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數字敏感度
想要提高數學的敏感度,需要你培養數學方面的素養,當你多做練習題,進行總結和歸納之後,那麼你就會慢慢的形成一種數學素養。這種數學素養的養成將會大大的提高你對於數學問題的敏感度。
B. 怎麼可以鍛煉對數字的敏感度和記憶力
。短期記憶的實質是大腦的即時生理生化反應的重復,而中期和長期的記憶則是大腦細胞內發生了結構改變,建立了固定聯系。比如怎麼騎自行車就是長期記憶,即使已多年不騎了,仍能騎上車就跑。中期記憶是不牢固的細胞結構改變,只有"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反復加以鞏固,才會變成長期記憶。短期記憶是數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記憶。一個人每天只將1%的記憶保留下來。
明白了記憶需要不斷復習才能鞏固的道理就可以從物質和技巧兩方面著手掌握增強記憶力的訣竅了。物質方面,要多吃有利記憶的食品,如富有含鋅、磷酯、某些不飽和脂肪酸的芹菜、核桃、芝麻、瘦肉等。
技巧方面實際上就是按記憶的生理規律去做。
其一,課堂上要專心聽講、思考吸收,取得較深的短期記憶。
下課後當天復習;過幾天當記憶開始淡漠時再鞏固一次並加以條理化。"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以後每隔一兩個月復習一次。這樣就可以把短期記憶變成中長期記憶,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佳的記憶效果。
其二,復習要記憶的功課最好在早晨或夜裡的安靜環境中進行。
試驗證明,晚上6--10點和早晨6--8點是記憶功能最佳時候。同時要專心,不要被其它干擾或打斷。切忌一邊聽walkman一邊背書。 這是因為大腦工作時只允許一個中樞於興奮狀態,如果同時有幾個興奮點,必定會心不在焉或三心二意,結果大大降低記憶效果。
其三,記東西時要舒心不要緊張。
緊張時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它是損害精神集中功能和記憶力的大敵。反之,在寬松環境中,垂體後葉分泌加壓素,它對增強記憶功能大有好處。 當然,記憶力也可以通過軟體訓練提高,見參考資料。
其四,可以編一些順口溜將知識條理化、提綱化,使知識形成記憶的系統和網路,這樣便可通過聯想來增加記憶效果。
例如要記"唐宋八大家"姓名時,可以先記住"韓、柳、'三蘇'、歐(陽)、王、曾"八個姓,然後便於推想出全部姓名等等。其五,盡量理解要記憶的內容。所謂理解,從生理上說就是把你的知識納入記憶網路中,並且建立深一層的固定聯系。死記硬背不理解的東西是浪費記憶力,也記不牢。
怎樣增強記憶力?
記憶,就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現、回憶三個基本過程。其形式有形象記憶、概念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運動記憶等。
記憶的大敵是遺忘。提高記憶力,實際就是盡量避免和克服遺忘。在學習活動中只要進行有意識的鍛煉,掌握記憶規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記憶力。下面介紹增強記憶的十種方法。
1.注意集中。記憶時只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擾,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2.興趣濃厚。如果對學習材料、知識對象索然無味,即使花再多時間,也難以記住。
3.理解記憶。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記的牢、記得久。僅靠死記硬背,則不容易記住。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誦相結合,記憶效果會更好。
4.過度學習。即對學習材料在記住的基礎上,多記幾遍,達到熟記、牢記的程度。過度學習的最佳程度是150%。
5.及時復習。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溫習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6.經常回憶。學習時,不斷進行嘗試回憶,可使記憶錯誤得到糾正,遺漏得到彌補,使學習內容難點記的更牢。閑暇時經常回憶過去識記的對象,也能避免遺忘。
7.讀、想、視、聽相結合。可以同時利用語言功能和視聽覺器官的功能,來強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比單一默讀效果好的多。
8.運用多種記憶手段。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分類記憶、特點記憶、諧音記憶、爭論記憶、聯想記憶、趣味記憶、圖表記憶、縮短記憶及編提綱、做筆記、卡片等記憶方法,均能增強記憶力。
9.掌握最佳記憶時間。一般來說,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7~10時,為最佳記憶時間。利用上述時間記憶難記的學習材料,效果較好。
10.科學用腦。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煉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
記憶力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提高。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學者都很注意用各種方法來鍛煉自己的記憶力。比如俄國大文學家托爾斯泰說過:「我每天做兩種操,一是早操,一是記憶力操,每天早上背書和外語單詞,以檢查和培養自己的記憶力」。托爾斯泰的「記憶力操」實際上就是反復「復現」。只要你有計劃地「復現」,你的記憶力一定會不斷增強。
下面幾種訓練記憶力的方法很有效,你不妨平時參照一下。
暗示法———積極。
許多人常常感嘆「我記性不好」,韶華漸逝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的記憶力缺乏足夠的信心。面對一連串的外語單詞或一大堆材料,有些人想:這么多,我能記住嗎?其實,這就給自己的記憶設了障礙。應該給自己打氣:「我一定能記住。」這是積極的心理暗示。想想你小時候就能熟背唐詩的情形;想想你以往考試前精心復習,取得了前幾名。
記者的一位好友董小姐近來常常苦惱於自己記性差,總忘事。可是她大學同學說:「差什麼差,讀大學時考古代文學我提前半個月復習,你只提前兩天突擊,就考了90多分,比我還高呢。」董小姐笑了:「對呀,我記憶力挺好啊,得好好開發開發。」
強記法———限時。
在規定的時間里記憶數字、人名、單詞等,可以鍛煉強記的能力。比如,在地鐵候車時,你規定自己在車來之前記住廣告牌上的幾個電話和地址,而且,盡量用你的右腦來記憶。第二天,看看你是否全記住了。別以為這樣很無聊,這可是充分調動你的左右腦,防止大腦老化,提高記憶力,而且一分錢不用花。這種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當然,你也可以隨身帶幾張客戶名片,用上下班時間來記上面的地址和電話。
回憶法———精細。
我們平時接觸了很多人和事物,記了很多,但因為很少回憶,所以很多記住的東西又模糊或淡忘了。常回憶,並盡可能精細,是鍛煉記憶的好方法。近期中央電視台《挑戰主持人》節目中,要求攻擂者和守擂者在短時間內觀察一名模特,然後比賽看誰記住的內容多,這個內容就非常精細,比如模特服裝的顏色,穿了幾件T恤,佩戴了什麼飾品,飾品各戴在什麼位置,鞋上有什麼裝飾等……兩名賽者的記憶力令人驚嘆。其實,我們平時就可以這樣鍛煉自己的記憶力。見了一個人,回憶一下她衣服的款式、顏色,發型和頭發的顏色,手袋的款式、面料等;也可以回憶一下你最近看過的電影,裡面有什麼人物?發生了什麼事?結局怎樣?仔細回憶每一個鏡頭,越精細越好。
不要感嘆工作忙,壓力大,或年紀大了,這些都不是「記憶力下降」的理由。開發你的右腦,利用零散時間鍛煉你的大腦,你的記憶力會越來越神奇。
有益增強記憶力的食物:
常飲葡萄汁有益於延長壽命。適當飲用葡萄酒也有同樣效果,但由於酒精會對神經產生麻痹作用,因而葡萄汁是更好選擇。葡萄汁中的抗氧化物質含量高過其他任何水果和蔬菜,且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傳輸能力。除了益壽延年,葡萄汁還可以在短期內提高記憶力。
野生藍莓果富含抗氧化物質,可以清除體內雜質。在小白鼠身上進行的試驗結果表明,長期攝取藍莓果能加快大腦海馬部神經元細胞的生長分化,提高記憶力,防止隨著年齡增長,平衡和協調能力的減弱,還能減少高血壓和中風的發生幾率。
其他增強記憶的食物
一些健腦食品,其實是常見的物美價廉之物。如蛋黃、大豆、瘦肉、牛奶、魚、動物內臟(心、腦、肝、腎)及胡蘿卜、谷類等。這些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卵磷脂,且容易消化,對兒童腦髓的發育也有積極的作用。
1 牛奶。富含蛋白質、鈣及大腦必需的維生素B1、氨基酸。牛奶中的鈣最易吸收。用腦過度或失眠時,一杯熱牛奶有助入睡。
2 雞蛋。被營養學家稱為完全蛋白質模式,人體吸收率為99.7%。正常人每天一個雞蛋即可滿足需要。記憶力衰退的人每天吃5~6個,可有效改善記憶(不適宜膽固醇高的人)。孩子從小適當吃雞蛋,有益發展記憶力;特別是蛋黃,蛋黃中含有蛋黃素、蛋鈣等腦細胞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可增強大腦活力。。
3 魚類。可以向大腦提供優質蛋白質和鈣。淡水魚所含的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保護腦血管,對大腦細胞活動有促進作用。
4 貝類。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含量非常低,幾乎是純蛋白質,可以快速供給大腦大量的硌氨酸。因此可以大大激發大腦能量、提高情緒以及提高大腦功能。以貝類作開胃菜,能最快地提高腦力。但是貝類比魚類更容易積聚海洋里的毒素和污染物質。
5 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是參加腦代謝的唯一氨基酸,會增加腦內乙醯膽鹼,能促進智力發育,維持和改進大腦機能,改善記憶力。
6 花生。花生等堅果富含卵磷脂,常食能改善血液循環、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腦血栓形成,可延緩腦功能衰退、增強記憶、延緩衰老,是名符其實的「長生果」。
7 小米。所含維B1和B2高於大米1~1 5倍。臨床觀察發現,吃小米有益於腦的保健,可防止衰老。
8 玉米。玉米胚中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保護腦血管和降血脂作用。谷氨酸含量較高,能促進腦細胞代謝,具有健腦作用。
9 黃花菜。黃花菜可以安神解郁,但不宜生吃或單炒,以免中毒,以干品和煮熟吃為好。
10 辣椒。維C含量居蔬菜之首,胡蘿卜素和維生素含量也很豐富。辣椒所含的辣椒鹼能刺激味覺、增加食慾、促進大腦血液循環。「辣」味還是刺激人體內追求事業成功的激素,使人精力充沛,思維活躍。生吃效果更好。
11 菠菜。含豐富的維A、C、B1和B2,是腦細胞代謝的最佳供給者之一。它還含有大量葉綠素,也具有健腦益智作用。
12 橘類。橘子、檸檬、廣柑、柚子等含有大量維A、B1和C,屬典型的鹼性食物,可以消除大量酸性食物對神經系統造成的危害。考試期間適量吃些橘子,能使人精力充沛。
13 菠蘿。含豐富維C和微量元素錳,而且熱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提高記憶力的作用。
14 胡蘿卜。可以刺激大腦物質交換,減輕背痛的壓力。
15 油梨。含大量的油酸,是短期記憶的能量來源。正常人每天半個油梨即可。
16 藻。含有豐富的葉綠素、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可以改善記憶力和注意力。
17. 捲心菜:富含維生素B,能預防大腦疲勞。
18. 大豆:含有蛋黃素和豐富的蛋白質,每天食用適量的大豆或豆製品,可增強記憶力。
19.木耳: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糖類、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為補腦佳品。
20.杏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可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環,保證腦供血充足,有利於大腦增強記憶。
那麼,人在什麼時候記憶力最好呢,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差異,要弄清自己的最佳學習時間,人的大腦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動規律:一般來說,上午8時大腦具有嚴謹、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3時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時記憶力最強;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時內逐漸減弱。根據這些規律,早晨剛起床,人的想像力較豐富,就抓緊時間捕捉一些靈感,做些構思工作,兼讀語文和背誦英語單詞,由於早晨空氣新鮮,要參加一些體育鍛煉;上午做一些嚴謹工作,上課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下午除聽課外,要快速准確做好當天的筆頭作業;晚上加強記憶和理解,預習第二天功課。中午、傍晚的空隙時間就安排一些不費力的事
C. 如何培養對數字的敏感度,以及提高數學運算能力
如何提高數學計算能力,個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從思想上重視計算能力的培養。作為老師自身在教學中應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指導計算方法與技巧,設計精巧的計算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興趣。作為學生應把計算題作為每天必練的內容。從口算、豎式、脫式計算、簡便計算等等。不求多,但求精。只要常練不懈,就可以熟能生巧。幾個月的堅持必定計算能力大有提高。
第二、重視算理講解。計算是學好數學的基礎,計算其實很簡單,掌握了計算方法,計算題就不在話下。班裡的每個學生都會做計算題。可是為什麼有的學生計算又快又對,而有的學生一算就錯呢。這裡面大有文章—輕視算里。我們做計算題不能僅僅滿足於會算更應該明白為什麼這樣算,弄清算理,有助於我們正確的進行計算。例如:計算0.52×0.4許多學生隨便一算得數是20.8或2.08。出現小數點點錯,正確結果是0.208。為什麼是三位小數?應該讓學生理解。52縮小100倍是0.52,4縮小十倍是0.4。52×4=208。所以0.52×0。4的積應該是208縮小1000倍,也就是0.208。也就是說兩個因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應該有幾位小數,這其中的道理清楚了,自然不會把小數點點錯了。第三、重視計算習慣的培養。我們常發現計算習慣好的同學往往出錯少。有的同學雖然學習並不優秀。但是卻在計算題上不丟分。因為他養成了良好的計算習慣。做前先把題看準確,弄清運算順序。弄清數與數之間的關系然後再做。有的學生養成抄題要准確的習慣。有的同學經常在抄題的時候就把題抄錯了,造誠很低級的失誤。要有細心檢查的習慣。做完計算題一定要學會檢查,把題目再查一遍,看看抄准確沒有,再重新算一算。除法用乘法檢驗,減法用加法來檢驗避免失誤。
計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自身的努力。只要堅持不懈,就能做好。
D. 怎樣才能提高對數字的敏感性
其實說到數字,很多人都會想到自己的上學時候的數學成績,下意識地就會說:我數學最爛了!而既然數學很爛,顯然也就不會懂得太艱深的數學公式或原理,更別說是怎麼應用了。所以,我們或許可以說,數學爛的人就無法將太高深的數學用在職場上,但有沒有另一種可能的狀況是:商場上所用到的數學,其實都不會很難,有專家說是不會超過高中數學程度;也有人說,只要會加減乘除即可。
這很容易得到驗證,因為我們很少聽到什麼經營之神是數學家,反倒經常昕到沒讀過什麼書的傑出企業人士,對於財報數字了如指掌。
所以說,我們所講的數字,並不是一定要我們要記住這么多的數據,也不是說要用一些復雜的公式來計算這些東西,重要的是,對於這些數據的一種「感覺」,具體一點地說,就是要在心中對於數字所反映出來的真實,依據自己的專業與經驗,建立起一套評斷的標准,然後據以做出行動。
其實對數字的敏感性是可以提高的,即使你現在覺得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優勢也不要緊。以下是大家總結出來的比較有用的一些方法,可以讓你逐漸提高對數字的敏感性,讓你對數字產生強烈的「感覺」。
1.認識數字的重要性
這是最基本的一點,至少要認識到數字的重要性才會重視數字,就像學生重視分數一樣,它是行動的檢驗和評判標准,數字也像是儀錶板,可以指引方向和預測未來。
2.養成凡事附上數據與參考數據的習慣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強調應該做一個收支平衡表,那就是這樣的作用,如果你只是很簡單的記賬,你是看不出你的賬有什麼問題的,要做出一個標準的表來參考,才能看到哪些是不該要的,哪些是浪費的。
3.在評估或分析任何情況時,都試著將其數字化
簡單明了的數字,十分有助於記錄、信息傳達、比較檢討及分析等行為。有些事情是以感覺,情感等作為衡量尺度的,但是還有一些事情就需要用數據來顯示了,例如你的投資組合是否合理,你想把你的理財方式轉換一下,那麼就用實際可能的數據來評判是否可以。
4.經常以矩陣圖思考問題
面臨錯綜復雜的問題時,可以矩陣圖加以展開,從中可發掘出未曾發現的問題點,然後再依據問題點的急迫性與重要性,研擬對策。
5.有時間觀念
就像上面一節中的那個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他在股票和基金的收益是基本一樣的,但是卻要花兩倍的時間在股票上,所謂的時間就是金錢,要注意時間的節約。
6.有效運用資金
要發揮金錢的價值,就必須在使用金錢之前,預測效果或效益如何,使用之後更要詳細確認。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大小事情都必以損益計算的方式來思考。
7.將所有目標都數據化
日產汽車(Nissan)執行長卡洛斯·高恩(Carlos Ghosn)曾說:無法數據化的目標,我無法執行。有時候,目標都是較為抽象的,因此要落實為具體的數字,才能執行與評量。
8.隨時掌握最新的數據
過時的數據不但沒有意義,甚至會造成誤導,因此一定要迅速、正確地處理數據,隨時將數字的紀錄更新成最新的數據。
9.數字不是絕對的
數字是決算或預估的數值或假設,但不是絕對的標准。例如,我們現在都已經知道智商高的人,不見得就會是傑出的工作者,我們還要將其他的人格特質納入考慮。因此,真正有數字力的人,不是將數字的力量無限上綱,反而是更懂得數字有其限制。
10.數字是兩面刃
數字固然是溝通與說服的利器,但是若惡意扭曲,則會成為欺詐的工具。許多企業弊案就是起因自竄改財報數字,試圖欺騙視聽。
在理財的時候要注意,有一些故意的欺騙事件,把事情吹得天花亂墜,要學會分辨這些數據的真假。
11.制訂重大投資的決策時,能評估效益和風險
無論是設備投資或其他金額龐大的投資計劃,在預估收益和現金流量時,至少都要估計出樂觀與悲觀的情勢,而且最後在做判斷時,通常是依據悲觀的案子做決定,亦即有做好面對失敗的准備(最大的損失就是這個程度)。
12.從經營者的角度分析公司的財務報表
在平常的工作中,也要學會看待一些數據,特別多的就是看財務報表了。不只是看懂各類財務指標而已,還要能夠看出背後的管理意涵,找出公司的優勢與弱點。此外,也要盡可能掌握同業競爭者及其他產業的財務報表上的經營要點。
看懂財報的基本技巧是,財報不要用「讀」的,而用「找」的方式,亦即立刻找出財報中有問題的關鍵數字。
最重要的則是比較,因為比較與競爭是一體兩面的事,因此不但要比較公司過去一年的財報數據中什麼數字攀升或驟跌,也要比較同業競爭者或其他行業在財報上顯現的重要數字。
在生活中,數字是一個離不開的資源,只有很好地學會分析數據,對數據產生「感覺」,才可以找到理財的好方式。不管你現在是什麼樣的情況,只要用心去提高,就可以對數字更加敏感。
E. 如何培養對數字的敏感性
1.體認數字的重要性 「在商業世界裡,數字非常重要。」這句話看似抽象,卻很真切。數字就像體檢表,是行動的結果和評量的工具;數字也像儀錶板,可指引方向和預測未來。
2.養成凡事附上數據與參考資料的習慣 數字是溝通、說服及談判的重要依據。例如,如果想申請增加設備,試著加上「可達到總費用節省多少錢」,讓數字為你說話,或許就能提高通過的機率。
3.在評估或分析任何情況時,都試著將其數字化 簡單明了的數字,十分有助於記錄、資訊傳達、比較檢討及分析等商業行為。這就像是學習做一個「重視金額」的人,凡事不以感情(感覺、印象、善惡)做判斷,而是以「金額」「數字」「比率」,作為衡量的尺度。例如,如果認為舉辦宣傳活動可提升產品知名度,那就試著將知名度,換算成「金額」。
4.將pdc循環應用在工作上 在採取任何行動前,都要擬定計劃(Plan),然後實際執行(Do),接著再檢核(Check)結果與計劃之間的落差,作為修正行動(Action)的參考。
5.經常以矩陣圖思考問題 面臨錯綜復雜的問題時,可以矩陣圖加以展開,從中可發掘出未曾發現的問題點,然後再依據問題點的急迫性與重要性,研擬對策。
6.有時間觀念 假設A公司1小時能處理1單位的工作量,B公司則是1小時10單位,這個10倍的差異,可換算成B公司1年處理的工作量,A公司得耗時10年。時間既可以換算成金錢、效率,更速度的展現。因此,有數字力的人不會虛度光陰,也會守時、守信用。
7.有效運用資金 要發揮金錢的價值,就必須在使用金錢之前,預測效果或效益如何,使用之後更要詳細確認。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大小事情都必以「損益計算」的方式來思考。
8.養成計算(合計值)的習慣 許多人都有類似經驗,那就是錯誤的數字往往像滾雪球一般,進貨量、銷售量或庫存量的登記,有時候是一個項目出錯,就連帶一直錯下去一樣。因此,對於圖表內的數字或金額,習慣性地進行加總,方便於在做整體控管時,能夠依重要程度判定優先順序。
9.將所有目標都數據化 日產汽車(nissan)執行長卡洛斯·高恩(Carlos Ghosn)曾說:「無法數據化的目標,我無法執行。」 有時候,組織的願景或任務,都是較為抽象的,因此要落實為具體的數字,才能執行與評量。 例如,可將「拓展人脈」這項目標,轉化為「每個月與人交換30張名片,而且日後與其中5位保持聯系」或是將「加強廣告活動」轉化為「向15家媒體宣傳,達到8家確實刊載」。
如果目標較為遠大,最好能區分為近程、中程和長程三階段,然後再決定每一段時期要達成的目標。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倒算力」,亦即為了達成遠程的目標,往回推算中程、近程應該做什麼,甚至近到這個月、這星期或現在就該做什麼,作為達成目標的查核點。
10.追究數字出錯的原因 數字出錯時,不是更正即可,更要探究導致錯誤的原因,並且提出預防過失再度發生的對策。
11.保留數字修正的紀錄 將錯誤的數字更正後,仍要保留原本(錯誤)的數字,一方面可供日後檢視修正過程的原委,另一方面可作為重要的檢核點,因為修正過的數字,仍有可能出錯,因此,「修改紀錄」可作為審慎計算的重要提醒。
12.隨時掌握取最新的數據 過時的數據不但沒有意義,甚至會造成誤導,因此一定要迅速、正確地處理資料,隨時將數字的紀錄更新成最新的資料。
13.數字是兩面刃 數字固然是溝通與說服的利器,但是若惡意扭曲,則會成為詐欺的工具。許多企業弊案就是起因自竄改財報數字,試圖欺騙視聽。
14.計算會議成本,檢視費用與成果之間的關系 英特爾(intel)董事長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曾以「經理人的時薪×會議時數」計算會議成本,藉以說明會議的召開必須有效率和具體成果,否則就是浪費人力與資源。換言之,與會者的位階越高、人數越多、時數越長,會議的成本就越高。若會議成本低於回收成果,就沒有開會的必要。
15.計算公司各部門的成本開銷 這是一種「磨練經營感覺」的好方法,因為各行各業及組織內各部門,都要做成本控管。成本可以決定產品售價(成本+利潤=售價),而透過成本內容的分析,有助於了解哪些項目成本過高或效率不彰。
16.了解公司的基本損益製造,並且知道問題所在 會計的最基本原則就是簡單的減法:利潤(損失)=營業額-費用;現金=收入-支出。懂得了這個簡單的算式,就可以感覺與現實之間的差異,同時找到企業為何虧損的關鍵。企業想提升利潤,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收入、減少費用,但如果兩者相減之後為負,就會出現虧損。 這樣雖然簡化了公司的損益構造,但是卻可以作為思考問題的起點和線索。例如,如果公司都沒賺錢,但還是會產生費用,那為了不讓損失擴大,可以減少哪些開銷,進而構思對策與採取行動。
17.訂制重大投資決策時,能評估效益和風險 無論是設備投資或其他重大投資計劃,在預估收益和現金流量時,至少都要估計出樂觀與悲觀的情勢,而最後在做判斷時,通常是依據後者做決定,做好面對失敗的准備(最大的損失就是這個程度)。
18.從經營者的角度分析公司的財務報表 不只是看懂各類財務指標,還要能夠看出背後的管理意涵,找出公司的優勢與弱點。看懂財報的基本技巧是,不要用「讀」的,而是「找」出財報中有問題的關鍵數字。最重要的則是「比較」,因為比較與競爭是一體兩面,不但要比較公司過去一年的財報數字攀升或驟跌,也要比較同業競爭者或其他行業在財報上顯現的重要數字。
19.對於公司的稅務有基本的認識 我們對於自己的所得當中,有哪些可以減稅或不用報稅都會斤斤計較,對於公司也要抱持同樣的心態。
20.數字不是絕對的 數字是決算或預估的數值或假設,但不是絕對的標准。例如,我們現在都已經知道智商高的人,不見得就會是傑出的工作者,還要將其他的人格特質納入考量。因此,真正有數字力的人,不會將數字的力量無限上綱,反而更懂得數字也有其限制。
F. 怎樣提高對數字的敏感度
記得有個游戲,就是畫縱橫相同格數的方格,在裡面隨機寫上1到格數的個數之間的數字,然後快速的從一開始數數,從最開始的數四格到有100格,每天堅持,越快越好,堅持一點時間就好了,不但能鍛煉數字的敏感度,同時能提高大腦靈活性
G. 如何增強對數字的敏感
1、認識數字的重要性 「在商業世界裡,數字非常重要。」這句話看似抽象,卻很真切。數字就像體檢表,是行動的結果和評量的工具;數字也像儀錶板,可指引方向和預測未來。
2、養成凡事附上數據與參考資料的習慣 數字是溝通、說服及談判的重要依據。例如,如果想申請增加設備,試著加上「可達到總費用節省多少錢」,讓數字為你說話,或許就能提高通過的機率。
3、在評估或分析任何情況時,都試著將其數字化 簡單明了的數字,十分有助於記錄、資訊傳達、比較檢討及分析等商業行為。這就像是學習做一個「重視金額」的人,凡事不以感情(感覺、印象、善惡)做判斷,而是以「金額」「數字」「比率」,作為衡量的尺度。
例如,如果認為舉辦宣傳活動可提升產品知名度,那就試著將知名度,換算成「金額」。
4、將PDC循環應用在工作上 在採取任何行動前,都要擬定計劃(Plan),然後實際執行(Do),接著再檢核(Check)結果與計劃之間的落差,作為修正行動(Action)的參考。
5、經常以矩陣圖思考問題 面臨錯綜復雜的問題時,可以矩陣圖加以展開,從中可發掘出未曾發現的問題點,然後再依據問題點的急迫性與重要性,研擬對策。
6、有時間觀念 假設A公司1小時能處理1單位的工作量,B公司則是1小時10單位,這個10倍的差異,可換算成B公司1年處理的工作量,A公司得耗時10年。時間既可以換算成金錢、效率,更速度的展現。因此,有數字力的人不會虛度光陰,也會守時、守信用。
7、有效運用資金 要發揮金錢的價值,就必須在使用金錢之前,預測效果或效益如何,使用之後更要詳細確認。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大小事情都必以「損益計算」的方式來思考。
8、養成計算(合計值)的習慣 許多人都有類似經驗,那就是錯誤的數字往往像滾雪球一般,進貨量、銷售量或庫存量的登記,有時候是一個項目出錯,就連帶一直錯下去一樣。因此,對於圖表內的數字或金額,習慣性地進行加總,方便於在做整體控管時,能夠依重要程度判定優先順序。
9、將所有目標都數據化 日產汽車(Nissan)執行長卡洛斯·高恩(Carlos Ghosn)曾說:「無法數據化的目標,我無法執行。」
有時候,組織的願景或任務,都是較為抽象的,因此要落實為具體的數字,才能執行與評量。 例如,可將「拓展人脈」這項目標,轉化為「每個月與人交換30張名片,而且日後與其中5位保持聯系」或是將「加強廣告活動」轉化為「向15家媒體宣傳,達到8家確實刊載」。
如果目標較為遠大,最好能區分為近程、中程和長程三階段,然後再決定每一段時期要達成的目標。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倒算力」,亦即為了達成遠程的目標,往回推算中程、近程應該做什麼,甚至近到這個月、這星期或現在就該做什麼,作為達成目標的查核點。
(7)數學敏感怎麼提升擴展閱讀
在中國古代思想中,3為基數,9為極數,除了5和3、9外,12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五行、五味、五臟、五色等和5有關的物質外,還有很多和12有關的,如12生肖、12時辰、12個月……
這種思想在麻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144是12的平方,108也是12的倍數。另外,在麻將規則中,規定每人抓13張牌,而13乘以4等於52,這正暗合了一年有52個星期的規律。反映了物質的存在形式,數字則代表了物質存在的數量。
計算過程中的一種數據特徵,以二進制數字(零和一)表示。表示時要看它與一些特殊的數的關系。如...16、8、4、2、1等。
例:9 用二進製表達就是 1001 。因為它有1個8和1個1。
H. 怎樣提高對數字的敏感度呢
多練。比如逛超市的時候就可以對著各種商品練心算:不同包裝的東西算單價玩,對購物車內的物品估算總價玩,每周比較同一商品的價格變化差異玩。互聯網上的各種數據就更多了,預祝玩得愉快。
I. 怎樣提高對數字的敏感度
簡單!1,對數字要有高度的敏感度,比如說,你可以經常思考生活中的數字。(最重要)2,了解有關數字的常識。3,必不可少的,多做數學題,要知道,數學是一門熟能生巧的科學喲!註:本人愚昧,答案僅供參考!祝你早日實現你的夢想!
J. 如何鍛煉數字敏感度
數學不好的人,數字能力就不好嗎?對數字敏感的人,成本掌控能力就一流嗎?雖然答案未必是肯定的,但想在工作上事半功倍,就必須養成對數字敏感的20個好習慣。 每每說到數字,人們下意識地就會說:「我數學最爛了!」而既然數學很爛,顯然也就不會懂得太艱深的數學公式或原理,更別說是怎麼應用了。所以,我們或許可以說,數學爛的人就無法將太高深的數學用在職場上,但有沒有另一種可能的狀況是:商場上所用到的數學,其實都不會很難,有專家說是不會超過高中數學程度;也有人說,只要會加減乘除即可。 這很容易得到驗證,因為我們很少聽到什麼經營之神是數學家,反倒經常聽到沒讀過什麼書的傑出企業人士,對於財報數字瞭若指掌。 在工作場合里,我們會看到很多數字,但是我們不見得要計算這些數字,重點是對於數字要有一種「感覺」。感覺也許還是太過抽象,具體一點地說,就是要在心中對於數字所反映出來的真實,依據自己的專業與經驗,建立起一套評斷的標准,然後據以做出行動。 以下這20個數字力,不只是觀念,更要養成一種習慣。如果在逐一檢視之下,你發現自己已經多半具備,那恭喜你堪稱「數字達人」,但如果發現自己缺了很多項,也不要覺得自己是「數字白痴」,因為它們都不難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