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的感性指什麼

數學的感性指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28 04:18:01

A. 感性和知性是什麼意思

感性,就漢語構詞法上講,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感情性質的,感覺性質的」。漢語大詞典的解釋:「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而產生的感覺,知覺和表象等直觀認識,相對與『理性』」。「感性」一詞似乎只出現在現代的白話文,並且應該是個為了翻譯一個哲學概念而創造出來的。這些詞可見於康德對於知識的劃分,將人的認識能力即傳統的理性分成了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種。康德的感性論來理解「感性」:「思維運動的第一個形式是感性,也就是純粹感性。它的對象是事物和世界的現象,是事物純粹表現出來的東西——表象」。
感性作為一個哲學用語似乎太玄奧了,但作為文學用語就容易理解了。參考餘光中的《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中的運用:「因此感性一詞應有兩種解釋。狹義的感性當指感官經驗之具體表現,廣義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結構、聲調、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產生的魅力」。」感性「寫作是為了激發某種感性,而不是」知性「以傳遞知識為目的寫作態度。」感性的文字「則是那種感性寫作,文字里充溢著某種感情的語言,有如涓涓細流微微道來,有如激情澎湃滾滾襲來。
「知性」,德文原文Verstand,也經常被譯為「理智」或「悟性」。知性一詞,原本是德國古典哲學常用的術語。康德說知性是介於感性和理性之間的一種認知能力,我們中國人喜歡把這種認知能力叫作悟性。哲學史上關於「知性」的說法源遠流長,最早提出「知性」概念的恐怕是柏拉圖。他將知識分為想像、常識、科學和數學知識、哲學等四種;相應這四種知識,人也具有想像、信念、知性和理性四種心理狀態或認識能力。亞里士多德把知性稱為「被動理性」。他認為整個認識可以分為感性、被動理性、主動理性。被動理性是與感性知覺相關聯的理性,它賦有處理感性材料的職能,不能離開感性而自存。文藝復興時期的布魯諾明確地把思維區分為理智和理性兩個階段,庫薩的尼古拉則把認識區分為感性、知性和心靈。近代以來的洛克和斯賓諾沙都有把理性作進一步區分的不同表述,沃爾夫等人也曾經給知性和理性下過定義。而康德則把「知性」了解為主體對感性對象進行思維,把特殊的沒有聯系的感性對象加以綜合處理,並且聯結成為有規律的自然科學知識的一種先天認識能力。黑格爾則指出了知性思維具有抽象性、普遍性、同一性、堅定性、明確性、分離性等特徵。由此知性開始被理解為具有某種主動的品格。知性思維作為認識辯證發展的一個必要的基本環節和相對的獨立階段,曾經引起過我國理論界的注意,但後來由於種種可以理解的原因而無法對其深入進行研究。

B. 感性和理性的定義是什麼

感性是生而俱有,不帶修飾的,野性而原始的
理性是在社會道德,公共秩序,文化教育的熏陶中慢慢形成的。人受的教育程度越高,應該理性成份越多,而感性的時候越少。
感性可以直接獲取快樂,理性可能暫時抑制快樂,但最終仍會獲得滿足。我們應該一手抱著感性,得到今天的快樂,一手牽著理性,享受未來的滿足。理性上接受的事情,感性上不一定就能輕輕鬆鬆地當沒事情發生過。就像大家在街上看到乞丐,明明知道覺得他是在騙你,但心裡難道就沒有一點惻隱之心嗎?

C. 什麼叫做感性

感官知覺。尤指內容或方向傾向美學或感情方面的。
感性一般被理解為:憑借感官等認知的、基本由個人的感情決定的。
指人們對外界事物的感覺和印象。

一、感性是一種生活態度
現代社會,理性追求確定的東西;而當今的風險的社會,要在機遇面前隨遇而安。我們的理性不夠完善,我們的信息也不夠完全,我們的時間也很有限,我們理性各式各樣,這讓我們如何足夠理性。過分的理性會讓人瞻前顧後,焦慮不決,這時可以求助於信念,才能不後悔。
二、感性的人富有同情心,語言有感染力,工作有激情,生活有熱情,對情感的獨特和堅持
感性交流,以情動人,不必以理咄人。積極理性的生活是現代意義的幸福,感性而為是"道"的幸福。「道」是一種境界,直覺的智慧,率性的自然,「率性而為不逾規」,否則你會後悔的。處事上應該感性理性相結合,偏向哪一方都是不妥的。
三、感性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是不能完全靠理性的。活得感性一點,生活會輕松一些。

D. 什麼叫感性

感性指人的情感豐富,多愁善感,能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強,能體會到任何事物情感的變化。而感性並不是性感,這是要區分來開的。
感性人的優點:感情豐富、有人情味、心軟善良、情感細膩、感受力強、藝術天賦高、浪漫、具有感染力。
感性是什麼意思 感性的意思
感性的人缺點:多愁善感、感情用事、主觀、情緒化。感性體現了一種處事對人的法則,是對功利的理性原則的反 動,可以樹立親和型的另類權威。
感性的反面則是理性,而一個人過於感性則喜怒無常,過於理性則六親不認,所以感性和理性要兼備而且要平衡。
感性是什麼意思 感性的意思
一、感性是一種生活態度
現代社會,理性追求確定的東西;而當今的風險的社會,要在機遇面前隨遇而安。我們的理性不夠完善,我們的信息也不夠完全,我們的時間也很有限,我們理性各式各樣,這讓我們如何足夠理性。過分的理性會讓人瞻前顧後,焦慮不決,這時可以求助於信念,才能不後悔。
感性是什麼意思 感性的意思
二、感性的人富有同情心,語言有感染力,工作有激情,生活有熱情,對情感的獨特和堅持
感性交流,以情動人,不必以理咄人。積極理性的生活是現代意義的幸福,感性而為是"道"的幸福。「道」是一種境界,直覺的智慧,率性的自然,「率性而為不逾規」,否則你會後悔的。處事上應該感性理性相結合,偏向哪一方都是不妥的。
三、感性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是不能完全靠理性的。活得感性一點,生活會輕松一些。

E. 感性是什麼意思

感性的意思是:感性指人情感豐富, 多愁善感,能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強,能體會到任何事物情感的變化。感性的人,在待人處事過程中,更遵從自己的意識,也就是習慣於從心所想出發,不會更多的考慮客觀條件。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聯系:

1、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 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離開了感性認識, 理性認識就會成為無源之水, 無本之木。堅持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 這是堅持認識論中的唯物主義。

2、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升華, 感性認識有待於上升為理性認識。感性認識只能解決對現象的認識的問題, 理性認識才能解決對本質的認識的問題。堅持感性認識發展成為理性認識, 這是堅持認識論中的辯證法。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 世界上沒有純粹的感性認識, 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沒有純粹的理性認識, 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F. 感性是個什麼概念

人在這方面分兩種,一種是理性,一種就是感性,理性是很理智的那種,就是做事都依據道理,不會沖動.而感性的就是憑著感覺來的那一種,凡是只要感覺對了就行,不管有沒有事實根據,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的

感性,就漢語構詞法上講,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感情性質的,感覺性質的」。漢語大詞典的解釋:「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而產生的感覺,知覺和表象等直觀認識,相對與「理性」。
「感性」一詞似乎只出現在現代的白話文,並且應該是個為了翻譯一個哲學概念而創造出來的(僅僅是一個推斷)。這些詞可見於康德對於知識的劃分,將人的認識能力即傳統的理性分成了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種[1]。康德的感性論來理解「感性」:「思維運動的第一個形式是感性,也就是純粹感性。它的對象是事物和世界的現象,是事物純粹表現出來的東西——表象」[2]。
感性作為一個哲學用語似乎太玄奧了,但作為文學用語就容易理解了。參考餘光中的《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中的運用:「因此感性一詞應有兩種解釋。狹義的感性當指感官經驗之具體表現,廣義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結構、聲調、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產生的魅力」。「感性」寫作是為了激發某種感性,而不是「知性」以傳遞知識為目的寫作態度。「感性的文字」則是那種感性寫作,文字里充溢著某種感情的語言,有如涓涓細流微微道來,有如激情澎湃滾滾襲來。

G. 感性是什麼

H. 「感性」是什麼意思主要指哪方面

與感性相對的是理性,就是指以人的主觀感覺來處理事物,以情感至上的原則做事,是一個的性格。
而理性指一個人依靠客觀理論來處理事物,以原則和理論至上。
而感性與性感意思完全不同,性感指一個人的外表表現出他這種性別特質的美感,比如穿著和裝束也可以使一個人表現出性感的特徵。

閱讀全文

與數學的感性指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