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數學有什麼用
初中數學寶典,你知道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在初中學習數學這們課程的時候很多的學生都是比較煩惱的,因為這們課程是非常難的,並且難點非常多,很多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還可以更得上,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得非常的吃力,那麼你知道初中數學寶典是什麼嗎?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復習筆記
初中數學寶典----復習
很多的學生在剛開始的時候學習這們課程不費勁但是往後可能會學的非常吃力,其實這就是因為在學習後邊的內容時將之前的內容忘掉了,所以會導致學習比較吃力,所以現在就需要用到我們的初中數學寶典--復習.
在數學的復習上,我們一定要去研究解題的思路和解題的步驟,這樣我們的成績才會提高,數學試題無論如何變化都離不開最為基本的理論,因此我們要在自己的腦海中建立一個數學的知識樹.
我們在復習數學的時候,一定要對基礎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回顧,數學是一個階梯式的課程,因此我們要建立起一個數學的知識樹,我們要先在大腦中設想這棵知識樹,然後找出自己的不足所在,在進行針對性的回顧,對於那寫容易搞混的知識點,要進行梳理並且做到完全的區分,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應該多層次的去分析問題,舉一反三,將重點放在我們的解題思路上.
數學的復習,要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小題突破大題穩定,我們不可能在大題上做到突破但是在小題上可以做到這一點,有意識的練習自己選擇題和填空題的答題速度,當然速度是在正確的情況下,這樣會給下面的試題留下很多的思考時間,使用各種方法來進行解答.
在數學的復習上,我們一定要去研究解題的思路和解題的步驟,這樣我們的成績才會提高,數學試題無論如何變化都離不開最為基本的理論,因此在腦海中建立一個數學的知識樹是非常必要的,這可以更快速的幫助自己解題.
復習知識點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寶典的內容,當學習吃力的時候可以先復習一下之前的內容,當然這個時候之前記得筆記就可以用來復習了,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學習後期的內容,並且可以改善學習吃力的問題.
② 小學數學每天一百道計算題的利弊
好處就是在短時間內能夠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壞處就是容易將孩子的思維固化。
數學肯定是需要一定量的練習,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小學階段的數學沒有必要去大量刷題。我們需要把概念理解清楚之後,加上適量的練習鞏固,這樣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只在乎數量,大量做題,不注意背後的邏輯與原理,這樣做的結果是:雖然看著考試分數挺高的,但舉一反三的能力會比較弱。到初中之後,題目靈活一些,這種優勢將盪然無存,甚至會很吃力。
③ 小學生費力的做很多計算題,能對成績有著怎樣的提升
如何提高計算速度,這是父母詢問的問題。一級父母說孩子在幼兒園中學到了手指,他不能在一年級後改變它。手指也是一種計算方法,但速度可能較慢。那麼我們如何提高計算速度?首先,要熟悉2-10各數的分成,但是不能死記硬背。家長在自己出題目的時候,應該打亂順序。10以內的加減法已經熟悉之後,就需要鞏固湊十法,. 湊十法的口訣:拆大數,分小數,湊成十,算得數。 並製作決定性。每天做100個口頭問題,堅持兩周,並有效提高計算速度。讓我們說二年級,你必須先擁有成熟的乘法,如果你不能忍受,解釋不理解乘法的含義。然後您可以復制所有乘法,寫幾加添加,寫入相應的乘數,並完成下表。
④ 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有什麼作用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合適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真理。
數學是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學數學做數學題有助於鍛煉發散思維 和鍛煉邏輯能力
數學也能讓人學會思考問題 讓人變得睿智
學習數學:買菜、算賬、金融、統計、建築……各種用處不言而喻。
總之,學習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
⑤ 如何培養數學計算習慣
一、培養學生良好審題的習慣
1、增強審題意識。審題是計算正確的前提和保證,學生計算中的很多錯誤是由於沒有認真審題時造成的。因此,教師一定要使學生在計算時養成看題、讀題、想題的良好審題習慣,讓學生在邊看邊想中領悟到算式中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從中找到解題捷徑。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一些實例,來引導學生認識審題的重要性,增強審題意識。如:「300—300÷15」學生往往一看就寫得數「0」,說明學生僅憑第一印象盲目「湊0」,而忽略了運算順序,發生這類錯誤的學生不一定不知道運算順序,而是缺乏全面觀察、仔細分析的良好審題習慣。
2、指導審題方法。教師要教育學生養成審題習慣,要求學生計算時先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字和符號,然後確定解題策略。並指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審題:一是審清數字和符號,並觀察它們之間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內在聯系;二是審清運算順序,看清題目中有哪幾步運算,確定先算什麼,再算什麼;三是審清計算方法的合理、簡便,分析運算符號和數據的特點,確定能不能簡算。如:「46.8×0.37+4.68×6.3」從表面現象看題目,無法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但仔細審題後發現:根據「一個因數擴大幾倍,另一個因數則縮小相同的倍數,積不變」的規律,就可以應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通過指導與訓練,學生在動筆之前對題目的運算順序、方法和能否簡算就會胸有成竹,計算起來就會水到渠成。
3、克服思維定勢干擾。思維定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因此在練習中可常出一些題目穿插在一般的計算題中,提醒學生別掉進簡算的陷阱里。如:「50×4÷50×4」,有的學生就算結果為「1」,這是思維定勢的負面影響,學生只注意了簡算「50×4」,而忽略了運算順序。這樣可讓不注意審題的學生走走彎路,碰碰釘子,激其反省,促使他們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二、培養學生認真草算的習慣
1、統一規范。草稿是學生正確進行數學計算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重視草稿本的應用。(教師應要求每位學生准備草稿本,要求他們在做課堂作業、練習冊、家庭作業等作業時,凡是需要豎式演算的必須把豎式統一列在草稿本上。)
2、督促獎勵。平時老師在課堂上常加以巡視,還不定期抽查他們的草稿本來督促學生,一旦發現不按要求擺豎式計算的情況,及時糾正。每次檢查下來,對於好的草稿本給予獎勵,一個月進行一次優秀草稿本展覽。這樣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訓練,有利於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計算習慣。
三、培養學生自我檢驗的習慣
1、明確自我檢驗意義。自我檢驗是保證計算結果是否正確的重要手段,有些學生在習題完成以後,很少自我檢查,做計算題經常出錯,針對這種情況,我常舉從思想上對他們進行教育,如果計算出現錯誤:在醫院,就要出醫療事故;在航空上,我國的衛星要上不了天,發射的就會偏離方向,後果是不可設想的。以此告誡學生,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仔細檢驗的重要性。
2、傳授自我檢驗方法。為了培養學生自我檢驗的習慣,教師要求學生計算時做到三核對,一是題抄完後要與原題目中的數字和符號核對,做到一字不差;二是列完豎式後,要把豎式中的數字與橫式上的數字核對,做到上下一致;三是抄完得數要把橫式上的得數與豎式上的得數核對,做到萬無一失。這樣學生就每步必驗算,一步一回頭,及時檢驗,及時糾正錯誤,保證計算正確。另外,教師還教給學生一些靈活的檢驗方法,檢驗時以口頭檢驗為主,有的用口算、有的用估算。如 「4.15×6.8=2.822」,兩個因數的整數部分相乘的積是兩位數,便可斷定2.8222是錯誤的;也可以這樣估算一下:4.15大約接近4,6.68大約接近7,乘積應在28左右,很快就能發現這道題的錯誤所在。
3、改革作業批改方式。學生在作業中經常出錯,還有一個客觀原因,即作業量多,因而產生厭煩情緒。因此,每次布置的作業,教師要經過精心挑選,做到少而精,使學生有時間去檢驗,同時教師也應改變過去作業批改的方式,提供他們多次自我檢驗的機會,不要讓「×」抹殺學生的自信心理。近幾年,我是這樣批改作業的:(1)每次作業批改時,全對的打「√」,錯的畫上「?」。(2)發給學生自己檢查,學生將打「?」的錯題自覺訂正過來後,我再將「?」畫成「√」,沒改正對的原封不動,要求他們繼續改正。(3)對於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採取面批,進行個別輔導。(4)為了更好的鞏固學生的驗算檢查習慣,每次作業我們都要求學生寫上「本次作業我檢查了幾遍」,簽上自己的名字。這樣堅持一個月,學生再做練習題都能做到「回頭驗算一遍」。(5)在一些作業完成較好的作業本上,不妨寫上簡短的鼓勵語「祝賀你好孩子,你的計算能力太強了!」、「這么難的題目你都做對了,老師真為你高興!」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對於學習習慣暫時落後的學生,更應抓住其閃光點,適時的給與鼓勵。如「你的書寫認真多了,老師相信下次你會做得更好 ! 」、「瞧 ! 付出就有收獲!計算的正確率很高!」、「真遺憾!加油!」、「看到你在進步,老師真為你高興!」等。對於學習暫時落後的學生來說,這些尊重、企盼、惋惜的評語,不僅是情感上的補償,更是心理上的調整,也給他正確計算以期許,促進他們正確計算習慣的養成。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古代教育家孔子對早期教育重要性的最精闢的論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如果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計算習慣,就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有人說,少年的心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獲,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獲,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獲,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獲。事實上,良好的計算習慣不僅對於學生的數學成績穩步提高大有益處,更能從小就培養他們對生活認真負責的良好態度,而這一點可使學生受益終生。
⑥ 數學老師做的這件事,說說每天計算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字的時間.我們每天做計算題,這個做法非常好.我們每天做計算題,這個做法非常好.我們每天做計算題,這個做法非常好.我們每天做計算題,這個做法非常好.我們每天做計算題,這個做法非常好.我們每天做計算題,這個做法非常好.我們每天做計算題,這個做法非常好.我們每天做計算題,這個做法非常好.我們每天做計算題,這個做法非常好.我們每天做計算題,這個做法非常好.
⑦ 數學計算題重要嗎
首先,要掌握相關的數學概念及各種運算的法則,按法則運算。像絕對值、科學記數法等要注意定義,掌握規律等。計算之前,要做到認真審題,選擇合理演算法;計算之後,要養成檢查驗算結果是否合理的習慣。第二,特別注意含有「-」號的運算。尤其是在有括弧的算式中出現「-」號時,要特別小心,什麼情況下要變號,什麼情況不變號,要掌握准確。再有就是若干個數相乘除,一定注意現先把除法轉化為乘法,再根據負因數的個數確定結果的符號,最後計算絕對值的乘積。乘方運算注意「-」號在括弧里還是在括弧外,是奇次方還是偶次方,例如-3²和(-3)²以及(-3)³是不同的。第三,能簡算的要簡算。對能用運算律的要適當使用運算律,這樣可以少出錯。例如2.25×4=(2+0.5)×4=2×4+0.25×4=8+1=9,等等。另外還要熟記一些常用的計算結果。如8×125=1000,11²=121,等等。再有,最好多掌握一些速算問題的技巧,如十位相同個位和10的兩位數相乘:65×65=6×(6+1)×100+25=4225,32×38=3×(3+1)×100+2×8=1216,等等。第四,對於同時含有分數和小數的運算,一般加減法盡量把分數化成小數(當然必須是能化成簡單的有限小數的),乘除法運算盡量把小數化成分數計算。例如:2/5-3.6=0.4-3.6=-3.2,3.6×2/5=18/5×2/5=36/25,等等。總之,要根據題目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方法計算,這樣才不易出錯。供你參考。
⑧ 數學多做題的意義(作用)
學好數學就要多做題,掌握數學各種題型對你們的數學做題能力提高很重要。要重視課堂聽課的重要性,尋知道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多做一些優秀的數學題,養成解題習慣並且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了解什麼對自己而言是易錯題,什麼需要重點加以掌握和理解。在平時對於這些問題多下功夫,對同學們的成績提高尤為重要。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首先,,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學好數學就要多做題,要注意在平時要多下功夫,讓自己的在平時養成好的題感。這樣你們才能在在考試中能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⑨ 每天堅持口算的好處
口算也稱心算,是不藉助計算工具,直接通過思維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簡便的特點,是學習其他計算的基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沒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簡單的小數目的計算,用口算方便易行,靈活快速。口算是估算和筆算的基礎,口算能力差,勢必會影響到估算、筆算的正確和速度,影響計算技能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抓好口算這個基礎。
有的人可能認為,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先進計算工具不斷問世,廉價的計算器更是俯拾皆是,隨便在計算工具上一按,得數就出來了,還用學什麼計算、口算?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只有人的智慧才是無窮的,一切計算工具不就是人發明的嗎?而人這超凡的能力就是來源於知識的積累,就是從簡單的口算開始的。再說,計算器也有發生故障的時候。更主要的是口算的扎實發展,直接牽動學生著其他方面的能力和智力的發展。學生口算時,既要耳聽,又要眼看,既要口說,又要心記,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耳、眼、心、口四種感官的有機結合。口算不僅促發學生的思維,還發展學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記憶力及表達能力。這也是教學的最主要目的,是培養建設人才的需要。
要保證時間,持之以恆培養學生口算能力。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復訓練,還要不斷訓練,盡量做到人人過關。因此,每天要用3—5分鍾,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且讓訓練的與本節課內容有機結合。比如學習「乘數是兩三位數的乘法」時,可安排乘加的口算內容;學習「除數是兩三位數的除法」時,可安排乘減的口算內容的練習題。這樣開始時比較費時間,但只要天天練、就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要教會方法、講清算理,培養學生口算能力。如果學生有一些口算方法,計算起來就更為方便了。而且,這可集中他們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對教師的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也有一定幫助。口算方法都是從實際運算中總結出來的,要想達到口算正確與迅速,不僅要掌握口算方法,還必須懂得算理和思路。尤其重要的是利用運算規律、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進行口算。
要增強口算意識,養成口算習慣,加強綜合性訓練。培養口算能力,重在平時,貴在堅持。也就是說,要增強口算意識,養成口算習慣。無論是小數目還是具有某些特徵的數組成的算式,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盡量用口算解決,這樣有利於提高判斷能力、訓練反應速度,同時可以熟練鞏固口算方法,並進一步轉化為技能。
口算能力的提高與否,直接關系著學生計算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而計算又是數學學科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不但能提高學生思維品質,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還可以為以後學好數學打下良好基礎。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口算能力的培養,應當貫穿於整個小學(乃至中學)數學教學全過程中。
⑩ 常做數學題有什麼好處
數學成績會很好,邏輯思維能力會提高,心算和計算的速度會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