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1年級數學按順序寫數,1,2,4,(),(),16怎樣填
供參考
B. 小學一年級數學新思維找規律填數
為了好說明
從左邊數第一排第一個空格數字我用a表示第二個用b表示第二排第一個用c最後一個用d表示
如果a-b=c-d那麼就有a-c=b-d么 還有a+d=b=c
紅箭頭方向上方與下方的差是一樣的綠箭頭左邊減去右邊的得數也一樣
就是對角數字的和是一樣的
也就是只要滿足a-17=13-d 或者 a-13=17-d
a要大於等於17
d要小於等於13的整數
就有17
13
和18
12
和19
11和20
10
和21
9和22
8
和23
7和24 6和
25
5
和26
4
和27
3
和28
2
和29
1
和
30
0
規律1就是第一格子的數字
大於或者等於17
規律2 最後一格數字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13
規律3
第一格數字和最後一個格子的數字的和等於17+13也就是另外一條對角線上的和
C. 小學數學3.6.9.後面的的數怎麼添要有規律
12,15,18…… 3是1*3,6是2*3,9是3*3,接下去就是1*3,5*3,6*3……
D. 一年級數學規律排序題怎麼教
簡單找規律題目 ( )( ) 3 ( ) 5 6 7 這類題目,從後半部的5.6.7,我們可以看出,這是按數字的正常順序排列的. (1 )(2 ) 3 ( 4) 5 茄諸季 6 7
2.
單.雙數 找規律題目 1 3 5 7 ( ) ( ) ( ) 2 4 6 8 ( ) ( ) ( ) 解法1 ,單數,雙數填寫. 解法2 ,相鄰兩個數的差是2.3-1=2; 5-3 =2 解法3 ,讓孩子自己按正常順序寫出數字.再在數字下面標出題目中出現的數字.這樣孩子就一目瞭然的看出題目中數字的排列規律(如下圖). 1 3 5 7 (9 ) ( 11) (13 ) 2 4 6 8 (10 ) ( 12) (14 )
3.
相隔2到3 找規捕截律題目 1.(1)1 4 7 () () (2) 3 6 9 () () 2.(1)1 5 9 () () (2) 2 6 10 () () 解法1 ,1,相鄰兩個數的差是3.(1)4-1=3; 7-4 =3 激溝 (2)6-3=3; 9
E. 一年級找規律填數字1、1、2、4、7()()()後面怎麼填
11、16、22。
分析如下:
1、觀察數列:1、1、2、4、7;
2、1-1=0;2-1=1;4-2=2;7-4=3;
3、發現規律:前後項相差依次是:0、1、2、3。
4、所以,接下來前後項相差依次是:4、5、6;
5、7+4=11;11+5=16;16+6=22;
6、所以,答案是:11、16、22。
(5)一年級數學按規律填數怎麼教擴展閱讀:
找規律題的方法:
1、標出序列號:找規律的題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順序給出一系列量,要求我們根據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規律。找出的規律,通常包序列號。所以,把變數和序列號放在一起加以比較,就比較容易發現其中的奧秘。
2、公因式法:每位數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後再找規律,看是不是與n,或2n、3n有關。
3、有的可對每位數同時減去第一位數,成為第二位開始的新數列。
4、有的可對每位數同時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數,成為新數列,然後,在再找出規律,並恢復到原來。
F. 一年級數學按規律填數 是上下左右填數、第一題、上面9左面4右面5下面填幾二題、左面4右面3上面7下面填幾
第一單元 100以內數的認識(1) 第一課時 數數、數的組成教學內容:數數、例1、例2 教學目標:會數100以內的數。 教學重點:會數會認100以內的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數?生說:學過0—20的數,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字,數 字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板書) 二、教學導學達標 1、教學例1,數小棒 (1)數100以內的數,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方法數。 (2)引導學生概括、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三十九後面是(),九十九 後面是()。 2、教學例2,數一數,再口答。 (1)通過「估一估有多少只羊與多少只兔?」告訴學生:為了驗證自己得對不對,應 一隻一隻來數,下面學習例2:100以內數數。 (2)讓學生們先自己數一數灰兔有( )只,白兔有( )只,灰兔與白兔一共有 ( )只。這個數十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 (3)灰兔和白兔、白羊和黑羊一共( )只。這個數是由( )個十組成的。 三、達標測評:按數的順序填數。 0 . 10 .20 .( ). 40 .( ) .60 .( ) .80 .90 .100. 第二課時(2)教學內容:教科書4—5頁。 教學目標:明確說出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重點:會寫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從二十一數到六十五。 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三、導學達標: (一)情境引入,例3 1、同學們,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禮物(同學們展示三盒零二個乒乓球,每一盒子有十 個),估計一下,大約有( )個球,( )個十和( )個一組成三十二。 2、每一盒10枝裝,共2盒,零的有3枝筆,共有( )枝筆。( )個十和( )個一組 成二十三。 3、引導學生觀察7個盒子,每盒裝10個月餅。讓學生們自己數一數有( )個十是七 十。 (二)課堂活動:數小棒 1、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十數到一百,再從一百倒數到一十。 2、一根一根地數,從六十數到八十八。 3、下面各數再往後數一個數是多少?(口答) 三十九( ) 六十九( ) 二十九( ) 七十九( ) 四十九( ) 九十九( ) 五十九( ) 八十九( ) 四.布置作業: 15頁:第一題 .第二題 .第三題做在數學書上。 第三課時(3) 讀數、寫數教學內容:讀數 . 寫數、例1、例2。 教學目標:1、會用計數器上的珠子來表示數。 2、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的名稱和順序。 3、會利用計數器正確讀數、寫數。 教學重點:利用計數器正確讀數、寫數。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4個十和6個一組成( ),30里有( )個十。 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三、導學達標 1、教學例1。 學生兩人一組擺出24根小棒,說一說它的組成,然後想一想:2捆(即20 根)應擺放在計數器的哪個數位上?4根呢? 2、教學例2。 (1)寫一寫,讀一讀: 讓學生在計數器下面寫 , 知道寫作:是小寫 . 讀作:是大寫 讓學生知道十個十是一百,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 (2)讓學生知道從右邊起,第1位十個位,第2位是十位,第3位是百位。 (3)小結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四、達標測評: ( )個十和( )個一 . 組成三十二。 ( )個十和( )個一 . 組成二十三。 ( )個十是七十。 五、布置作業: 「練習一」:16頁、第4題 第一課時(4) 數的順序與100以內比較大小 教學內容:教材第10頁,例1。 教學目標: 讓學生按順序填數,讓學生體會教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新。 (1)請小朋友自己說說你最喜歡的數?並說說你為什麼喜歡它。 (2)有的學生說自己喜歡22,因為這兩個數字都像鴨子。 (3)有的說自己喜歡7,因為她今年7歲。 (4)有的說自己喜歡39,這個數是爸爸的年齡。 教師:你們知道老師喜歡哪個數字嗎?猜猜看。學生回答(略) 老師最喜歡81。(板書:81)班上81個小朋友老師都喜歡。 (5)下面我還得請喜歡22的孩子說一說,22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你能說出它 前面的兩個數和它後面的5個數嗎? (6)學生回答後教師分別板書出22前面的21和20以及22後面的23、24、25、26、27。 (7)請小朋友翻開書第10頁,你們能按數的順序寫出空格里的數嗎?比一比,看誰填 得又對又快。學生完成後集體改正。 (8)讓學生相互交流後,抽學生說表中的規律,其他學生補充盡可能地找出表中的所有規律。 第二課時(5) 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內容:教材第11頁,例2—例3及相關的課堂活動與練習。 教學目標:能用不同的方法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重點:能用不同的方法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新。 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海嗎?學生:喜歡。 瞧,一群可愛的小動物正在海邊的沙灘上舉行拾貝殼比賽,小熊多多拾了45個貝殼, 小豬羅羅拾了51個貝殼,它們倆都 認為自己拾貝殼多,現在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幫忙,比比它們倆到底誰拾的貝殼多?你們願意 嗎?學生:願意。 要當好小裁判,就要用到我們今天學習的大小比較方法。(板書課題)老師與祝小朋 友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都能成為一 個很好的小裁判。 二、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教學例2。 1、讓學生們在桌上擺出45根小棒,你擺了幾捆幾根?再擺51根小棒,又擺幾捆幾根呢? 2、再讓小朋友自己先比一比,兩堆小棒哪堆多?為什麼? 3、請小組內小夥伴互相交流自己的比較方法,抽學生匯報交流結果。 小結,這個小組的辦法真好,他們直接比較捆數(4捆比5捆少1捆)的多少。可以這樣 想,一捆是幾個十?(1個十),45里 有幾個十?(4個十),51里有幾個十?(5個十),剛才這個小組的孩子實際上就是比較 45和51十位上的數4比5小,知道45比51小的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學生:有很多。 三、教學例3。 請用剛才學的比較兩個數的方法,試著完成例3,小組內的小夥伴可相互討論: 23○32 45○43 第三課時(練習課)(6) 教學內容:處理第15頁——17頁「練習一」的1題——9題。 教學目標:能根據所學知識解答問題。 教學重點:能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練習題。 二、導學達標:處理練習一 第1題,數一數,學生自己完成。 第2題,師讀題,學生完成,集體評議。 第3題,找朋友,學生做在書上,師檢查。 第4題,看數畫「○」,師檢查學生做的情況。 第5題,從31起,按數的順序把各個點連起來,學生很容易完成。 第8題,運蘋果,老師引導學生完成,要求學生弄清題意。 第9題,了解生活中的數,引導學生完成。 思考題:有一定難度,引導學生讀懂題意,正確解答。 布置作業: 6題,7題 7 認識人民幣 第一課時(7) 教學內容:認識人民幣,例1,例2 教學目標:1、知道人民幣的單位 2、認識各種人民幣 3、記住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人民幣,知道各種人民幣之間的交換。 教學過程: 一、通過情境圖引入人民幣:、 商場里有大人、小孩在買東西要用人民幣,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二、認一認 1、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有: 1分、2分、5分。 2、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有: 1角、2角、5角。 3、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有: 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4、不同單位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 顏色、圖樣、正面、反面。 5、認識人民幣「角」與「分」幣的關系。 一分一分地數。數到10分就是1角。 1角=()分10分=()角 6、認識人民幣「元」與「角"幣之間的關系 一角一角地數。數到10角就是1元。 1元=()角10角=()元 三、換一換: 1元=10角 1角=10分 填一填: 1角可換( )個2分 10元可換1張5元和( )張1元 2角可換( )張1角 1元可換( )張5角 50元可換2張20元( )張10元 100元可換( )張50元 課題練習: 1,2 第二課時(8)教學內容:21頁,例3。 教學目標:能根據各種學慣用品的價錢回答有關問題。 教學重點:能根據自己錢的多少,有計劃的買東西。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元=( )角 1角=( )分 二、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三、導學達標 一本書學書4元錢 一本練習本4角錢 一瓶膠水5角錢 一枝鉛筆3角錢 一個卷筆刀6角錢 一支圓珠筆1元錢 一個文具盒8元錢 1元錢可以買哪些學習品? 用2元錢買一瓶膠水和1枝圓珠筆,還剩多少錢? 我的錢只能買一個卷筆刀,猜一猜我可能有多少錢?` (1)如果有2元錢,你准備買哪些東西? (2)你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3)說一說,你是怎樣愛惜人民幣,怎樣節約用錢的。 第三課時(練習課)(9)教學內容:處理練習二3—7題。 教學目標:會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 教學重點:會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元=( )角 1角=( )分 二、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三、導學達標 處理「練習二」3題—7題 第3題填空,引導學生完成,集體評議。 第5題,買下面水果,應找回多少錢? 讓學生明確題意,正確解答。 第6題,小小售貨員。 先解答問題,在提出數學問題。 第7題,環保回收站。 引導學生正確解答。 思考題:明明和方方有同樣多的錢,買一本字典後還剩7角,買一本童話書後還 剩8角,是字典貴還是童話書貴? 讓學生明確題意,正確解答 布置作業: 第4題 整理與復習(10)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能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 教學重點:能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導學達標 1、復習數的組成 63可以分成60和( ),40和8組成( ) ,27分可以分成( )和( )。 2、接電話(連線) 完成27頁:2題。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下面的數填在橫線上: 十位上是8的數 ————————————————— 個位上是5的數 ————————————————— 三、布置作業:1.28頁、第2題、第3題 、第4題、 第5題 第6題 2、 實踐活動: 自己上街買學慣用品或幫助媽媽買東西。 第二課時(11)教學內容:整理復習元、角、分之間的進率,以及買東西怎樣付錢。 教學目標:熟練掌握所學知識。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所學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處理整理與復習5—8題 (1)第5題:填空。讓學生自己完成 5元=( )角 17角=( )元( )角 30分=( )角 2元3角=( )角 20角=( )元 4角=( )分 (2)第7題:教學第7小題時,要組織學生按題目的要求做游戲,在游戲過程中, 可以用比賽的方式,看哪組同學報得最快,用提高報數速度的要求,促使學生熟練掌 握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 (3)實踐活動8題 讓學生幫媽媽買東西,然後把買東西的過程說給你的小夥伴聽。 小結:同學們交流的都很好,總之,這道題的付錢方式較多,要通過多種付錢 方式,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第三課時(12) 自我評價 1、在正確答案右面的○里塗色。 (1)個位上是7的數:72○ 27○ 67○ (2)比59多1的數: 70○ 58○ 60○ (3)十位上是8的數:86○ 88○ 28○ (4)最大的兩位數: 10○ 90○ 99○ 2、找規律填數: (1)48—50—( )—54—( )—( ) (2)90—88—( )—( )—( )—( ) (3)50—60—( )—80—( )—( ) (4)65—70—( )—( )—( )—( ) 3、比賽跳繩 小華我跳了85下。 小麗:我跳得與小華同樣多。 小強:我跳得比小華少一些。小麗跳了多少下?(在合適的答案下面畫「√」) 小強可能跳了多少下?(在合適的答案下面畫「○」) 87下 83下 50下 85下 95下 4、下面一共有多少錢? 20元 10元 5元 2元 1元 5角 5角 5分 5分 5分 ( )元( )角( )分 布置作業:24頁:3 題——4題 第一課(13) 實踐活動:趕場 教學內容:教材第30—31頁。 教學目標: 1、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合作學習精神,進行必要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趕場就是趕會。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在父母的帶領下都趕過集吧,趕集也叫趕場,今天我們一塊去趕場好 嗎?板書課題(趕場) 二、導學達標 1、讓學生觀察趕場情景圖:有3個小朋友在買樹,樹2元一棵,有10元買棵樹 苗,你能提出什麼問題,5元買2棵,你能接著提出什麼問題。 2、觀察買魚的情景圖。 魚9元,付出10元,應找多少元? 3、觀察買菜情景圖。 用10元錢買菜找回8元,想想這些菜多少錢? 三、布置作業: 讓父母帶領買菜,自己買後看找的錢對不對。 第二課時(14) 教學內容:教材引頁內容:趕場 教學目標:1、知道趕場可以用到很多數學知識。 2、能根據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會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導學達標 (一)觀察情景圖,優良種子推廣站。 1、看圖,你發現了些什麼? 2、告訴科學家袁隆平爺爺的故事。 3、提倡科技興農,科學種田。 4、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指名提問題。 集體評議。 (二)體會趕場可以用到很多數學知識。 買樹苗 買菜 買魚 找錢 (三)讓同學想一想,自己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1、買優良種子:2元1包 3元1包 5元1包 4元1包 2、3元+2元+5元+4元=14元 第一單元教學後的反思 通過以上教學後自己認真的反思深深地認識到,學習數學關鍵是要學生體驗學數學的重要 性,在生活中的用處很多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我們用心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就能發現很 多數字都是用到100以內的數,是學生新舊知識結合起來,教學還要尊重學生的選擇,用說你 自己喜歡的數的方式,發揮學生的個性;我們還通過「老師最喜歡68這個數,因為我們班上有 68個小朋友老師都很喜歡你們」的話語,和諧師生關系;在學生找規律的過程中,一方面讓學 生盡可能的找出表中數的排列規律,另一方面說一個數的上、下、左、右的數,加深學生對 100以內數的排列規律的理解,並且用比較數的大小的方式,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運用價 值,通過價值體驗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 教學人民幣的反思 在教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同時,教學起點我直接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之上,學生憑借生活經 驗就知道買東西需要錢,這些錢也不需要全部講解,有些是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了的,教師 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向其他小夥伴介紹這些錢,這樣讓學生的生活經驗直接作用於學習,不 僅縮短了所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而且能有效的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於學習過程,並從中培 養學生成功體驗,還要給學生介紹錢的書面用語是「人民幣」,把學生的生活用語規范成書面 用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認識人民幣。此外,怎樣給人民幣分類、怎樣認識人民幣單位等問 題,全由學生自己解決。教學中還要注意把認識人民幣票面與認識人民幣的價值結合起來,在 學生認識人民幣票面的同時讓學生思考「這張人民幣能買哪些東西」,只有認識了人民幣的面 值,學生才算真正認識了人民幣。所以,重視從現實情景中引入數學問題,重視學生的生活經 驗對學習的影響,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成功體驗,其次,還要引導學生愛惜 人民幣的好品德。 第二單元 第一課時(15) 教學內容: 位置與方向 教學目標:1、會辨認上、下、前、後等方位,並能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解決有關問題。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上、下、左、右。等方位。 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 二、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三、導學達標教學例3 1、引導學生觀察19頁上面的例3彩圖,放學了同學們到公園里,有的捉迷藏,有的丟手絹,有的踢球。 看最上面的圖。 2、讓學生看丟手絹那幅圖,能提出什麼問題。指名解答,集體訂正。 3、說說你的前、後、左、右各是誰。 提出問題,集體評議。 布置作業: 小紅在小軍的前面,小東在小軍的( )面。在小紅後面的有( )、( )和( ),在小方前面的有( ) 、( )和( )。還可以怎樣說? 第二課時(16) 教學內容: 上下、前後 教學目標:1、知道物體或人之間的上下、前後位置關系。 2、能說出上下、前後位置。 教學重點:能說出上下、左右、前後位置。 教學過程: 1、引導學生看書上第34頁彩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上都有什麼,對於正確的回答給以肯定。 2、指名說出動物圖片。 (1)老鷹在孔雀的上邊。 (2)杜鵑在孔雀的左邊。 (3)白鶴在孔雀的下邊。 (4)八哥在孔雀的右邊。 3、讓學生說一說太陽鳥的下面有什麼? 對於正確的回答給以每位學生肯定、鼓勵。 4、讓學生看書上第35頁彩圖,說出圖上有哪些人,誰在誰的前後。 (1)兵兵在軍軍的後面,是第()排,第()組。 (2)紅紅坐在兵兵的右邊,是第()排,第()組。 (3)巧巧坐在玲玲的左邊,是第()排,第()組。 5、小結本節學習的主要內容。 6、達標測評,完成做一做。 練習三1、2、3、4題 第三課時(17) 教學內容: 左 右 教學目標:1、能分清左右。 2、會正確解答有關問題。 教學重點:能分清左右。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讓學生伸出右手, 知道另一隻手是左手。 2、讓學生看看自己的兩只手說出哪是左手,哪是右手。 3、引導學生說一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只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自己的兩只 手可以做什麼? 4、讓學生看看書上第36頁上,第1題:做一做。 把練習本放在數學書的下面,把語文書放在數學書的上面,把鉛筆盒放在數學書的左面把鉛筆放在數學書 的右面。 5、第2題:引導學生想一想自己坐在第幾排?自己的前、後、左、右分別是哪些同學? 6、第3題: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公共汽車的路上哪么多的叔叔阿姨起著自行車,都是靠公路的右邊行,他們都 遵守了這條交通規則嗎? 三、課堂活動,練一練,做一做. 課本第37頁: 第4題——第5題 四、小結本節學習的主要內容。 五、布置作業: 練習三:1題、2題、3題做在數
G. 小學一年級數學最大填幾和最小填幾,怎麼教6+( )>13,最小填幾。
最小肯定填8 最大的話,看小學一年級最大數字學到99或100這樣的 填咯
H. 一年級按規律填數這是怎麼做呢 ( )8( )( )11( )13( )15
一年級按規律填數這是怎麼做呢 ( 7)8( 9)( 10)11(12 )13(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