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教好幼兒數學教案

如何教好幼兒數學教案

發布時間:2022-06-11 02:23:11

『壹』 幼兒園大班優質數學課教案

大班數學活動:學習7的加法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並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律,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於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准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看圖學習7的加法 活動難點: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並列出相應的算式 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 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願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 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 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 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願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後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 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麼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麼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 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 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麼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 6=7、6 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 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 5=7就會想到什麼呢?看到… 三、內化遷移——游戲:買水果 1、師:城堡國的國王誇我們都很聰明,送了我們每人一張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們先來看看水果的價錢。 2、國王又想考我們了,他說,7元錢只買兩樣水果,你會買什麼?為什麼?還可以買哪兩樣? 3、 幼兒操作 4、講評:你有幾種方法?買的是什麼? 5、師:如果7元錢買三樣水果呢? 四、結束: 6、好我們一起去水果店選購吧。(結束)

『貳』 幼兒園小班數學1-10的教案怎麼寫,該怎麼給幼兒上課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游戲、動手操作來復習鞏固10以內的數字認讀。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靈敏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幼兒認識1-10的數字。 2. 2幼兒通過學習會實際操作與應用。 活動准備 1、教具 ⑴教學課件(第一幅圖出現10個小數字人物化舞蹈的情形,第二副至最後一幅依次出現1-10 ,每幅畫出現一個數字) ⑵1——10的數字頭飾。 ⑶用廢舊的紙盒做立體的小火車一列(要有10個車廂,並且把10個數字依次貼在車廂上)10種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張。 2、學具 幼兒每人一支膠棒,一套10種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套,1—10數字卡片各一套 ,一列平面的地小火車(10節車廂,在每節車廂上刻一條縫,讓幼兒能把水果卡片插進去) 活動過程 一、看電視了 1、教師引起幼兒看電視的興趣 2、教師演示課件第一幅圖,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些數字娃娃,並且說出數字的名字。 3、依次演示課件其他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上的數字,並且說出與數字對應的象形,如:1像鉛筆、2像小鴨。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二、數字娃娃來和我們做游戲了 1、引導幼兒參與和數字娃娃做游戲。 2、10個小朋友分別戴上1—10的數字頭飾,走進活動室,分別自我介紹自己是數字娃娃1—10。 3、全體幼兒認讀數字娃娃頭飾上的數字。 4、玩數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 游戲過程:教師找一名幼兒找出教師所說數字娃娃的名字,找對了,數字娃娃把頭飾送給找對自己的小朋友,並且說:「對,我的名字是x(數字),我把頭飾送給你,我們是好朋友。」然後一起回到座位上。游戲持續到數字娃娃全部找到好朋友為止。 三、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來運水果吧。

『叄』 小班數學教案該怎樣備課

  1. 學習按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分類,並能說明分類標准。

  2. 發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1. 各種結構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連„„。

  2. 分類盒、標記卡。

  1. 通過操作探索讓幼兒積累有關物體共同特徵的感性經驗。說明操作探索階段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求同、分類材料,每一層次要提供多種材料,便於幼兒通過反復操作達到對各種材料共同特徵的抽象。例如:分類的材料,其「不同層次」,可體現在有實物分類,有圖形分類,也有數量分類。也可以有按物體的一種特徵分類(大小),有按物件的兩種特徵分類(大小、顏色),還有按物體的三種特徵分類(大小、顏色、形狀)。

  2. 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幼兒抽象分類標準的能力。說明分組討論可按兩種水平設計,能力中下的幼兒著重說出標準的討論。能力中上者重點故在轉換標準的討論。

  3. 鞏固操作時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兒操作的興趣。

『肆』 幼兒園數學教案是如何分類的

1、能將物品按用途進行分類。

2、能正確表述自己的分類理由。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過程:

一、以認識物品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整理物品,讓幼兒初步學習按物品的用途分類。

1、引導幼兒將籃子里的物品,按照它們的特點分到籃子里的三個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麼分。

2、分好後和同伴說說你的分類理由。

三、師觀察幼兒操作並個別指導。

『伍』 急求幼兒大班下學期好的數學公開課教案,要求操作性比較強的

大班計算活動《快樂數學》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嘗試看圖口述並懂得運算。

2、培養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體驗數學的魅力。

活動准備:

1、10以內加減算式卡片若干張,加法圖片若干張,口述圖片5張。

2、搶答器(鼓、腰鼓、鑼)三個,統計牌一個,唐老鴨、米老鼠、小熊圖片各一張。

3、水果卡片若干,禮花一個,勝利、失敗、歡快的音樂各一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師: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快樂數學大本營,我是快樂數學欄目主持人——小問號。我們欄目的口號是:快樂數學,快樂無限!我們現在大聲的把口號喊出來:快樂數學,快樂無限!ye!首先我要向你們介紹今天的三個方隊,貼有米老鼠的是米老鼠隊,歡迎你們!貼有唐老鴨的是唐老鴨隊,歡迎你們!貼有小熊的是小熊隊,歡迎你們!米老鼠、唐老鴨、小熊都很喜歡吃水果,今天我為你們准備了許多的水果,你們想要得到水果嗎?那我們馬上進入快樂數學第一關。

二、快樂數學第一關。

1、師:第一關:必答題。三個方隊的每一位選手都要回答一道題目,每答對一題,獎勵一個水果。答錯不獎勵也不懲罰。但要自己獨立回答。得到水果的選手,要自己拿起水果貼到自己隊的英雄榜上。看那一隊的水果個數最多。現在請各隊的一號選手答題。

2、師:答題開始。請聽題3+3=?(教師請三位選手輪流回答)幼兒:3+3=6 師:(出示正確答案)回答正確,某某和某某得到水果獎勵。

3、師:現在請各隊的二號選手答題。(依次進行)

小結:第一關六輪必答題結束,我們來關注各隊的水果得數,某某隊得到幾個水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板書)小朋友看哪個隊的水果個數最多?米老鼠隊現在暫時領先,但唐老鴨和小熊也不要氣餒,在後面的環節里,你們還有機會。現在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二個環節——快樂數學,第二關。Ye!

三、快樂數學第二關。

1、師:第二關「我說你來算」。今天我帶來了一張圖片,我給它編了一段話,請你算一算,我的圖上有幾只小動物?(花園里有兩只蝴蝶,又飛來兩只蝴蝶,一共有幾只蝴蝶?)小朋友請你算一算。

2、我這里還有一張圖片,誰能象我一樣給它編一段話,讓我來算一算。

(1)、幼兒自由討論,請幼兒口述。

(2)、教師完整講述,並板書:2+3=5

3、我這里有三張圖片,每個方隊一張,請你們把圖片編成一段話,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裡。

4、挑戰開始:米老鼠隊可以選擇唐老鴨隊和小熊隊當中的一隊接受挑戰。師:你們選誰?唐老鴨隊接受挑戰,請聽題。(唐老鴨隊可以是任意隊員答題。答題是否正確由挑戰隊判斷,答對拍三下,答錯拍一下。)恭喜唐老鴨隊得到一個水果。現在請唐老鴨隊出題。

5、小結:在第二關中,三隊編的都很好,我給三個方隊都加上一個水果。我們再來關注各隊的水果個數。(表揚第一名,鼓勵其他隊)

四、快樂數學,第三關。

1、第三關,搶答題。我出示圖片,你們用數字算出來。比如:這張圖片你回怎麼算:(2+3=5)對!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算。

2、我請每隊的數字6當隊長,請隊長那出凳子後面的樂器當搶答器,當我那出圖片說:搶答開始。注意:隊長必須在我說開始之後才能敲響搶答器。好!准備!搶答開始。

3、小結:搶答環節米老鼠隊幾個水果?唐老鴨隊幾個水果?小熊維尼隊幾個水果?

五、統計

1、三關過後,我們來看各隊的水果得數。(幼兒唱數,教師統計)某某隊得到水果最多,某某隊和某某隊水果也很多。米老鼠、唐老鴨還有小熊維尼非常高興,給我們送來了禮花,我們一起慶祝一下(教師打出禮花)跳起來吧!

2、結束:現在我們到教室里繼續慶祝。(帶幼兒離開活動室)

大班計算《小熊請客》教案設計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讓幼兒發現再現物體的序列,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

2初步感知數學中的規律美,培養幼兒多樣性思維。

活動准備:

小熊圖片一張、,三種不同顏色的氣球若干

小熊的家、三條小路、小兔、小貓、小雞、蘿卜、小魚、小蟲

橡皮泥、小棍、籃子、石塊(形狀、大小、顏色不同)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小熊送氣球》的情景導入,引導幼兒發現並講出氣球排列的規律

師:小熊送來了漂亮的氣球,調皮的小熊還讓氣球排成隊。聰明的小朋友看看,這些氣球怎麼排隊的?

二、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引導幼兒發現並嘗試接著規律排列。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三條路的不同點,並請幼兒說出每條路面上石塊的排序規律。

師:(操作玩具小熊)小熊搬新家了,它請了三位好朋友到家裡去做客,它要求每位好朋友各走一條不同的路,並說一說走了一條怎樣的路。三位好朋友有些著急了,我們願意來幫幫它們嗎?

小兔:按兩種不同顏色的石塊來排列

小貓:按石塊的大小,一塊大兩塊小的規律排列

小雞:按不同形狀排列

2、請幼兒幫助小動物鋪路。

師:大灰狼聽說小動物要去小熊家,就把路給破壞了,小朋友來幫助他們鋪路吧!如果你能將道路按原規律鋪好,好吃的點心就會出現了哦!

(幫助小兔鋪好路,出現蘿卜)

(幫助小貓鋪好路,出現小魚)

(幫助小雞鋪好路,出現小蟲)

三、幼兒按排序規律做冰糖葫蘆

1、教師強調冰糖葫蘆要有規律地排序。

2、幼兒用橡皮泥自由做冰糖葫蘆,教師巡視。

四、活動評價和小結

大班數學活動:分類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觀察比較物體的不同特徵並進行分類。
區域活動一:分圖形
准備;○、△、□幾何圖形若干,每種形狀有2種顏色、2種大小,小籃子若干。
過程:師:「弟弟妹妹要玩拼圖游戲,可是這些圖形都混在一起,他們不容易很快找到想要的圖形,怎麼辦呢?」(讓幼兒思考後說一說,然後教師再提出操作要求)「想一想,這些圖形可以怎麼分?小朋友可以一起商量,看你們能找出幾種不同的分法。」

區域活動二:娃娃超市
准備:絨布玩具、飲料瓶、塑料恐龍、塑料水果、衣服、玩具汽車、積木等
過程:師:「娃娃超市現在有一批東西亂糟糟的,經理可頭疼啦。他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去幫忙,怎麼幫呢?」(可以提示幼兒:小朋友都去過超市嗎?超市裡的東西是怎樣擺放的)「對,超市裡的東西都是把一樣的東西整齊地放在一起。」
區域活動三:塗色
准備:相似的物體若干
過程:給相同的物體塗上相同的顏色。
游戲:找朋友
玩法:給每個幼兒發一張不同數量的印章卡,當音樂起時,幼兒快速找朋友,音樂停時,找到同數量印章卡的幼兒手牽手出教室。

認識三角形 教學方案
目標
使幼兒通過感知和觀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稱和特點,能找出生活中相應形狀的實物來。
准備
1. 圓形紙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紙板或這種形狀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兒分組的數准備)。
兩根約4米長的繩。
2. 彩紙或白紙剪成的可重疊比較的等邊三角形和圓形每個幼兒各1個。
3. 配套幼兒用書《數學》上冊。
過程
1. 感知三角形的特徵
教師出示三角形的實物,讓幼兒觀察並輪流觸摸邊緣,說一說是什麼形狀,有什麼特徵,數一數
它們有幾個角。
2. 找實物
教師請幼兒在活動室內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讓幼兒回憶在生活中見過哪些這種形狀的物品,如小
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狀是三角形的等。
3. 認識圖形名稱和基本特徵
教師將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筆沿邊緣勾畫出物體的外形輪廓,告訴幼兒三角形的名稱,
教幼兒正確的發音。然後教師請幼兒拿出紙製成的三角形和圓形,重疊起來進行觀察比較,並說
一說三角形的特徵,如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
4. 做練習
教師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2頁的練習。

大班數學活動 量沙
設計思路:
沙是幼兒最喜歡的「玩具」之一,它的可塑性、流動性常常會使孩子激動不已:他們會用沙堆高山、做蛋糕等;會把沙當成米、糖等做游戲;會在沙里種上一棵小樹或小草;會在沙坑裡挖個洞做小動物的家。。。。。。他們喜歡用各種各樣的工具來玩沙,相互比著各自沙的多與少,常常爭執不下。(因為大班幼兒對於長度、高矮有一定的測量經驗,但對於沙、米類的量的測量,幼兒缺乏經驗。)針對他們在玩沙過程中碰到這樣的實際問題,我設計了《量沙》這一活動。
本次活動主要引導幼兒兩兩合作、實驗、記錄,集體統計、比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科學的量沙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幼兒操作記錄中的數據作用。量沙活動始終結合在運沙游戲中,游戲性與探索性恰當地結合,使幼兒探究既有興趣,又有目標。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掌握運沙的科學方法。
2、 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用大小不同的工具來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3、 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記錄單、鉛筆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運沙游戲,你想用什麼工具來運沙?
2、幼兒第一次運沙。
(1)提出要求:兩人一組輪流運沙,並記錄運沙的總次數。
(2)出示統計表格,記錄每組幼兒運沙次數,並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問題。(每組兩人使用一個工具運同一堆沙,為什麼次數不一樣)
(3)引導幼兒用科學的方法運沙:每一次要運得一樣多,通過討論、示範明確運沙的具體操作規則(滿杯後用工具刮平)

3、 幼兒第二次運沙,驗證。
(1) 統計運沙次數
(2) 引導觀察數據,得出結論:同一堆沙用同樣的工具,都裝滿抹平了來運,運的次數是一樣的。
4、 幼兒第三次用不同工具運沙。
(1) 幼兒預測大工具來運剛才的一堆沙,運的次數會怎麼樣?
(2) 幼兒操作
(3) 統計數據
(4) 幼兒通過觀察數據得出:運的次數不一樣;大杯子那一排的數據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數據大……
教師小結:用大小不同的工具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5、延伸游戲
請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來運沙,運的結果又會怎麼樣?下次我們再來試一下。

『陸』 如何創設幼兒數學教學活動

如何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一跑進人的思維,一種莫名的古板印象便油然而生,覺得數學好玩和有趣的人不多。它自古就被認為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許多人不喜歡它,可是,它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它為生活而產生,又為生活而服務,作為人又必須面對生活,所以必須去學它,懂它,於是我們的孩子就跟著接受這個現實:學習數學,可是對於幾歲的孩子我們不採用激趣的形式進行,他們怎麼會主動地去學習?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是在游戲中生活、在游戲中成長的」。《綱要》十分強調游戲對於幼兒的作用,它是幼兒的生命,可是如果老師沒有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游戲氛圍和環境,又怎樣能調動起幼兒自主學習的資源?幼兒教育的目的是讓幼兒在活動中去體驗快樂,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生命賦予的活力和樂趣,所以我們要培養幼兒在孩童時期就能感受數學的樂趣,使數學教學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充滿了時代氣息、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讓他們在活動的過程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實踐活動中,怎樣才能激起孩子學習數學的情趣呢?
第一、為孩子創造學習數學的快樂氛圍
教學的成敗在於老師本身的質量,如果老師自身對這個活動不感興趣,沒有為孩子創造適合他們學習的氛圍,孩子的興趣從何而來?老師除了為孩子創造物質的環境,最重要的是精神環境,所以老師要充滿激情地感染孩子,和他們打成一片,拉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把孩子的情緒充分調動起來,讓他們產生學習的慾望,對老師創設的活動蠢蠢欲試。如:老師的體態語言,精神面貌,動作的誇張等都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二、數學活動的設計要有「創新」
創新,其實是每一個活動的「閃亮」軸心,這個軸心是吸引幼兒主動學習的良葯,從孩子的年齡特徵來說,只有新鮮的事物才能吸引和調動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在「新」和「心」里,孩子可以展開自己的思維空間,充分地去想像,充分地去投入整個活動,並在新事物的空間里自由地去體驗快樂。
第三、數學課程活動組織時的靈活性
數學的模式化很強,許多老師在組織活動中,一味地去注重模式化的教學步驟,按步就班地進行每一次活動,這樣的課程只是為了完成活動而活動,沒有「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沒有考慮和顧及孩子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徵,不重視孩子學習的過程是否是快樂的?是否自主地參與了活動?是否能夠在活動中自主地建構知識?成功來自於教學的過程,沒有快樂的過程就不會有良好的收獲,所以我們老師要關注孩子數學課程活動中的靈活性,從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來組織活動,要盡量為孩子提供多方法,多想法,多程序,多模式的數學教育過程,讓我們的幼兒數學真正有趣起來,把美麗的情趣和學習的快樂帶給孩子。a、多想法:如某個班有男生6人,女生9人,可以讓孩子產生多種想法:(1)男生和女生的人數誰多誰少?(2)男生再加上幾和女生人數一樣多?(3)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等等;b、多方法:如算式6+12,可以讓孩子們這樣來做6+6+6,6+3+3+4+2,3+3+6+6等等;多模式即採用情景式的教學把數學故事化和生活化。
第四、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方式能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情趣
幼兒對數學概念的學習和掌握,是依靠幼兒本身的建構,因而,組織和創設一個讓幼兒能在其中盡其所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合適環境,在幼兒數學教育中顯得相當重要,數學區域活動是一種開放、自由、自立的活動方式,能使幼兒在活動中輕松愉快、沒有心理壓力、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自主地去選擇活動內容、活動方式和活動夥伴,並能按自己的學習方式、速度去操作實踐,對促進每個幼兒的身心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所以區域活動成了當今幼兒園開展數學教育活動的重要途徑之一,精心設計區域活動,選擇合適的方式,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小班幼兒具有自我中心意識強、思維具體形象、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學習經驗少的年齡特徵,因此在設計區域活動時,應採取形象具體、操作性強、游戲性強、獨立操作為主的方式,如開展「給動物寶寶餵食」、「蝴蝶花」、「小貓釣魚」等活動,讓幼兒在這些色彩鮮艷、形象具體,具有游戲輕捷的操作活動中,有趣地感知形狀、數量、顏色、大小等,並在自主的操作中產生對數學的情趣,喜歡上數學,而中班幼兒理解力、自控力不斷提高,合作、競爭意識已產生並逐漸加強,在設計區域活動時,主要應考慮具有合作競爭和挑戰性的方式,如棋類游戲、撲克游戲、拼圖游戲、走迷宮、轉盤游戲等,讓幼兒在與同伴的學習互動中,通過合作、交流、分享共同感知、探索,發現問題,從而獲得更多的有關數學經驗和邏輯知識,發展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潛移默化的遊玩中喜歡學習數學;同時,教師要仔細觀察,給予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並根據幼兒的操作情況進行評價,及時調整目標和材料,讓幼兒獲得勝利的喜悅,從面促使他們樂於參與,在玩樂中積極、主動地學習。
第五、創設故事化的教學情景,激

『柒』 如何上好幼兒園數學課

《巧虎數學大闖關&九九乘法組》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

提取碼: ayv6

作品相關簡介:

目錄:

九九乘法歌

數學小高手1-倍數的秘密

數學小高手2-99乘法大發現

數學小高手3-生活中的乘法

『捌』 怎麼上好幼兒園小班公開數學課

幼兒園小班的老師要給班上的小豆丁們上公開課了,到時候小寶寶的家長們、園里的領導們都會來聽這節公開課,看看我們的寶寶表現怎麼樣。老師難免會緊張和擔心,小班小朋友太小了,他們在爸爸媽媽在場的情況下,能配合老師上好這堂公開課嗎? 如何上好小班的公開課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小經驗,分享給大家。 工具/原料 老師要事先了解和熟悉公開課當天的活動流程。 方法/步驟 1 提前熟悉教案 提前寫好公開課的教案,並仔細閱讀,熟悉上課的過程。這點很重要哦,一個對教案都不熟悉的老師怎麼能上好一節課呢?臨時抱佛腳是絕對不行的,這樣會讓你的課上得磕磕碰碰,自信心降低。 2 教具准備要充分 公開課開始之前,要把上課要用到的教具備齊,並放在班上自己比較熟悉的位置,以便於在上課的過程中隨時取用。切忌把教具全堆在一個盒子里,不然到時候一亂就有得找了。你在上課找東西,下面的小朋友就不會好好獃著了,讓家長們等也不好。 3 克服緊張心理 上公開課的老師沒有不緊張的,重要是怎麼克服這種緊張心理。首先要自信起來,可以在這天穿上自己最喜歡最得體的衣服,化一點淡妝,這樣整個人都會精神起來。其次就是要進行自我暗示,這就是給自己熟悉的寶寶們上課,向平時一樣上就好,盡量忽略家長的存在。最後,請上課時面帶微笑,可以緩解緊張。 4 上課可不拘於形式 給小朋友上課不一定要非常規矩的坐成一排排,可以寶寶坐成一個圓圈,或者撤掉凳子直接坐地上,亦可以將課堂設在戶外,這樣更加吸引孩子,讓孩子更有參與的慾望。 5 上課時隨時鼓勵孩子 小班孩子自製能力弱,安靜下來也堅持不了多久,老師可以在上課過程中隨時鼓勵和表揚一些表現好的小朋友,可以准備一些有特色的小貼畫發給孩子,激勵他們,其他孩子看到了,為了得到小貼畫也會願意表現的更好的。 6 設置適合小班的小游戲 小班的公開課應當以游戲為主,當中穿插教學,老師要設置好適合小班的幼兒玩的游戲,盡量簡單,不要太難,在玩的時候最好讓全班的小朋友都能玩一遍。 END 注意事項 老師說話要清晰,聲音不大也不小。最好配上耳麥。

『玖』 幼兒分解法怎麼教

幼兒學數學分解教案篇一
學習3的分解組成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實物操作。學習3的分解組成,了解互換規律。

2、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幼兒理解相鄰數的關系。

活動准備:每個幼兒1個小盒子、2個小口袋、3個蘋果圖。

活動過程:

(一)3的分解。

1、以講故事的形式引題。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蘋果都成熟了,果園里的叔叔給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蘋果,不過果園里的叔叔說要答對題目才可以「吃」。大家現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幾個蘋果?

(讓幼兒邊數邊回答)

2、師:我們的爸爸媽媽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讓我們把它放到2個口袋裡帶回家讓他們嘗一嘗好嗎?幼兒回答。

師:現在讓我們看看每個口袋裡能分幾個?(讓幼兒自己動手)

3、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是怎樣分蘋果的。並引導幼兒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學習3的減法。

1、教師請一位小朋友讓他說說把果園叔叔給我們的3個蘋果。其中一袋給爸爸,那媽媽的那一袋應該是幾個?(讓幼兒動手操作、數一數、說一說)

2、引導幼兒根據分解式,學習3的減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

3、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故事進行操作。

(三)學習3的加法。

1、師:爸爸媽媽是愛我們的,爸爸的蘋果和媽媽的蘋果又放回了盒子里。寶寶們你們摸一摸現在的盒子里有幾個蘋果?(讓幼兒動手操作、數一數、說一說)

2、學習3的組成,讓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組成。1+2=3,2+1=33、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故事進行操作。

(四)鞏固練習(老師和小朋友互動)

小朋友問問你,3可以分成幾和幾?

老師,我告訴您,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來是3。

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來就是3。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和學習規律,在輕松的游戲中,幫助幼兒通過充分的實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數及符號的意義,真正地掌握數的概念由此得出。活動中我選用了小盒子、蘋果圖和小口袋都是幼兒平常熟悉、喜歡玩的物品,既能讓幼兒在活動中鍛煉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又能把數學中數物的匹配練習融入其中,使數學活動更具有情趣性。有趣的游戲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願望和操作樂趣。

在活動中我是介紹者和參與者,是幼兒的游戲夥伴。當幼兒活動中出現困難時,我有點急,反復的告訴幼兒。這時幼兒就顯得沒有信心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適時的加以引導、鼓勵,傾聽幼兒的討論與表述。

老師都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當我們在面向全體幼兒的同時,特別注意個體差異。

『拾』 幼兒園數學教案《滿天星星》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但它又具有現實性,來源於現實生活。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運動和生活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動中學,這樣既能滿足幼兒的游戲和活動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
一、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多種方法進行數學教育活動
生活中的數學教育。在組織數學教育活動時,可以充分考慮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將活動延伸到幼兒的生活中,使幼兒能形象直觀地實踐相關內容。例如:小組長在分餐具的時候,問他「你們組一共有幾個小朋友,有幾個小朋友已經分到了,還有幾個沒有分到?」,分碗、分湯匙、分蛋糕、分水果等,開發了幼兒一一對應的概念。「幫老師搬來4個小椅子」「拿來2個皮球」等,不僅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有關數的知識,而且還可以滿足幼兒的成就感,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為集體服務的習慣。
運動中的數學教育活動。有人說,幼兒是在摸、爬、滾、打中認識周圍世界的。由於年齡原因,小班幼兒更喜歡運動,順應這一年齡特點,讓幼兒在運動游戲中學數學。如:「拍皮球」。我結合「1」和「許多」的教學以及3以內的點數,「拍許多下」「拍三下」等改編後的體育活動更切合教學實際,也更有利於幼兒掌握數學知識。
通過游戲活動提高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幼兒天性好動、好玩,游戲的性質符合幼兒的天性,利用游戲形式進行抽象的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思維的積極性。
二、數學在各領域教學活動中的滲透教育
新《綱要》明確要求:「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於生活中、游戲中。」例如,在繪畫、泥工活動中,幼兒可以獲得有關空間、形狀、對稱以及體積、重量等感性知識。幼兒在收放玩具時可引導他們學習排序;分點心和擺椅子時,讓幼兒感知物體的數量以及與小朋友的一一對應關系;幼兒在幼兒園過生日分蛋糕時,引導幼兒學習等分。通過教師引導,可提高幼兒對事物的觀察比較能力。
三、加強教學多元化設計
要想提高數學教學水平,首先要融入創新意識,摒棄傳統保守的落後思想,不斷突破教學障礙,進而滿足不同形式的教學需求。例如:在《敲鈴》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聽音記數能力;可以藉助《小貓釣魚》游戲訓練幼兒的點數能力及觀察力。
總之,教學設計應充分結合幼兒自身條件因材施教。只要我們選擇適當的材料,利用游戲形式進行教學,激發他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就能感受到幼兒數學帶給我們的無窮魅力。

閱讀全文

與如何教好幼兒數學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