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四等份
教學內容 數學:快樂的生日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或四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重點難點 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
教學准備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若干圖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你們聽過《兩只狗熊》的故事嗎?
2、教師簡單重復故事內容。
教師:誰能告訴老師故事中狐狸是怎樣騙小熊的麵包吃的?如果給你一個圓麵包,你會分成一樣大的兩塊嗎?現在我給你們每人一塊,讓你們來分,相信你們一定會分得很好!
二、幼兒操作,等分圓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1、教師:有什麼方法證明你分的兩塊是一樣大的?
2、教師引導幼兒用重疊對應的方法比較分出的兩份是不是一樣大,並且引導幼兒把分開的兩份中的一份與原來的相比,理解分成的每一份都要比原來的要小。
3、教師總結: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一半。二等分就是把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二份。把分開的兩份合起來會變成原來的圖形。
4、教師出示多種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教師:你能把這些圖形都分成兩等分嗎?
三、引導幼兒學習四等分。
1、教師:剛剛我們把正方形分成了兩等分,現在你能想辦法把他們分成四等分嗎?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並反饋方法。
3、教師總結:提醒幼兒四等分就是把一個圖形分成四個一樣大小的圖形。
4、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把正方形分成四等分的分法,那麼請小朋友試一試把長方形分成四分不同的分法。
5、鼓勵幼兒介紹四等分的方法,並用重疊的方法進行比較。
6、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操作記錄表,在幾何圖形上劃線,記錄自己四等分的方法。
四、活動評價
針對幼兒的操作作業進行以鼓勵為主的總結性評價。
附:故事:兩只笨狗熊
狗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大黑,一個叫小黑,它們長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兩只笨狗熊。
有一天,天氣真好,哥兒倆手拉手一起出去玩兒。它們走著,走著,忽然看見路邊有一塊乾麵包,撿起來聞聞,嘿,噴噴香。可是只有一塊乾麵包,兩只小狗熊怎麼吃呢?大黑怕小黑多吃一點,小黑也怕大黑多吃一點,這可不好辦呀!
大黑說:"咱們分了吃,可要分得公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
小黑說:"對,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
哥兒倆正鬧著呢,狐狸大嬸來了,她看見乾麵包,眼珠骨碌碌一轉,說:"噢,你們是怕分得不公平吧,讓大嬸來幫你們分。"哥兒倆說:"好,好,咱們讓狐狸大嬸來分吧。"
狐狸大嬸接過乾麵包,恨不得一口吞下去,可是它沒有這樣做,它把乾麵包分成兩塊,哥兒倆一看,連忙叫起來:"不行!不行!一塊大,一塊小。"
狐狸大嬸說:"你們別著急,瞧,這一塊大一點吧,我咬它一口。"狐狸大嬸張開大嘴巴,啊嗚咬了一口,哥兒倆一看,又叫起來了:"不行,不行,這塊大的被你咬了一口,又變成小的了。"
狐狸大嬸說:"你們急什麼呀,那塊大了我再咬它一口吧。"狐狸大嬸張開大嘴巴又啊嗚咬了一口,哥兒倆一看,急得叫起來:"那塊大的被你咬一口,又變成小的了。" 狐狸大嬸就這樣這塊咬一口,那塊咬一口,乾麵包只剩下小手指頭那麼一點兒了。它把一丁點大的乾麵包分給大黑和小黑,說:"現在兩塊乾麵包都一樣大小了,吃吧,吃吧,吃得飽飽的。"
大黑和小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小朋友說說看,它們是不是兩只笨狗熊?
備注欄
以故事導入主題,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到數學不是生硬的。
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先探討二等分,逐漸過渡到四等分的知識。
每一個環節都結合幼兒的操作和教師的總結和反饋。
Ⅱ 幼兒園數學1個對1個教案怎麼寫
教學理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生教育的奠基階段。」它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高質量的幼兒教育是幼兒積極主動的態度、強烈的學習興趣、有效地與環境互動的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識、責任感等等。所以,教師應了解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設計思路:秋天到了,大樹落葉了,水果成熟了。小朋友在散步時都會不由自主地去撿落葉,時不時地發出一陣陣尖叫聲、歡呼聲,有時為了樹葉的顏色、大小、形狀爭得漲紅了小臉。看著大家這么濃厚的學習興趣,我想:不如設計一次活動,讓大家在活動中得到滿足。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能手口一致地點數,並能按顏色、大小分類擺放。 2、運用觀察法比較蘋果的不同特徵,按顏色、大小進行正確分類。 3、通過活動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 二、活動准備: 1、大的紅蘋果30個;小的紅蘋果30個;大的綠蘋果30個;小的綠蘋果30個;(可供幼兒操作的蘋果樹2棵)大籮筐1個;小籮筐1個;不大不小的筐一個; 2、課件:蘋果園景色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手口一致的點數,並按顏色、大小分類擺放。 難點:通過觀察、比較、操作,感知蘋果的不同特徵。按顏色、大小進行正確分類。
Ⅲ 中班數學《數圖形寫數字》的教案有這種教案嗎
一、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區分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2.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復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認識。 三、教學難點初步感知幾種圖形的組合和轉換關系。 四、活動准備1.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徵。 2、自製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幼兒人數。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五、活動過程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麼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撿自己喜歡的顏色、形狀的石頭。"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 5、游戲:按標記舉"石頭"。(分類練習)2.幼兒操作--鋪"石頭"(1)談話引入。 大家撿到了那麼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
Ⅳ 數學 棒棒忙
46;50 47;72 48;77 49;216 50;8
51;90 52;女生人數,100 53;10 54;64.8,50
55;5 56;386
Ⅳ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較多少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較多少、樣多
教師:屈老師
【活動前評析】
比較多、少、樣多小班科學活動感知類內容而比較多、少、樣多也平時生活經常運用何更好讓孩子更好掌握和學慣用對應方法比較物體多、少、樣多我比較重視環節本活動採用蓋瓶蓋方法讓孩子操作學習比較再通過練習解決多、少、樣多問題通過游戲活動分點心對所學知識予鞏固層層遞進游戲採用〈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片愛小羊形象貼近幼兒能更好調動學習和操作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對應方法比較兩組(兩物體)多、少、樣多(感知目標)
2、能用對應方法解決多、少、樣多問題(能力目標)
3、體驗解決問題快樂(情感目標)
【活動准備】
1、瓶子三組
(1)三組顏色樣瓶子分別紅、黃、藍三組每組瓶身與瓶蓋顏色相同(即紅色組憑身紅色瓶蓋也紅色)
(2)瓶蓋數量與瓶身樣
2、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卡通形象若干
3、點心卡片:香草蛋糕、巧克力草餅、青草沙拉若干分
【活動過程實錄】
、操作活動:蓋瓶蓋
出示瓶身引導幼兒觀察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多瓶子些瓶子蓋子都沒有蓋好請們幫們找蓋子子給們戴上吧
1、第次操作:請幫紅色瓶子蓋上紅色蓋子
幼兒操作蓋瓶蓋引導幼兒發現蓋子比瓶子多並學習說蓋子比瓶子多
2、第二次操作:請幫藍色瓶子蓋上藍色蓋子
幼兒操作蓋瓶蓋引導幼兒發現蓋子比瓶子少並學習說蓋子比瓶子少
3、第三次操作:請幫黃色瓶子蓋上黃色蓋子
幼兒操作蓋瓶蓋引導幼兒發現蓋子與瓶子樣多並學習說蓋子與瓶子樣多
該環節採用幼兒操作導入〈綱要〉提倡幼兒動手操作操作學習而小班幼兒思維比較直觀讓幼兒動手操作玩過程掌握所要學習知識事半功倍
二、嘗試解決多、少、樣多問題
1、請幼兒觀察紅色組瓶子觀察提問:
師:請們看看紅色瓶子和瓶蓋都找自己好朋友了
幼:沒有蓋子多出來了
師:蓋子多出來了沒有朋友了好孤獨啊會哭辦
引導幼兒想辦法解決多出來蓋子問題
幼:再找來和紅蓋子樣多紅瓶子樣樣多了
活動過程對表現好幼兒予小紅花獎勵激勵幼兒動腦筋想辦法
2、同樣方法引導幼兒解決蓋子比瓶子少問題
三、游戲:分點心
1、師:今天青青草原上小羊們來我們班做客啦快來看看都有誰
出示小羊分別: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介紹
2、師:小羊們從遠青青草原來肚子都餓了我們給們分點心吃吧
請幼兒按要求給小羊們分點心:
第次分點心:請給小羊們每人分塊香草蛋糕沸羊羊對香草過敏請要分給分好要求幼兒說說蛋糕和小羊比樣
幼:蛋糕和小羊比蛋糕比小羊少
第二次分點心:請給小羊們每人分塊巧克力草餅懶羊羊喜歡吃巧克力草餅了請分兩塊塊給分好要求幼兒說說蛋糕和小羊比樣
幼:蛋糕和小羊比蛋糕比小羊多
第三次分點心:請給小羊們每人分份青草沙拉分好說說蛋糕和小羊比樣
幼:蛋糕和小羊樣多
四、師:小羊們都吃飽了們開心邀請我們青青草原上去跳舞呢走吧我們起排好隊出發嘍
本環節採用孩子們喜歡卡通形象能夠更好調動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小班幼兒喜歡直觀形象東西越接近孩子喜歡形象越容易帶動孩子自主學習通過給自己喜歡角色分點心既能加深孩子對所學知識印象和鞏固又有效貼和了孩子心理課堂氣氛好且孩子注意力集(更多教案盡:屈老師教案網)
Ⅵ 比較先後學前班數學教案
活動目標:
學習按事件的先後順序排出序列,感知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系。
活動准備:
知識經驗准備;1、種子發芽、早晚的變化、洗手、脫衣服睡覺等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導入課題,講一講生活中的先後事件,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早上起床了先要做什麼?後要做什麼呢?
幼:先要洗臉、刷牙,後吃早餐2、師: 去上幼兒園,來到幼兒園里我們要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幼:先向老師問好,去區角玩游戲、收玩具、最後跟老師去做早操。
3、師:吃點心了我們要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幼:先洗手、後吃點心。
小結:小朋友剛剛我們說了很多平時做事情的先後順序,知道我們做事都有先後順序。今天我們來學習認識先後。
二、幼兒分組操作活動,鞏固幼兒對時間與事件先後的理解。
1、請個別幼兒示範操作。
師:植物的生長過程也是有先後順序。
種子發芽長出兩片葉子長出許多葉子2、幼兒分組操作,根據圖片內容的先後排序。
師: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准備了一些生活及自然變化的圖片,請小朋友給圖片排序。
3、 分享交流,教師評價。
師:小朋友為故事圖片排好了序列,來看看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師:這組的小朋友你們是怎樣給洗手的順序排序的?
幼:我們是根據老師教我們的洗手方法來排序的。
師:這組的是從早到晚的變化排序,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幼:我們是看從太陽到月亮來排序。
師:這組的小朋友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幼:我們是先起床再穿衣服排序。
4、教師小結:在這次活動中都學會了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系,會按事件的先後順序排序。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可見的先後順序,請你說說還有那些?
媽媽炒菜的時候是先洗菜、切菜最後拿去炒好的。
Ⅶ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菜場》
主題目標: 1、感受和探索秋天的季節特徵和變化,了解它們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2、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探究活動,在活動中體會秋天的美。 主題線索與內容: 線索一:秋天的果實 水果店 水果娃娃 水果色拉 秋天裡的果娃娃 種子展覽會 種子的傳播 剝花生(建178) 撒豆豆 果實的分類 線索二:秋天的大自然(參見街心花園) 落葉樹和常綠樹(學9 1)/林中的樹(多248) 撿落葉(親子活動) 七彩葉 葉子變變變 一片紅楓葉 花園里有棵梧桐樹(學18 1) 紅茶坊(多302/學11 2) 秋天的花(學185) 線索三:秋天的天氣 觀察天氣的變化(與人的關系) 學習記錄天氣預報 看雲識天氣 線索四:菜籃子 菜場調查表、參觀小菜場、買菜 辨認蔬菜 製作蔬菜湯 樣樣蔬菜都愛吃 小菜園 快樂種植園 蔬菜變變變
Ⅷ 幼兒園中班數學圖形有多少的教案
一、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區分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2.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復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認識。 三、教學難點初步感知幾種圖形的組合和轉換關系。 四、活動准備1.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徵。 2、自製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幼兒人數。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五、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麼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撿自己喜歡的顏色、形狀的石頭。" 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 5、游戲:按標記舉"石頭"。(分類練習)2.幼兒操作--鋪"石頭"(1)談話引入。 大家撿到了那麼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