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關於數學有什麼用的文章

關於數學有什麼用的文章

發布時間:2022-06-09 05:37:23

1. 數學有什麼用處

1.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通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合適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真理。

2.數學屬性是任何事物的可量度屬性,即數學屬性是事物最基本的屬性。可量度屬性的存在與參數無關,但其結果卻取決於參數的選擇。例如:時間,不管用年、月、日還是用時、分、秒來量度;空間,不管用米、微米還是用英寸、光年來量度,它們的可量度屬性永遠存在,但結果的准確性與這些參照系數有關。

3.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簡單地說,是研究數和形的科學。由於生活和勞動上的需求,即使是最原始的民族,也知道簡單的計數,並由用手指或實物計數發展到用數字計數。

(1)關於數學有什麼用的文章擴展閱讀:

數學(mathematics或maths,來自希臘語,「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而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2. 《數學究竟有什麼用》數學作文

學數學究竟有什麼用
不少已參加工作的人都不約而同地向記者表示,上中學時背過的多數公式定理現在根本用不上,原來掌握的解答三角函數和解析幾何等題目的技巧現在也基本忘光了。有人認為,利用函數方程來解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還挺有用;也有人說,數學不實用,但對培養邏輯思維有用;還有人乾脆表示,工作後數學就是「用來算賬」的。

學數學究竟有什麼用?記者采訪了一些專家。「如果從知識上講,用處不大;從思維上講,用處很大,」已從事數學教學31年的邀請賽主辦方--吉林大學附屬中學教導主任周赫給出了簡單直接的答案。作為此次邀請賽主試委員會成員之一,周赫對這次數學邀請賽的比賽題目表示了肯定,他認為,這次比賽和華羅庚金杯賽題目差別不大,都強調趣味性,側重於數學思維的考察。

世界各國一直在摸索

記者在獲得試題答案後也驚訝地發現,其實這道看似艱難的題目只要多繞個彎想想就可以輕松解答,用不著多高深的公式或定理。因為題目問的是「最多可以得多少分」,只要證明「為何不能得18分」也就間接得出了「最多可得17分」的答案,而題目關鍵就在於如何以嚴密的邏輯來推理論證,這也正是考官出題的目的所在。

周赫說:「數學不是單純的知識,而是對人思維方式的一種潛在培養,現代人應該具備數學這種邏輯思維能力。與陶冶藝術情操的鋼琴、小提琴和書法一樣,數學也應被當作一種文化來傳播,因為它是人整體文化修養的一部分。」

如何保證數學能像文化一樣傳播開來?為做到這一點,世界各國數十年來一直在數學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摸索。

3. 學習數學有什麼用

要說數學在生活中的直接用途,真的說不出幾個,買菜?找零?那學幾何和函數又是要幹嘛用呢?但其實大家也都非常明白,數學確實是很多學科的基礎。

但作為父母,想要給孩子一個合適的回應很難很難,何況我們自己可能都捋不清答案。希望今天文章中作者給大家提供的答案,可以讓你下一次和孩子談論數學時得到更多啟發。

一門不招人喜歡的學科

數學為什麼這么不招人喜歡呢?

首先跟數學這門學科的特性有關。數學是一門研究模式的學科,是試圖用數量, 形狀和關系這些手段來描述世界的一種方式。

不管是任何學科知識,孩子們理解起來往往是習慣從自己親身的經歷出發,比如我們上語文課,寫一篇描述自己假期生活的作文,每個孩子都能寫出東西來,而且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孩子很容易能夠從中體會到樂趣所在。但數學就讓人一頭霧水了,不光跟實際生活相差甚遠,正確答案也都是非錯即對,又枯燥又抽象。

此外,數學這門學科的區分度也很高,能學不能學的孩子之間差距非常大,這也會讓孩子產生畏難和挫敗感。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或許很難改變學校的教育模式,但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拓展對於數學的一些生活體驗。

比如外出旅行的時候,引導孩子在車牌上查找數字組合(例如連續的3、4、5或不連續的2、5、7或平方144之類的數字);此外平時出門可以和孩子一起利用地圖軟體計算出的不同路線時間,來預估走哪條路最快到達終點;看電視的時候,和孩子一起計算下電視節目中有多少時間是廣告。

這樣讓孩子自然而然的在生活中接觸數學,能夠增加孩子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認識,為什麼要學數學?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數學對我以後的生活有用嗎?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接觸數學——我們在用地圖導航的時候、預測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時候、買新傢具測量尺寸的時候、公司開會聽到各種數據的時候……

很多人都以為只有極少數的職業才會用到數學,然而其實ta們都錯了。絕大多數職業:護士、設計師、建築工人、記者、司機等等每天都在使用數學。

但學校里的數學恰恰是以技能為基礎的——比如教你怎麼確定角度,怎麼用公式來確定物體的體積或容量,很少會教孩子數學究竟是什麼。比如,一堂數學課上老師往往會對孩子講:我們做了A、然後 B、然後 C,最後就能得到正確答案,而且往往是唯一的正確答案。

這種教育模式,往往導致孩子們從來都不會主動去思考數學本身,也不會充分理解每一個步驟的意義。對於許多學生來說, 他們對數學的理解變成完成老師設定的一個個具體任務,對於真正需要理解的概念呢?老師的要求是:背過就行了。

正是因為學校對數學的關注是技能學習,而不是解決真正的問題,孩子想要在數學這方面鑽研的興趣很容易就會被扼殺。

關於數學,我和學生們經常講的一個類比是, 學習數學技好比彈鋼琴。你知道鋼琴的每一個具體組成,並不代表你就懂得音樂是什麼了,一樣的,知道了數學的概念、公式和算術法,雖然非常重要, 但卻不足以讓你真正的理解數學是什麼。

過分強調數學的技能(基本數字理論,、方程式),忽略作為數學家的實際工作(推理、 解決問題、建模、使用技術),也會導致願意在大學繼續學習數學的學生人數下降。

美國近幾年的統計數據顯示,2000-2014 之間, 學習高等數學的學生比例從11.9% 下降到 9.6%,學習中級數學的人數從25% 降到到19.1%。香港地區高等數學畢業生佔全體畢業生的比例由2015年的25%下跌到了2016年的16%。

由於大陸地區沒有具體數據,我們只能參考一下國家統計局官網發布的全國本科理學專業在校學生人數,2012年這個數字是約125萬人,到了2015年,直接下滑到了約107萬人。

數學的意義是什麼呢?

下一次,當你的孩子問你數學有什麼用時,或許可以這樣回答:

4. 有關學數學用數學的作文

新的學期已經到來,從現在起我要加強薄弱學科——數學,我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認真學習,努力學習.所以,從現在起,我要有一份好的計劃書來輔導我學習,那就是: 學習前先預習。在認真投入學習之前,先把要學習的內容快速瀏覽一遍,了解學習的大致內容及結構,以便能及時理解和消化學習內容。在重要的地方,稍微放慢學習進程。 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課堂上要及時配合老師,做好筆記來幫助自己記住老師講授的內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積極地獨立思考,跟得上老師的思維與節奏. 課堂上做的筆記要在課後及時復習,不僅要復習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重要內容,還要復習那些仍感模糊的認識。堅持定期復習筆記和課本,並做一些相關的題目. 找一個安靜的、舒適的地方學習。圖書館,安靜而沒有干擾。開始學習時,應該全神貫注於功課,千萬不能「身在曹營心在漢」。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改掉以往學習的粗心、邊看電視邊寫作業、邊寫邊問、不獨立思考等學習惡習。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並嚴格遵守。 嚴格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和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除了上課時間外,晚自習時間做完各科作業,記5個英語單詞,預習下一章的數學課本,復習本章內容,做適量習題,加以鞏固.背誦所有科目必背的課文. 利用課外時間多閱讀中外名著,加強寫作,開闊視野。 上課前預習,找不懂的地方,上課時學習,解決不懂的地方,上課後復習,溫故而知新。 認真上每一節課。集中注意力,思考老師講的每一個問題,沒有聽懂的地方課後向老師提問,做到當天的知識當天融會貫通。 學習態度端正,認真改正自身的不良學習習慣,對待大小考試的成績要有正確的認識,深刻的自省,不驕不躁。 積極參加學校和班集體組織的各種活動,團結同學,樂於助人。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理想的中學。

5. 誰能給我一篇(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的文章~~~~

我用簡短的幾句話來回答樓主,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說白了就是為了實現你自己的人生價值,人和其他生物是不同的。一個在人在地球上生存好比一個微生菌,渺小的幾乎看不到,你想讓別人看到你,你必須要長大一點。讓你長大的參數數學是其一,有一句話,成就給人光彩,數學給人重量,大多數人只想看到自己的成就,而不去稱自己的重量。我再給樓主推薦一本書《麵包是怎麼做成的》。有時間可以到新華書城去看一下,那裡可真是知識的海洋。在哪裡兩年不出來,我估計你可能要超越古代三國的 諸葛亮。

6. 有關數學應用的作文

比如說我們平時坐的板凳的腿是一個三角形,這是利用三角形最穩固的原理;再比如,我們學的統計和概率,對於我們買東西和去抽獎,買彩票不是很有用嗎?(笑~~~)所以說,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和實惠,利用數學,我們可以生活的更美好,同樣的,我們可以用數學知識發明很多東西。

7. 我想寫一篇關於數學的文章

那就寫啊
關於數學的文章可以寫很多內容,數學史、
數學教育

數學思想

數學方法
……
什麼都可以

8. 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

引言院刊的編輯同學告訴我,大一的朋友們剛考完高數,普遍郁悶,要我寫一篇關於學習數學的文章。我很清楚,你們一定想從我這里聽到各種宣揚數學無用的理論,但遺憾的是,這篇小文的用意並不在此。當我對學術還很無知的時候,常常因為數學考試一塌糊塗而大罵數學無用,順帶著批判科學主義的泛濫成災,進而竭力證明經濟學院課程設計極不合理。然而,幾年過去了,數學還是本科基礎課程的重點;幾十年過去了,數學也沒有在經濟學領域銷聲匿跡。恰恰相反,數學方法迅速擴展,大有一統社科領域的趨勢(或者已成事實),我們必須承認,現在的問題不是經濟帝國主義,而應該是數學帝國主義。那麼,數學到底有什麼優越性能在社科領域內成為普遍方法呢?問的更直白一點,我們為什麼要學數學呢?回答這個問題本身不難,但如果是一個數學成績優異的同學給出回答,那麼他的用意可能會遭到普遍質疑,而他的人身安全也可能會十分堪憂,於是我們遲遲沒有看到正本清源的論述。無奈,將由我這個在數學上一再跌跤的人做出回應,但也正因此,我相信我的回答將得到大家理解的同情。 一、作為思想的數學很多人會說數學是一個很好的分析工具,我想他實際上在說數學是一種思想。古希臘著名的哲學流派——畢達哥拉斯學派——很可能是最早提出這種思想的一夥人。他們將各種現象關系都抽象為數量關系,並且認為世界的本質不是水,也不是火,而是數。不得不承認,這種抽象的概括是極具創造性的。它讓人從此擺脫了具體的、零散的經驗世界,開始思考表象背後的實質,由此發現一般性的聯系,並能將這種一般性的規律進行更為一般性的運用。可以說,數學在經濟學中的運用也是如此。它幫助我們跳出形形色色的經濟現象,將紛繁復雜的經濟世界抽象為簡單明晰的數量關系,這樣才能更清楚地看清楚各因素之間的聯系。正是這種抽象能力使得數學具有強大的分析能力,使我們能夠條分縷析地分析問題,尋找規律。數學的這種分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法被替代的,說得更誇張一點,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如此復雜的經濟世界中生活得井井有條,很重要一點就是扎實的初等數學教育賦予了我們很強的數學思維和分析能力。當你聽到印度集市上的小販連賬都算不清時,你一定不會再罵中國的義務教育。當然,經濟研究中需要運用到的數學知識要更復雜一些,但是這種抽象分析的原理是一樣的。很難想像一個完全沒有數量關系概念的人能夠分析社會問題,事實上,即使一些在著作中不愛使用數學的經濟學家也基本都具有非凡的數學造詣,比如中學和大學都主修數學的凱恩斯。況且沒有一定的數學能力,真能讀懂《資本論》嗎?我個人持懷疑態度。數學表達對研究經濟學不一定必須,但對於培養抽象分析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數學之為思想,意義在此。 二、作為語言的數學當你嘗試給別人解釋你的觀點時,總會遇到各種反駁,進而陷入爭論。但仔細想想,這些爭論有多少不是因為沒有很好地理解彼此的意思表達呢?當你通過翻譯來說服或理解他人時,彼此觀點又有多少扭曲多少歪解?這時你會發現語言的局限性,兩個話語體系不同、個人經驗有異、概念定義不一的人,基本上是很難進行有效的學術溝通的。遺憾的是,今天大部分的爭論都是因語言歧義造成的,而我們的時間也大量耗費在這些無意義的爭論上。韋伯在《經濟與社會》中開篇就花了大量筆墨去釐清基本概念,用意即是在此。在這種現實面前,數學作為語言的力量就充分展現出來了。它使得不同知識背景、語言背景的人擁有了一套統一的話語體系,使得世界間的交流成為可能。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語言表達簡明,簡明到只有數字和符號,邏輯干凈,干凈到只有數量關系。因此,數學語言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因語言的含混和多義所帶來的歧義和曲解。可以說,正是數學使得經濟學研究者之間的交流成為可能,也使得經濟研究得以進步。你也許並不了解文章作者所看到的經驗世界,但你仍然能夠理解他由此所產生的思想,當他以數學的方式將想法寫下來時,其不合理處、邏輯矛盾處都會清楚地展現出來,這有利於讀者發現問題、提出切實批評,也有利於作者找到問題、做出理論改進。當然,任何語言都是一道門檻,要掌握都得付出努力。一個懂希臘語的讀者便能直面柏拉圖的著作,並在這些對話中享受到莫大的快感,而依靠譯本的讀者就只能在一些翻譯錯誤上苦思冥想了。數學之於經濟思想,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三、網路外部性正是基於以上兩大優點,數學被現代經濟學迅速接納,廣泛應用,由此也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網路外部性。

9. 誰能告訴我學習數學有什麼用

初中數學寶典,你知道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在初中學習數學這們課程的時候很多的學生都是比較煩惱的,因為這們課程是非常難的,並且難點非常多,很多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還可以更得上,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得非常的吃力,那麼你知道初中數學寶典是什麼嗎?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復習知識點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寶典的內容,當學習吃力的時候可以先復習一下之前的內容,當然這個時候之前記得筆記就可以用來復習了,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學習後期的內容,並且可以改善學習吃力的問題.

10. 生活中數學的應用

1、同一天過生日的概率

假設你在參加一個由50人組成的婚禮,有人或許會問:「我想知道這里兩個人的生日一樣的概率是多少?此處的一樣指的是同一天生日,如5月5日,並非指出生時間完全相同。」

也許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個概率非常小,他們可能會設法進行計算,猜想這個概率可能是七分之一。然而正確答案是,大約有兩名生日是同一天的客人參加這個婚禮。如果這群人的生日均勻地分布在日歷的任何時候,兩個人擁有相同生日的概率是97%。換句話說就是,你必須參加30場這種規模的聚會,才能發現一場沒有賓客出生日期相同的聚會。

2、襪子配對

關於多少只襪子能配成對的問題,答案並非兩只。因為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我從裝著黑色和藍色襪子的抽屜里拿出兩只,它們或許始終都無法配成一對。

如此說來,只要藉助一隻額外的襪子,數學規則就能戰勝墨菲法則。通過上述情況可以得出,「多少只襪子能配成一對」的答案是3隻。

當然只有當襪子是兩種顏色時,這種情況才成立。如果抽屜里有3種顏色的襪子,例如藍色、黑色和白色襪子,你要想拿出一雙顏色一樣的,至少必須取出4隻襪子。如果抽屜里有10種不同顏色的襪子,你就必須拿出11隻。根據上述情況總結出來的數學規則是:如果你有N種類型的襪子,你必須取出N+1隻,才能確保有一雙完全一樣的。

3、擲硬幣並非最公平

拋硬幣是做決定時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人們認為這種方法對當事人雙方都很公平。因為他們認為錢幣落下後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樣,都是50%。但是有趣的是,這種非常受歡迎的想法並不正確。

首先,雖然硬幣落地時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即使我們排除了這種很小的可能性,測試結果也顯示,如果你按常規方法拋硬幣,即用大拇指輕彈,開始拋時硬幣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時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約是51%。

4、炒菜時間(數學家谷超豪的生活數學)

拿最簡單的炒菜來說,我們通常先把碗洗好,然後把炒好的菜盛到碗里去。可紮上圍裙的谷超豪計算了一下,得出一個「結論」:根據統籌的方法,應該先炒菜,在煮菜的時間里去洗碗,這樣洗碗的時間就省下來啦。

5、出院時間(數學家谷超豪的生活數學)

一次住院,他一項肝功能指數回落得特別慢。連續數周抽血檢查後,谷先生一本正經地對護士小姐說:「能不能把下次例檢換到10天之後?因為根據前幾次的檢驗報告我作了預測,再有10天,我的肝功能指標就能回落到正常了。而按原來的抽血周期,我還得等上兩個禮拜才能出院呢。」一句話把醫院上下給逗樂了,果然,這位病號少抽一次血,提前4天,圓滿出院。

閱讀全文

與關於數學有什麼用的文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