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小班數學復習教案
活動目標
見到1---5熟練反應並說出,對數學數字產生濃厚興趣。通過游戲和簡單的兒歌,經反復操練,熟知1--5 。
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重點難點
重點: 復習1--5,讓幼兒掌握清楚。難點:學習點數1---5,初步感知1--5的分合。
活動准備
數字卡片,磁鐵。
活動過程
課前活動:做律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一:導入
點數不同顏色的磁鐵,寫出1--5(磁鐵擺在格子下),教師示範,請個別的幼兒上前點數。引題
二:在格子內些好1,2,3,4,5
(1)示範後,引導幼兒說:這是*,*像什麼
(2)出示卡片,認讀1--5,打亂順序,認讀。
(3)這是什麼?這是***,**像什麼,**像(利用卡片)讓幼兒說。
(4)請幼兒上前自己選卡片,自己說,「這是什麼?**像什麼。(鼓勵幼兒說的好的)」
三:手指游戲
伸手指,學生說數字,注意表揚反映快的學生,以此激勵幼兒的學習興趣。
四:游戲
請五名幼兒上前,每人選一個數字卡片,教師指黑板上的數字,幼兒說,看幼兒的反應,點到對應數字的學生跳一下,沒反應的幼兒表演節目。
五:小結,點評本節課幼兒學習的情況,幼兒回家復習。說兒歌(變阿變)結束本節課。
六:幼兒可以在生活中找到1--5指尖的關系與順序。
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本節課沒有糾正幼兒說的內容的對與錯。游戲有點復雜,幼兒的年齡太小,對於老師說的漢語有點難聽的不太懂。教具不太吸引人。課後的兒歌應讓幼兒多學習。再上一次,我將准備一些更好的教具,更有趣的游戲。
小網路;5是4與6之間的自然數,是第3個質數,它還是圓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數。
B. 小班數學智能《球兒圈圈》教案
教案一般書寫分為四個步驟:第一部分;開始部分,也就是導入;第二部分基本部分(也就是授課的過程);第三部分結束部分(教師小結活動);第四部分延伸部分。別忘了最後還有課程評析。
C. 幼兒園數學活動教案中游戲活動怎麼寫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的學前教育改革蓬勃開展,學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念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教育實踐方面有了不少的改革和創新。 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市於1998年拉開了課程教材改革的第二期工程序幕,1999年頒布了《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簡稱《綱要》) 。在以後的兩年時間里,根據《綱要》,上海市又制定了《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簡稱《指南》),以此作為課程實施、教師用書的編審和教育評價的依據。《幼兒園教師參考用書》(簡稱《用書》)就是依據《指南》編寫而成的。 根據《指南》闡述的學前教育課程理念,幼兒教育教材應注重過程,應與幼兒生活經驗相貼近,能符合幼兒的興趣,滿足每個不同幼兒的合理需要,特別是游戲活動的需要;幼兒教育教材應為幼兒園教師留有足夠的空間和餘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讓教師能根據自己特定的教育對象,對教材進行加工和再創造。本套《用書》努力體現學前教育的課程理念。 十年前,上海市曾進行過一期學前教育課程改革和教材的編寫。這套《用書})的編寫繼承了一期課改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例如,強凋兒童的發展;將學前教育課程蕾成是學前教育機構中的一切活動,而不只是幾門分割的學科;以綜合化的方式組織和實施學前教育課程;等等。這套《用書》在繼承和發揚上海市一期課改成果的基礎上也有所發展和創新,例如,將教育對象的年齡由3—6歲擴展為2—6歲,以適應學前教育0—6歲一體化的需要;將處理好兒童生成的學習任務和教師設定的學習任務之間的關系,即處理好兒童自發、自壬游戲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之間的關系作為這套《用書》編寫的突破口;將適合不同層次學前教育機構和不同水平的教師作為這套《用書》編寫的一個基本出發點;等等。 根據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形態,這套《用書》分為《游戲活動》、《生活活動入《運動》和《學習活礎》4個分冊,根據不同活動形態的特點,分別體現幼兒游戲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的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結合。這套《用書》的編寫,通過淡化結果,注重活動過後通過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選擇性和生成性,達成編寫者的預期目標。 我們期望,這套《用書》的使用過程能夠成為積極促進幼兒發展的過程,成為學前教育課程園本化的過程,更能成為提高幼兒園教師職業水平的過程。 【活動目標】 1、藉助幼兒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認識白天、晚上。 2、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3、提高幼兒表現力及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地上畫兩個大圓圈;白天、黑夜的背景圖;白天、黑夜的標志卡片。歡快的和安靜的樂曲各一段。 2、學具准備:白天、黑夜活動卡片若干;自製小老鼠若干;蠟燭、台燈、手電筒、燈籠、太陽鏡、太陽帽、遮陽披肩等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開展情景表演,導入活動。 1、即使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小貓釣魚」「小貓捉老鼠」的情景游戲。 2、分享交流: ①小貓什麼時候釣魚?什麼時候捉老鼠? ②小朋友白天做什麼?晚上做什麼?
D. 小班數學開發皮球真好玩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玩皮球是小班孩子很喜歡的一種戶外活動方式,我們在進行了戶外體育活動——玩皮球」之後,我發現他們並不滿足於將皮球滾來滾去,他們興高采烈地玩出了許多新花樣,因此,我在此基礎上生成了小班健康活動——「皮球,真好玩」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玩皮球的興趣。
2. 探究皮球的簡單的玩法。
教學重點、難點
難點:單手或雙手連續拍皮球的技能。
活動准備
戶外畫上大圓圈,皮球幾只
活動過程
(一)准備部分:
1. 隊列及口令練習。
2. 活動准備操(熱身運動)活動手腕,腳腕,膝蓋等部位,跟幼兒一起說兒歌邊做動作。
(二)基本部分:
1.引起幼兒的興趣導入新課。
2.跟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
3.出示大皮球,介紹游戲名稱,老師問「你會怎樣玩皮球?」
4.鼓勵幼兒自由的玩皮球,教師跟幼兒一起玩。
5.請幼兒介紹自己學玩皮球的不同方法,激發全體幼兒「玩皮球的樂趣」。
6.請個別幼兒示範拍皮球,教師會及時鼓勵,表揚。
7.鼓勵幼兒自由嘗試並提醒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1.活動以後跟幼兒一起收拾整理玩具對幼兒玩皮球的情況進行簡單的評價。
2.放鬆身體。
3.提醒幼兒體育游戲後要洗手。
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這是一個體育活動,在玩皮球時,我主要採取的是單手和雙手拍皮球方式。如果多採取一些方法,可能孩子們的興趣更加濃厚。
E. 幼兒園小班數學數學游戲的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藉助幼兒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認識白天、晚上。 2、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3、提高幼兒表現力及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地上畫兩個大圓圈;白天、黑夜的背景圖;白天、黑夜的標志卡片。歡快的和安靜的樂曲各一段。 2、學具准備:白天、黑夜活動卡片若干;自製小老鼠若干;蠟燭、台燈、手電筒、燈籠、太陽鏡、太陽帽、遮陽披肩等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開展情景表演,導入活動。 1、即使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小貓釣魚」「小貓捉老鼠」的情景游戲。 2、分享交流: ①小貓什麼時候釣魚?什麼時候捉老鼠? ②小朋友白天做什麼?晚上做什麼? 二、幼兒感知理解白天、黑夜。 1、幼兒從小筐中挑出蠟燭、燈泡、手電筒、燈籠、太陽鏡、太陽帽、遮陽披肩等實物,從物體的用途感知白天、黑夜。 2、教師出示標志多種,引導幼兒為白天、黑(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夜選擇標志,並說說白天是怎樣的?黑夜是怎樣的? 3、小結:太陽表示白天,白天的天是亮亮的,小朋友要上幼兒園,做游戲,學本領,爸爸媽媽要上班,去工作;到了晚上天就慢慢地變黑了,月亮也悄悄地出來了,我們在家裡就要打開電燈才能看清東西,我們小朋友也要睡覺了。 三、幼兒區分白天、黑夜(出示幼兒《數學》用書第24頁)。 下面四幅圖中的事發生在白天,還是夜晚?發生在白天,就給太陽塗上顏色,發生在夜晚,就給月亮塗上顏色。 四、小結幼兒上課情況後結束。 【活動設計】 作為農村幼兒園的孩子,對外界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好奇。孩子去參加親戚的喜宴還會給我帶來喜糖,現在喜糖的包裝形狀各異,喜糖也是多種多樣的。我覺得喜糖可以滲透到數學領域,很適合在幼兒園開展集體活動,所以我用喜糖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4以內的數,培養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 2、用1—4的點卡進行匹配,並能根據實物將同一形狀的喜糖盒子放在一起。 3、樂於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三角形、星型、圓形、長方形、(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圓柱形、正方形形狀的喜糖盒子。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提問: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啊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各種形狀的喜糖盒子,很漂亮是嗎? 師:這么多喜糖盒子,讓我先來擺放好。 二、分喜糖盒,進行配對。 提問: 1、現在讓我們來觀察一下這些喜糖盒子好嗎? 2、你們看到什麼了呀? 3、有這么多的喜糖盒子,你們瞧它們是什麼樣子的?三角形、星型、圓形、長方形、圓柱形、正方形形狀的喜糖盒子。可是你們仔細看有一樣的喜糖盒嗎?你們能幫忙找出一樣的嗎? 4、請一個孩子上來進行操作,引導孩子根據喜糖盒子的形狀進行配對。 小結:這兩個盒子的形狀是一樣的,所以把他們放到了一起。是xx形狀的。 5、師:寶寶們真能幹,幫老師把一樣形狀的喜糖盒子配在一起。 三、經驗遞進,進行配對。 1、師:寶寶們真能幹,老師把一樣的喜糖盒子找對了,現在老師還想請寶寶們幫個忙,現在寶寶的桌子上有很多的喜糖盒子,你們能幫幫老師把一樣的喜糖盒子配在一起嗎? 2、幼兒集體操作,師引導幼兒根據喜糖盒子的形狀、顏色進行配對。 三、數喜糖盒(鞏固運用4以內的數字,每種喜糖盒4個)。 1、師:我們來數一數你配對一樣的喜糖盒是幾個呢? 2、幼兒分享交流,教師總結。
F. 求一個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運動量不要太大的
小孩子最喜歡蹦蹦跳跳,因為了蹦蹦跳跳可以鍛煉孩子們雙腿的彈跳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為了給幼兒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活動氛圍,我們設計了戶外游戲《小白兔采蘑菇》,本次活動採用游戲的方式,創設情景,讓小朋友模仿小白兔。在活動中,盡情地玩耍,大膽地表現。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練習了雙腳向前跳躍的動作,發展了身體的協調能力,培養了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並攏向前跳躍,鍛煉腿部力量. 2、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戶外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體會快樂。 3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活動准備:、開闊平坦的場地、蘑菇卡片若干、小兔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老師雙手舉起,伸出兩個手指,扮作小白兔跳幾下,問: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麼小動物? 幼兒:小白兔 師:小白兔怎麼走路? 幼兒「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 請幼兒嘗試跳。 老師示範:我也來學學看(小腳並並攏,膝蓋彎彎,輕輕向前跳.) 請幼兒再次嘗試跳,並能一邊念兒歌、一邊跳,以了解跳的技能. 小白兔愛吃什麼? 幼兒:蘿卜和青菜。 小白兔還愛吃什麼? 引導幼兒說:蘑菇 老師頭帶"小白兔頭飾"激發幼兒的興趣,「我是兔媽媽,你們是我的兔寶寶,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出去采蘑菇吧。」 兔媽媽帶領幼兒到游戲場地 二、游戲:小兔采蘑菇. (1)老師講解游戲規則:蘑菇地就在那邊,請兔寶寶們用我們剛剛學到的"小腳並並攏,膝蓋彎一彎,輕輕向前跳"的方法一個個跟著兔媽媽去采蘑菇.採到蘑菇以後,把蘑菇放在兩腿之間夾著,跳回來,並把蘑菇放進筐中.五分鍾後 ,數一數,你采了幾個蘑菇?是什麼顏色的?比一比,看看誰採得蘑菇多。 (2)放鬆運動:兔寶寶們真能幹,把蘑菇地里的蘑菇都采完了,媽媽採的好累啊,你們累么?那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引導幼兒揉腿、做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幼兒喜歡游戲,並且能很快進入角色,所以活動一開始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他們跳著采了一個蘑菇又一個蘑菇,樂此不疲,很有成就感。活動中注意動靜交替,幼兒的體能不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鍛煉,而且不感覺到累!童訊網上還有很多,你可以去看看,希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