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賽獎項等級是怎麼樣的
美賽共設置6個獎項,分別是Outstanding Winner(美賽特等獎)、Finalist(美賽特等獎提名)、Meritorious Winner(美賽一等獎)、Honorable Mention(美賽二等獎)、Successful Participant(成功參賽獎)、Unsuccessful Participant(不成功參賽)。這幾個獎項,分別被縮寫為O獎、F獎、M獎、H獎、S獎、U獎。
比如2018年的成績中,O獎佔比0.16%;F獎佔比0.22%; M獎佔比9.74%; H獎佔比36.1%。拿到S獎以上的基本為100%,只要成功提交不跑題的論文就肯定可以拿到S獎。
而U獎會頒給被發現抄襲、違反規則、未能在指定時間內提交論文的團隊,這兩類獎項的數據,就不提了。重點說下,F獎是指進入特等獎角逐但未得到特等獎的隊伍。從數據中看,發現能進入F獎的隊伍就已經很少了,而進一步再獲得O獎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1)美賽數學建模拿獎什麼水平擴展閱讀: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主辦,是唯一的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也是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建模競賽。賽題內容涉及經濟、管理、環境、資源、生態、醫學、安全、未來科技等眾多領域。
競賽要求三人(本科生)為一組,在四天時間內,就指定的問題完成從建立模型、求解、驗證到論文撰寫的全部工作,體現了參賽選手研究問題、解決方案的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為現今各類數學建模競賽之鼻祖。
MCM/ICM
是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和 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 的縮寫。MCM 始於 1985 年,ICM 始於 2000 年,由 COMAP(the Consortium for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主辦,得到了 SIAM,NSA,INFORMS 等多個組織的贊助。MCM/ICM 著重強調研究和解決方案的原創性、團隊合作、交流及結果的合理性。
『貳』 美賽o獎是什麼水平
在數學建模競賽這個圈子內,O獎非常厲害,可以說是每個數模參賽者都想獲得的榮譽。
O獎全稱Outstanding winners,中文翻譯為特等獎,是美賽里的最高獎項了。首先,O獎的比例非常低。以2014年美賽為例:A,B題一共6755支隊伍,共有13個O獎;C題一共1028個隊伍,共6個O獎。也就是說每個題都有上千甚至幾千支隊伍,但該題獲得O獎的隊伍是個位數(一般是六七個)。這個比例還是非常低的,2014年MCM獲O獎比例大概是1/500, ICM獲O獎比例大概是1/200
因為這么低的比例,所以這個獎在國內的數模圈子裡有種傳說的色彩。國內很多實力不錯的學校歷史上都沒拿過O獎,比如在湖北就只有我們學校拿過,像武大這樣數模實力出色(國賽拿過高教杯)的學校在美賽也只拿過F,離O還差一點點。在我們學校,哪一屆有人獲得了O獎,也會是數模基地的一件大新聞,論文會被當做範文流傳,基地的老師也會反復在學弟學妹面前講解分析O獎論文;因為每年都有不少國賽一等獎與美賽一等獎,而O獎在我們學校也是幾年出一次。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和探究線索
『叄』 美賽O,F,M,H獎分別相當於國賽什麼獎
特等獎,特等獎候選獎,一等獎,二等獎,成功參與獎。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共設置五個獎項,分別為Outstanding Winner,Finalist,Meritorious Winner,Honorable Mentions,Successfully Participation。
在國內約定俗成地將這五個獎項分別對應為特等獎,特等獎候選獎,一等獎,二等獎,成功參與獎,O—特等獎0.5% ,F—特等獎候選提名1% ,M—工等獎13%,H—二等獎30%,S—成功參賽獎55%。
(3)美賽數學建模拿獎什麼水平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美賽的問題一般比較棘手,用戶在4天時間內,提出非常出色的方案不容易,因此大家在比賽過程中,應該首先提出一個可行性方案,並且求解該方案,作為一個保底的模型。
如果時間充足的情況下,進一步將模型深入化,考慮更多的因素進入模型,一步一步地深化問題。
在真正科研過程中,結果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不可或缺,在美賽中也是如此,詳細的結果分析很容易提升論文的檔次,這是國際一等獎和國際二等獎的關鍵區別,甚至可以憑借這一點沖擊特等獎。
『肆』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一等獎有用嗎
含金量很高,獲獎會對以後申請國外學校大有幫助。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主辦,是唯一的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也是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建模競賽。
賽題內容涉及經濟、管理、環境、資源、生態、醫學、安全、等眾多領域。競賽要求三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參加)為一組,在四天時間內,就指定的問題完成從建立模型、求解、驗證到論文撰寫的全部工作,體現了參賽選手研究問題、解決方案的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為現今各類數學建模競賽之鼻祖。
比賽時間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每年的比賽時間一般定在二月初,需要通過官方網站報名,而且需要有固定的指導教師。一般各大高校均會組織感興趣的同學進行賽前培訓以及報名、交費等事宜。
比賽以美國東部時間為准,其比北京時間晚了大約13個小時,也就是北京時間2月6日早上九時,美國東部時間是2月5日晚八時。
其實每一年的時間應該是固定的,但是由於該大賽有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大學生參賽,故偶爾會因為某些事而更改時間。像2013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比賽時間起初安排在中國農歷年的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五四天三夜。後經中國方面協商更改與中國農歷年小年左右。
『伍』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怎麼樣
沒有任何人給頒獎,就是國家組委會給發一個證書,這個證書由賽區組委會直接下發到學校了!
『陸』 美賽的s獎是什麼標准
美賽的S-Successful Participant翻譯成中文應該是成功參賽,嚴格意義上不算獎。
美賽能算得上是獎的只有H-HonorableMention-榮譽提名-二等獎、M-Meritorious Winner-功績優勝-一等獎、F-Finalist-終評名單-特等獎提名、Outstanding Winner-傑出優勝-特等獎4種。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主辦,是唯一的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也是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建模競賽。賽題內容涉及經濟、管理、環境、資源、生態、醫學、安全、等眾多領域。
競賽要求三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參加)為一組,在四天時間內,就指定的問題完成從建立模型、求解、驗證到論文撰寫的全部工作,體現了參賽選手研究問題、解決方案的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為現今各類數學建模競賽之鼻祖。
發展歷史:
1985年,在美國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下,創辦了一個名為「數學建模競賽」(Mathematical Competition In Modeling 後改名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簡稱MCM)一年一度的大學水平的競賽,MCM的宗旨是鼓勵大學師生對范圍並不固定的各種實際問題予以闡明、分析並提出解法,通過這樣一種結構鼓勵師生積極參與並強調實現完整的模型構造的過程。
它是一種徹底公開的競賽,每年只有若干個來自不受限制的任何領域的實際問題,學生以三人組成一隊的形式參賽,在四天內任選一題,完成該實際問題的數學建模的全過程,並就問題的重述、簡化和假設及其合理性的論述、數學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及軟體)、檢驗和改進、模型的優缺點及其可能的應用范圍的自我評述等內容寫出論文。
由專家組成的評閱組進行評閱,評出優秀論文,並給予某種獎勵,它只有唯一的禁律,就是在競賽期間不得與隊外任何人(包括指導教師)討論賽題,但可以利用任何圖書資料、互聯網上的資料、任何類型的計算機和軟體等,為充分發揮參賽學生的創造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第一屆MCM時,就有美國70所大學90個隊參加,到1992年已經有美國及其它一些國家的189所大學292個隊參加。據主辦方公布,2019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吸引了包括美國、中國在內的來自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的25370支隊伍參賽,競賽已經成為一種國際性競賽,影響極其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