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數學習題課教案怎麼寫
(1)檢查復習。主要是回憶已學的基礎知識,特別是本課內容所需的基礎知識,同時,也進行一些基本技能訓練(包括口算訓練和應用題的基礎訓練等)。
(2)揭示課題。明確練習的內容和要求。
(3)練習指導。練習課應防止機械重復的練習,應該有指導地進行練習,使學生通過練習有所提高。教師的練習指導,可簡要分析練習中要應用的法則、定律,並要求學生注意容易出錯的地方。有時可先組織板演練習,然後通過對錯題的評講,進行練習指導,這樣做比較自然。
(4)課堂練習。這是練習課的主要部分,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練習,練習要分層次,要注意應用題組練習,加強練習題之間的聯系和配合,提高練習的整體效益。
(5)練習評講。對練習中發現的普遍性問題進行評講,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所學知識,當堂解決問題。通過練後評講,使學生的認識水平有所提高。
(6)課堂小結。可先讓學生自己小結:通過練習課,自己有什麼提高,弄清了什麼問題,總結解題規律和分析練習中的問題,作進一步的練習。
練習課的結構是多種多樣的,往往練習分幾個層次進行,可採用練一段,評講一段;再練一段,再評講一段,課堂結構中的第三、四、五段可重復幾次。
⑵ 教資考試小學數學學科教案怎麼寫
首先要列舉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如下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生理解……概念;掌握……的計算方法,並能夠運用…… 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探究並總結歸納……的思路特點技巧。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觀察……,了解……的特徵,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 良好習慣;學生通過測量實驗動手操作的形式,深刻理解…… 的含義規律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討論歸納 ……, 學生掌握了……,促進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品質,樹立合作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嚴謹的思維習慣;養成積極參與討論的好習慣,逐漸形成數形結合的意識;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嚴謹性與條理性的魅力;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轉述知識與能力目標。
教學難點:轉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故事導入、事例導入、謎語導入等。
2.講授新課思路:通過活動,直觀教學初步感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深入理解數學概念、性質、規律。對比,難點討論,掌握重點知識。
3.練習鞏固:通過計算題、拓展題等。
4.總結作業:教師自主總結:好,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內容。
5.師生互動總結: 師:請一位同學來分享一下你今天的收獲。
生:我今天學會了…… 師:非常棒!這位同學總結得非常全面,請坐。
6.作業:以實踐性、開放性作業為主。
⑶ 如何寫數學練習課的教案
首先要明確你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然後再根據你的教學目標分段設立合適的教學方法,再依據每部分的教學方法設定具體的教學內容,以此來為教學目標的完成奠定基礎
⑷ 怎樣寫數學的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要從「為什麼學」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教學的目的;
2、根據教學目的,進一步確定通過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確定「學什麼」;
3、要實現具體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需要的教學內容,應採用什麼策略,即「如何學」;
4、要對教學的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對以上各環節進行修改,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
教學流程包括三方面: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情趣-------引發探究慾望。
1、聯系生活實際及熱點問題,創設問題情景。
單純的數學知識往往比較枯燥乏味,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他們的學習情感
2、找准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創設問題情景。
學生對數學的認知矛盾是激起求知和探究慾望的有利因素。
二、優化師生關系,激發學習情感-------營造探究氛圍。
1、留出空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
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下幾個環節中留出「空白」,讓學生去探索、思考。只有充分相信學生的內在潛力,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寬松的空間,讓他們去自行探究,才能激發他們的創造潛力。
2、群體互動,提倡合作探究。
教學中教師要提供探索材料,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有計劃地組織他們進行合作探究,以形成集體探究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3、激勵評價,使學生保持探究熱情。
三、挖掘探究資源,激發學習熱情-------開展探究活動。
⑸ 數學課講習題教案怎麼寫
習題教案首先要把正確的解題思路,解題過程,正確答案等框架結構寫出來,接著在解題思路中要用到的數學公式再重點寫出來,然後在解題過程中用到的數學運算規律寫出來,最後得出正確的答案。
⑹ 數學教學設計怎麼寫
、課前系統部分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 (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
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教材內容(二)學生分析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 :(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 (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A、述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要素:行為主體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老師, (二) 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 (1)知識與能力: (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四)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與難點部分的寫作要求:兩個操作要求:(1)確定本堂課的教學重點。(2)確定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教學方式 (六)教學用具 二、課堂系統部分--教學過程 三、課後系統部分--教學後記教學後記
⑺ 怎樣寫好一份數學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平易近教育出版社普及教育課程標准測試教本(五四學制)七班級上冊第2章第3節平行線的性質,它是平行線及直線平行的接續,是後面研究平移等內容的根蒂根基,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構成部分。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術:掌握平行線的性質,能應用性質解決相關問題。 算術思慮:在平行線的性質的探索追究過程當中,讓學生履歷語文教案怎麼寫觀察、比較、遐想、分析、歸納、猜想、歸納綜合的全過程。 解決問題:通過探索追究平行線的性質,使學生形成數形結合的算術思惟要領,以及建模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精力。 感情立場與價值觀:在探索追究勾當中,讓學生患上到親自介入研究的感情體驗,從而加強學生學習算術的熱情和勇於探索、鍥而不舍的精力。 3、教學重、難點: 重點:平行線的性質 難點:"性質1"的探索追究過程 四、教學要領: "指導發明法"與"動像探索法" 5、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三角學板、量角器。 6、教學媒體:大熒幕、什物投影 7、教學過程: (一)創設境地,設疑激思: 1.播放一組幻燈片。內容:①火車行駛在鐵軌上;②游泳池;③橫格紙。 2.聲響:日常糊口中咱們經常會遇到平行線,你能說出直線平行的前提嗎? 學生勾當: 思慮回覆。①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②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③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西席:首先肯定命學教案怎麼寫學生的回覆,之後提出問題。 問題:若兩直線平行,那末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各有啥子關系呢? 引出課題--平行線的性質。 (二)數形結合,探索追究性質 1.繪圖探索追究,歸納猜想 任意畫出兩條平行線(a‖b),畫一條截線c與這兩條平行線訂交,標出8個角(如圖)。 問題一:指出圖中的同位角,並度量這些角,把結果填入下表: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同位角 ∠1 ∠5 角的度數 數量關系 學生勾當:繪圖--度量--填表--猜想 論斷: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問題二:再畫出一條截線d,看你的猜想論斷是不是仍然成立? 學生:探索追究、討論,最後患上出論斷:仍然成立。 2.西席用《幾何畫板》課件驗證猜想 3.性質1.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伸思慮,培養創新 問題三:請判斷內錯角、同旁內角各有啥子關系? 學生勾當:自力探索追究--小組討論--成果展覽。 西席勾當:評價,指導學生英語教案怎麼寫說道理。 由於a‖b由於a‖b 所以∠1=∠2所以∠1=∠2 又∠1=∠3又∠1 ∠4=180° 所以∠2=∠3所以∠2 ∠4=180°語言敘述: 性質2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四)現實應用,上風互補 1.(搶答) (1)如圖,平行線AB、CD被直線AE所截 ①若∠1=110°,則∠2=°。理由:。 ②若∠1=110°,則∠3=°。理由:。 ③若∠1=110°,則∠4=°。理由:。 (2)如圖,由AB‖CD,可患上() (A)∠1=∠2(B)∠2=∠3 (C)∠1=∠4(D)∠3=∠4 ⑶如圖,AB‖CD‖EF, 那末∠BAC ∠ACE ∠CEF=() (A)180°(B)270°(C)360°(D)540° (4)誰問誰答:如圖,直線a‖b, 如:∠1=54°時,∠2=. 學生提問,並找出回覆問題的同窗。 2.(討論解釋回答) 如圖是一塊梯形鐵片的殘存部分,量患上∠A=100°, ∠B=115°,求梯形別的兩角別離是多少度? (五)歸納綜合儲存(小結) 1.平行線的性質1、2、3; 2.用"運動"的概念觀察算術問題; 3.用數形結合的要領來解決問題。 (六)作業第69頁2、4、7. 八、教學反思: ①教的轉變:本節課西席的角色從知識的教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社團者、指導者、合作者與配合研究者。在指導學生繪圖、測量、發明論斷後,哄騙幾何畫板直觀地、動態地展覽同位角教案怎麼寫的關系,激發學生自發地探索追究算術問題,體驗發明的樂趣。 ②學的轉變:學生的角色從學會轉變為會學。本節課學生不是逗留在學會課本知識的層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切其境。 ③課堂氣氛的轉變:整節課以"流利、開放、合作、'隱'導"為基本特性,西席對學生的思維勾當削減干預,教學過程呈現一種比較流利的特性,整節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西席之間以"會話"、"討論"為起點,以互助、合作為手段,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讓學生在一個較為寬松的環境中自主選擇患上到樂成的標的目的,判斷發明的價值。好帖啊樓主 18個月前我看過此貼,我罵了樓主 16個月前我又看見此貼,我無心的看了一邊 10個月前我又看見此貼,就試著用了一下 今日我又看見此貼,我已用了10個月了 真心的說一句樓主謝謝你,我此刻已離不開他了答復26樓: 嗯嗯嗯。謝謝了哦。謝謝。 初中算術教案怎麼寫
⑻ 小學數學考試教案怎麼寫
首先要列舉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如下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生理解……概念;掌握……的計算方法,並能夠運用…… 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探究並總結歸納……的思路\特點\技巧。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觀察……,了解……的特徵,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 良好習慣;學生通過測量\實驗\動手操作的形式,深刻理解…… 的含義\規律\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討論\歸納 ……, 學生掌握了……,促進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品質,樹立合作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嚴謹的思維習慣;養成積極參與討論的好習慣,逐漸形成數形結合的意識;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嚴謹性與條理性的魅力;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轉述知識與能力目標。
教學難點:轉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故事導入、事例導入、謎語導入等。
2.講授新課思路:通過活動,直觀教學初步感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深入理解數學概念、性質、規律。對比,難點討論,掌握重點知識。
3.練習鞏固:通過計算題、拓展題等。
4.總結作業:教師自主總結:好,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內容。
5.師生互動總結: 師:請一位同學來分享一下你今天的收獲。
生:我今天學會了…… 師:非常棒!這位同學總結得非常全面,請坐。
6.作業:以實踐性、開放性作業為主。
⑼ 小學數學的教案怎麼寫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⑽ 小學數學教案怎麼寫
一.教學內容:(這一節課所講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就是這節課講完後你要達到的目的,列:讓學生熟練掌握(.... )能根據(...)來進行簡單的計算)
三.教學重點:(一般是本節課的概念性知識)
難點:(一般是本節課根據概念性知識來解決問題之類)
四:教學過程:(這一部分要分細一點)
1.創設情景,課堂導入:(方法自己選擇或設計)
2.進入新課(或復習課)
3.根據教學內容而定,
4.課堂小結.
5.隨堂練習.
6.總結.
五.作業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