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全冊電子教案 (1)
淘知學堂2020春期末沖刺訓練營人教數學二年級(下)(960×540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bYxFEofSd-7ZI5CPhgBB6A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㈡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教案怎麼寫
第一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弧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弧。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准備:
實物投影、游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游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麼?
2、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
3、讓學生觀察畫面,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麼?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
7、小結。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麼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第二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課本第5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小括弧的作用。
4、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從不同的角度發現並提出問題以及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准備:
實物投影、麵包房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昨天我們去游樂園,今天,我們去麵包房看看,看看那裡有什麼好看的,想嗎?
2、投影出示游樂園麵包房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還剩多少個麵包?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還剩多少個麵包?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還剩多少個麵包?
(2)獨立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還剩多少個麵包?,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若第二種綜合算式有困難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特別強調計算時先算小括弧裡面的。
7、完成練習一第5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8、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並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3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強調小括弧的使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麼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課本第8頁例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4、通過合作交流,使學生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學習的愉悅。
教學准備:
實物投影、蹺蹺板樂園圖。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愛玩蹺蹺板嗎?今天我們到蹺蹺板樂園去玩一玩好嗎?
2、投影出示蹺蹺板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麼?」讓學生仔細觀察圖。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引導: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有一種寫一種特別讓學生思考還可以怎樣算)
5、比較各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名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只不過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4X3+7=19(2)2X6+7=19(3)2X8+3=19 ……
交流:你是怎麼想的?
7、小結。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二的第2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後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同時對學生進行尊老愛幼的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充分利用主題圖的作用。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麼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
第四課時 解決問題(練習課)
教學內容:課本第10、11頁練習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生活的情境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掌握小括弧的作用和用法。
3、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查漏補缺,反饋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准確性和多樣性。
教學難點:
1、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2、掌握筆算的計演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准備:
實物投影、練習插圖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前幾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兩步計算的題目,並且知道了小括弧的用法今天老師先帶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嗎?不過看了以後還要解決幾個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探索,鞏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頁做一做主題圖,學生獨立解答後合作交流討論。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與思考。如觀察小鳥、花朵、蜜蜂等,由此從多種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同時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
2、出示第11頁第3題。學生觀察後問:他們帶20元錢買票夠嗎?你是怎麼想的?學生交流討論。通過解決問題,既鞏固了用乘法和加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又能夠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增強學生的數感。
3、完成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表格,並說說怎麼算總分。通過計算各隊總分,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相關信息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完成第5題思考題求:一共有多少個方木塊?學生可以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3X3-2=25(個) 3X3X2+7=25(個) 3X3+3X3+7=25(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應用知識。思考題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思維。
三、課堂總結 新 課標 第一 網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有什麼收獲?你能把我們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四、課堂作業
第二單元
第一課時 平均分
教學內容:
課本P13~14頁,例1、例2及練習三中相應的習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 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義,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准備:各種食物若干、實物投影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平均分」
1、談話導入,實際操作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小禮物。老師要送給你們。請動手把糖果分給小組里的每一位同學,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組的糖果的數量不相同)
(2)、各小組動手操作
(3)、各小組匯報情況,教師板書。
2、觀察問題
(1)、請小朋友觀察各小組分的結果,你發現了什麼?
(2)、學生觀察匯報。
(3)、從觀察中我們發現有些組分的同樣多,你們能給這樣的分法取個合適的名稱嗎?
(4)、學生自己取名。
3、出示課題
(1)、小朋友取的名稱都很好,這些在數學上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板書課題)
(2)、小朋友再說說剛才哪些組是平均分,哪些組不是平均分。
(3)、剛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組你們有什麼辦法使它平均分?
(4)、學生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發現平均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造性。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通過問題的引申幫助學生認識平均分。
二、實際操作,學習平均分
1、 教學例2: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樣分?有幾種分法?
(1)、論分配方案。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
(3)、學生匯報分法。
(4)、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麼?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應是多少根?(學生動手分一分)
3、 完成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讓學生圈一圈,並說出自己的分法。)
【設計意圖】:體現分法的多樣化;開放題拓展知識,開拓學生思維。
三、應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練習三第2題。
(1)、肯定第二種分法是符合題義的分法。
(2)、引導學生觀察第3種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題意應該怎樣做?
(3)、學生交流討論匯報。
2、實踐活動:插花活動
3、列舉生活中平均分的實例。
四、體驗成功,回味平均分。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用「平均分」解決實際問題
㈢ 新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上新啦,2021版的:
一、指導思想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克服全球疫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新《課標》基本理念,讓孩子們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與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讓孩子們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由我來承擔二年級2個班的數學教育教學工作,2個班共有87名學生。兩個班的大部分同學,作業認真、態度端正,對數學表示出了較大的興趣。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已經初步形成,具備一定的數學意識、數學理解能力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較強的自律性,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高,興趣濃;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比較熟練,個別在計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距。
本學期,重點是抓孩子們學習習慣的鞏固,繼續培養他們「傾聽」「合作」「交流」等能力和習慣,養成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其次,要使孩子們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更加註重發展數學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內容與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一,圖形的運動一,表內除法二,混合運算,有餘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簡單的推理,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小小設計師等。各領域內容穿插編排,互相搭配,繼續加強學生對知識整理能力的培養,繼續注重體現數學背景知識,在完整的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練習的層次、功能分明,為教學評價提供線索。
教材的重點內容是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以及用數學解決問題。表內除法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任何一個多位數除法,在計算時都要分成若干個一位數除以一位數。因此,表內除法同表內乘法一樣,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須達到計算正確、迅速。
這冊教材的另一個重點是萬以內數的認識,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認數的范圍擴大到四位。這是學習讀、寫多位數的基礎。我國的計數習慣是每四位一級,把萬以內的數位順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級數的讀、寫法則,再學習萬以上的數就可以類推了。因此,這部分內容是進一步學習認數的重要基礎知識。同時,這部分內容也是培養孩子們數感的重要素材,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認識近似數,學慣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並會用數與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數感。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統計的意義,學習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並且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圖形與變換一章,包括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和認識「銳角和鈍角」等。教材結合生活實例,使學生通過直觀、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學會進行最簡單的圖形平移,會辨認直角、銳角、鈍角。通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初步感受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在加、減法計算方面,在上一學期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教學三位數(幾百幾十)的筆算加、減法。以上內容,是進一步學習下一階段計算的基礎。例如,兩位數的乘法中要把兩個部分積加起來,實際是計算三、四位數的加法,兩位數除法中每次試商後通常要做三位數減法,等等。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給學生初步建立了質量觀念,使學生初步認識克和千克。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的活動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並通過實際操作與體驗,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解決問題方面,本冊教材是在孩子們學習了一些數與計算知識後,結合現實生活當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讓學生用所學的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部分內容,對於實現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目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另外,本冊教材也安排了「找規律」的教學內容,繼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探索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不僅使學生知道現實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發現和欣賞數學美、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在數學實踐活動方面,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目標
……
更多詳細內容及進度表,請見網路文庫:2021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碼字不易,望採納,謝謝
㈣ 新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復習一二單元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能有意識地注意媽媽的特徵,能結合自己的感受來描述媽媽的典型特徵。
2.初步幫助孩子了解自己與家人走失以後自我保護的能力。
活動准備:
1.PPT。
2.收集媽媽背影的照片。
㈤ 最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 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教案)教學設計
人教版小學數學2年級加減法習題
鏈接:https://pan..com/s/1C1-EX_kXHGPmmItTU5thzA
人教版小學數學2年級加減法習題網路網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