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初三的學習
一、復習方式
分三輪復習。第一輪復習為基礎知識的單元、章節復習。通過第一輪的復習,使學生系統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明晰的知識網路和穩定的知識框架。我們從雙基入手,緊扣中考知識點來組織單元過關。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實行嚴格的單元過關,對C層和B層的部分學生實行勤查、多問、多反復的方式鞏固基礎知識,在知識靈活化的基礎上,還注重了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輪復習打破章節界限實行大單元、小綜合、專題式復習。第二輪復習絕不是第一輪復習的壓縮,而是一個知識點綜合、鞏固、完善、提高的過程。復習的主要任務及目標是:完成各部分知識的條理、歸納、糅合,使各部分知識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力求實現基礎知識重點化,重點知識網路化,網路知識題型化,題型設計生活化。在這一輪復習中,要以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學生的綜合訓練為主體,減少重復,突出重點。在數學的應用方面,注意數學知識與生活、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穿插專題復習(如圖表信息專題、經濟決策專題、開放性問題、方案設計型問題、探索性問題等),向學生滲透題型生活化的意識,以此提高學生對閱讀理解題的理解能力。
第三輪復習是知識、能力深化鞏固的階段,復習資料的組織以中考題及模擬題為主,回扣教材,查缺補漏,進行強化訓練。同時,要教給學生一些必備的應試技巧和方法,使學生有足夠的自信從容地面對中考。由於考前的學習較為緊張,往往有部分學生易焦慮、浮躁,導致學習效率下降,在此階段還應注意對學生的心態及時作出調整,使他們能以最佳的心態參加中考。
中考數學復習黃金方案
打好基礎提高能力初三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在短短的時間內,
如何提高復習的效率和質量,是每位初三學生所關心的。為此,我談
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一 、扎扎實實打好基礎
1、重視課本,系統復習。初中數學基礎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兩方面。現在中考命題仍然以基礎知識題為主,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
的原題或改造,後面的大題雖是「高於教材」,但原型一般還是教材
中的例題式習題,是教材中題目的引申、變形或組合,復習時應以課
本為主。
例如遼寧省2004年中考第17題:AB是圓O的弦,P是圓O的弦AB上的
一點,AB 10cm,AP 4cm,OP 5cm,則圓O的半徑為()
cm。
本題是初三幾何課本的原題。這樣的題還很多,它告訴我們學好
課本的重要性。在復習時必須深鑽教材,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
使之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尤其課後的讀一讀,想一想,有些中考題
就在此基礎上延伸、拓展。一味地搞題海戰術,整天埋頭做大量練習
題,其效果並不佳,所以在做題中應注意解題方法的歸納和整理,做
到舉一反三。
2、夯實基礎,學會思考。中考有近70分為基礎題,若把中檔題和
較難題中的基礎分計入,占的比值會更大。所以在應用基礎知識時應
做到熟練、正確、迅速。上課不能只聽老師講,要敢於質疑,積極思
考方法和策略,應通過老師的教,自己「悟」出來,自己「學」出來,
尤其在解決新情景問題的過程中,應感悟出如何正確思考。
3、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方法的學習。基礎知識既是初中所涉及
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礎知識之間的聯系,要做到理
清知識結構,形成整體知識,並能綜合運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動點
問題,既是方程、不等式與函數問題的結合,同時也常涉及到幾何中
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導等等。
中考數學命題除了重視基礎知識外,還十分重視對數學方法的考
查。如:配方法、換元法、判別式等操作性較強的方法。
二、綜合運用知識,提高自身各種能力
初中數學基本能力有運算能力、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以及體
現數學與生產、生活相關學科相聯系的能力等等。
1、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題的能力。要求同學們必須做到能把
各個章節中的知識聯系起來,並能綜合運用,做到觸類旁通。目前階
段應根據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復習,查漏補缺做好知識歸納、解題
方法的歸納。
縱觀中考中對能力的考查,大致可分成兩個階段:一是考查運算
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及解決純數學問題的能力;二是
強調閱讀能力、創新探索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平時做題時應做到:
1)深刻理解知識本質,平時加強自己審題能力的鍛煉,才能做到變更
命題的表達形式後不慌不忙,得心應手。2)尋求不同的解題途徑與變
通思維方式。注重自己思維的廣闊性,對於同一題目,尋找不同的方
法,做到一題多解,這樣才有利於打破思維定勢,開拓思路,優化解
題方法。3)變換幾何圖形的位置、形狀、大小後能找到圖形之間的聯
系,知道哪些量沒變、哪些量已改變。例如:折疊問題中折疊前後圖
形全等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狠抓重點內容,適當練習熱點題型。多年來,初中數學的「方
程」、「函數」、「直線型」一直是中考重點內容。「方程思想」、
「函數思想」貫穿於試卷始終。另外,「開放題」、「探索題」、
「閱讀理解題」、「方案設計」、「動手操作」等問題也是近幾年中
考的熱點題型,這些中考題大部分來源於課本,有的對知識性要求不
同,但題型新穎,背景復雜,文字冗長,不易梳理,所以應重視這方
面的學習和訓練,以便熟悉、適應這類題型。如何做好中考數學復習
首先,作為考生必須了解中考方面的有關政策,避免復習走彎路、走錯路。考生要認真研讀《中考考試說明》,領會、看清考試范圍,重點研究樣題的參考答案中的評分標准,對於每一個給分點要牢記於心,避免解題中出現「跳步」現象。
第二,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中考畢竟不是高考,它的主要職能是了解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歷程,評價學生的基本數學水平,其次才是作為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據。縱觀近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其試卷的難度分布大多控制在4:5:1或5:4:1(容易題:中等題:難題)。所以,考生大可不必因為不會解部分數學題而懷疑自己的數學能力和水平,甚至可以這樣說,只要在這學期的復習階段奮發努力,中考也不會走大樣。
第三,制定復習計劃,合理安排復習時間。一般來說,中考復習可安排三輪復習。第一輪,摸清初中數學內容的脈絡,開展基礎知識系統復習,按初中數學的知識體系,可以把二十一章內容歸納成八個單元:①數與式{實數,整式,分式,二次根式}②方程(組)與不等式(組){一次方程(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簡單二元二次方程(組)}③函數與統計{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統計}④三角形⑤四邊形⑥相似形⑦解直角三角形⑧圓。中考試題中屬於學生平時學習常見的「雙基」類型題約佔60%還多,要在這部分試題上保證得分,就必須結合教材,系統復習,對必須掌握的內容要心中有數,胸有成竹。在此我建議各位考生首先一定要配合你的老師進行復習,切忌走馬觀花,好高騖遠,不要另行一套;其次,復習應配備適量的練習,習題的難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檔為主,另外,對於你覺得較難的題,或者易錯的題,應養成做標記的好習慣,以便在第二階段進行再回頭復習。注意:套題訓練不易過早,參考資料應以單元為主,本階段復習宜細不宜粗。
第二輪,針對熱點,抓住弱點,開展難點知識專項復習。學數學的目的是為了用數學,近年來各地中考涌現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躍、趣味有益、啟迪智慧的好題目,各位考生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這些熱點題型認真復習,專項突破。熱點題型一般有:閱讀理解型、開放探究型、實際應用型、幾何代數綜合型、研究性學習型等。注意:你應該有一本各省市中考試題匯編資料,要知道外地考題中出現的精彩題型,往往就是本地命題的借鑒。
第三輪,鎖定目標,備戰中考,進行模擬訓練。經過第一輪和第二輪的復習,學習的基礎知識已基本過關,大約到五月中、下旬就應該是第三輪的模擬訓練,其目的就是查漏補缺和調整考試心理,便於以最佳狀態進入考場,建議考生在做好學校正常的模擬訓練之餘,最好使用各地中考試卷,設定標准時間,進行自我模擬測驗。注意:自己評分應按評分標准進行,且不可只看答案,不看給分點。
初中數學總復習大致經過三輪,在第一輪復習中,往往存在以下問題:
1.復習無計劃,效率低,體現在重點不準,詳略不當,難度偏低,對大綱和教材的上下限把握不準。
2.復習不扎實,漏洞多,體現在1)高檔題,難度太大,扔掉了大塊的基礎知識。2)復習速度過快,對學生心中無數,做了夾生飯,返工來不及,不返工漏洞百出。3)要求過松,對學生有要求無落實,大量的復習資料,只布置不批改;無作業。
3.解題不少,能力不高,表現在:1)以題論題,不是以題論法,滿足於解題後對一下答案,忽視解題規律的總結。2)題目無序,沒有循序漸進。3)題目重復過多,造成時間精力浪費。
在第二輪復習中,應防止出現如下問題:
1.防止把第一輪復習機械重復
2.防止單純就題論題,應以題論法
3.防止過多搞難題
在第三輪復習中,應防止出現下列問題:
1.過多做練習,以練代講
2.以復習資料代替教練,不備課,課堂組織鬆散
3.只注重知識輔導,不進行心理訓練。
建議:
讓學生向錯誤學習,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搞點講評,自己動手建立錯題檔案。對於有價值的題目,讓學生總結題目考查了哪些知識點,每個知識點是從哪個角度考查的,題目考查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本題有哪幾種解題方法,最佳解法是什麼?當自己出錯時,是知識上的錯誤還是方法上的錯誤,是解題過程的失誤還是心理上的缺陷導致的失誤。切實解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美的問題。
1.上物理課時一定要認真聽,否則課後花兩倍的力也沒那麼好的效果啊.
2.多做習題,不懂的一定要立刻問啊.如果問不了的就專門用一個本子寫下頁數啊.接觸的題型多了,考試只是一碟小菜啊.
3.沒時間復習的時候就把錯題看一編,不懂的一定要弄懂啊.
4.如果本班的老師解釋題目不是很好的話就趁老師不在時問隔壁班更好的老師啊.
5.考試時一定要保持好平靜的心態,掌握好時間啊.
⑵ 初中數學一共幾個單元
一共八個 初一要打好基礎
⑶ 初一到初三要學的總共多少單元知識點,把這些單元名字說出來。如第一單元:有理數……
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有理數·,第二單元整式的加減,第三單元一元一次方程,第四單元幾何圖形初步。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相交線與平行線,第二單元實數,第三單元平面直角坐標系,第四單元二元一次方程組,第五單元不等式與不等式組,第六單元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三角形,第二單元全等三角形,第三單元軸對稱,第四單元整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第五單元分式。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二次根式,第二單元勾股定理,第三單元平行四邊形,第四單元一次函數,第五單元數據的分析。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單元二次函數,第三單元旋轉,第四單元圓,第五單元概率初步。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反比例函數,第二單元相似,第三單元銳角三角函數,第四單元投影與視圖,如果你需要電子課本的資源的話,我這里有網址:網頁鏈接,數九網
⑷ 急求初中數學的各單元目錄
七年級上冊第一章 有理數1.1 正數和負數1.2 有理數1.3 有理數的加減法1.4 有理數的乘除法1.5 有理數的乘方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2.1 從算式到方程2.2 從古老的代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一)2.3 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二)2.4 再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第三章 圖形認識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圖形3.2 直線、射線、線段3.3 角的度量3.4 角的比較與運算第四章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4.1 喜愛哪種動物的同學最多──全面調查舉例4.2 調查中小學生的視力情況──抽樣調查舉例4.3 課題學習 調查「你怎樣處理廢電池?」 七年級下冊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5.1 相交線 5.2 平行線 5.3 平行線的性質 5.4 平移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6.1 平面直角坐標系 6.2 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第七章 三角形 7.1 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7.2 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7.3 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7.4 課題學習 鑲嵌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8.1 二元一次方程組 8.2 消元 8.3 再探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9.1 不等式 9.2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9.4 課題學習 利用不等關系分析比賽第十章 實數 10.1 平方根 10.2 立方根 10.3 實數八年級上冊第十一章一次函數 11.1變數與函數(信息技術應用用計算機畫函數圖象)11.2一次函數(閱讀與思考科學家如何測算地球的年齡)11.3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第十二章數據的描述12.1幾種常見的統計圖象 12.2用圖表描述數據(信息技術應用利用計算機畫統計圖、閱讀與思考作者可能是誰)12.3課題學習從數據談節水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 13.1全等三角形13.2三角形全等的條件(閱讀與思考為什麼要證明)13.3角的平分線的性質第十四章軸對稱 14.1軸對稱14.2軸對稱變換(信息技術應用探索軸對稱的性質)14.3等腰三角形(實驗與探究三角形中邊與角之間的不等關系)第十五章整式 15.1整式的加減15.2整式的乘法15.3乘法公式(閱讀與思考楊輝三角)15.4整式的除法15.5因式分解(觀察與猜想x2+(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 八年級下冊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16.2分式的運算(閱讀與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嗎?)16.3分式方程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數 17.1反比例函數(信息技術應用探索反比例函數的性質)17.2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閱讀與思考生活中的反比例關系)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8.1勾股定理(閱讀與思考勾股定理的證明)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十九章四邊形 19.1平行四邊形(閱讀與思考平行四邊形法則)19.2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實驗與探索巧拼正方形)19.3梯形(觀察與猜想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特殊四邊形)19.4課題學習重心…第二十章數據的分析 20.1數據的代表20.2數據的活動 (信息技術應用:用計算機求幾種統計量、閱讀與思考:數據波動的幾種度量)20.3課題學習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數據分析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22.1二次根式21.2二次根式的乘除21.3次根式的加減(閱讀與思考海倫──秦九韶公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2.1一元二次方程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閱讀與思考黃金分割數)22.3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觀察與猜想發現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第二十三章旋轉 23.1圖形的旋轉23.2中心對稱(信息技術應用探索旋轉的性質)23.3課題學習圖案設計第二十四章圓 24.1圓24.2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24.3正多邊形和圓(閱讀與思考圓周率π)24.4弧長和扇形面積(實驗與探究設計跑道)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25.1概率25.2用列舉法求概率(閱讀與思考概率與中獎)25.3利用頻率估計概率(閱讀與思考布豐投針實驗)25.4課題學習鍵盤上字母的排列規律九年級下冊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數 26.1二次函數(實驗與探究推測植物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26.2用函數觀點看一元二次方程(信息技術應用探索二次函數的性質)26.3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第二七章相似 27.1圖形的相似 27.2相似三角形(觀察與猜想奇妙的分形圖形)27.3位似(信息技術應用探索位似的性質)第二十八章銳角三角函數 28.1銳角三角函數(閱讀與思考一張古老的三角函數表)28.2解直角三角形第二十九章投影與視圖 29.1投影 29.2三視圖(閱讀與思考視圖的產生與應用)29.3課題學習製作立體模型
⑸ 七下期中考各科考哪幾個單元
每科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語文八個單元,數學是五個單元
⑹ 初三學生如何進行數學中考總復習
第一輪復習:冬、春兩季
1、第一輪復習的形式
一輪復習的目的是要「過三關」:
(1)過記憶關。必須做到記牢記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沒有準確無誤的記憶,就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2)過基本方法關。如待定系數法求二次函數解析式。
(3)過基本技能關。如,給你一個題,你找到了它的解題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麼辦法,這時就說具備了解這個題的技能。
基本宗旨:知識系統化,練習專題化,專題規律化。
這一階段應把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組合成塊,使之形成結構。
可將代數部分分為六個單元: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統計初步等;
將幾何部分分為六個單元:幾何基本概念,相交線和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圓等。
輔以配套練習,復習完每個單元進行一次單元測試,重視查漏補缺工作。
2、第一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必須扎扎實實地夯實基礎。今年中考試題按難:中:易=1:2:7的比例,基礎分佔總分(120分)的70%。
因此同學們對初中數學知識應掌握並理解,在應用基礎知識時能做到熟練、正確和迅速。
(2)深鑽教材,絕不能脫離課本。中考數學部分基礎題來自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
(3)不搞題海戰術,精講精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大練習量」是相對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練,而是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切中要害的強化練習。
(4)注意氣候影響。第一輪復習是冬、春兩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學習的黃金季節,五月份之後,天氣酷熱,會一定程度影響學習。
第二輪復習:五月份
1、第二輪復習的形式
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總復習的基礎和重點,那麼第二階段就是第一階段復習的延伸和提高,應側重培養自身的數學能力。
第二輪復習的時間相對集中,應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拔高,適當增加難度。
第二輪復習重點突出,主要集中在熱點、難點、重點內容上,特別是重點。
可進行專題復習,如「方程型綜合問題」、「應用性的函數題」、「不等式應用題」、「統計類的應用題」、「幾何綜合問題」等。
2、第二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第二輪復習不再以節、章、單元為單位,而是以專題為單位。
(2)專題的劃分要合理。
(3)專題的選擇要准、安排時間要合理。
(4)注重解題後的反思。
(5)以題代知識。
由於第二輪復習的特殊性,學生在某種程度上遠離了基礎知識,會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識遺忘現象,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以題代知識。
(6)專題復習的難度適當拔高。
第三輪復習:六月份
1、第三輪復習的形式
第三輪復習的形式是模擬中考的綜合拉練,查漏補缺,這好比是一個建築工程的驗收階段,考前練兵。
同學們應當注重研究歷年的中考題,訓練答題技巧、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的能力等。
2、第三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模擬題必須要有模擬的特點。
時間的安排,題量的多少,低、中、高檔題的比例,總體難度的控制等要貼近中考題。
(2)模擬題的難度應當立足中考又要高於中考。
(3)詳細統計模擬測試失分情況。
(4)對錯題進行糾錯和消化,與之相關的基礎知識要再記憶再鞏固
(5)適當的「解放」,但應保持適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實踐證明,適度緊張是正常或者超常發揮的最佳狀態。
(6)調節生物鍾。盡量把學習、思考的時間調整得與中考答卷時間相吻合。
⑺ 現在初三數學上什麼內容呢,上到幾單元呢
浙江初中用的是浙教版的教科書,九上3個單元是:二次函數,概率,圓的基本性質,相似三角形;九下3個單元:銳角三角函數、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三視圖。授課進度每個學校不一樣,快的九下第一個單元已經上完了,慢的九上還有一個單元沒上
⑻ 初中數學總復習計劃
初中數學總復習
2005年3月
初中數學總復習是完成初中三年數學任務之後的一個系統、完善、深化所學內容的關鍵環節。重視並認真完成這個階段的任務,不僅有利於升學學生鞏固、消化、歸納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於就業學生的實際運用。同時是對學習基礎較差學生達到查缺補漏,掌握教材內容的再學習。因此特製訂本,以便實施總復習有、有步驟。
一、緊扣大綱,精心編制復習
初中數學內容多而雜,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蓋在三年的教科書中,學生往往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因此,必須依據大綱規定的內容和系統化的知識要點,精心編制復習。的編寫必須切合學生實際。可採用基礎知識習題化的方法,根據平時中掌握的學生應用知識的實際,編制一份滲透主要知識點的測試題,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然後按測試中出現的學生難以理解、遺忘率較高且易混易錯的內容,確定的重點。復習制定後,要做好復習課例題的選擇、練習題配套作業篩眩制定的復習要交給學生,並要求學生再按自己的學習實際制定具體復習規劃,確定自己的奮進目標。
我們在組織全組老師編寫資料的時候,圍繞著以下三點構想:
1.全面性 雖然我們不敢說「一冊在手,別無所求」,但我們堅信對你是有多多少少幫助的。由於我們圍繞著:①對考試的熱點作認真分析;②對知識點做細致整理;③對2005中考的動態分析等編制理念,同時,我們在編制安排上本著:著眼於操作;立足於中考;服務於學生等想法,按照分課時將和學案在一本中設計的原則,使我們老師在使用的時候能有很全面的借鑒價值。
2.可操作性 我們在整個復習中,設置三個階段①基礎知識積累階段:題目的難度大概是中考題目中的70%的基礎題目;②專項知識整理階段:題目的難度大概是中考題目中的20%---30%的應用題目;③實戰演練階段(藉助一份中考試卷的解答指導試卷的解讀技巧)
3.互動性 在編制這本復習書的時候,為了充分體現在主導下的學生主體地位,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在設計的時候,開辟四個特色欄目:「自我診斷」「警鍾長鳴」「師生對話」「機動園地」,以便我們老師在使用的時候能找到非智力因素等課程資源。
4.資料新 我們這本復慣用書中的所有例習題,均來源於 ①從2004年各地中考題中採用優中選優的原則選擇50% ,②從其他有關資料中精選20% ,③我們學校老師原創自編習題約佔30% .
二、追本求源,系統掌握基礎知識
總復習開始的第一階段(2月21號——3月27號),首先必須強調學生系統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過好課本關。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①對基本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不僅要正確敘述,而且要靈活應用;②對配備的練習題必須逐題過關;③每章後的復習題帶有綜合性,要求多數學生必須獨立完成,少數困難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
三、系統整理,提高學生復習效率
總復習的第二階段(3月27號——4月20號),要特別體現的主導作用。對初中數學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依據基礎知識的相互聯系及相互轉化關系,梳理歸類,分塊整理,重新組織,變為系統的條理化的知識點。例如,初三代數可分為函數的定義、正反比例函數、一次函數;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數、二次不等式;統計初步三大部分。幾何分為4塊13線:第一塊為以解直角三角形為主體的1條線。第二塊相似形分為3條線:(1)成比例線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3)相似多邊形的判定與性質;第三塊圓,包含7條線:(4)圓的性質;(5)直線與圓;(6)圓與圓;(7)角與圓;(8)三角形與圓;(9)四邊形與圓;(10)多邊形與圓。第四塊是作圖題,有2條線:(11)作圓及作圓的內外公切線等;(12)點的軌跡。這種歸納對程度差別不大、素質較好的班級可在的指導下師生共同去作,即由學生「畫龍」,「點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級由歸類,對比講解,分塊練習與綜合練習交叉進行,使學生真正掌握初中數學教材內容。
四、集中練習,爭取提高應試速度
梳理分塊,把握教材內容之後,即開始第三階段的綜合復習(4月20號——5月20號)。這個階段,除了重視課本中的重點章節之外,主要以反復練習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常以章節綜合習題和系統知識為骨乾的綜合練習題為主,適當加大模擬題的份量。對來說,這時主要任務是精選習題,精心批改學生完成的練習題,及時講評,從中查漏補缺,鞏固復習成效,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選綜合練習題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選擇的習題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規律性。第二,習題要有啟發性、靈活性和綜合性。如,角平分線定理的證明及應用,圓的證明題中圓周角、圓心角、弦心角、圓冪定理、射影定理等的應用都是綜合性強且是重點應掌握的題目,都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五、查漏補缺,達到掌握最佳效果
在進行三論復習後,我們將准備進行第四輪復習(5月21號——6月13號)在這個階段,我們主要抓兩件事情:1,知識的查漏補缺,「亡羊補牢,猶為未晚。」擬在此階段召開一次「初三師生面洽會」重點回答(中層以上)學生在解答數學題中遇到的困惑,我們初三數學老師現場解答。會後整理成資料,發給學生,以便更好地掌握數學解答的技巧。(這個環節也有可能提前到第二輪復習結束以後,也就是在四月初)2,心理調節。
我們堅信,只要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那麼收獲的一定是豐收的喜悅。
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
勤奮耕耘終將迎來一片翠綠
初中數學中考總復習計劃
初三畢業班總復習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數學總復習的質量和效益,是每位畢業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下面就結合我校近幾年來初三數學總復習教學,談談本屆初三畢業班的復習計劃。
一、第一輪復習(第三周~質檢)
1、第一輪復習的形式
第一輪復習的目的是要「過三關」:(1)過記憶關。必須做到記牢記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沒有準確無誤的記憶,就不可能有好的結果。(2)過基本方法關。如,待定系數法求二次函數解析式。(3)過基本技能關。如,給你一個題,你找到了它的解題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麼辦法,這時就說具備了解這個題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識系統化,練習專題化,專題規律化。在這一階段的教學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組塊,使之形成結構,可將代數部分分為六個單元: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統計初步等;將幾何部分分為六個單元:幾何基本概念,相交線和平行線、 三角形、 四邊形、 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 圓等。配套練習以《初中雙基優化訓練》為主,復習完每個單元進行一次單元測試,重視補缺工作。
2、第一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必須扎扎實實地夯實基礎。今年中考試題按難:中:易=1:2:7的比例,基礎分佔總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個學生對初中數學知識都能達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應用基礎知識時能做到熟練、正確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必須深鑽教材,絕不能脫離課本。
(3)不搞題海戰術,精講精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大練習量」是相對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練。而是有針對性的、典型性、層次性、切中要害的強化練習。
(4)注意氣候。第一輪復習是冬、春兩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學習的黃金季節,五月份之後,天氣酷熱,會一定程度影響學習。
(5)定期檢查學生完成的作業,及時反饋。教師對於作業、練習、測驗中的問題,應採用集中講授和個別輔導相結合,或將問題滲透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等手辦法進行反饋、矯正和強化,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6)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即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復習效率。課堂復習教學實行「低起點、多歸納、快反饋」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斷激發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並創造條件,讓學困生體驗成功。 (12)應注重對尖子的培養。在他們解題過程中,要求他們盡量走捷徑、出奇招、有創意,注重邏輯關系,力求解題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優秀率。對於接受能力好的同學,課外適當開展興趣小組,培養解題技巧,提高靈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輪復習(五月份)
1、第二輪復習的形式
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總復習的基礎,是重點,側重雙基訓練,那麼第二階段就是第一階段復習的延伸和提高,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第二輪復習的時間相對集中,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進行拔高,適當增加難度;第二輪復習重點突出,主要集中在熱點、難點、重點內容上,特別是重點;注意數學思想的形成和數學方法的掌握,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可進行專題復習,如「方程型綜合問題」、「應用性的函數題」、「不等式應用題」、「統計類的應用題」、「幾何綜合問題」,、「探索性應用題」、「開放題」、「閱讀理解題」、「方案設計」、「動手操作」等問題以便學生熟悉、適應這類題型。備用練習《中考紅皮書》。
2、第二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第二輪復習不再以節、章、單元為單位,而是以專題為單位。
(2)專題的劃分要合理。
(3)專題的選擇要准、安排時間要合理。專題選的准不準,主要取決於對教學大綱(以及課程標准)和中考題的研究。專題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專題要由針對性,圍繞熱點、難點、重點特別是中考必考內容選定專題;根據專題的特點安排時間,重要處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費」時間,捨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題後的反思。
(5)以題代知識,由於第二輪復習的特殊性,學生在某種程度上遠離了基礎知識,會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識遺忘現象,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以題代知識。
(6)專題復習的適當拔高。專題復習要有一定的難度,這是第二輪復習的特點決定的,沒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的能力是很難提高的,提高學生的能力,這是第二輪復習的任務。但要兼顧各種因素把握一個度。
(7)專題復習的重點是揭示思維過程。不能加大學生的練習量,更不能把學生推進題海;不、能急於趕進度,在這里趕進度,是產生「糊塗陣」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三、第三輪復習(六月份)
1、第三輪復習的形式
第三輪復習的形式是模擬中考的綜合拉練,查漏補缺,這好比是一個建築工程的驗收階段,考前練兵。研究歷年的中考題,訓練答題技巧、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的能力等。備用的練習有《頂尖沖刺》、《九地市模擬試題》,歷年福州市中考題(2000~2004)。
2、第三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模擬題必須要有模擬的特點。時間的安排,題量的多少,低、中、高檔題的比例,總體難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題。
(2)模擬題的設計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於中考。
(3)批閱要及時,趁熱打鐵,切忌連考兩份。
(4)評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錯了的題盡量不得分,讓苛刻的評分教育學生,既然會就不要失分。
(5)、給特殊的題加批語。某幾個題只有個別學生出錯,這樣的題不能再佔用課堂上的時間,個別學生的問題,就在試卷上以批語的形式給與講解。
(6)、詳細統計邊緣生的失分情況。這是課堂講評內容的主要依據。因為,緣生的學習情況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級成績的關鍵,課堂上應該講的是邊緣生出錯較集中的題,統計就是關鍵的環節。
(7)、歸納學生知識的遺漏點。為查漏補缺積累素材。
(8)處理好講評與考試的關系。每份題一般是兩節課時間考試,四節課時間講評,也就是說,一份題一般需要4節課的講評時間。
(9)選准要講的題,要少、要精、要有很強的針對性。選擇的依據是邊緣生 的失分情況。一般有三分之一的邊緣生出錯的題課堂上才能講。
(10)立足一個「透」字。一個題一旦決定要講,有四個方面的工作必須做好,一是要講透;二是要展開;三是要跟上足夠量的跟蹤練習題; 四要以題代知識。切忌面面俱到式講評。切忌蜻蜓點水式講評,切忌就題論題式講評。
(11)留給學生一定的糾錯和消化時間。教師講過的內容,學生要整理下來;教師沒講的自己解錯的題要糾錯;與之相關的基礎知識要再記憶再鞏固。教師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解決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
(12)適當的「解放」學生,特別是在時間安排上。經過一段時間的考、考、考,幾乎所有的學生心身都會感到疲勞,如果把這種疲勞的狀態帶進中考考場,那肯定是個較差的結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鬆,必須保證學生有個適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實踐證明,適度緊張是正常或者超常發揮的最佳狀態。
(13)調節學生的生物鍾。盡量把學習、思考的時間調整得與中考答卷時間相吻合。
(14)心態和信心調整。這是每位教師的責任,此時此刻信心的作用變為了最大
⑼ 九年級數學幾個單元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九年級上冊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乘除
二次根式的加減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應用題
第二十三章 旋轉
圖形的旋轉
中心對稱
旋轉與中心對稱
第二十四章 圓
圓及其性質
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
正多邊形和圓
弧長和扇形面積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概率
用列舉法求概率
利用頻率估計概率
九年級下冊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數
二次函數
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
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
第二十七章 相似
圖形的相似
相似三角形
位似
第二十八章 銳角三角形函數
銳角三角形函數
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十九章 投影與視圖
投影
三視圖
========如有疑問,馬上追問!祝學習進步========
最後,如果您滿意我的回答的話,請及時採納為【滿意答案】,並輕輕點一下【贊同】。
團隊:【學者們的殿堂】
⑽ 初一到初三的上下冊英語課本各有多少單元
我學的是新目標的教材:
七年級 一冊一共有12個單元,兩個單元回眸(1-6和7-12)【有兩冊,共24個單元,4個單元回眸】
八年級 一冊一共有10個單元,兩個單元回眸(1-5和6-10)【有兩冊,共20個單元,4個單元回眸】
九年級 一共有15個單元,三個單元回眸(1-5、5-10和11-12)【全一冊】
所以新目標的教材初一到初三一共有59個單元,11個單元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