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數字1到10分別像什麼
1:「1」,一根棍子,一個拐杖,一把豎立的槍,一支蠟燭。
2:「2」,一隻木馬,一個下跪著的人,一個陡坡。
3:「3」,兩只手指,乳房,斗雞眼。
4:「4」,一個蹲著的人,小帆船,小紅旗。
5:「5」,大肚子,小屁股。
6「6」,小蝌蚪,一個頭。
7:「7」,拐杖,小桌子,板凳,三岔路口。
8:「8」,數學符號「∞」,花生米,套環。
9:「9」,一個靠著坐的人。
0:「0」,胖乎乎的人,圓形「○」,鞋底,腳丫。
Ⅱ 小學課文數字7像什麼
數字7就像是一個鋤頭一樣,上面是橫的,下面是斜的,遮起來,很像一個鋤頭。
Ⅲ 數字「0」到「9」各像什麼
1像粉筆,2像鴨子,3像耳朵,4像紅旗,5像鉤子,6像口哨,7像鐮刀,8像麻花,9像氣球 。
Ⅳ 123456789分別像什麼物品就比如0像雞蛋
1像鉛筆能寫字。
2像小鴨水中游。
3像耳朵能聽話。
4像紅旗迎風飄。
5像魚鉤把魚釣。
6像哨子能吹響。
7像鐮刀能割草。
8像葫蘆上下圓。
9像勺子能盛飯。
公元3世紀,古印度的一位科學家巴格達發明了阿拉伯數字。最古的計數目大概至多到3,為了要設想「4」這個數字,就必須把2和2加起來,5是2加2加1,3這個數字是2加1得來的,大概較晚才出現了用手寫的五指表示5這個數字和用雙手的十指表示10這個數字。
這個原則實際也是數學計算的基礎。羅馬的計數只有到Ⅴ(即5)的數字,Ⅹ(即10)以內的數字則由Ⅴ(5)和其它數字組合起來。Ⅹ是兩個Ⅴ的組合,同一數字元號根據它與其他數字元號位置關系而具有不同的量。
這樣就開始有了數字位置的概念,在數學上這個重要的貢獻應歸於兩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後來古鯿人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改進,並發明了表達數字的1,2,3,4,5,6,7,8,9,0十個符號,這就成為記數的基礎。八世紀印度出現了有零的符號的最老的刻版記錄。當時稱零為首那。
Ⅳ 1像什麼,2像什麼,3像什麼,4像什麼,5像什麼,6像什麼,7像什麼,8像什麼,9像什麼,10想什麼
1像鉛筆細又長。
2像鴨子水中游。
3像耳朵聽聲音。
4像旗子迎風飄。
5像吊鉤能賣菜。
6像哨子嘟嘟響。
7像鐮刀割青草。
8像葫蘆裝水喝。
9像氣球飛上天。
10像火腿加雞蛋。
(5)數學7像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這幾句話是幼兒園為了方便小孩子記憶編出來的。有時候會因為不同地區,或者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而導致,內容會有所不同。如4像旗子迎風飄和4像紅旗迎風飄,2像鴨子水中游和2像小鴨水上漂等。
雖然內容有所不同,但並不會影響小孩子的學習,像旗子和紅旗,水中游和水上漂,雖然文字不同,但意思是一樣的,並不影響學習。
Ⅵ 1—10數字像什麼
1像鉛筆,細又長;
2像鴨子,水中游;
3像耳朵,聽聲音;
4像小旗,迎風飄 ;
5像稱鉤,來買菜;
6像哨子,吹聲音;
7像鐮刀,來割草;
8像麻花,擰一道 ;
9像蝌蚪,尾巴搖;
10像鉛筆 加雞蛋。
(6)數學7像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變成毛毛蟲,爬呀爬
二個手指頭呀,變呀變,變成小兔子,蹦蹦蹦
三個手指頭呀,變呀變,變成小花貓,喵喵喵
四個手指頭呀,變呀變,變成螃蟹走,走走走
五個手指頭呀,變呀變,變成大老虎,吼吼吼
六個手指頭呀,變呀變,變成小電話,鈴鈴鈴
七個手指頭呀,變呀變,變成小老鼠,吱吱吱
八個手指頭呀,變呀變,變成小手-槍,叭叭叭
九個手指頭呀,變呀變,變成拉勾勾,哎呀呀
十個手指頭呀,變呀變,變成大錘頭,咚咚咚
Ⅶ 1像什麼2像什麼3像什麼4像什麼5像什麼6像什麼7像什麼8
1、1像鉛筆能寫字。
2、2像小鴨水上游。
3、3像耳朵聽聲音。
4、4像小旗隨風飄。
5、5像秤鉤稱東西。
6、6像哨子口朝上。
7、7像鐮刀能割草。
8、8像葫蘆能盛酒。
9、9像勺子能喝湯。
10、10像鉛筆加雞蛋。
Ⅷ 6像哨子吹得響,7像什麼,8像什麼
6像哨子吹得響,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扭一扭。
幼兒園教的數字兒歌:一像鉛筆細又長,二像小鴨水上漂,三像耳朵聽聲音,四像小旗空中飄,五像秤鉤來賣菜,六像豆芽咧嘴笑,七像鐮刀割青草,八像麻花擰一遭,九像勺子能吃飯,零像雞蛋做蛋糕。
童年的美好記憶不單只是吃喝玩樂,有些時候學習的過程也充滿樂趣。比如數字,應該可以算是每個小寶寶學會叫爸爸媽媽之後就要開始認知的東西了。數字對寶寶來說是相當枯燥乏味的,然而兒歌貼近寶寶生活實際,能夠將抽象的數字與寶寶的具象思維相結合,讀起來朗朗上口,易學易記,所以利用兒歌教寶寶認識數字,學習數學,是很好的招數。
正確書寫數字1—10的方法
要求:用田字格本書寫,數字1—9書寫時占右半格(左半格是為日後幼兒學習、認識,添加十位數做准備)。
0、從上端正中偏右起,向左畫弧,虛線以下碰左線,再碰下線、右線,畫成一個斜斜的橢圓,向上回到起筆的地方為止。
1、從日字格的右上角附近起筆,畫斜線到左下角附近。
2、起筆碰左線,然後向上向右碰線,略成半圓,斜線到左下角,碰下線一橫。
3、起筆不碰線,向上碰線,向右不碰線,略成半圓,再向中間,在虛線以上停止,轉向右下方碰線,向下碰線,彎彎地到左碰線為止。上下都是大半個圓弧,但下面比上面大。
4、從上線當中起,向左斜線到下格,碰左線後再橫過去,向右碰線。第二筆從右上一半不到的地方向下,斜下去到下面的當中碰線。
5、從上線一半不到的地方,向左到中格角,再向上超過中線畫一個大半圓碰右線、下線到左線為止,上面一橫平,在右上線下面一點,向右碰線。
6、從上線偏右一點起,向左下方畫一個弧形,碰左線、底線,繞圈向上,畫成一個小圓,小圓上面超虛線。
7、靠近上線,從左上角到右上角,再斜折到下面,在中間偏左的地方碰線。
8、從右向上到左一個半圓,拐向右下,碰右線、下線、左線,回上去,在虛線以上和原線相交,直線到右上角附近與起筆的地方稍離開一些為止。(注意:8是不封口的)
9、上面的一個圓是長圓,稍斜些,四角碰線,在右上角附近向左下再一豎到下線中間。
10、其中1寫在田字格的左邊,0寫在田字格的右邊,組成10字。
Ⅸ 阿拉伯數字7像什麼
阿拉伯數字7像鐮刀。
阿拉伯數字7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奧妙:
1、自然界沒有七足動物或昆蟲,卻有七葉植物;不過,必須是有頭葉的、有首領葉的植物,才可以有7、9、11等奇數葉。黃河流域和北京、江浙均栽植有七葉樹,兩廣、貴州等地盛產七葉蓮。
這種7葉植物的大量存在,說明「7」在數學上雖不對稱、不可約,在生物界卻首葉居中、兩兩成行,而且枝繁葉茂的奇數葉,恰可類比人類「有頭葉、有首領葉」才有社會的合理結構。
2、北斗星由七顆星組成,人們夜夜可以仰望七星的「斗轉星移」,還可以按北斗星的指示找見永遠懸在正北方的北極星。
3、白色的陽光通過三棱鏡便折射出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跨越天際的彩虹也是這七種色,「7」便在彩虹中客觀地展現了自然的美麗、奇妙與神秘。
7、20世紀80年代初,西蒙開始涉足人工智慧這一領域的研究,力求使計算機能更像人那樣進行「思考」,而不必去求助於效率欠佳的窮舉法來求解。能夠記憶七項數據已經達到我們的記憶極限了。
8、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和「7」有著密切的聯系,每項和「7」有關的事物都讓人覺得神奇:人有「七竅」、每周有七天、水的PH是7(中性值)、甚至童話故事裡有七個小矮人、神話中有七仙女……
Ⅹ 數字1像鉛筆細又長 2像什麼 3 4 5 6 7 8一直到50各像什麼
1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上漂;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買菜;6像口哨嘟嘟響(豆芽腦袋大);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遭;9像勺子來吃飯;10像筷子加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