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蒙氏數學大班乘除法板怎麼使用

蒙氏數學大班乘除法板怎麼使用

發布時間:2022-05-27 11:42:14

『壹』 蒙氏數學領域有進位乘法教案

教學教學要求通過實物直觀演示,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不連續進 位的筆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中心。 教具學具 師生各准備小棒8 捆(每捆10 1.理解情景圖。(1)提出問題。出 示情景圖:圖中呈現的是漁民在海水養殖場的勞作場面。有種植海帶的、有放養螃蟹的、有 運送蝦飼料的、有放養扇貝的。使讓學生認識勞動創造幸福,勞動創造財富海水養殖繁忙的 景象使學生認識勞動創造幸福,勞動創造財富。 (2)請學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 (回答) 海帶:3 條繩子,每條繩子夾29 根海帶苗;螃蟹:一籠養8 只共112 飼料:4袋,每袋41 千克;扇貝:5 個籠子,每籠裝125 (3)從學生獲得的信息中,選擇並提出問題。 例如:漁民養海帶每條繩上夾29 根海帶秒,已經夾好了3 子。一共夾了多少根海帶苗?漁民用蟹籠養螃蟹一籠養8 只螃蟹共112 籠。一共養螃蟹 多少只? 漁民叔叔養蝦投放蝦飼料一次投放4 袋,每袋41 千克,一次投放多少千克? 漁民叔叔用5 個籠子養扇貝,每籠裝125 只扇貝5 只籠子能裝多少只扇貝? 2.探討口 算方法。學習第一個紅點知識。兩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筆算乘法 (1)請學生思考, 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29&ties;3 (2)動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書: 29&ties;3=,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怎樣計算呢? 學生估算29&ties;3 的積大約是多 少?為什麼? 師生共同活動,演示操作,第一行擺2 根,表示29。接著擺同樣兩行小棒每行都是29 根。要求3 個29 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3 少,再算出3個20 是多少,最後把兩次乘的結果加起來。先算3 根是27根,把其中的 20 根捆成兩捆放在3 行小棒的下面,另外7 根,那麼29&ties;3=87是怎樣算出來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計算。問:怎樣計算呢?藉助直觀操作、邊講解邊板書豎式。29 &ties;3 27----------9&ties;3 6-----------20&ties;3(6 為什麼寫在十位上) 87 然後指出,為了 書寫簡便,以上豎式可簡寫為: 29 &ties;23 87 (3)嘗試討論,掌握演算法。 24 &ties;2 48 引導學生比較:復習題中板演的與例題,有什麼相同點?有什麼不 同點?怎樣處理進位的數?使學生明白乘數乘被乘數個位上的數積滿十,向十位進1;如果 積滿二十,應向十位進2,積滿三十呢?------ 歸納:用一位數乘被乘數個位上的數, 積滿幾十,就向十位進幾。 注意:告訴學生,為了防止忘記,進位數可寫小一些記在 橫線上。 練習。 完成課本第17 頁的自主練習1 的前三道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板演集體訂 3.教學綠點知識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筆算乘法。出示漁民叔叔 個籠子養扇貝,每籠裝125 只扇貝 只籠子能裝多少只扇貝?(1)列出算式。 125&ties;3 (2)估算出大約的積是多少? (3)請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豎式。 遮住,題目變成了25,請學生口頭說出豎式的計算過程。然後把 被乘數百 &ties;3 還要乘被乘數十位上的2,百位上的1。所以個位進到十位的1 並不能直接寫在積的十位上,而應暫記在橫線上。最後讓學生翻開課本第17 將例題未做的部分做完,並把得數填寫在橫式等號後面。(5)練習。 完成課本第 17 頁的自主練習1 後兩道的題目和 小結:引導學生歸納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說明乘的順序及進位法則。用豎式計算時,注意什麼? 三、鞏固: 完成課 作業:基訓p13(1)-p14(4)板書設計: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不連續進位的乘法 漁民養 海帶每條繩上夾 29 根海帶秒,已經夾好了 條繩子。一共夾了多少根海帶苗?29&ties;3=87 2929&ties;3&ties;23 27-----------9&ties;387 6-----------20&ties;3 87 漁民叔叔用3 個籠子養扇貝,每籠裝125 只扇貝,一共能裝多 少只扇貝? 125&ties;3=375(只)125&ties;3&asyp;360(只) 125 &ties;13 375- 課後反思:

『貳』 如何幼教

寶寶進入兩歲以後,掌握的詞彙量呈飛躍性增長,而另一方面,數的概念也在這個階段開始漸漸萌芽了。就像許許多多的敏感期一樣,抓住這個數字概念的第一敏感期進行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字概念的教育與算術、數學完全是兩碼事情。一個兩歲的寶寶,也許你可以硬性地灌輸給他加減法的算式,也許你會很得意地發現在自己的教育下,寶寶能非常熟練地回答出十以內、甚至二十以內加減法的答案,可事實上他並不真正理解,這些題目以及對應的答案對他而言和背誦一首唐詩並沒有什麼區別。而這,恰恰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什麼是數的概念?

那麼什麼才是數的概念呢?對於一個兩歲左右的寶寶而言,最簡單而最直接的概念就是知道多與少、大與小的區分。當你問他「9和6哪個大?」,他可以很熟練地,不假思索地回答你「9」時,那麼,恭喜你,你的寶寶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字概念,而這,比他知道「9-6=3」更有意義。

數字概念的最初培養

不要指望一步登天,更不要只讓寶寶接觸抽象的數字,這對他們毫無意義。也許你覺得實物教學很弱智、很麻煩,但沒有辦法,任何一個人認識世界就是從個體的實物開始,數字,也是一樣。

也許你還記得是如何教會寶寶學會辨識第一種顏色的吧?紅衣服、紅蘋果、紅太陽,曾經在寶寶心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可慢慢地,因為你的重復、因為他的成長,忽然有一天寶寶就明白了這些不同的事物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紅色」,在理解了第一個顏色之後,他會一下子明白你教他的所有顏色所指代的意義。

而數字也是一樣。在最初的階段,實物才是寶寶能夠理解的唯一事物,只有在一遍遍的重復與教育之後,他才可能真正了解「1」的涵義,原來「1」代表的並不一定是一隻蘋果,而可以是一塊糖、一個電視機、一個小朋友等等所有的單個物體之後,他就能觸類旁通,一下子明白數字真正的含義。

數數的練習

在寶寶理解數字的意義之後,需要加強的練習就是數數。數數在大人眼裡是件相當容易的事情,可事實上,如果沒有經過特別的訓練,很多五六歲的寶寶都未必能順利地數到一百。

別覺得「會數數又怎麼樣呢?他照樣還是不會做題目啊」,要知道,數數才是做加減法的關鍵所在。你知道在寶寶的眼裡「5+2「是什麼意思嗎?告訴你,他所認識的「5+2」就是有了五粒糖之後媽媽又給了兩個,那麼就是從五再往後數兩個啦,試想一下,如果他不能順利地數數,又如何能得到答案呢?

數數可以在任何時候進行,爬樓梯、上台階、分水果、數紐扣,用游戲的方式在生活中任何時間段里穿插,比單純地坐下來練習數數要愉快得多。爸媽如果有空,還可以兩個人一起陪寶寶數,比如爸爸數1,媽媽就數2,寶寶接一個3,這樣循環地數,難度比讓寶寶一個人「阿寶背書」要大得多,效果也好得多。

數數的難點在「進十」,很多寶寶能順利地從11數到19,但他不知道19後面應該是20。所以成人在陪寶寶數數的時候,應該不落痕跡地把這些難點故意留給寶寶,讓他們強化練習。

數數是一項非常有用的數字游戲,寶寶往往是在數數的過程中漸漸領悟那些生活中極難用實物來表達的數字,比如幾十、幾百的意思。而兩個人的對數,還可以慢慢習得單雙數的概念。所以,父母們可千萬不要小看了小小的數數練習哦。

生活中的教具

隨著蒙氏教育的深入人心,許多家長都在考慮要不要掏重金去購買那傳說中神乎其神的蒙氏數學模型。

其實,你沒有必要去買昂貴的蒙氏教具,那些動輒幾百元的加減法板、長短數棒,只要知曉了原理,生活中比比皆是替代品。

吃水果的時候,你可以拿一些出來讓寶寶比較,是蘋果多還是葡萄多呢?在他還沒有學會數數時,你得不厭其煩地數給他聽。

搭積木的時候,特別是像樂高這種等量等大的小塊積木,不同的塊數拼接在一起,長短就不一樣了,而且還是同比例的增減,這完完全全就是數棒的模型。

等寶寶再長大一點的時候,你可以拿幾個娃娃當成小朋友,拿一堆積木做糖果讓他來分,這其實與蒙氏教具中的乘除法板是一個基本理念。

總之,教具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關鍵是爸媽要有一個觀念,那就是用直觀的教法來灌輸抽象的數學知識,這才是以萬變授不變的道理所在。

『叄』 蒙氏數學11_20的數物拼板怎麼做

操作方法如下:
1、把數字和物品配對,象拼圖一樣拼成完整的一張數物板。2、初步感知11-20數字與實物(數量)的對應關系。3、能根據生活經驗認讀數字11-20。

『肆』 蒙氏數學加減法板,紅藍定規尺怎麼用

使用方法

提示一:10的基本加算練習

1、取出加法板和定規尺讓幼兒觀察,說一說其特徵,區分紅,藍定規尺。

2、藍色定規尺,按從9到1的順序(左端對齊)擺在加法板的上方左側。

3、紅色定規尺,按從9到1的順序(左端對齊),對准加法板上的中間紅線擺好。

4、取一個藍色定規尺「1」放在加法板第一行第一個方格中,然後用右手指數後面的空格,數到10,得出結論「9」,「1」和「9」和起來是「10」。取紅色定規尺9接放到「1」的後面,再從1-10數一下(驗證),再把此板向下移一行。

5、取藍色定規尺「2」及紅色定規尺「8」做10的合成。以此類推。

6、家長還可以口頭或寫出作業單給幼兒出題目練習,也可以用此方法練習10以內各數的合成。 提示二:構成11-18的加算練習

1、先把紅藍定規尺的「1」取走。

2、取藍色定規尺「2」放在加法板上,再放紅色定規尺「9」,「2加9等於。。。。。。11」得出「11」的結果。

a)從第一個格開始數1、2、。。。。。。11。

b)看定規尺終點上方標出的數字「11」。以此類推,分別放在3+8,4+7,。。。。。。9+2等於11。

c)用此方法練習11-18各數的加法。

家長可以出一些小作業單,每張作業單上要得數相同,待幼兒能力提高後再出混合得數的作業單。幼兒操作正確,家長要給予獎勵。

蒙特梭利數學系列教具之——減法板

一、教具構成:

畫有橫18格,縱12格組成的方格板,印有1-18的數字。1-9是藍色,10-18是紅色,在9 的地方用1條藍色直線隔開。

定規尺:A、紅、藍色1-9板條各9枚,紅色定規尺上有刻度。

定規尺;B、自然色的木製定規尺17枚,上面沒有數字與刻度。

二、教具目的:

練習1-18以內的減算

三、教具操作

提示一:不用自然色定規尺的減算練習(10以內數)

1、取出減法板和紅、藍色定規尺。讓幼兒觀察,並說一說特徵,區分紅藍定規尺。

2、在減法板的上方左側按從9到1的順序自下而上擺好紅色定規尺,再沿中間藍色直線的上端自9到1,自下而上擺好藍色定規尺。

3、取一個圓環放在減法板上沿「10」的數字上面。

4、取紅色定規尺中的「1」放和板左上第一格,取藍條「9」接在「1」後面。先指「10」,後指「1」和「9」並說:「10可以分成1和9」,邊說邊指,做完後把定規尺向下移一行。

5、取紅色定規尺「2」放在「1」的上邊,取藍色定規尺「8」接在「2」的後面,敘述方法同前。

6、以此類推,完成10可以分成9和1

7、也可以鼓勵幼兒做其它數的練習(1-9)。

提示二:不用自然色定規尺的減算練習(18以內)。

1、告訴幼兒試試看「18減9」用右手指減法板上的數字「18」,拿藍色定規尺9,定規尺一頭「9」字要剛好放在數字「18」(最上段右端)的下面。

2、右手指最上段左側空格,報出「9」之後,開始數空格,18-9的答案是「9」。拿紅色定規尺和藍色定規尺並排。讓小朋友注意到紅色定規尺和減法板上段的數字同樣是藍色字

3、家長可以鼓勵幼兒舉一反三,練習18以內的其它數。

提示三:使用自然色定規尺的減算練習。

1、家長可以從17-?開始練習。

2、如「試一試17-9」。操作時先從自然色定規尺中拿起最短的蓋在減法板18的數字上面(因為18與這次計算無關)(把尺蓋在方格里)。

3、其次取藍色定規尺9,一端對齊17下面排好(右側是最短的自然色定規尺)。

4、進行提示2的操作「17-9。。。。。。答案是8」。拿紅色定規尺8排在藍色定規尺旁邊。

5、做後把每枚定規尺還原。

如:做12-8

首先找自然色定規尺中6個格長度的一枚(從右頂端)蓋在減法板上,前面從1-12個空格。取藍色定規尺8,再取紅定規尺4

提示:給幼兒出的題目,答案一定要是個位數。

減法板的藍色分隔線(在9和10之間)表示減算的答案是在9以下,也就是紅色規尺一定出現在藍色線的左側。

參考資料

蒙氏教育是以義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瑪麗亞·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 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一種教育方法。出自《運用於兒童之家的科學教育方法》一書。

1909 年,蒙台梭利寫成了《運用於兒童之家的科學教育方法》一書,1912 年這部著作在美國出版,同時,很快被譯成 20 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100 多個國家引進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歐洲、美國還出現了蒙台梭利運動。1913 年 ~1915 年,蒙台梭利學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僅僅美國就有 2000 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一場幼兒教育的革命。

基本原則

1、以兒童為中心。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

2、反對填鴨式教學。主張從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性地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順著敏感期學習的特徵,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

4、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教師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對孩子發展的狀況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對孩子適性、適時的協助與指導。

5、完全人格的培養。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協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和上下課時間,使孩子能夠專注地發展內在的需要。

7、混齡教學。不同年齡孩子會相互模仿、學習,養成兒童樂於助人的良好社會行為。

8、豐富的教材與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過「工作」,從自我重復操作練習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9、摒除獎懲制度。採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10、爆發的教學成果。採取尊重孩子內在需求的方式,讓孩子適時、適性地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的力量彰顯出孩子內在心智的成長。

特點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具有巨大的潛能,他生命的發展是走向獨立。通過具體的練習如生活基本能力練習、五官感覺練習、智能練習(語言、數學、科學)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

蒙氏教室是一個小社會的雛形,孩子在其中學會尊重別人,接受別人,學習如何分享自己學會的知識技巧,學會如何領導別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養兒童情感智商的環境。

蒙台梭利課程,包括感覺、動作、肢能、語言和道德發展等,使個體成為一個身心統整合一的人。「自由」與「紀律」合一,「個性」與「群體」兼顧。啟發幼兒使他們有能力解決困難,適應新的環境,達到自我構建和心智發展的目的。

蒙氏教育的原則:

以兒童為主——為的是給孩子打造一個以他們為中心,讓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提供充分的教具—— 孩子是靠感官來學習的,我們提供給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發他的內在潛能。所以,設計一個適合孩子的生長環境,應該是能提供豐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誘發他自我學習的樂趣。

不「教」的教育—— 反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而主張籍由良好的學習環境,亮麗豐富的教具,讓兒童主動去接觸、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學習—— 0~6歲的兒童,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出現對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種「敏感期」。蒙台梭利科學幼教法強調掌握兒童「敏感期」,而給予適切的學習。

蒙台梭利教育擁有一套蘊含無限教育價值的學具,這套學具利用幼兒感覺的敏感性,透過可供幼兒操作的教具,讓孩子們輕松愉快的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許多抽象的概念。尊重幼兒重復練習的特性,所有學具幼兒可以反復操作,滿足幼兒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教師居於協助啟導的地位—— 教師必須放棄傳統自以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從旁適時地給予兒童協助與引導,讓兒童成為教育的主體,使他們動頭腦、有智慧。

父母才是真正的關鍵—— 孩子的教育,並不只限於學校一隅,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更是無所不在。

參考來源蒙氏教育(教育領域術語)_網路

『伍』 蒙氏速算的介紹

蒙氏速算是在蒙氏數學基礎上的發展與創新,蒙氏數學相對低幼一點,而「蒙氏速算」是針對學前班孩子的,最大優勢就是幼小銜接好,與小學數學計算方法一致。適合幼兒園大班小朋友及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學習。蒙氏速算是蒙氏數學和傳統應試教育的完美銜接。(蒙氏數學弊端是,到了多位數運算時,離開實物無法計算。蒙氏速算就是解決蒙氏數學這一弊端的最有效的方法。)

『陸』 如何用蒙氏數學手指算二十以內的加減法

1. 6,7,8,9四個數用特殊手勢表示,如:6的表示方法是豎起小拇指和大拇指且其他手指握拳。
2.滿十個的數用左手一個手指表示十。
3.加法依次豎起手指,減法依次將手指握拳,得數在十以上且涉及6,7,8,9時就依次變換手勢 而不是 豎手指或將手指握拳。

『柒』 蒙氏數學的其他相關

幼兒蒙氏數學寶盒盛裝上市!
蒙氏教育法:讓孩子輕松學會千位以內加減乘除
適合:3-8歲售價:396元
組合:實物教具+12本操作冊+紙面教具+家長指導手冊+兩張演示VCD光碟
家長指導手冊一本:含初中高級全套教學活動。【16開120頁】
A、12本操作冊:1—4冊為初級、5—8冊為中級、9—12冊為高級,可適合三至八歲幼兒數學啟蒙需要。【16開彩色印刷】
12本操作冊,16開32頁,彩色印刷,第一二冊含感官練習,包括插座圓柱體、長棒、色板、幾何圖形櫥、立體幾何、構成三角形。第三四冊包括數棒、彩色串珠1—9的認識,數字與籌碼,量的守恆、5以內的加減等。第五六冊包括10—100的認識,即塞根板,按數取量和按量取數的訓練、10以內的加減,第七八冊包括100以內的量的加減,金色串珠十進位組(初步的數位的概念)九十冊為金色串珠的量的千位加減乘除運算含進位借位。第十一二冊為郵標游戲的加減乘除運算,採用加法板、減法板、乘法板、除法板的計算練習,時間的認識,體積守恆等概念的學習運用。
B、十進位組
十進位組教具即千位的立方珠,一百板,十串珠。1個粒珠表示1,1串10的串珠表示10,10個10的串珠組成的一個面是1百,10個100組成的立方體表示1000.運用十進制組,孩子就可以輕松學會個十百千的概念。如500表示5個1百板。2000表示2個立方珠。320表示3個1百板2個10的串珠。就是如此簡單。

C、連接方塊
台灣教具,數棒連接方塊,由55個組成1—10的紅藍棒,可以進行1—10的數與量的認識,以及10以內的加減等運算。也可以作為長棒進行操作。
D、熱帶魚
台灣教具,配有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共計60個。是孩子進行形式排列以及非連續的量的教具。
E、紙面教具
全套蒙氏紙面教具,22組共56多張,8開300克白板紙彩色印刷,配有數字卡、幾何圖形卡、立體幾何組、塞根板、加減乘除板、分數板等蒙氏教具。
F、計數棒 台灣教具。數棒,100根。各種顏色的數棒,和數字卡片配合使用,是孩子認識包括0在內的各種數字的重要工具。
G、彩色串珠 配有0—9彩色串珠各1個,是孩子學習十以內的加減乘除的重要工具,同時也可作為孩子點數的學具。
H、三色圓圓片 配有紅、藍、黃三種顏色的圓圓片共計60個,和紙面教具結合使用,可用於加減運算,形式排列,同事也可作為孩子點數的工具。
全套教材為方便家庭使作,還配備了指導手冊和示範的VCD兩張,家長可以按照指導手冊和示範VCD的安排,每天十分鍾和孩子一起進行相應的游戲。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很快就能學會千位以內的加減乘除。為以後小學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捌』 蒙氏數學除法板的教育目的

蒙氏數學除法板的教育目的:

1、理解除法的意義,為今後學習除法運算做准備。

2、發展幼兒專注力,精確和獨立工作的狀態。

3、幫助孩子記憶100以內的乘法及導入除法的概念練習。

教具構成:

除法板是一塊自然色的木板,木板上縱、橫各印有1-9的黑色數字。橫排的數字下有一列較大的圓穴作填放綠色小人之用,又配合縱橫各個數字的位置有81個小圓穴。還具有:9個木質西洋棋式小人,81顆圓形綠色珠子。

閱讀全文

與蒙氏數學大班乘除法板怎麼使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