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認識幼兒園教案怎麼寫
小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1、2、3 宜昌市興山縣黃糧幼兒園————金忠連 活動目標:1、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數。 2、通過各種游戲培養幼兒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活動重難點:讓幼兒知道數字寶寶和水果寶寶的數量一一對應的關系。 活動過程:1、活動准備: 游戲、﹙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轉轉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戲、一隻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咬! 二隻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 三隻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咬!﹙幼兒邊做動作,邊伸手指頭﹚。 2活動開始: 師:﹙1﹚幼兒用手指表示1、2、3,這些數就在我們身上,在我們的教室里,在我們玩具中,我們不僅要會讀數,而且要認識數,以後逐步學會寫數。 ﹙2﹚引導幼兒數數老師有幾個鼻子﹖有幾張嘴巴﹖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1。 幼兒再數數老師有幾隻眼睛﹖幾個耳朵﹖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2。 繼續引導幼兒數數教室里有幾張獎狀﹖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3。 ﹙3﹚讓小朋友觀察,1、2、3這3個數的長相不是一樣的,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1像小棒;2像小鴨;3像耳朵。 師:﹙4﹚新年快到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寶寶,送給你們,喜歡嗎? 老師說出水果的名稱和數量,幼兒將水果的數量粘貼在相應的數字下面;反之根據水果的數量粘貼相應的數字。﹙貼對了,發給小紅花給予獎勵﹚。 3:活動結束: ﹙1﹚師幼一起跳數字舞,一個小孩手摸地,二個小孩顛顛腳,三個小孩轉又轉…… (2)小朋友回家以後數數你家裡有幾頭豬?幾只羊?幾只雞?明天講給老師和小朋友們聽聽,好嗎?
Ⅱ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認識20到25
設計理念:《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激發學生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設計特色:用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更主動地學習。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物體地個數,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讀出11-20各數,初步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
2、使學生初步了解數的十進制,知道"10個1是一個十"、"2個十是20"。
3、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獲得初步的數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個十和幾個一表示十幾,能正確地讀出11-20各數。
教學難點: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
教學准備:課件、小棒
教學預設與點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電腦:小猴子]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小猴子: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們一塊兒學習,你們願意嗎?小猴子:太好了,我在學校里也是一個好孩子,已經得到很多小紅花了,不信你們數數。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小猴子得到了多少朵小紅花,好嗎?舉起右手,一邊打手勢一邊數。[數到10][電腦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問號]師:再往下數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數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10更大的數,[板書課題:11-20各數的認識]然後再幫小叮當把小紅花數完。
(點評:小朋友每天都會得到老師獎勵的小紅花。用數一數小猴獲得了幾朵小紅花,來創設「數到10朵再數下去就要用到比10大的數」這樣一個情境,既貼近學生,又真實自然。)
二.實踐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記數單位"十"地概念
師:今天,茄子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數學問題請小朋友們解決,你們願意嗎?聽一聽,茄子老師給我們帶來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
茄子老師:請小朋友們數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師:電腦里的小朋友東東也擺了一些小棒,我們一起來幫他數一數。
Ⅲ 求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比多少》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做餅干》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編號》 · 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認識高矮》 ·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學習一一對應》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學習四等分》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7是多少》 ·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我們的好朋友—數字》 ·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參觀醫院》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表情娃娃》 ·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小小飛行員》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動物寶寶去春遊》 ·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有趣的小東西》 ·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1和許多》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得數是6的加法》 ·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教案《參觀小老鼠新家》 ·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教案《有趣的夾子》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課教案《小瓢蟲找樹葉》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小螞蟻過生日》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我會數》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動物瓶》 ·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秀教案《按兩種特徵分類》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及反思《按規律排序》 · 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及反思《3的組成》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魔幻的數字7》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螞蟻搬豆》 ·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教案《數字卡片找朋友》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漫遊魔術王國》 · 幼兒園中班教學活動教案《8以內數的守恆》 · 幼兒園數學公開課教案《學習4的加法》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Ⅳ 急需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
6以上的分成
Ⅳ 幼兒園認識數字教案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寶寶: 1、 2、3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認識數字1、 2、3。 2、讓幼兒能用實物來表示 1、2、3。 3、讓幼兒喜歡上數學課,喜歡數學課的氛圍。 二、活動准備: 1、卡通數字1——3。 2、 1、2、3的大數字卡以及相應圖片。 3、袋子以及水果圖片若干。 4...、數字寶寶卡片 1、 2、3幼兒人手一套。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用兒歌引出課題 :教師唱自創歌曲:「一象鉛筆細又長,二象小鴨水中游,三象耳朵聽聲音,我們請他們來做客。」請出數字寶寶 1、 2、3。那麼數字寶寶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樣象鉛筆、小鴨和耳朵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活動開始: 1、請出數字寶寶,用數字和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象兒歌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 2、游戲:我出幾你念幾。教師隨意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 3、用手指表示數字: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麼你會用小手錶示 1、 2、3嗎?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 4、游戲:我來說,你來比。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以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5、游戲:看實物出手指。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實物,讓幼兒說出數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三)、活動結束:小朋友們真棒,現在數字寶寶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走出活動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數字卡,帶領幼兒玩找數字寶寶的游戲。)自由結束。 四、活動總結: 教師針對幼兒今天的表現給予具體的評價,表揚和鼓勵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使其產生成功感和愉悅感。同時考慮到哪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增強其自信心。 五、活動延伸: 教師在活動結束後,可以在益智區里投放今天所的教具和相關活動用具,以便讓幼兒課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及時的來操作今天所學的內容,加深其對今天所學內容的理解。 如果你要教別的數字,這個裡面還有,http://www.yejs.com.cn/HtmlLib/15305.htm(認識6,應該符合你15分鍾的要求)上面那篇教案流程很詳細,可以借鑒學習一下!
Ⅵ 幼兒園數學認識123怎麼備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比3少的有1、2。
2、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趣味練習
2、3以內數量的動物卡片、印章、顏料、白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春天來了,草地上都開滿了漂亮的小花,小朋友,你們喜歡這些漂亮的小花朵嗎?
2、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小花,請小朋友看一看有幾朵呢?請你們一起來數一數。
3、教師出示花朵圖片,引導幼兒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
4、引導幼兒給小花進行排隊,並讓幼兒說一說它們排隊的順序是由少到多的順序,
讓幼兒知道1和2都比3要更少。
二、教師示範印花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也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印出漂亮的花朵。
先來看一看老師是怎麼樣印的吧!
2、教師出示白紙、顏料、印章進行示範,並邊操作邊講解方法,並請幼兒邊進行點數,教師示範操作印3朵花。
3、教師依次再印出2朵和1朵花。並引導幼兒說一說2朵小花是比3多還是少。
1朵小花又是比3多還是少。
教師進行小結:2朵花和1朵花都比3朵花少,所以請小朋友說一說比3少的是幾呢?
三、請幼兒進行操作
1、教師:小朋友,瞧,這些印出來的花是不是也很漂亮呢?現在我也請小朋友們來印一印吧!
2、教師提出要求:剛剛我們知道比3少的是多少了,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印出比3少的花。
3、教師請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提醒幼兒數一數自己所印的花的數量是不是比3少。並且在操作的時候注意不要將顏料弄到了自己的身上和桌面上。
四、對幼兒的操作進行展示評析
1、教師:請小朋友數一數自己都印了幾朵小花。
2、展示幼兒作品,收拾操材料。
3、結束活動
Ⅶ 幼兒園中班數學1到10的復習課,簡單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游戲、動手操作來復習鞏固10以內的數字認讀。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靈敏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幼兒認識1-10的數字。 2. 2幼兒通過學習會實際操作與應用。 活動准備 1、教具 ⑴教學課件(第一幅圖出現10個小數字人物化舞蹈的情形,第二副至最後一幅依次出現1-10 ,每幅畫出現一個數字) ⑵1——10的數字頭飾。 ⑶用廢舊的紙盒做立體的小火車一列(要有10個車廂,並且把10個數字依次貼在車廂上)10種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張。 2、學具 幼兒每人一支膠棒,一套10種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套,1—10數字卡片各一套 ,一列平面的地小火車(10節車廂,在每節車廂上刻一條縫,讓幼兒能把水果卡片插進去) 活動過程 一、看電視了 1、教師引起幼兒看電視的興趣 2、教師演示課件第一幅圖,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些數字娃娃,並且說出數字的名字。 3、依次演示課件其他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上的數字,並且說出與數字對應的象形,如:1像鉛筆、2像小鴨。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二、數字娃娃來和我們做游戲了 1、引導幼兒參與和數字娃娃做游戲。 2、10個小朋友分別戴上1—10的數字頭飾,走進活動室,分別自我介紹自己是數字娃娃1—10。 3、全體幼兒認讀數字娃娃頭飾上的數字。 4、玩數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 游戲過程:教師找一名幼兒找出教師所說數字娃娃的名字,找對了,數字娃娃把頭飾送給找對自己的小朋友,並且說:「對,我的名字是x(數字),我把頭飾送給你,我們是好朋友。」然後一起回到座位上。游戲持續到數字娃娃全部找到好朋友為止。 三、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來運水果吧。
Ⅷ 幼兒園大班數學2和3的加法教案怎樣寫
設計意圖:我設計這節
活動課主要
幫助幼兒
理解相鄰數的等差關系,運用貼絨核桃,花生,棗吸引幼兒注意力,直觀,形象,利於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轉換,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數字概念。
目標
:認識「2和3」的相鄰數,理解它們和相鄰數的等差關系。
重點:認識2和3
的相鄰數。
難點:理解它們和相鄰數的等差關系。
教學准備:幼兒每人一張格子卡片;豆子6粒;1~3數字卡片;《學期班幼兒讀物。數學》;貼絨核桃,花生,棗等;貼絨數字1~4.
形式:全班集體進行。
過程:
一。兩個相鄰數比較。
1.
出示貼絨核桃2個,再出示2
顆花生與核桃對應排列。請幼兒數數,核桃,花生各是幾顆?是不是一樣多?
2.在花生後面添一顆花生,再比較花生和核桃哪個多?哪個少?
3.在第一排下面,對應貼4個紅棗圖片。比較:4個紅棗比3顆花生多幾個?3顆花生比4個紅棗少幾個?
二。三個連續數比較。
在3種乾果圖片的下面貼相應的數字卡片,請幼兒想想,比3
少1的數是幾?應排在3的前面還是後面?比3多1的數是幾?應排在3的前面還是後面?引導幼兒懂得三個連續數比較時,要從中間的一個數開始,先和比它小的數比,再和比它大的數比,比這個數少1和多1的兩個數,就是這個數的好朋友,也就是這個數的兩個相鄰數。
三。將6粒豆子擺在格子里,要求中間格擺兩粒豆子,想一想其它兩個格子各應放幾粒豆子,為什麼?
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兩粒,第三格放3粒。
說說2的相鄰數是幾和幾?3的相鄰數呢?
四。小結本節內容。這節課我們認識了2和3的相鄰數,並掌握了找相鄰數的方法。即:從中間數開始,減去1是前面的數,加上1是後面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