 5 分鍾課堂效益。
要提高數學能力,當然是通過課堂來提高,要充分利用好這塊陣地。
(1 ) 抓教材處理。學習數學的過程是活的,老師教學的對象也是活的,都在隨著教學過程的發展而變化,尤其是當老師注重能力教學的時候,教材是反映不出來的。數學能力是隨著知識的發生而同時形成的,無論是形成一個概念,掌握一條法則,會做一個習題,都應該從不同的能力角度來培養和提高。通過老師的教學,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與前後知識的聯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
(2 ) 抓知識形成。數學的一個概念、定義、公式、法則、定理等都是數學的基礎知識,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容易被忽視。事實上,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正是數學能力的培養過程。一個定理的證明,往往是新知識的發現過程,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就培養了數學能力的發展。因此,要改變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方法,要把知識形成過程看作是數學能力培養的過程。
(3 ) 抓學習節奏。數學課沒有一定的速度是無效學習,慢騰騰的學習是訓練不出思維速度,訓練不出思維的敏捷性,是培養不出數學能力的,這就要求在數學學習中一定要有節奏,這樣久而久之,思維的敏捷性和數學能力會逐步提高。
(4 ) 抓問題暴露。在數學課堂中,老師一般少不了提問與板演,有時還伴隨 著問題討論,因此可以聽到許多的信息,這些問題是現開銷的,對於那些典型問題,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都必須及時解決,不能把問題的結症遺留下來,甚至沉澱下來,現開銷的問題及時抓,遺留問題有針對性地補,注重實效。
(5 )抓課堂練習、抓好練習課、復習課、測試分析課的教學。數學課的課堂練習時間每節課大約佔1 / 4 - 1 / 3 ,有時超過1 / 3 ,這是對數學知識記憶、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堅持不懈,這既是一種速度訓練,又是能力的檢測。學生做題是無心的,而教師所尋找的例題是有心的,哪些知識需要補救、鞏固、提高,哪些知識、能力需要培養、加強應用。上課應有針對性。
(6 )抓解題指導。要合理選擇簡捷運算途徑,這不僅是迅速運算的需要,也是運算準確性的需要,運算的步驟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錯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因而根據問題的條件和要求合理地選擇簡捷的運算途徑不但是提高運算能力的關鍵,也是提高其它數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7 )抓數學思維方法的訓練。數學學科擔負著培養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重任,它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與廣泛的適用性,對能力的要求較高。數學能力只有在數學思想方法不斷地運用中才能培養和提高。
3、體驗成功,發展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學習興趣總是和成功的喜悅緊密相連的。如聽懂一節課,掌握一種數學方法,解出一道數學難題,測驗得到好成績,平時老師對自己的鼓勵與贊賞等,都能使自己從這些"成功"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起更高的學習熱情。因此,在平時學習中,要多體會、多總結,不斷從成功(那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績)中獲得愉悅,從而激發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的興趣。
三、 幾點注意。
1、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要防止急躁心理,有的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的同學想靠幾天沖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點成績沾沾自喜,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針對這些實際問題要有針對性的教學。
2、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是長期的過程,正如華羅庚先生倡導的" 由薄到厚" 和" 由厚到薄" 的學習過程就是這個道理。同時近幾年高考試題中應用性問題的出現,更對學生把所學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能力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應加強對應用數學意識和創造思維方法與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Ⅲ 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哪些
1 函數思想
把某一數學問題用函數表示出來,並且利用函數探究這個問題的一般規律。
2 數形結合思想
把代數和幾何相結合,例如對幾何問題用代數方法解答,對代數問題用幾何方法解答。
3 整體思想
整體代入、疊加疊乘處理、整體運算、整體設元、整體處理、幾何中的補形等都是整體思想方法在解數學問題中的具體運用。
4 轉化思想
在於將未知的,陌生的,復雜的問題通過演繹歸納轉化為已知的,熟悉的,簡單的問題。
5 類比思想
把兩個(或兩類)不同的數學對象進行比較,如果發現它們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類似之處,那麼推斷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類似之處。
(3)數學思想是哪裡出現的擴展閱讀:
函數思想,是指用函數的概念和性質去分析問題、轉化問題和解決問題。方程思想,是從問題的數量關系入手,運用數學語言將問題中的條件轉化為數學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與不等式的混合組),然後通過解方程(組)或不等式(組)來使問題獲解。有時,還實現函數與方程的互相轉化、接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笛卡爾的方程思想是:實際問題→數學問題→代數問題→方程問題。宇宙世界,充斥著等式和不等式。我們知道,哪裡有等式,哪裡就有方程;哪裡有公式,哪裡就有方程;求值問題是通過解方程來實現的……等等;不等式問題也與方程是近親,密切相關。列方程、解方程和研究方程的特性,都是應用方程思想時需要重點考慮的。
函數描述了自然界中數量之間的關系,函數思想通過提出問題的數學特徵,建立函數關系型的數學模型,從而進行研究。
它體現了「聯系和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一般地,函數思想是構造函數從而利用函數的性質解題,經常利用的性質是:f(x)、f (x)的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圖像變換等,要求我們熟練掌握的是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的具體特性。
在解題中,善於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構造出函數解析式和妙用函數的性質,是應用函數思想的關鍵。對所給的問題觀察、分析、判斷比較深入、充分、全面時,才能產生由此及彼的聯系,構造出函數原型。另外,方程問題、不等式問題和某些代數問題也可以轉化為與其相關的函數問題,即用函數思想解答非函數問題。
函數知識涉及的知識點多、面廣,在概念性、應用性、理解性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是高考中考查的重點。
我們應用函數思想的幾種常見題型是:遇到變數,構造函數關系解題;有關的不等式、方程、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類的問題,利用函數觀點加以分析;含有多個變數的數學問題中,選定合適的主變數,從而揭示其中的函數關系。
實際應用問題,翻譯成數學語言,建立數學模型和函數關系式,應用函數性質或不等式等知識解答;等差、等比數列中,通項公式、前n項和的公式,都可以看成n的函數,數列問題也可以用函數方法解決。
引起分類討論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① 問題所涉及到的數學概念是分類進行定義的。如|a|的定義分a>0、a=0、a<0三種情況。這種分類討論題型可以稱為概念型。
② 問題中涉及到的數學定理、公式和運算性質、法則有范圍或者條件限制,或者是分類給出的。如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公式,分q=1和q≠1兩種情況。這種分類討論題型可以稱為性質型。
③ 解含有參數的題目時,必須根據參數的不同取值范圍進行討論。如解不等式ax>2時分a>0、a=0和a<0三種情況討論。這稱為含參型。
另外,某些不確定的數量、不確定的圖形的形狀或位置、不確定的結論等,都主要通過分類討論,保證其完整性,使之具有確定性。
進行分類討論時,我們要遵循的原則是:分類的對象是確定的,標準是統一的,不遺漏、不重復,科學地劃分,分清主次,不越級討論。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不漏不重」。
解答分類討論問題時,我們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是:首先要確定討論對象以及所討論對象的全體的范圍;其次確定分類標准,正確進行合理分類,即標准統一、不漏不重、分類互斥(沒有重復);再對所分類逐步進行討論,分級進行,獲取階段性結果;最後進行歸納小結,綜合得出結論。
Ⅳ 什麼是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是指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反映到人們的意識之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數學思想是對數學事實與理論經過概括後產生的本質認識;基本數學思想則是體現或應該體現於基礎數學中的具有奠基性、總結性和最廣泛的數學思想,它們含有傳統數學思想的精華和現代數學思想的基本特徵,並且是歷史地發展著的.通過數學思想的培養,數學的能力才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掌握數學思想,就是掌握數學的精髓.函數與方程思想
函數思想,是指用函數的概念和性質去分析問題、轉化問題和解決問題.方程思想,是從問題的數量關系入手,運用數學語言將問題中的條件轉化為數學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與不等式的混合組),然後通過解方程(組)或不等式(組)來使問題獲解.有時,還實現函數與方程的互相轉化、接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笛卡爾的方程思想是:實際問題→數學問題→代數問題→方程問題.宇宙世界,充斥著等式和不等式.我們知道,哪裡有等式,哪裡就有方程;哪裡有公式,哪裡就有方程;求值問題是通過解方程來實現的……等等;不等式問題也與方程是近親,密切相關.列方程、解方程和研究方程的特性,都是應用方程思想時需要重點考慮的.
函數描述了自然界中數量之間的關系,函數思想通過提出問題的數學特徵,建立函數關系型的數學模型,從而進行研究.它體現了「聯系和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一般地,函數思想是構造函數從而利用函數的性質解題,經常利用的性質是:f(x)、f (x)的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圖像變換等,要求我們熟練掌握的是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的具體特性.在解題中,善於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構造出函數解析式和妙用函數的性質,是應用函數思想的關鍵.對所給的問題觀察、分析、判斷比較深入、充分、全面時,才能產生由此及彼的聯系,構造出函數原型.另外,方程問題、不等式問題和某些代數問題也可以轉化為與其相關的函數問題,即用函數思想解答非函數問題.
函數知識涉及的知識點多、面廣,在概念性、應用性、理解性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是高考中考查的重點.我們應用函數思想的幾種常見題型是:遇到變數,構造函數關系解題;有關的不等式、方程、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類的問題,利用函數觀點加以分析;含有多個變數的數學問題中,選定合適的主變數,從而揭示其中的函數關系;實際應用問題,翻譯成數學語言,建立數學模型和函數關系式,應用函數性質或不等式等知識解答;等差、等比數列中,通項公式、前n項和的公式,都可以看成n的函數,數列問題也可以用函數方法解決.
數形結合思想
「數無形,少直觀,形無數,難入微」,利用「數形結合」可使所要研究的問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把代數和幾何相結合,例如對幾何問題用代數方法解答,對代數問題用幾何方法解答,這種方法在解析幾何里最常用.例如求根號((a-1)^2+(b-1)^2)+根號(a^2+(b-1)^2)+根號((a-1)^2+b^2)+根號(a^2+b^2)的最小值,就可以把它放在坐標系中,把它轉化成一個點到(0,1)、(1,0)、(0,0)、(1,1)四點的距離,就可以求出它的最小值.
分類討論思想
當一個問題因為某種量的情況不同而有可能引起問題的結果不同時,需要對這個量的各種情況進行分類討論.比如解不等式|a-1|>4的時候,就要討論a的取值情況.
方程思想
當一個問題可能與某個方程建立關聯時,可以構造方程並對方程的性質進行研究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證明柯西不等式的時候,就可以把柯西不等式轉化成一個二次方程的判別式.
整體思想
從問題的整體性質出發,突出對問題的整體結構的分析和改造,發現問題的整體結構特徵,善於用「集成」的眼光,把某些式子或圖形看成一個整體,把握它們之間的關聯,進行有目的的、有意識的整體處理.整體思想方法在代數式的化簡與求值、解方程(組)、幾何解證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整體代入、疊加疊乘處理、整體運算、整體設元、整體處理、幾何中的補形等都是整體思想方法在解數學問題中的具體運用.
轉化思想
在於將未知的,陌生的,復雜的問題通過演繹歸納轉化為已知的,熟悉的,簡單的問題.三角函數,幾何變換,因式分解,解析幾何,微積分,乃至古代數學的尺規作等數學理論無不滲透著轉化的思想.常見的轉化方式有:一般 特殊轉化,等價轉化,復雜 簡單轉化,數形轉化,構造轉化,聯想轉化,類比轉化等.
隱含條件思想
沒有明文表述出來,但是根據已有的明文表述可以推斷出來的條件,或者是沒有明文表述,但是該條件是一個常規或者真理.
類比思想
把兩個(或兩類)不同的數學對象進行比較,如果發現它們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類似之處,那麼就推斷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類似之處.
建模思想
為了描述一個實際現象更具科學性,邏輯性,客觀性和可重復性,人們採用一種普遍認為比較嚴格的語言來描述各種現象,這種語言就是數學.使用數學語言描述的事物就稱為數學模型.有時候我們需要做一些實驗,但這些實驗往往用抽象出來了的數學模型作為實際物體的代替而進行相應的實驗,實驗本身也是實際操作的一種理論替代.
化歸思想
化歸思想就是化未知為已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如將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將代數問題化為幾何問題,將四邊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問題等.實現這種轉化的方法有:待定系數法,配方法,整體代入法以及化動為靜,由抽象到具體等轉化思想
歸納推理思想
由某類事物的部分對象具有某些特徵,推出該類事物的全部對象都具有這些特徵的推理,或者由個別事實概括出一般結論的推理稱為歸納推理(簡稱歸納),簡言之,歸納推理是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
另外,還有概率統計思想等數學思想,例如概率統計思想是指通過概率統計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摸獎的中獎率、某次考試的綜合分析等等.另外,還可以用概率方法解決一些面積問題.
Ⅳ 數學發展中有哪幾種重大數學思想方法
1. 承認「無理數」是對「萬物皆數」的思想解放 古希臘有一個畢達哥拉斯學派,是一個研究數學、科學和哲學的團體。他們認為「數」是萬物的本源,是數學嚴密性和次序性的唯一依據,是在宇宙體系裡控制著自然的永恆關系,數是世界的准則和關系,是決定一切事物的,「數統治著宇宙」,支配著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因此世間一切事物都可歸結為數或數的比例,這是世界所以美好和諧的源泉。他們所說的數是指整數。分數的出現,使「數」不那樣完整了。但分數都可以寫成兩個整數之比,所以他們的信仰沒有動搖。但是學派中一個叫希帕索斯的學生在研究 1與2的比例中項時,發現沒有一個能用整數比例寫成的數可以表示它。萬物皆數以數為一個價值尺度去解釋自然,揭示了自然界的部分道理,可把數絕對化就不行了,就制約了人的思維。無理數的發現推翻了畢達哥拉斯等人的信條,打破了所謂給定任何兩個線段,必定能找到第三個線段使得給定的線段都是這個線段的整數倍。這樣,原先建築在可公度量上的比例和相似性的理論基礎就出問題了。這是數學史上的第一次危機。 2.2 微積分的產生是第二次思想解放 第二次數學危機源於極限概念的提出。作為極限概念確立的偉大成果的微積分是不能不講的。微積分的問題,實際上就是解決連續與極限的問題,我們也曾講過,芝諾反對無限連續,他在連續的門坎前設了四道屏障,這就是他提出的四個有名的悖論。 二分法悖論、阿基里斯悖論 、 箭的悖論 、 操場悖論。 牛頓在發明微積分的時候, 牛頓合理地設想:Δ t越小,這個平均速度應當越接近物體在時刻t時的瞬時速度。這一新的數學方法,受到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熱烈歡迎。大家充分地運用它,解決了大量過去無法問津的科技問題。但由於它邏輯上的不完備也招來了哲學上的非難甚至嘲諷與攻擊。貝克萊主教曾猛烈地攻擊牛頓的微分概念。
Ⅵ 數學思想有哪些
常用的數學思想(數學中的四大思想)
函數與方程的思想 用變數和函數來思考問題的方法就是函數思想,函數思想是函數概念、圖象和性質等知識更高層次的提煉和概括,是在知識和方法反復學習中抽象出的帶有觀念的指導方法。深刻理解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是應用函數思想解題的基礎,運用方程思想解題可歸納為三個步驟:①將所面臨的問題轉化為方程問題;②解這個方程或討論這個方程,得出相關的結論;③將所得出的結論再返回到原問題中去。
數形結合思想 在中學數學里,我們不可能把「數」和「形」完全孤立地割裂開,也就是說,代數問題可以幾何化,幾何問題也可以代數化,「數」和「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相互滲透。
分類討論思想 在數學中,我們常常需要根據研究對象性質的差異。分各種不同情況予以考察,這是一種重要數學思想方法和重要的解題策略,引起分類討論的因素較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由數學概念、性質、定理、公式的限制條件引起的討論;
(2)由數學變形所需要的限制條件所引起的分類討論;
(3)由於圖形的不確定性引起的討論;
(4)由於題目含有字母而引起的討論。分類討論的解題步驟一般是:(1)確定討論的對象以及被討論對象的全體;(2)合理分類,統一標准,做到既無遺漏又無重復;(3)逐步討論,分級進行;(4)歸納總結作出整個題目的結論。
等價轉化思想 等價轉化是指同一命題的等價形式.可以通過變數問題的條件和結論,或通過適當的代換轉化問題的形式,或利用互為逆否命題的等價關系來實現。常用的轉化策略有:已知與未知的轉化;正向與反向的轉化;數與形的轉化;一般於特殊的轉化;復雜與簡單的轉化。
Ⅶ 什麼是數學思想
所謂數學思想,是指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反映到人們的意識之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數學思想是對數學事實與理論經過概括後產生的本質認識;基本數學思想則是體現或應該體現於基礎數學中的具有奠基性、總結性和最廣泛的數學思想,它們含有傳統數學思想的精華和現代數學思想的基本特徵,並且是歷史地發展著的。通過數學思想的培養,數學的能力才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掌握數學思想,就是掌握數學的精髓。
函數與方程思想
函數思想,是指用函數的概念和性質去分析問題、轉化問題和解決問題。方程思想,是從問題的數量關系入手,運用數學語言將問題中的條件轉化為數學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與不等式的混合組),然後通過解方程(組)或不等式(組)來使問題獲解。有時,還實現函數與方程的互相轉化、接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笛卡爾的方程思想是:實際問題→數學問題→代數問題→方程問題。宇宙世界,充斥著等式和不等式。我們知道,哪裡有等式,哪裡就有方程;哪裡有公式,哪裡就有方程;求值問題是通過解方程來實現的……等等;不等式問題也與方程是近親,密切相關。列方程、解方程和研究方程的特性,都是應用方程思想時需要重點考慮的。
函數描述了自然界中數量之間的關系,函數思想通過提出問題的數學特徵,建立函數關系型的數學模型,從而進行研究。它體現了「聯系和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一般地,函數思想是構造函數從而利用函數的性質解題,經常利用的性質是:f(x)、f (x)的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圖像變換等,要求我們熟練掌握的是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的具體特性。在解題中,善於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構造出函數解析式和妙用函數的性質,是應用函數思想的關鍵。對所給的問題觀察、分析、判斷比較深入、充分、全面時,才能產生由此及彼的聯系,構造出函數原型。另外,方程問題、不等式問題和某些代數問題也可以轉化為與其相關的函數問題,即用函數思想解答非函數問題。
函數知識涉及的知識點多、面廣,在概念性、應用性、理解性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是高考中考查的重點。我們應用函數思想的幾種常見題型是:遇到變數,構造函數關系解題;有關的不等式、方程、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類的問題,利用函數觀點加以分析;含有多個變數的數學問題中,選定合適的主變數,從而揭示其中的函數關系;實際應用問題,翻譯成數學語言,建立數學模型和函數關系式,應用函數性質或不等式等知識解答;等差、等比數列中,通項公式、前n項和的公式,都可以看成n的函數,數列問題也可以用函數方法解決。
數形結合思想
「數無形,少直觀,形無數,難入微」,利用「數形結合」可使所要研究的問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把代數和幾何相結合,例如對幾何問題用代數方法解答,對代數問題用幾何方法解答,這種方法在解析幾何里最常用。例如求根號((a-1)^2+(b-1)^2)+根號(a^2+(b-1)^2)+根號((a-1)^2+b^2)+根號(a^2+b^2)的最小值,就可以把它放在坐標系中,把它轉化成一個點到(0,1)、(1,0)、(0,0)、(1,1)四點的距離,就可以求出它的最小值。
分類討論思想
當一個問題因為某種量的情況不同而有可能引起問題的結果不同時,需要對這個量的各種情況進行分類討論。比如解不等式|a-1|>4的時候,就要討論a的取值情況。
方程思想
當一個問題可能與某個方程建立關聯時,可以構造方程並對方程的性質進行研究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證明柯西不等式的時候,就可以把柯西不等式轉化成一個二次方程的判別式。
整體思想
從問題的整體性質出發,突出對問題的整體結構的分析和改造,發現問題的整體結構特徵,善於用「集成」的眼光,把某些式子或圖形看成一個整體,把握它們之間的關聯,進行有目的的、有意識的整體處理。整體思想方法在代數式的化簡與求值、解方程(組)、幾何解證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整體代入、疊加疊乘處理、整體運算、整體設元、整體處理、幾何中的補形等都是整體思想方法在解數學問題中的具體運用。
轉化思想
在於將未知的,陌生的,復雜的問題通過演繹歸納轉化為已知的,熟悉的,簡單的問題。三角函數,幾何變換,因式分解,解析幾何,微積分,乃至古代數學的尺規作等數學理論無不滲透著轉化的思想。常見的轉化方式有:一般 特殊轉化,等價轉化,復雜 簡單轉化,數形轉化,構造轉化,聯想轉化,類比轉化等。
隱含條件思想
沒有明文表述出來,但是根據已有的明文表述可以推斷出來的條件,或者是沒有明文表述,但是該條件是一個常規或者真理。
類比思想
把兩個(或兩類)不同的數學對象進行比較,如果發現它們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類似之處,那麼就推斷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類似之處。
建模思想
為了描述一個實際現象更具科學性,邏輯性,客觀性和可重復性,人們採用一種普遍認為比較嚴格的語言來描述各種現象,這種語言就是數學。使用數學語言描述的事物就稱為數學模型。有時候我們需要做一些實驗,但這些實驗往往用抽象出來了的數學模型作為實際物體的代替而進行相應的實驗,實驗本身也是實際操作的一種理論替代。
化歸思想
化歸思想就是化未知為已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如將分式方程化為整式方程,將代數問題化為幾何問題,將四邊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問題等.實現這種轉化的方法有:待定系數法,配方法,整體代入法以及化動為靜,由抽象到具體等轉化思想
歸納推理思想
由某類事物的部分對象具有某些特徵,推出該類事物的全部對象都具有這些特徵的推理,或者由個別事實概括出一般結論的推理稱為歸納推理(簡稱歸納),簡言之,歸納推理是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
另外,還有概率統計思想等數學思想,例如概率統計思想是指通過概率統計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摸獎的中獎率、某次考試的綜合分析等等。另外,還可以用概率方法解決一些面積問題。
Ⅷ 數學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哪些
數學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主要有:用字母表示數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轉化思想 (化歸思想),分類思想,類比思想,函數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無逼近思想等等。
1.用字母表示數的思想:這是基本的數學思想之一 .在代數第一冊第二章「代數初步知識」中,主要體現了這種思想。
2.數形結合:是數學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解決許多數學問題的有效思想。「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無數時難入微」是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的名言,是對數形結合的作用進行了高度的概括。
3.轉化思想:在整個初中數學中,轉化(化歸)思想一直貫穿其中。轉化思想是把一個未知(待解決)的問題化為已解決的或易於解決的問題來解決,如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未知為已知,化高次為低次等,它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最基本的思想,它是數學基本思想方法之一。
4.分類思想:有理數的分類、整式的分類、實數的分類、角的分類,三角形的分類、四邊形的分類、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等都是通過分類討論的。
5.類比:類比推理在人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它能觸類旁通,啟發思考,不僅是解決日常生活中大量問題的基礎,而且是進行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的有力工具.
6.函數的思想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處在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這就要求我們教學中重視函數的思想方法的教學。
7.方程:是初中代數的主要內容.初中階段主要學習了幾類方程和方程組的解法,在初中階段就要形成方程的思想.所謂方程的思想,就是突出研究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等量關系,通過設未知數、列方程或方程組,解方程或方程組等步驟,達到求值目的的解題思路和策略,
函數思想,是指用函數的概念和性質去分析問題、轉化問題和解決問題。方程思想,是從問題的數量關系入手,運用數學語言將問題中的條件轉化為數學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與不等式的混合組),然後通過解方程(組)或不等式(組)來使問題獲解。
從問題的整體性質出發,突出對問題的整體結構的分析和改造,發現問題的整體結構特徵,善於用「集成」的眼光,把某些式子或圖形看成一個整體,把握它們之間的關聯,進行有目的的、有意識的整體處理。整體思想方法在代數式的化簡與求值、解方程(組)、幾何解證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
Ⅸ 數學基本思想方法有哪些
1、數形結合:是數學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解決許多數學問題的有效思想。「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無數時難入微」是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的名言,是對數形結合的作用進行了高度的概括。
2、轉化思想:在整個初中數學中,轉化(化歸)思想一直貫穿其中。轉化思想是把一個未知(待解決)的問題化為已解決的或易於解決的問題來解決,如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未知為已知,化高次為低次等,它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最基本的思想,它是數學基本思想方法之一。
3、分類思想:有理數的分類、整式的分類、實數的分類、角的分類,三角形的分類、四邊形的分類、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等都是通過分類討論的。
4、整體思想
從問題的整體性質出發,突出對問題的整體結構的分析和改造,發現問題的整體結構特徵,善於用「集成」的眼光,把某些式子或圖形看成一個整體,把握它們之間的關聯,進行有目的的、有意識的整體處理。
5、類比思想
把兩個(或兩類)不同的數學對象進行比較,如果發現它們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類似之處,那麼就推斷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類似之處。
Ⅹ 請問有哪些數學思想
我的看法是這樣.
數學對很多人來說是枯燥的、深奧的、抽象的,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不等於說就是難學的。有位數學名人說過:「掌握數學,就是善於解題,但不完全在於解題的多少,還在於解題前的分析、探索和解題後的深思窮究。」也就是說,解數學題不是要把自己當成解題的機器、解題的奴隸,而應該努力成為解題的主人,是要從解題中吸取解題的方法、思想,鍛煉自己的思維,這就是所謂的「數學題要考查考生的能力」。那麼解題前後該如何「分析探索」與「深思窮究」呢?實際上,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不知道同學們是否喜歡語文?要想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必須審題、創意,要有寫作提綱,這種創意須是來源於自己的生活,是自己親身經歷、所感所想的,靠杜撰絕對寫不出好文章。那麼解決一道數學題,也必須審題,要弄清題目的已知是什麼?待求的是什麼?這叫「有的放矢」。「的」就是要打開「已知」與「待求」之間的通道,就是「創意」,就是要利用自己現有的數學知識、解題方法溝通這種聯系,或將問題化整為零、或將問題化為比較熟悉的問題。這種「創意」是一種長期數學思維的積淀,是自己解題經驗的總結,是解題之後的感悟。因此,解題之後的總結是最不容忽視的。記得從小學開始,語文老師總是要求我們在閱讀一篇文章之後說出它的中心思想,目的何在?我們做完一道數學題,也要想著總結它的中心思想:題目涉及到哪些知識點;解題中用到哪些解題方法或思想,以此與命題人「溝通」,才能達到「領悟」的境界。當然,解題後的總結,還應該考慮:問題是否可以有其它解法;是否可以進行推廣用來解決與之相似的問題。只有做到「舉一反三」,才能真得會「觸類旁通」。總之,做任何學問都不能貪大求全,而應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