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孩子數學不好,題目又看不懂,該怎麼教法
孩子數學學不好,應該是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要想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扭轉他的錯誤數學思維才是關鍵。
因為錯誤的「數學思維」是單靠記憶去做題,而正確的「數學思維」則是依靠理解去做題。
朋友家小孩今年上了四年級,據他的老師反映:孩子做數學題很死板,只靠死記硬背。
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朋友給他的孩子報了一個某知名培訓機構的網課,但沒想到孩子卻越學越差。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與學習有關的問題都能夠通過課外輔導解決,家長首先需要知道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裡。
文章圖片1
學數學最需要的就是「理解」,所以幫助孩子扭轉錯誤的數學思維才是家長最應該做的。
那麼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呢?
1、家長需要認清現階段的學習目的,比如幫助孩子改變數學的學習思維,那麼就不要追求對知識點的補充。
2、如果家長堅持給孩子上輔導班,就需要從三年級開始。三年級的內容比四年級簡單,而這樣做的目的其一就是讓孩子用新的思維去學習,這樣才能逐步跟上正常的學習進度。其二就是增強孩子對學習的自信心,會更願意把這種新的思維堅持下去。
文章圖片2
3、不要讓孩子看直播課,而是要看錄播課。因為直播是需要建立在孩子對知識點的掌握度很高的基礎上,而錄播即使他聽不懂也能暫停多聽幾遍,目的就是給他足夠的時間去理解,也是為了盡量讓他擺脫靠死記硬背學數學的弊端。
4、前幾節課家長一定要耐心陪著孩子一起上課,先幫他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具體的操作是,家長把重要的知識點或者是認為孩子沒有聽懂的部分在課後詢問他,這樣能就能及時地發現孩子的問題。
5、讓孩子當小老師,把所學習到的內容給家長講一遍,以此來判斷他是否真的聽懂了,而這也是「強迫」他認真地用理解的方式去聽課。
② 孩子小學二年級,數學題型很多很難,孩子學得很吃力,要如何幫助孩子提高
現在學生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才小學二年級,數學題型很多也很困難,孩子的學習自然非常的吃力,畢竟很多學習知識點都已經超過了孩子的極限,現在學校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很多家長都給自己的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和競賽班,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內容有很多,如果孩子沒有認真聽講,或者平常不是很用功,就很容易跟不上節奏,而家長也要及時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家長要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學習本來就是一件非常乏味的事情,如果學習越來越吃力,那麼孩子就容易形成很多的負面情緒,從而產生一些厭學的情緒,這個時候家長不要一味的對孩子進行訓斥,而是給孩子多一些鼓勵,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這樣孩子才有持續學下去的動力,而不會因為遇到一些問題就輕易的選擇放棄,家長要陪著孩子一起去進步,而這種關心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努力。
③ 輔導孩子數學題的時候,怎麼教都不會,該如何是好
從課本上找到類似的例題講給孩子聽,低年級的孩子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盡量做到講題的時候要直觀,簡潔。不要在講解的過程問聽明白了嗎?改成為什麼要這么做,聽孩子講,如果他能說出來,說明真的明白了,如果說錯了,你也知道他為什麼出現問題。教孩子一點要耐心。如果你脾氣上來了,本來不會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內疚心理,加上家長態度的變化,就會更恐懼,不自信。效果會更差。
④ 小學五年級數學不會怎麼辦
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分三步走。
一,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學習軟體,教會孩子正確使用學習軟體。
遇到困難問題,可以適當藉助學習軟體。但不能一遇到困難問題,就向學習軟體求助,這樣的心理就是錯誤的。學習軟體是輔助性工具,不是代替性工具。如果你讓學習軟體代替了自己的思考和動腦,那你的思維就會停滯,學習就會停滯,能力也會停滯,成績就更會停滯。只有動腦思考才是真正的學習,任何一種學習工具都無法代替思考和動腦。遇到問題,只有自己積極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夠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判斷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軟體可用,但不能濫用,要用在關鍵處,在必要時,用在需要時,盡可能不要去用,要剋制自己向學習軟體求助的不良心理。
二,孩子數學應用題比較薄弱,就從最基礎最基本做起,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先不急於讓孩子去做比較難的數學應用題。先從最基本最基礎的例題學習和課後練習題做起。把孩子課本上學習過的應用題分類整理出來,讓孩子先從例題的學習入手,再逐個做課後對應的練習題。這樣,讓孩子由淺入深得到一個理解、內化和提升的過程。這個過程,家長要做好力所能及的幫助和輔導。即便是輔導不了,也應做好陪伴和鼓勵。讓孩子在由淺入深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就感,成功感,從而激發他不斷向上向高探索的信心和動力。
三,幫助孩子進行及時回顧總結和糾錯整理,從而不斷提高孩子解決數學應用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應用題一般都分為幾大類,有很強的規律性。在幫助指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引導孩子及時回顧總結做題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步驟和基本思維。同時,要特別注意克服做題過程中的分析錯誤,思路錯誤和方法錯誤。經過不斷反復的總結和糾錯,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大大提升,自信心和自主性,也就會有所提升。
⑤ 孩子數學怎麼教都不會怎麼辦四年級啦愁死我了
數學的考察主要還是基礎知識,難題也不過是在簡單題的基礎上加以綜合。所以課本上的內容是很重要的,如果課本上的知識都不能掌握,就沒有觸類旁通的資本。 1、對課本上的內容,上課之前最好能夠首先預習一下,課後針對性的練習題一定要認真做,不能偷懶,也可以在課後復習時把課堂例題反復演算幾遍,畢竟上課的時候,做好課堂筆記。「好記性不如賴筆頭」。對於數理化題目的解法,光靠腦子里的大致想法是不夠的,一定要經過周密的筆頭計算才能夠發現其中的難點並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終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 2、其次是要善於總結歸類,尋找不同的題型、不同的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聯系,把學過的知識系統化。 3、最後就是要加強課後練習,除了作業之外,找一本好的參考書,盡量多做一下書上的練習題(尤其是綜合題和應用題)。熟能生巧,這樣才能鞏固課堂學習的效果,使你的解題速度越來越快。 4、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做錯題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會,都要習慣性的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因此你既然錯過一次,保不準會錯第二次,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再次失分。
⑥ 孩子都四歲了,算術還是不會,怎麼讓她快速學習好算數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能夠考出數學滿分的成績,等到高年級後開始學習方程、代數時便開始吃力了,再往後函數、幾何、微積分基本上就暈菜了,這個問題便是錯誤的啟蒙方式導致的。
⑦ 一年級小朋友算數學問題總是漏掉其中一步,應該如何教
現在的小朋友在剛剛接觸到算數的時候,做題粗心是難免的事情,很多小朋友在做事學習的時候總是會漏一步。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觀察力都不夠強,學習習慣也沒有養成,所以做題的時候非常不細心。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來培養孩子細心的習慣。
如果孩子在平時作息的時候非常細心的話,家長平時就要多對孩子進行細節訓練,有針對性的去培養孩子的耐心,細心和責任心。比如在訓練孩子寫字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寫一些形近字,這些字看起來很像,但是意思都是不一樣的,家長要注意到孩子的這些細節。在數學方面,家長可以讓孩子從一寫到300個數看看孩子寫的夠不夠准確,看看孩子有沒有塗改的現象。這些小細節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對孩子來說能夠很有效的改變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⑧ 孩子五年級了,每天晚上回家數學作業不會做,計算題也不會做,我也不懂,不知道怎麼教她
那要看孩子是不是排斥數學究竟是不會做,還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要和孩子溝通一下,尊重孩子的意見,而且要培養他對數學的興趣,實在不行就找個老師1對1給他輔導一下。
⑨ 孩子看不懂數學題,該怎麼讓她更好的理解呢
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大部分處於形象思維快速發展,邏輯思維發展相對遲緩的狀態。總的來說,孩子們的思維水平是在進步的,但是相對於解題來說他們依然會有所欠缺。
例如,對初中生高中生來說,從概念講起,之後通過數學推理,構建概念和方法的大廈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可以用邏輯來知識串聯起來。但是在低年級的小學生這里,就不是那個好用了。絕大部分的學生會在第一步就卡殼了。
我們一般會人雲亦雲的說,給小孩子教學時要用他們的思維方式,要生動有趣,但是因為並不了解這些話背後的意思,當看到用成人的說法和教法去教小孩子時,又趨之若鶩,這是矛盾的。
因為年齡和大腦發育的關系,大多數人暫時還不能抽提出抽象的概念,對於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還無法直接抽提出抽象的數量關系出來。
舉個例子。
現在我的問題是有3個盤子,每個盤子裡面裝了5個蘋果,盤子外面還多了2個蘋果,請問一共有多少個蘋果。一個會做的孩子會知道:3*5+2=17個蘋果。但是會做這一題的小朋友,不一定會做下面這道題。(指沒有接觸這類題型的情況下)二年級一班的小朋友來排隊,排了3排,每排有5個同學,還有2個同學沒有排進去,請問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
這兩道題在成年人看來,幾乎沒有差別,但是在小孩子看來是有差別的。這種差別從何而來?我們細細道來。
成年人讀這兩道題的時候,直接脫去具體情況的外衣,看到了其中的數量關系,把這道題化成了一個演算法的問題,而不考慮過多的實際意義和情況。而小孩子則不同,他們讀題讀出來的不是一個數量關系,而是一個情形,一個場景,一個過程,一個狀態。也就是當他讀到這道題的時候,他在腦海中就再現了這個場景,之後他試圖用數學的手段去描述這個場景。以完成運算的過程。
選擇圖文結合的繪
本,邊聽故事邊理解文字
現階段的小朋友思維過程往往依靠具體的表象,不易理解較抽象或與日常經驗很少聯系的東西。家長們在選擇兒童讀物的時候應留意內容是否具體生動、貼近生活,其中故事性強、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外加一兩句簡單描述的繪本是較好的選擇。
另外,現階段小朋友的思維還帶有很大的依賴性和模仿性,獨立而靈活思考問題的能力較差。在小朋友一開始閱讀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一邊逐字讀給小朋友聽,一邊用手指的動作引導小朋友關注每一個字的字形,同時讀出每一個字的發音。
這樣,小朋友可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著把自己聽到的字音和看到的字形一一對應起來。在以後的閱讀中,小朋友能對出現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的同一個字有一定的親切感,才能不斷加深、豐富對該字的理解。
⑩ 二年級孩子數學應用題不會怎麼辦
二年級孩子數學應用題不會怎麼辦?朋友們,大家好,孩子們在學數學的時候,應用題是我們應該是最頭疼的,今天,我們就和家長朋友聊聊二年級數學應用題孩子理解不好不會怎麼辦,希望幫助大家。
工具原料應用題筆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4
首先在做題前我們要讓孩子讀題能夠真正的理解題意,並且自己能夠找到題目中的重點標出來,數學題必須要理清才會做題。
2
/4
難理解的話我們可以先把題里重點的東西圈出來然後再理解這個題目,再解答問題,然後做完可以在針對你標出來的進行檢查。
3
/4
講題過程中,對題目所提到的東西,可以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代替,讓孩子主動參與解題,積極思考,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4
/4
所有的應用題,都是教材中的知識點串聯,就是要考驗孩子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能否舉一反三。
總結
1
/1
1、真正的讀懂題目。
2,把題里重點的東西圈出來再理解這個題目。
3,試著讓講題變得有趣。
注意事項
要認真的審題。
多多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