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年級數學下冊誰比誰多多少應用題
1、小明買了兩筐水果,一筐是蘋果,有30千克。另一筐是鴨梨,其中有18千克,則蘋果比梨多多少?
2、甲圖書館有15000本書,乙圖書館有20000本書,求甲比乙多多少書?
『貳』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多少(比大小)》教案教學設計
課題:比多少(比大小)
一 、教學目標
1、 認識「〉」、「〈」、「=」,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數的大小。
2、 培養觀察、分析和表達能力,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
二、預計教學時間: 1 節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數的大小
三、教具學具准備
猴子分水果圖,猴子、梨、香蕉、桃子圖片。
三、教學活動
(一)呈現課本主題圖,組織學生觀察,教師創設故事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1、 有一天,猴子靈靈過生日,他請了好朋友來家裡慶祝。它一共請了幾個朋友?它為大家准備了什麼水果?每種水果各有幾個?怎樣整理可以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種水果夠吃,那種水果不夠吃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思考)
(二)動手操作,學習「〉」、「〈」、「=」
1、學生用學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擺放小猴和3種水果
2、學生展示自己擺放的結果,師生共同擺出書中的象形圖,並寫上相應的數字
3、學習「3=3」
(1)一隻小猴子說:我喜歡吃桃子,可我們每人能吃到一個桃子嗎?
(2)一個猴子吃一個桃,3隻猴子要吃3個桃子。桃子夠嗎?猴子的只數和桃子的各數由什麼關系?(它們一樣多,同樣多、相等)
(3)教師:表示兩種東西一樣多,我們可以用符號「=」表示,並在圖下面寫上「3=3」並教讀這個式子。
4、學習「3〉2」
方法與前面相同,告訴學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說說大於號的形狀,
5、學習「3<4」
方法與前面相同。與小於號比較,藉助形象的比喻幫助學生記憶大於號的用法,如「大嘴對大數,尖角對小數」等。
6、區分「〉」和「<」
(1)區分兩種符號
用手勢表示不同等符號,教師說名稱,學生用手勢表示
(2)教師說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來
(3)5以內的數字比大小,填上正確的符號
(三)小結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2、我們比較數的大小時,可以用關系符號「〉」、「〈」、「=」來表示。比較物體多少的時候,可以用一個對應一個的方法進行比較。
(三) 鞏固練習
『叄』 一年級下冊數學比多少應用題,為什麼問題不一樣,算式是一樣的
其實就是靈活的考大家的計算啊,看看換一個方式能不能做出來。
『肆』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
小學一年級數學應用題集錦
____
-
1
-
應
用
題
(
一
)
1
、
小
明
折
了
9
只
紙
飛
機
,
比
小
軍
少
折
3
只
,
小
軍
折
了
幾
只
紙
飛
機
?
2
、
池
塘
的
荷
葉
上
有
6
只
青
蛙
,
跳
來
了
3
只
,
又
跳
走
了
4
只
。
池
塘
里
還
有
幾
只
青
蛙
?
3
、
小
丁
丁
做
口
算
題
對
了
2
1
道
,
錯
了
1
4
道
。
他
一
共
做
了
幾
道
口
算
題
?
4
、
籃
子
里
有
1
0
個
蘋
果
,
被
小
丁
丁
吃
掉
1
個
,
又
被
爸
爸
吃
掉
2
個
。
現
在
還
有
多
少
個
?
5
、
媽
媽
買
來
1
0
個
蘋
果
,
小
丁
丁
和
爸
爸
各
吃
了
2
個
。
現
在
還
有
多
少
個
?
6
、
小
紅
有
1
6
本
故
事
書
,
比
小
芳
多
3
本
,
比
小
明
少
兩
本
。
小
芳
和
小
明
各
有
多
少
本
故
事
書
?
7
、
湖
中
有
8
只
天
鵝
,
飛
走
了
2
只
,
又
飛
來
了
6
只
,
湖
中
還
有
幾
只
天
鵝
?
8
、
盒
子
里
有
一
些
月
餅
,
爸
爸
、
媽
媽
各
吃
了
1
個
,
小
明
吃
了
2
個
,
還
剩
5
個
。
盒
子
里
原
來
有
幾
個
月
餅
?
9
、
商
店
里
有
2
0
瓶
汽
水
,
上
午
賣
掉
了
9
瓶
,
下
午
賣
掉
的
和
上
午
一
樣
多
,
一
共
賣
掉
幾
瓶
?
還
剩
幾
瓶
?
1
0
、
小
麗
有
1
0
支
鉛
筆
,
小
雲
有
1
6
支
鉛
筆
。
小
雲
送
給
小
麗
幾
支
後
,
兩
人
的
鉛
筆
同
樣
多
?
1
1
.
教
室
里
有
男
生
8
人
,
女
生
1
0
人
,
一
共
有
幾
人
?
教
室
里
有
1
8
人
,
走
了
5
人
,
還
剩
幾
人
?
1
2
.
一
根
繩
子
對
折
後
長
7
米
,
這
根
繩
子
原
來
長
多
少
米
?
這
根
繩
子
用
掉
6
米
後
,
還
剩
幾
米
?
1
3
.
小
明
看
一
本
故
事
書
,
第
一
天
看
了
6
頁
,
第
二
天
看
了
1
0
頁
,
第
三
天
從
第
幾
頁
看
起
?
1
4
.
小
麗
排
隊
做
操
,
從
前
面
數
起
他
是
第
5
個
,
從
後
面
數
起
他
也
是
第
5
個
,
這
一
排
一
共
有
多
少
個
學
生
?
『伍』 一年級數學下冊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者少多少應用題
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求這個數用加法
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多少用減法
比如:媽媽買了句子5公斤,買的梨比蘋果多3公斤,買了梨多少公斤?
列式為5+3=8公斤
比如:小明買了10支圓珠筆,買的鉛筆的支數比圓珠筆少2支,問買了鉛筆多少支?
列式為:10-2=8支
『陸』 一年級數學下冊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
小明的爺爺買了些蘋果,分給小明8個,分給小紅3個,請問小明比小紅的蘋果多幾個?
『柒』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比多少評課稿
今天聽了周老師上的《比多少》一課,由於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別是要將他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活動規范化、常識經驗系統化,因此,周老師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十分重視。這些「經驗」是學生的「數學現實」;同時,正是通過經驗,學生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的過程。周老師讓學生將生活中有關數學現象的經驗進行類比、分析、歸納,加以總結,從而逐漸建立起規范化、系統化的數學知識。我們的課堂教學需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自主探索
本課中,學生於對「比較」 並不陌生,應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是他們知道哪些知識,教師充分學生讓展示了原有的認知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展現自己的認知個性,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基礎。
《比多少》評課稿二
比大小這節課是在剛學習完10個數以後進行的,其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 ,會讀這些符號。能理解其含義,並會說出比較的過程。
2、初識比較大小的方法,能根據「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重點:認識大於號、小於號、等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掌握比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用大於號小於號表示比較的結果。
由於一年級孩子剛入學不久,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所以我們訓練孩子的重點就是聽老師指令行事,能坐、會聽,會說,按要求發言。
課堂一開始,是復習鋪墊,為學習新知打基礎,緊接著就是以孩子喜歡的游戲「兩個班拔河比賽」引出「怎麼還沒有開始」而入題,接著利用擺圓片也就是一一對應的方法去驗證9和10的大小關系。從而認識大於號和小於號等號,知道三種符號的作用,並利用兒歌幫孩子有效記住大於號和小於號的特徵,其目的是讓孩子在情境中感覺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去感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
在這需要給大家說明的有兩點:一就是信息窗的處理,本來是讓孩子看圖說信息,提問題,可是試講的時候感覺頭重帽大,也就是新課10分鍾還沒有進入重點處,於是我們決定在這簡單處理,直接取用有用信息,老師引導孩子進入紅點標志問題,目的讓孩子的集中力在重點處發揮。
其二說就是擺圓片,一開始也是讓每位孩子動手擺,目的是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從而在操作中體會比大小時用的一一對應的方法,可是孩子剛學過10個數,就利用10個數中較大的9和10去比,當然也要用到二三十個圓片,再加上桌子小,孩子不會恰當利用,還有如果在桌子上擺好,就要堅持到第二個紅點標示的問題也就是等號學習完才可以收起來,那麼長的時間孩子就免不了對著花花的圓片動心動手,為了有效的讓孩子更好的學習新知,我們就決定就讓兩個孩子上黑板擺,下面的孩子幫著看著數著,從而保持了課堂的有效進行。
本節課進行完之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課堂孩子表現的味道有點淡,還有認為應該從出彩的地方沒有出來,一些細節問題處理的不夠到位,不夠成熟、不夠機智,還是缺乏經驗吧,在此就希望各位老師給予幫助,請大家盡情指導點評。
『捌』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少多少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求一個數比另 一個數多(少) 幾 1 教學目標 1.通過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或多幾的應用題對比,學生更好地掌握它們的分析思路和解題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分析,找出這兩種應用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難點:明白兩種應用題都是用減法計算,但它們所表示的意義並不一樣的道理。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准備 1.口算。(開火車形式) 26+30 27-9 40-4 37+10 60-40 38+6 56+4 40+28 2.畫一畫,算一算 (1)有三角形12個,圓形9個,三角形比圓形多多少個? 第一行畫: 第二行畫: (要求學生找出同樣多的部分和多的部分或少的部分) 算式:( ) 〇 ( )= ( ) (2)圓形比三角形少多少個? 算式:( ) 〇 ( )= ( ) 二、學習新課 出示例題。 (1)有紅花9朵,黃花6朵,黃花比紅花少幾朵? (2)有紅花9朵,黃花6朵,紅花比黃花少幾朵? 1.指名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師:從哪句話知道紅花多,還是黃花多? 生:第(1)題從問話「黃花比紅花少幾朵?」第(2)題從第2個已知條件「黃花比紅花少3朵」都能知道紅花比黃花多,黃花比紅花少. 2.解答第(1)題。 (1)讓學生用紅花和黃花擺出條件和問題,教師出示意圖: (2)分析: 師:這道題的問題是求什麼? 生:這道題要求黃花比紅花少幾朵? 師:誰和誰比? 師:用什麼方法計算? 生:用減法計算。 (3)列式計算:(教師板書) 9-6=3(朵) 口答:黃花比紅花少3朵。 3.解答第(2)題。 ①讀題,弄清誰和誰比,怎樣比? 師:用什麼方法計算? 生:用減法計算。 ③列式計算:(教師板書) 9-6=3(朵) 口答:黃花有6朵。 4.分組討論。 師:剛才我們解答的這兩道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教師在學生敘述的基礎上加以概括: 相同點: (1)第一個已知條件相同。(2)都是用減法計算. 不同點: ①要求的問題不同,第(1)題的問題是求黃花比紅花少幾朵,第(2)題的問題是求紅花比黃花多幾朵。②都是用減法計算,但它們所表示的意義不一樣。 5.小結: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少多少,用減法計算。 三、鞏固反饋 1.看圖畫一畫,再填空。 ○○○○○○○○○○ ☆☆☆☆☆☆☆ (1) 用「---」畫出○和☆同樣多的部分。 (2) 用「~~~」畫出○比☆多的部分 (3) ○比☆( ),☆比○( )。 2.列式計算
『玖』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比多少
教學內容:畫線段圖解決比多少的問題
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學會觀察線段圖,找到信息和問題之間的數量關系,並能正確列式計算。
2、能用線段圖,表示兩個信息和1個問題。進一步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3、使學生逐步養成愛動腦分析、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
教會學生說,是怎樣觀察,怎樣畫的。
教學難點:
如何在線段圖中准確地表示出「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拾』 一年級下冊數學解決問題比多少教學設計
明明有12個蘋果 吃掉3個還剩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