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數學活動《比較多少》
2.能夠認識整點、並嘗試認識半點,並在游戲中鞏固感受數學游戲的樂趣。藏在尤其是中班實際幼兒在活動價值上面的分析。課程目標體系展示的活動目標全麵包含
2.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比多少》
教學目標:
1、鞏固認識數字1——10,幼兒能正確認讀數字1——10.
2、能根據數字拿出相應數量的物體。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能不受物體擺放形式的影響找出多的一組。
教學准備:1、教師教具准備:數字卡片1——10 動物磁鐵教具
投影儀、
2、幼兒教具准備:水彩筆7盒 雪花插片 作業紙每人一張
重點和難點:
讓幼兒利用一一對應或點數的方法發現兩個物體集合之間的數量關系。
說明:
一一對應是比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簡便、最直接的方式。通過一一對應,不僅可以比較出兩個集合之間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發現相等關系,這是幼兒數概念產生的一個關鍵性步驟。因此,讓幼兒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中自己「發明」一一對應或點數的方法,並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去發現兩個物體集合之間多、少和等量關系是至關重要的。
教學過程:1、鞏固復習認讀數字卡1——10.
(1)引導幼兒認讀黑板上1——10的數字
教師出示一個數字提問:「這是數字幾?
請小朋友拿出和這個數字相等的玩具擺在桌上。老師再出示一個數字,請小朋友拿出玩具,然後請小朋友自己將兩組玩具進行對比,看看兩組玩具是否一樣多?(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游戲做兩遍。
(2)老師拍鈴鼓,幼兒根據拍鈴鼓的次數找出相應的大數字卡,並請幼兒說一說:「數字*可以表示什麼」
2、比多少
(1)老師出示磁鐵教具一組:上面三隻蝴蝶,下面五隻小鳥,
這兩種動物一樣多嗎?誰多?(小鳥多)咱們來證明一下,比一比看到底誰多?(老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證明),再點數一次。
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引導幼兒說出數一數)在多的後面打√
(2)繼續出示左邊六隻機器貓,右邊五隻青蛙,進行比較,將動物卡故意放成兩堆,讓幼兒想辦法如何比較出多少。
(請個別幼兒上來可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也可以點數)
(3)再做一組練習,七隻小鳥,十隻擺成兩排的蜻蜓,分別請幼兒上台做練習。可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也可以點數
請幼兒自己做完作業紙
附作業紙:
在數量多的一組下面的 打「√」
1、
2、
3、
6、講評作業。(用投影儀講解)
請幼兒自己講講作業的優點及需改進之處。
教學反思:
1、孩子操作玩具的過程並不是很熟練,今後要多加練習。
2、有些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老師反復提醒,要進一步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
3、作業過程中有部分幼兒需要老師個別指導才能完成,有了老師的指向性提問,得到了老師的肯定,還子才肯動筆作業。說明對於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還有待於進一步培養。
3. 中班數學教案7以內的數比多少,一樣多
活動名稱:數學——比較數的多少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繼續學慣用目測方法正確判斷7以內的數量。2、教幼兒認識7以內自然數列中,相鄰兩數間的數差關系。活動准備:教具:數字卡1——7 數量為3——7的圓點卡片
學具:添畫圓點和數字作業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認讀數字1——7.
2、看數字快速做動作。(教師分別出示數字1——7,請幼兒快速認讀數字並做出相應數量的動作。)
二、集體活動
1、目測數群
(出示數量為3——7的圓點卡片)
小朋友,看,黑板上有什麼?每張圓點卡的數量一樣多嗎?(不一樣)各有多少呢?(請幼兒分集體活動個別的形式分別目測各張圓點卡的數量。)
2、按序排列點卡並匹配數字
每一張圓點卡的數量都一樣,請一個小朋友按從多到少的順序來給這些圓點卡排隊。
想一想哪張排在最前面,接下來排哪一張呢?
請一幼兒操作。要求其他小朋友認真看。
圓點卡已經按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好隊了,現在要請一個小朋友來給每張圓點卡配上相應的數字。
集體驗證操作結果「3、4、5、6、7,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的隊。」
3、引導幼兒觀察理解相鄰兩數間的關系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排列好的數字,3的後面是數字幾?(4)
4比3怎樣?(4比3多1。)那3比4呢?(3比4少1.)
按這樣的方法帶領幼兒比較7以內相鄰兩數之間的關系。
教師小結:如果數字是按順數依次排列的話,那排在它後面的一個數都要比前面一個數多1,排在它前面的數都要比它少1.
二、幼兒操作
1、教師演示並講解作業要求
請小朋友看黑板上這些圓點的排序,在兩排圓點中間有一個空白的,你覺得空白的地方應該畫上幾個圓點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這些數字呢?空白的地方又應該寫上數字幾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2、老師給每個小朋友准備了一張這樣的作業卡,請你們看清楚你的作業卡上都有數量是多少的圓點或是都有哪些數字,它們是怎樣排的,在空白的地方應該畫上幾個圓點或寫上數字幾?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並指導。
4、評價幼兒作業情況。
5、組織幼兒收拾玩用具。
4.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數學教案 比多少
摘要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數學教案教學目標:
5. 中班比較多少教案
幼兒園數學教案:比較多少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對應比較的方法,找出較多的物體,比較多少。
2.培養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活動准備:
ppt課件:比較多少
教學具圖片、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小朋友,動物樂園里有許多許多的小動物,可熱鬧了,我們也到動物樂園去玩玩好吧,你們願意去嗎?
二、展開
出示課件:比較多少
1.圖一
(1)看看動物樂園有哪些小動物呀?
幼兒觀察後發言,動物園里有小猴子,小兔子,小熊,小鳥。
(2)讓幼兒分別數一數,這些小動物各有幾只?
2隻小鳥
3隻小猴子
4隻小熊
4隻梅花鹿
5隻小兔子
(3)比一比,4隻小熊和4隻梅花鹿,誰多誰少?
2.圖二
(1)認識「>」大於號
小兔和小猴,誰多誰少?你是怎麼比較多少的?
5隻小兔多,3隻小猴少
(2)5比3多 ,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寫 5>3,
讀作:5大於3,認識>大於號
帶領幼兒認讀,幫助幼兒加深記憶。
3.圖三
(1)認識「<」小於號
小鳥和小猴誰少誰多?為什麼?
(2)2隻小鳥少,3隻小猴多
2比3小,2<3,
讀作:2小於3。
(3)認識「<」小於號
幼兒集體認讀。
4.圖四
(1)看一看哪些小動物最多?哪些小動物最少?
(讓幼兒自由討論)
(2)你是用什麼辦法比較的?
(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比較的方法)
5隻小兔子最多,2隻小鳥最少。
5.圖五
增加幼兒比較、分析的難度
(1)小明給爸爸媽媽送去的兩杯水一樣多嗎?
(2)喝了以後,爸爸媽媽的杯子里的水,誰的多?誰的少?
(爸爸杯子里的水少,媽媽杯子里的水多)
(3)小朋友想一想,是爸爸喝的水多?還是媽媽喝的水多?
(讓幼兒充分討論,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6. 今天,我們是用什麼好辦法比較多少的?
幼兒知道,用>大於號,和<小於號比較多少。
三、結束
感知物體的多少
游戲:搶椅子
音樂聲響起,小朋友就繞著椅子走,音樂聲停馬上坐下,一張椅子坐一個小朋友,看看誰能搶到小椅子。幼兒游戲。
根據幼兒興趣,決定游戲時間。(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6. 幼兒數學教案比較多少
幼兒數學教案 比較多少
活動目標:
1、繼續引導幼兒學慣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2、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感知物體的多少,一樣多,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引導幼兒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活動准備:
1、環境創設:小兔的家
2、材料准備:學具動物頭飾若干;椅子、盤子、水果、套圈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到兔媽媽家做客,引出課題。
1、嘗試「發現」一 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游戲(1): 「小朋友坐椅子」,幫助幼兒感知對應和比較。(側重於少,添上一個就一樣多)
兔媽媽:秋天到了,兔媽媽家果園里的果樹都成熟了,它想請小動物們去它家裡開水果會呢?你們想去嗎?哪我們出發吧!(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並找個位子坐好)
咦!怎麼有一個小動物沒有椅子坐呢?(引導幼兒說「椅子少小朋友多」)小動物和椅子是一樣多的還是不一樣多的?誰多?誰少?多幾個?少了幾個?現在兔媽媽給它加上一把小椅子,現在小動物和小椅子怎麼樣啦?(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和小椅子一樣多)
游戲(2): 「分盤子」,加深感知對應的概念。(側重於多,不一樣多就去掉)
兔媽媽:歡迎你們到我家來吃水果,吃水果之前,兔媽媽想請每小小動物去拿好一個盤子?(請小動物自己去拿盤子)
咦!怎麼還有一個盤子呀?是不是還有一個小動物沒有拿到盤子呀?小動物和盤子是一樣多的還是不一樣多的?誰多?誰少?多幾個?少了幾個?怎樣才能讓小動物和盤子一樣多?
游戲(3):「分水果」。(側重於一樣多)兔媽媽:小動物們都拿好了裝水果的盤子,水果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請
小動物去拿一個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吧!(請小動物自己去拿水果)
咦!現在小動物們都拿到了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小動物和水果是一樣多的.還是不一樣多的?(引導幼兒說出一樣多)
2、小結:小動物們真棒,能發現椅子和小動物不一樣多,椅子少了一把;還能想出再添上一把椅子後,小朋友就和椅子一樣多啦。
二、游戲「小動物找山洞」 。
1、兔媽媽:水果好吃嗎?現在兔媽媽想請小動物們來玩游戲了,你們想玩嗎?
2、第一遍游戲:(山洞要比小動物少)兔媽媽和小動物集體念:「小動物,跳跳跳,找到山洞快躲好」時,小動物立即找山洞跳入。咦!怎麼有一隻小動物沒有山洞呀?山洞和小動物一樣多嗎?誰多?誰少?多幾個?少幾個?
3、第二遍游戲:(山洞和小動物一樣多)兔媽媽和小動物集體念:「小動物,跳跳跳,找到山洞快躲好」時,小動物立即找山洞跳入。哇!小動物們都很棒,都找到了山洞。山洞和小動物一樣多嗎?
二、游戲結束兔媽媽:小動物們今天在兔媽媽家玩的開心嗎,可是時間不早了,
小動物們要回家了,下次兔媽媽再邀請你們到我家來玩好嗎?再見!
效果分析:
《幼兒園數學教案:比較多少(1)》摘要: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引導幼兒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活動准備:
1、環境創設:小兔的家
2、材料准備:學具動物頭飾若干;椅子、盤子、水果、套圈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到兔媽媽家做客,引出課
7.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
一、教學目的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10以內數,比較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啟發幼兒能根據圖形的標記變化進行數數。培養幼兒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二、教學准備
1—9的數字每人一份、小貓的圖形拼圖照片一張、老師操作數字卡兩套(1—9)。
三、教學過程
1、今天森林裡要開一個動物聯歡會,老師想請一些小動物來參加,你們說好嗎?但是老師忘記了小雞的電話號碼,你們願意幫助我嗎?小雞的電話號碼前4個是2468,後面的數比前面按順序都要大1。(24683579)這就是小雞的電話號碼。我們來打電話,師: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雞嗎?(是的)今天森林裡要開一個動物聯歡會,請您來參加好嗎?(好的,一會就來)我們猜對了。
2、小鴨原來的號碼是94485521,可現在換了,黑色的數字要比原來的少1,紅色的數要比原來的多1。(85396412)我們來打打看,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鴨嗎?(是的)今天森林裡要開一個動物聯歡會,請您來參加好嗎?(好的,一會就來)我們又猜對了。
3、小貓的電話號碼是在它的這照片里。
第一個號碼是鬍子的根數:4根。第二個號碼是眼睛的個數:2個。第三個號碼是尾巴的個數:1根。第4個號碼是棕色的花紋:5塊。第5個號碼是小貓身上的正方形的口袋: 。第6號碼是橢圓形的個數:7個。第七個號碼是三角形的口袋:8個。第八個號碼是小貓耳朵上的三角形;6個。請小朋友把小貓的電話碼說一次。撥電話。
4、小狗的電話號碼有這么多的數字:57298613。它是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撥打電話。
5、我們的客人都來了,聯歡會開始了。聽老師的口令:比3少1的數,幼兒兩個手拉手一起跳舞。
6、今天的聯歡會結束了,我們回家吧。
8. 中班數學比較多少教案
目標:
1教幼兒學習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7以內數的多少。2要求幼兒聽清老師的問題,並在集體面前大聲地回答。
准備:教具貼絨藍色大圓片5個,紅色圓片從大到小6個,桔黃色小圓片7個(圖一),貼絨數字5、6、7,實物卡(圖二~八)。學具第一、二組: 3排點圖卡(圖九)若干張,數字印章,印泥,幼兒用書畫面25;第三組:看標記貼圖形紙卡,糨糊,各種圖形紙片;第四組:填空格圖卡,點子印章;第五組:添、去點作業紙,鉛筆;第六組:印比6、6少的點子紙,印章。
過程: 1集體活動。
(1)逐一出示圖二~八,「請小朋友仔細看,說說卡片上有幾個什麼?」
(2)正確判斷7以內數量。
出示圖一,「黑板上有什麼?」「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多?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少?你是怎麼知道的?為什麼看時覺得紅圓片最多,橘黃圓片最少?誰能想個辦法,換- -種排法讓們一看就清楚,誰的數目最多,誰的數目最少。」啟發幼兒將每種顏色片片排成- -行,「現在看看誰最多、誰最少?」"「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引導幼兒將三排圓片- --對應比較)請小朋友說說每- ~排有幾個圓片, 誰來給每排圓片送數字朋友。
(3)小結。
"要想知道誰多誰少,不能看物體大、小,也不能看排隊長、短。而是要數- -數每排有幾個,才能比出誰多誰少。「
2小組活動。
一、二組,給最多的點子印數字。三組,看標記貼圖形。
四組,按序填空格。五組,添、去點子。
六組,印比6、7少的點子。
教師重點指導第一、二組的[1][2]
3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並提醒幼兒將游戲材料整理好。
9. 中班數學比多少的教案
活動目標:
1.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數量在四個以內的兩集合間元素的多少。
2.能夠一個接一個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像能力。
重點難點:
能運用一 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活動准備:
相應的圖片若干、「比多少」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量判斷」操作卡等。
活動過程:
一、經驗准備
游戲:搶椅子
讓幼兒分組上來玩搶椅子的游戲,幼兒人數和椅子的數量在4以內,並相差一個。提問:剛才玩搶椅子游戲的時候,一個小朋友坐幾張椅子?椅子多還是小朋友多?為什麼?你有辦法變成一樣多嗎?
二、集體探索
1、出示教具:數數,花園里開了幾朵花?(4朵),蝴蝶飛來了,請小朋友幫助蝴蝶找朋友,一隻蝴蝶找一朵花做朋友。(幼兒個別操作)蝴蝶多,還是花多?你怎麼看出來的?我們給多的放個花片做標記。有辦法讓蝴蝶和花一樣多?
2、這里還有小鴨子和小魚,誰來喂小鴨子吃小魚?(幼兒個別操作)
比一比,小鴨子多還是小魚多?小花片放在哪裡?
三、分組操作
1、介紹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我們先來玩「比多少」的游戲,小朋友把小筐里的兩樣卡片對齊排好,比比哪個多,用小花片做記號。
玩好後舉手讓老師檢查,把卡片放回小筐,再到後面桌子上玩「哪兩排一樣多」的游戲。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0.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比多少
活動目標
會用對應的方法比較5個以內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
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重點和難點.
讓幼兒利用一-對應的方 法發現兩個物體集合之間的數量關系。
說明:
--對應是比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簡便、最直接的方式。通過一-- -對應,不僅可以比較出兩個集合之間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發現相等關系,這是幼) L數概念產生的-一個關鍵性步驟。因此,讓幼) L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中自己"發明」- --對應的方法,並通過-一對應的方法去發現兩個物體集合之間多、少和等量關系是至關重要的。
材料和環境創設
1.材料:誘發對應性材料- -碗和調羹、杯子和杯蓋、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發對應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紅積木和綠積木、蘋果和香蕉、汽車和飛機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實物,也可用圖片。
2.環境創設:將以上材料按難易程度編號放暨在數學活動區內供幼) L操作擺弄。
設計思路
- -- -對應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重疊,另一種是並放。對於幼兒而言,通過重疊的方法更容易發現兩個集合之間的對應關系,所以在天動區內應該先投放可供幼) L進行重疊比較的材料,然後再提供並放對應的材料。這樣便於幼兒「發明」- - -對應的方法,並通過這種方法發現物體之間的數量關系。
可供幼) l進行一- -對應操作活 動的材料有兩種,- -種是誘發對應性材料,即兩種材料之間有內在聯系。另-種是自發對應性材料,那兩種材料之間沒有內在聯系。很顯然,前一種材料容易引發幼兒的對應行為,因此,應該先讓幼) l操作誘發對應性的材料,當幼) L形成了對應的意識後,則應多提供自發對應性的材料,使幼) l能自覺運用- -一對應的方法去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從而真正形成通過- --時應確定等量的觀念。
--對應地比較出兩個集合之間的數量關系是一種不經計數比較的前數概念,因為它並不依靠對數的理解,相反,它是這種理解的一個基礎。因此,在活動中教師不要向幼) L傳授時應的方法,而應該讓幼兒自己去發現,這才有利於幼L認知結構的發展,有利於他們以後對數概念的理解。
活動流程
操作探索活動->討論歸納活動->鞏固操作活動
1.通過操作探索活動讓幼兒「發明」- -- -對應的方法。並發現兩個物體集合之間的多、和等量關系。
說明
各種操作材料應按難易編號後放置在數學活動區內。教師引導幼兒按次序開展操作活動。
2.通過討論歸納活動及幼) L確立通過-對應確定等量的觀念。
(I)出示可重疊比較的誘發對應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讓幼J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說明
教師出示教具時,- -組物體可排列整齊,另-組物體應放成- -堆,然後通過提問,如「怎樣才能知道小朋友多還是椅子多?啟發幼兒提出對應的方法,並請幼L操作驗證。
(2)出示可並放比較的自發對應性材料,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間隔距離的-排積木,讓幼) L用另一種顏色的積木做一-個等量集合,並討論為什麼這兩組積木是等量的。
(4)出示兩頭對齊,中間間隔距離有異的兩組物體的圖片,讓幼) L辨別其是否等量。
3.通過鞏固操作活動提高幼) L對應的技能。
說明:
教師可在數學活動區內提供數目超過5,或各種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