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一年級上冊數學書比多少

一年級上冊數學書比多少

發布時間:2022-05-28 02:05:20

㈠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比多少

今天講了例六《比多少》,題目是小華套中12個圈,小雪套中7個圈,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圈?這節課的重點是:1、對於「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這樣的問題能正確的列算式。2、明白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就是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難點是:理解減去的部分是兩個人套中的同樣多的部分。一、本課大致的流程是:1、復習。選用上學期的《比多少》的幾幅圖,喚醒學生已知的經驗。教學空間:選取三種比多少的典型習題,讓學生在頭腦中再現比多少的知識和方法。2、新授。重點突破「小華比小雪多幾個?」這個問題。通過擺磁力扣,找出小華和小雪同樣多的部分,用虛線隔開,再找出小華比小雪多出來的部分。讓學生嘗試列式、說每個數代表的意義。明確小華比小雪多套中5個後,再提問「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和「小華小雪套中的圈相差幾個?」教學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找出小華和小雪同樣多的部分,以及小華比小雪多出來的部分,並且嘗試列式,說出算式的意義。3、鞏固練習。做一做和23頁的5,7,9題。教學空間:選取了三道比多少的練習題和一道提問題的題。讓學生在充分練習中鞏固比多少的知識。二、課後反思: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學得比較扎實,基本上都能正確的列式解答,只有極個別的學生在23頁第9題中出現三個條件時出錯。但是在教學空間的設計上和練習題的層次上仍然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教師要善於運用提問、反問、追問去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表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怎樣激發他們去主動學習呢?這需要我們每一位老師去思考。在數學課堂上,我們要善於運用提問、反問、追問去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表達。比如在復習的部分,我在課上的操作是:小豬和蘋果比多少,大家看,一隻小豬對應一個蘋果,每隻小豬都對應了一個蘋果,我們就說小豬和蘋果怎麼樣?諸如此類的引導,留給學生的教學空間是很小的。和韓主任研討時,韓主任提醒我,這里既然是復習舊知識,就更應該給學生比較大的空間,可以讓學生先獨立觀察,再提問「這是誰和誰比?你發現了什麼?」提問、追問、反問的效果肯定要遠遠高於講述的效果。再比如,出示磁力扣,比較小華和小雪套中的圈數同樣多的部分時,我問:「小華這部分(同樣多的部分)是多少個?」一個學生很快說道「7個。」我緊接著追問道,「你都沒數,怎麼就知道是7個呢?」她說,「因為這是小華和小雪同樣的部分呀,小雪套中7個,那小華的這部分也是7個。」這里的追問就非常有價值,學生能把注意力從單純的關注個數轉移到這是小華和小雪同樣多的部分。適時的提問、追問、反問就像一塊小小的石頭,雖然「小」卻能激起「千層浪」!(二)、重視練習題的設計,課堂的練習題在選擇與呈現的方式上,要有針對性和層次。在這節課中我選擇了四道習題(做一做和23頁的5,7,9題),都是圍繞著「比多少」的實際問題的。針對性很好,但是層次的設計略有不足。上完課後,我想如果能把習題的呈現方式改成以下的設計就更好了:1、做一做。正確列式。讓學生當小老師說一說15表示什麼?9表示什麼?2、23頁第5題,可以再追問「那下午比上午少摘了幾箱呢?上午和下午相差了幾箱呢?」3、23頁第7題,可以先出示兩只小蜜蜂,讓學生說知道了什麼?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嗎?先出示兩個條件讓學生提問題,這樣可以降低難度,也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圖、分析圖、理解圖以及提問題的能力。4、23頁第9題(3個條件的),也是先出示條件,老師提一個問題,請同學們再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樣與第7題相比,又提高了一個難度。

㈡ 《比多少》一年級數學教案怎麼寫

《比多少》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通過操作,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在各種有趣的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正確地進行「多」、「少」的比較。

難點:會比較幾個物體的多少。

課時:一課時

學情分析

「同樣多」、「多」、「少」兒童一般在入學前對它們都有初步的認識,但是並不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而往往是憑直覺,或者用數一數的方法來比較多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應使學生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書本上的圖片,請學生講講圖中的故事,引出比較。

二、激趣感知,掌握方法

1、觀察圖片,教師出示第一個問題:比一比,小兔和磚的數量誰多誰少?說說你的理由。

(1)學生討論交流。

(2)匯報答案。

(3)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較同樣多的方法。

(4)應用學習「同樣多」。

2、觀察圖片,教師出示第二個問題:比一比,小豬和木頭的數量誰多誰少?說說你的理由。

(1)學生交流問題。

(2)匯報結果。

(3)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三、鞏固拓展

1、教師出示問題:仔細看圖,圖中還可以比什麼?快和小夥伴們說說吧!

2、學生交流並匯報結果。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觀察圖片,學生動手擺一擺。

2、選擇練習「同樣多」、「多」、「少」。

3、畫一畫「同樣多」、「多」、「少」。

五、小結

想一想:這節課學到了什麼?

六、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回家後拿出自己喜歡的物品,再動手擺一擺同樣多或一行多,一行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㈢ 一年級上冊比多少的數學題

比如可以是9比5大4,這屬於簡單的比較題目呢

㈣ 一年級數學比多少詳細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關系符號「>」「<」「=」並理解其含義,知道讀法、寫法,能用詞語(大於、小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找一找,數一數,比一比的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符號化思想方法,以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符號的簡潔、明了的應用功能,感知符號在數學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以及創新的數學思想。

二、目標分析

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是數概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學習這部分知識是有困難的。教學時,引導學生在已有的一一對應比較多少的方法基礎上來學習,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形式來表徵比較的結果,並在此基礎上引入「>」「<」和「=」三種符號及其含義。由於「>」和 「<」 比較相近,學生難以分辨,教學時,通過學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師講授的順口溜以及之後的小游戲來幫助學生熟悉並且能正確使用這三種關系符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區分和記憶「>」和「<」。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和「=」。

四、教學准備

課件,猴子、梨、桃、香蕉圖片,三種符號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1.回顧已經學習了哪些數字?(1~5)

2.小猴歡歡今天過生日,它邀請了2位好朋友一起參加生日派對,歡歡的爸爸、媽媽幫它們准備了很多好水果,來看看都有些什麼?(出示圖片)(2根香蕉、3個桃子、4個梨)

師:怎樣擺就能一眼看出誰多誰少?

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一一對應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來。發現猴子數量和桃子的數量一樣多,梨的數量比猴子的數量多,香蕉的數量比猴子的數量少。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創設小猴過生日的故事情節有效地激發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舊知和新知搭建了橋梁。

(二)激發興趣,類比遷移

1.認識關系符號

(1)教學「=」

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師:一隻猴子吃一個桃子,桃子夠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要求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加以說明。3隻小猴的數量和3個桃子的數量同樣多,可以寫成3和3一樣多。

師:數量一樣多的情況用符號怎樣表示?

可以讓學生先表達想法,之後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梳理,將3和3一樣多寫成3=3,並認識等號。

總結:當小猴和桃子的數量同樣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來表示,讀作「3等於3」。由於等號表示的是兩邊的數量相等,所以寫的時候要把兩條線畫得均勻而且一樣長。(板書3=3,等號,讀作:3等於3)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個新認識的符號朋友。

(2)教學「>」

師:一隻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夠分嗎?大家想辦法說明。

預設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出猴子多,香蕉少。

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量和桃子的數量同樣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量比香蕉的數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2。

總結:猴子的數量3多於香蕉的數量2,我們就用「>」(大於號)來表示,把3寫在前面,然後寫「>」,最後寫2。讀作「3大於2」。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二個符號朋友。

(3)教學「<」

師: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現在咱們來分一分梨。一隻猴子吃一個梨,梨夠分嗎?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1:用一一對應擺圖的方法比較猴子少,梨多。

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量和香蕉的數量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量比梨的數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4。

總結:也就是說把3寫在前面然後寫上「<」這個符號 ,最後再寫4。這個「<」是小於號,表示3比4少,讀作3小於4。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三個符號朋友。

要求學生用學具擺出圖,找到兩個數大小關系,並用所學的符號進行連接。將擺圖的結果寫出來,再與他人說一說。

師:剛剛咱們認識了3個很棒的符號朋友,通過讀一讀和寫一寫,你發現它們身上的優點了嗎?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4)辨析: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一對好兄弟,長得很像,該怎麼區分它倆呢?(張著大大的嘴的一

邊就是大數,尖尖的小尾巴的一邊就是小數,大數在前面就是大於號,小數在前面就是小於號。)

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並教順口溜:大數在前用大於號,小數在前用小於號。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2.小游戲:

(1)介紹游戲規則

出示兩張數字卡片,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並用「>」「<」或「=」連接。教師演示游戲

玩法。教師出示5和3,學生選擇「>」擺在兩個數中間。

(2)同學之間進行游戲,一人出題,其餘人擺符號。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小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可以表示兩邊的數的大小,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建立數感和符號意識。

㈤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比多少教學設計

「比多少」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8頁。
教學目標: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互相幫助、樂於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具:主題圖課件、學具卡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1.故事引入。
一天,小魚歡快的在水裡游來游去,它被草地上熱鬧的場面感動了,原來是熱心的小豬幫助小兔子蓋房子呢,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課件。
2.觀察圖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匯報交流。
3、圖上有幾只兔子?一隻兔子搬幾塊磚?
學生匯報: 4隻兔子.(屏幕出示擺好的4隻兔子)。
找生說怎樣擺磚。(教研員說最好讓學生找圓片、長方形代替兔子和磚擺一擺。)
一隻兔子對著一塊磚,兔子和磚都沒有多餘的,在數學上我們就說兔子的只數和磚的塊數同樣多。
4.找學生說同樣多。
5.同桌互相說。齊說。
6.繼續觀察圖,大家都來數一數,是不是一隻兔子搬一塊磚,看磚有沒有多餘的? 兔子有沒有多餘的?
7.找一找圖中還有什麼和什麼同樣多?
8. 再看圖,圖中小豬在干什麼?
學生匯報後,(屏幕出示擺好的3隻豬圖片)。
9、一隻小豬扛幾根木頭?
學生匯報。
10、木頭又怎樣擺呢?
學生匯報,老師一邊課件出示,一邊問:是這樣擺嗎?
看一看有沒有多餘的木頭?(引出地下放的一根木頭)。用滑鼠點出地下放的一根木頭。
11、觀察小豬和木頭,你又知道了什麼?
小結:一隻小豬扛1根木頭,沒有多餘的小豬,木頭有多餘的1根,
我們就說木頭的根數比小豬的只數多,小豬的只數比木頭的根數少。
12.找學生說同樣多。
13.同桌互相說。
14、齊說。
15、找一找圖中還有誰比誰多?誰比誰少?

㈥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比多少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頁,書中練習題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2、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花、○和△等卡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伸出我們的左手,再伸出我們的右手,請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還是右手的手指多?還是一樣多呢?你怎麼知道的呢?

同學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多少。

2、創設情景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邊請看大屏幕,邊聽故事。

看這是誰?這又是誰呢?同學們看一看,他們在做什麼呢?

學生可能會說:小兔搬磚、小豬扛木頭,他們在幫小兔蓋房子等。

(滲透互相幫助的德育教育)數一數,有幾只小兔?每隻小兔搬了幾塊磚?

二、觀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樣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說的那樣,有4隻小兔,1隻小兔搬1塊磚,你能擺出來,讓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嗎?

學生活動。

學生嘗試擺,拿出手中的學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磚。

對學生擺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選有代表性方法的學生展示。

小朋友們評一評,你認為哪種擺法好?好在哪裡?

課件操作(1隻小兔搬1塊磚。邊說邊用小圓點把小兔和磚連起來),正好都對上,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說小兔的只數和磚的塊數同樣多。(板書:同樣多)學生讀。

你能邊指圖邊用「同樣多」說一說嗎?

同桌互說。

請同學們找一找,在圖中還有同樣多的事物了嗎?

2、認識「多」、「少」。

我們會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比較小兔和磚的數量了。圖中還可以比什麼?

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數量同樣多的物體進行比較,另一種是數量不一樣多的`物體進行比較。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3隻小豬和4根木頭,你能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嗎?

1隻小豬對1根木頭,小豬沒有多餘,而木頭有多餘,就是木頭多,小豬少,我們就說木頭的根數比小豬的只數多,小豬的只數比木頭的根數少。(板書「多少)

用不同的形式讓學生說一說。

你能用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來說一說其他物體的比較嗎?

三、鞏固練習,強化認知

1、探索生活。

同學們,表現非常出色,找到了圖中的數量關系。那在我們的周圍,你還能發現那些同樣多,還有多出與少出的事物呢?

學生自由觀察、交流、評價。

2、在多的後面打對。

3、在少的後面打對。

4、動手操作。

老師提要求擺一擺。

a、每一行擺4個圓,在圓的下面擺三角形,三角形比圓多一個。第二行擺幾個三角形?

b、第一行擺五朵花,第二行擺的比第一行少一朵,第二行擺幾朵花?

c、可讓學生自己任意的擺,然後用一句話說一說你是怎麼擺的?

5、動腦筋思考

課堂總結,暢談收獲。

這節課你又有什麼收獲?

小結:通過學習和比較,我們知道物體有多、有少、還有同樣多之分,在比較「多少」中我們認識了一一對應,並掌握了比較的方法。

四、課後作業

1、練習一的第3、4題。

2、《教材全練》第二頁

㈦ 新課標一年級上冊數學《比多少,比長短,比高矮》教案

第一單元 《比多少》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8頁,書中練習題1-4題。教材分析:學習比多少,教材分三次活動進行。第一次活動是通過比較小兔和磚(一隻小兔對一塊磚,4隻小兔正好對4塊磚,小兔沒有多餘的,磚也沒有剩餘的)引出「同樣多」概念。第二次活動是通過小豬和木頭(把豬和木頭一個一個地對起來,木頭多1根)引出「多」、「少」的概念。第三次活動是通過對教材資源的觀察,提出「還可以比什麼」?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進行比較,可以進行動物之間的比較,也可將桌上的水果與豬和兔進行比較,充分感知「同樣多」、「多」和「少」。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2.探究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經歷觀察、操作、體驗、交流等數學活動,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互相幫助,樂於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學生的學具盒。教學流程:第一環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同學們,伸出我們的左手,再伸出我們的右手,請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還是右手的手指多?還是一樣多呢?你怎麼知道的呢?同學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多少。

㈧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多少教學設計

《比多少》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多少》。
【教學目標】
1、利用遠教資源和學生學具操作,讓學生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並會結合生活說一說。
2、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互助合作精神和運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比較方法的掌握。
【教學資源】
教師: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課程資源。
(視頻、PPT課件、拓展資料等)
學生: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小朋友們,大家好!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誰能說一說你都看過哪些動畫片?大家看過的動畫片可真不少,今天呀鮑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部非常好看的動畫片,你們想看嗎?下面請欣賞童話故事「小豬幫小兔蓋房子」:
播放動畫視頻00:35-01:37(約1分鍾)
二、新知探究
通過剛才的動畫片,誰能給大家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
出示PPT課件:
1、一共有幾只小兔?每隻小兔搬幾塊磚呢?想一想:小兔和磚誰多誰少呢?為什麼?
△利用PPT課件邊講解邊演示,突出一一對應法,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進行觀察、比較,從而發現沒有多餘的,充分感知「同樣多」。
2、小朋友們,繼續在圖上找一找,還有誰和誰同樣多呢?你能說一說你的想法嗎?
3、剛才有個小朋友說,小豬和木頭同樣多,你們同意嗎?
誰能來說一說?
△利用PPT課件演示,突出一一對應法,讓學生看到小豬少,木頭多。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多少」。
三、實踐鞏固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都喜歡呀,好,下面我們就來做游戲:
1、擺學具:
要求:同桌兩人為一組。①擺的同樣多。
②一個擺的多,一個擺的少。
2、排隊游戲。
四、聯系生活
剛才我們學習了比多少的知識,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呢?
五、知識應用
通過練習、鞏固一一對應法比多少。
1、小猴子和小花貓誰多一些?――視頻11:45(靜態)
2、小公雞和小鴨子誰少一些?――視頻13:05(靜態)
3、哪一盒的蛋糕多一些?――視頻14:08(靜態)
六、知識拓展
遠教資源-拓展資料:
怎樣做才公平
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正在緊張地進行著。現在進行的是兔子拔河比賽,裁判員剛要吹哨,隊伍中忽然有人喊了一聲:「這樣比不公平。」裁判員一看,確實不公平。
小朋友,你覺得這樣比公平嗎?該怎樣辦呢?

㈨ 新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多少》優秀教學設計

《比多少》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多少》。
【教學目標】
1、利用遠教資源和學生學具操作,讓學生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並會結合生活說一說。
2、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互助合作精神和運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比較方法的掌握。
【教學資源】
教師: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課程資源。
(視頻、PPT課件、拓展資料等)
學生: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小朋友們,大家好!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誰能說一說你都看過哪些動畫片?大家看過的動畫片可真不少,今天呀鮑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部非常好看的動畫片,你們想看嗎?下面請欣賞童話故事「小豬幫小兔蓋房子」:
播放動畫視頻00:35-01:37(約1分鍾)
二、新知探究
通過剛才的動畫片,誰能給大家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
出示PPT課件:
1、一共有幾只小兔?每隻小兔搬幾塊磚呢?想一想:小兔和磚誰多誰少呢?為什麼?
△利用PPT課件邊講解邊演示,突出一一對應法,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進行觀察、比較,從而發現沒有多餘的,充分感知「同樣多」。
2、小朋友們,繼續在圖上找一找,還有誰和誰同樣多呢?你能說一說你的想法嗎?
3、剛才有個小朋友說,小豬和木頭同樣多,你們同意嗎?
誰能來說一說?
△利用PPT課件演示,突出一一對應法,讓學生看到小豬少,木頭多。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多少」。
三、實踐鞏固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都喜歡呀,好,下面我們就來做游戲:
1、擺學具:
要求:同桌兩人為一組。①擺的同樣多。
②一個擺的多,一個擺的少。
2、排隊游戲。
四、聯系生活
剛才我們學習了比多少的知識,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呢?
五、知識應用
通過練習、鞏固一一對應法比多少。
1、小猴子和小花貓誰多一些?――視頻11:45(靜態)
2、小公雞和小鴨子誰少一些?――視頻13:05(靜態)
3、哪一盒的蛋糕多一些?――視頻14:08(靜態)
六、知識拓展
遠教資源-拓展資料:
怎樣做才公平
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正在緊張地進行著。現在進行的是兔子拔河比賽,裁判員剛要吹哨,隊伍中忽然有人喊了一聲:「這樣比不公平。」裁判員一看,確實不公平。
小朋友,你覺得這樣比公平嗎?該怎樣辦呢?

㈩ 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多少》說課稿

小學數學一年級《比多少》說課稿

一、 說教材、學情
本節課是2012年最新審定的人教版一年級數學第6頁至第8頁的內容。學習它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數數,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所以學習比多少時學生上路還是比較快的。另外這一課,也是後面認知各數大小的基礎,是學習後面數學知識的基礎。書中是以小豬蓋房子的故事開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在情境圖中找一找,比一比」,讓學生自己尋找可比的對象,選擇比較的標准來「比」,給學生較大的自由發揮空間,體現「以人為本」、「以發展為宗旨」的素質教育新理念和目標。
二、 說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同時注意引導學生考慮比較的多種方法
2、通過操作、觀察,初步體驗數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比一比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
三、 說重點、難點
會用一 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能准確地比出同樣多、多些、少些,並會准確地表達出來,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
四、 說教學策略
學以致用,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又用於生活,因此我們的教學盡量要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感悟、體會、認識數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的教學也應不斷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好。基於這些理念,本課可以通過掛圖和講故事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一系列模擬活動或游戲,讓學生更樂於融入課堂學習,提高學習積極性和有效性。
五、 課前小游戲
伸手指做游戲:左手伸出一個指頭,右手伸出一個指頭,同時嘴上唱:「1對1,一樣多」;類似的辦法,一直唱到「5對5,一樣多」。
這個小游戲是 為了讓學生在游戲中輕松感受到同樣多就是數量一樣,數量一樣就是同樣多。同時也為畫對應線比較多少,打下了很巧妙的基礎。
六、 教學過程
1、課程導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大部分學生是喜歡聽的,教師在學生答後播放一段三隻小豬的故事。(事前錄好略)。聽完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三隻小豬通過實踐發現磚頭房子最堅固,所以當小免要蓋房子時,小豬就來幫小免,我們看到圖上(出示主題圖)有幾只小免/?從而引出新授
2、新授
1)教學「同樣多」
師:觀察圖上有幾只小免,一隻小免搬了多少塊磚?(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小免頭的圖案和磚頭的圖案)一隻小免搬一塊磚,小免的只數和磚的塊數誰多誰少?根據學生回答,師總結:一隻小免對一塊磚,不多也不少,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數量一樣多。同時在圖案中間畫對應線。這樣一個對一個的比較方法就叫做一一對應。教師要讓學生口頭說:免子和磚同樣多.板書:同樣多。之後讓學生找找還有哪些物體同樣多?並讓學生口頭說說誰和誰同樣多。
2)教學「多一些」、「少一些」
教師:觀察圖上有幾只小豬,幾根木頭?生一邊回答,師一邊貼小豬和木頭的圖案。一隻小豬對一根木頭,有沒有多餘的小豬,有沒有多餘的木頭?誰多誰少?根據學生情況,適時的說出用連對應線的方法比。一隻豬對一根木頭,兩只豬對兩根木頭…邊說邊連線,同時正應課前游戲 1對1,2對2,3 對3.說明木頭多,豬少,讓學生口頭多說木頭的數量比豬的數量多,豬的數量比木頭的少,要學生說完整。板書:「多一些,少一些」、類似地讓學生自己找一找哪些物體可以比多比少的。
3)動手操作
為加強印象,我們以學生身邊的物體出發,讓學生動手用自製的小圓片和三角形,擺出同樣、多一些、少一些的情況,根據自己擺的情況完整地說出誰多誰少。師循視,並給予評價。
4)鞏固練習
教會學生做題之前先讀題。讀兩遍。做數學書本第7頁。
對於數學書第8頁的3、4 兩小題。分別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3是用畫 對應線的方法,擺的長度一樣,可是疏密不一樣,這時畫對應線是學生常出錯,還是用1對1、2對2,從左對到右的辦法對應畫過去,這樣不易錯。4題就用數數的辦法。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題,選用最好的辦法。
七、 板書設計與作業略。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滿意的話,請採納我,謝謝!

閱讀全文

與一年級上冊數學書比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