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一年級數學 比多少 練習題
一、寫數字和算式(7分,不規范不得分,扣完為止)
(1)從1寫到10
(2)8+5=13
二、直接寫出得數(15分)
7+6= 8+3= 8-3= 7+9=
9+4= 9-5= 12-2= 15-10=
10-6= 8+7= 9+6= 10+10=
4+3+5= 13-3-5= 7-3+8=
三、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12分)
7+( )=13 13-( )=10 5=( )-1
8+( )=17 10-( )=4 8=( )+6
10+( )=12 ( )+5=14 10-4-( )=0
( )+( )=13 4+9=( )+( ) ( )+( )=3+8
四、填空(28分)
(1)按規律填空
9、( )、( )、12、( )、14、( )、( )、( )、( )、19、( )
(2)在8、11、18、12、15、20、16中,共有( )個數,從左數第6個數是( ),從右數,15排在第( )個;其中比12大數有( ),比18小的數有( )。
(3)將7、10、9、11、5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是
( )。
(4)12連續減2,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個十和4個一組成( );10個一和1個十組成( )。
18裡面有( )個十和( )個一。
(6)一個加數是6,另一個加數是9,和是( )。
(7)被減數是18,減數是5,差是( )。
(8)在○里填上「>」「<」或「=」
7+9○16 9+7○10 10-8○6
12-2○10 12○3+8 6+5○5+6
五、在下列卡片中選出三張卡片,用這三張卡片上的數字寫出四個算式。(4分)
1 6 15 3 10 9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看圖列式計算。(6分)
七、應用題(28分)
(1)老師做了10面小紅旗,獎給同學7面,還剩幾面?
□○□=□
答:還剩( )面。
(2)小紅吃掉8個蘋果後,還剩下3個,小紅原來有幾個蘋果?
□○□=□
答:小紅原來有( )個蘋果。
(3)停車場停了9輛汽車,開走幾輛後還剩下6輛,開走了幾輛車?
□○□=□
答:開走了( )輛車。
(4)小華做了7面小紅旗,小紅做的和小華同樣多,兩人一共做了幾面小紅旗?
□○□=□
答:兩人一共做了( )面小紅旗。
(5)有一些小鳥落在2棵樹上,先飛走7隻,又飛走6隻,兩次一共飛走多少只?
□○□=□
答:兩次一共飛走( )只。
(6)8個小朋友做花,做了9朵紅花,做的黃花和紅花同樣多,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
答:一共做了( )朵花。
(7)植樹節里,三(2)班第一小組6個小朋友栽了8棵小樹,第二小組7個小朋友栽了9棵小樹。兩個小組一共栽了幾棵小樹?
□○□=□
答:兩個小組一共栽了( )
❷ 一年級數學比多少的題
一年級的數學比多少?很簡單的,就是看誰大誰小,首先比十位,然後再比個位
❸ 一年級數學題比多少
一年級數學題比多少,詳細描述
❹ 一年級比最多比最少的數學題
1、20比29少幾? 2、38比8多幾?
3、24比4多幾? 4、42比6多幾?
5、32比9多幾? 6、18比5多幾?
6、小紅做了18朵紙花,小清做了9朵,小紅比小清多做了多少朵?
7、一個籃球25元,一個足球15元,籃球比足球貴多少元?
8、跳繩比賽中,小紅跳了35下,小明跳了40下,小紅比小明少跳了多少下?
❺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比多少教案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頁,書中練習題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2、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花、○和△等卡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伸出我們的左手,再伸出我們的右手,請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還是右手的手指多?還是一樣多呢?你怎麼知道的呢?
同學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多少。
2、創設情景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邊請看大屏幕,邊聽故事。
看這是誰?這又是誰呢?同學們看一看,他們在做什麼呢?
學生可能會說:小兔搬磚、小豬扛木頭,他們在幫小兔蓋房子等。
(滲透互相幫助的德育教育)數一數,有幾只小兔?每隻小兔搬了幾塊磚?
二、觀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樣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說的那樣,有4隻小兔,1隻小兔搬1塊磚,你能擺出來,讓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嗎?
學生活動。
學生嘗試擺,拿出手中的學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磚。
對學生擺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選有代表性方法的學生展示。
小朋友們評一評,你認為哪種擺法好?好在哪裡?
課件操作(1隻小兔搬1塊磚。邊說邊用小圓點把小兔和磚連起來),正好都對上,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說小兔的只數和磚的塊數同樣多。(板書:同樣多)學生讀。
你能邊指圖邊用「同樣多」說一說嗎?
同桌互說。
請同學們找一找,在圖中還有同樣多的事物了嗎?
2、認識「多」、「少」。
我們會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比較小兔和磚的數量了。圖中還可以比什麼?
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數量同樣多的物體進行比較,另一種是數量不一樣多的`物體進行比較。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3隻小豬和4根木頭,你能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嗎?
1隻小豬對1根木頭,小豬沒有多餘,而木頭有多餘,就是木頭多,小豬少,我們就說木頭的根數比小豬的只數多,小豬的只數比木頭的根數少。(板書「多少)
用不同的形式讓學生說一說。
你能用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來說一說其他物體的比較嗎?
三、鞏固練習,強化認知
1、探索生活。
同學們,表現非常出色,找到了圖中的數量關系。那在我們的周圍,你還能發現那些同樣多,還有多出與少出的事物呢?
學生自由觀察、交流、評價。
2、在多的後面打對。
3、在少的後面打對。
4、動手操作。
老師提要求擺一擺。
a、每一行擺4個圓,在圓的下面擺三角形,三角形比圓多一個。第二行擺幾個三角形?
b、第一行擺五朵花,第二行擺的比第一行少一朵,第二行擺幾朵花?
c、可讓學生自己任意的擺,然後用一句話說一說你是怎麼擺的?
5、動腦筋思考
課堂總結,暢談收獲。
這節課你又有什麼收獲?
小結:通過學習和比較,我們知道物體有多、有少、還有同樣多之分,在比較「多少」中我們認識了一一對應,並掌握了比較的方法。
四、課後作業
1、練習一的第3、4題。
2、《教材全練》第二頁
❻ 一年級數學下 什麼比什麼多的問題
這問題是兩個數相比較。
如:6和3的數相比。確良
要讓孩子知道誰大,誰小。孩子的答案是6大,3小。
比時看你是把大數放在前還是放在後。
如:6在前。就是6比3大多少。就是大的數在前比,對大多少?
小數3在前,就是3比6小多少。就是小的數在前,對小多少?
總之:兩個不同的數相比。大多少和小多少是用減法。這樣的方法學生容易理解。
❼ 一年級數學 11比幾少1,比幾多1
11比幾少1?
」少1「在這里可以理解為數學的」+1「
得」11+1=12」
所以答案是:11比12少1
11比幾多1?
」多1「在這里可以理解為數學的」-1「
得」11-1=10"
所以答案是:11比10多1
❽ 一年級數學比多少詳細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關系符號「>」「<」「=」並理解其含義,知道讀法、寫法,能用詞語(大於、小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找一找,數一數,比一比的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符號化思想方法,以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符號的簡潔、明了的應用功能,感知符號在數學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以及創新的數學思想。
二、目標分析
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是數概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學習這部分知識是有困難的。教學時,引導學生在已有的一一對應比較多少的方法基礎上來學習,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形式來表徵比較的結果,並在此基礎上引入「>」「<」和「=」三種符號及其含義。由於「>」和 「<」 比較相近,學生難以分辨,教學時,通過學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師講授的順口溜以及之後的小游戲來幫助學生熟悉並且能正確使用這三種關系符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區分和記憶「>」和「<」。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和「=」。
四、教學准備
課件,猴子、梨、桃、香蕉圖片,三種符號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1.回顧已經學習了哪些數字?(1~5)
2.小猴歡歡今天過生日,它邀請了2位好朋友一起參加生日派對,歡歡的爸爸、媽媽幫它們准備了很多好水果,來看看都有些什麼?(出示圖片)(2根香蕉、3個桃子、4個梨)
師:怎樣擺就能一眼看出誰多誰少?
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一一對應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來。發現猴子數量和桃子的數量一樣多,梨的數量比猴子的數量多,香蕉的數量比猴子的數量少。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創設小猴過生日的故事情節有效地激發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舊知和新知搭建了橋梁。
(二)激發興趣,類比遷移
1.認識關系符號
(1)教學「=」
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師:一隻猴子吃一個桃子,桃子夠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要求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加以說明。3隻小猴的數量和3個桃子的數量同樣多,可以寫成3和3一樣多。
師:數量一樣多的情況用符號怎樣表示?
可以讓學生先表達想法,之後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梳理,將3和3一樣多寫成3=3,並認識等號。
總結:當小猴和桃子的數量同樣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來表示,讀作「3等於3」。由於等號表示的是兩邊的數量相等,所以寫的時候要把兩條線畫得均勻而且一樣長。(板書3=3,等號,讀作:3等於3)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個新認識的符號朋友。
(2)教學「>」
師:一隻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夠分嗎?大家想辦法說明。
預設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出猴子多,香蕉少。
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量和桃子的數量同樣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量比香蕉的數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2。
總結:猴子的數量3多於香蕉的數量2,我們就用「>」(大於號)來表示,把3寫在前面,然後寫「>」,最後寫2。讀作「3大於2」。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二個符號朋友。
(3)教學「<」
師: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現在咱們來分一分梨。一隻猴子吃一個梨,梨夠分嗎?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1:用一一對應擺圖的方法比較猴子少,梨多。
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量和香蕉的數量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量比梨的數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4。
總結:也就是說把3寫在前面然後寫上「<」這個符號 ,最後再寫4。這個「<」是小於號,表示3比4少,讀作3小於4。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三個符號朋友。
要求學生用學具擺出圖,找到兩個數大小關系,並用所學的符號進行連接。將擺圖的結果寫出來,再與他人說一說。
師:剛剛咱們認識了3個很棒的符號朋友,通過讀一讀和寫一寫,你發現它們身上的優點了嗎?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4)辨析: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一對好兄弟,長得很像,該怎麼區分它倆呢?(張著大大的嘴的一
邊就是大數,尖尖的小尾巴的一邊就是小數,大數在前面就是大於號,小數在前面就是小於號。)
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並教順口溜:大數在前用大於號,小數在前用小於號。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2.小游戲:
(1)介紹游戲規則
出示兩張數字卡片,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並用「>」「<」或「=」連接。教師演示游戲
玩法。教師出示5和3,學生選擇「>」擺在兩個數中間。
(2)同學之間進行游戲,一人出題,其餘人擺符號。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小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可以表示兩邊的數的大小,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建立數感和符號意識。
❾ 一年級比多少的數學應用題題
哥哥做了10件好事,弟弟做了6件好事,哥哥比弟弟多做幾件好事?
10-6=4(件)
答:哥哥比弟弟多做4件好事。
❿ 教孩子一年級數學什麼比什麼多有什麼好辦法嗎
用他感興趣的東西期比較比較對了,給點感興趣的獎勵(孩子特別喜歡獎勵,哪怕是根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