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班數學教案:水果有幾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⑵ 小班數學活動《數數有多少》教案及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小班幼兒年齡小,愛玩,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我採用了愉快的數學方法.一般來說3-4歲的幼兒對數字的概念有一定的認識,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可以為幼兒在今後的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活動目標1、通過游戲操作使幼兒初步感知數字1、2、3.2、讓幼兒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數字1、2、3.3、感受游戲帶來的樂趣.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通過游戲使幼兒初步感知數子1,2,3.難點: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2,3.活動准備1、卡通數字1、2、3.2、1、2、3的大數字卡以及相應圖片.3、魔術口袋以及小水果.一、開始部分:用歌曲引出課題:教師唱自創歌曲:「一象鉛筆細又長,二象小鴨水中游,三象耳朵聽聲音,我們請他們來做客.」請出數字寶寶1、2、3.那麼數字寶寶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樣象鉛筆、小鴨和耳朵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二、基本部分:1、請出數字寶寶,用數字和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2、游戲:我出幾你念幾.教師隨意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3、用手指表示數字: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麼你會用小手錶示1、2、3嗎?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4、游戲:我來說,你來比.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以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5、游戲:看實物出手指.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實物,讓幼兒說出數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量是幾.三、結束部分:小朋友們真棒,現在數字寶寶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走出活動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數字卡,帶領幼兒玩找數字寶寶的游戲.)自由結束.活動延伸:拿不同的實物讓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教學反思本次的教學活動,目標完成.通過游戲活動,幼兒對數字1,2,3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並能夠手口一致的表示實物的數量.在教學活動中,我採用讓幼兒能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對學習有了興趣,學有所獲.
⑶ 中班數學一樣多嗎教案比較水果多少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5以內數量,鞏固對5以內數字的認識.
2、將相應的數量與數字相匹配。
3、體驗成功後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准備】
1、果園(樹上貼有有1—5的點子的不同水果)。
2、貼有1—5數字的立體汽車圖。
3、1—5的水果圖若干。
4、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摘水果。
聽音樂把幼兒帶到立體水果樹前。
1、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水果豐收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樹上有些什麼水果?
(一看到果樹上有那麼多水果,小朋友高興極了,都七嘴巴舌地說開了,有的說:我最喜歡吃香蕉,有的說我最喜歡吃蘋果!)
幼兒A:我看到了石榴,我最喜歡吃了。
幼兒B:果樹上香蕉,我喜歡吃香蕉。
2、師:樹上這么多水果,我們把這些水果摘下來,好嗎?每位小朋友摘一個你喜歡吃的水果。
(聽說要摘水果,小朋友已經迫不及待了,很快就摘到了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3、幼兒摘好水果,師提問:水果娃娃上面還藏著一個小秘密,你發現了嗎?你摘的是幾個圓點的水果?
幼兒A:我的蘋果上有圓點,四個圓點。
幼兒B:我的香蕉上也有,是三個圓點。
(評析:從生活中幼兒愛吃的水果入手,以摘水果的形式為切入點,很容易就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送水果。
嘀嘀嘀,開來了汽車。(出示立體汽車)
1、師:開來幾輛汽車?幫汽車排排隊。(聽見汽車的聲音,大家都高興地拍起手來,都想上來給汽車排隊。)
2、小朋友摘了這么多水果,我們用汽車把水果運回去吧!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你的水果是幾個點子,應該乘幾號車呢?(幼兒討論)
幼兒A:我的是蘋果要坐第一輛,因為上面有一個圓點。
幼兒B:我香蕉上有三個圓點,我的香蕉要坐3號車。
3、送水果
師:請小朋友把水果送到點子和數字一樣多的汽車上。(老師巡查,輔導)
(評析:在送水果乘車的游戲中幫助幼兒積累有關量數匹配的經驗,採用這樣的方法,人人都能積極參與,個個都能動手,而且是在活動中進行,幼兒興趣極高,一點也不覺得枯燥。)
三、游戲:摘水果、送水果繼續進行一次。
師:呀!樹上還有那麼多的水果,我們把它們都摘下來運出去,好嗎?這次小朋友可以摘一個水果,也可以摘兩個水果(幼兒摘水果)
1、提問:你這次摘的是什麼水果?上面有幾個點子?
幼兒A:還摘了石榴,上面有五個圓點
幼兒B:我又摘了蘋果,上面有二個圓點。
2、請小朋友將水果送到相應的汽車上去,並說一句好聽的話:幾個點子的什麼水果我送你乘幾號車。(請小朋友檢查)
(評析:此環節通過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地進行游戲。幼兒在第一次游戲中積累的經驗得到鞏固,而且都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操作過程。)
⑷ 怎麼樣寫幼兒園小班數學水果分類教案
活動目標 1、幼兒體驗學習和操作的歡樂,豐富知識經驗; 2、讓幼兒知道水果、乾果的主要特徵,並了解它們都屬於植物的果實; 3、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發展幼兒的分析概括能力。 活動准備 1、實物:桔子;栗子;花生;蘋果等乾果、水果若干; 2、各種水果、乾果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激發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是美猴王孫悟空的生日,那麼多的小猴子去參加美猴王的生日宴會,給美猴王帶了那麼多好吃的東西,有蘋果、桔子、香蕉、粒子、瓜子、核桃等等。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去參加美猴王的生日宴會啊?幼兒:想。 2、品嘗果實,比較異同。 教師:小朋友們想去參加美猴王的生日宴會,可是,美猴王說,要參加他的宴會,必須過三關,每一關,美猴王都要提問小朋友幾個問題,只要小朋友回答對了,美猴王就讓小朋友去參加他的生日宴會。 首先,美猴王提出了第一關的問題:美猴王收了那麼多好吃的東西,給了老師幾個,美猴王讓老師給小朋友嘗嘗,不過呢,嘗過了之後要回答幾個問題,哪個小朋友願意嘗嘗? 幼兒:我……教師:指名小朋友(發給小朋友桔子合栗子)品嘗。 品嘗結束後。 小朋友已經品嘗完了,美猴王要問小朋友問題了:小朋友,我問你,哪一個果子水分多,哪一個果子誰分少? 幼兒:桔子水分多,栗子水分少。 教師:這是桔子和栗子不一樣的地方,小朋友回答得非常好,其他小朋友給他們鼓鼓掌(小朋友鼓掌)。 然而,美猴王又問小朋友了,桔子和栗子除了水分不一樣多外,還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哪個小朋友來回答?(提問)幼兒:果皮不一樣,保存時間不一樣。(可引導幼兒說出)
⑸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較多少
1、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鞏固幼兒運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兩組實物的多少。
2、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熟練地運用完整的語言描述物體的比較結果。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大膽表達,體驗數學活動的`有趣。
活動准備:
1、活動場地布置成家的場景。
2、動物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一次性餐盤比幼兒人數少1、紙杯比幼兒人數多1,水果與幼兒一樣多。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有共同帶上小動物頭飾)今天小熊請客,它邀請我們小動物們到它家去做客,你們高興嗎?
2、幼兒隨同「動物園」的樂曲邊表演邊入場。
二、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引導孩子學慣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1、(配班老師扮小熊)說:歡迎你們,請入座吧!哎!小兔寶寶你怎麼不坐呀?(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椅子多1,椅子比小動物少1)
2、(請小動物喝茶)小動物們幸苦了,一定很渴吧,我給你們倒茶,(另一老師帶領小動物)說:不用麻煩您,我們自己來吧!(小動物拿到茶杯倒說水)。小熊說:是不是哪小動物沒有水呀?怎麼還有一隻茶杯呢?(引導幼兒說出:茶杯比小動物多1,小朋友比茶杯少1)
3、(小熊端出水果)說:請吃水果!(讓幼兒說出:水果和小朋友一樣多)。
4、游戲――小動物找山洞。
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
① 復習鞏固游戲玩法。
② 幼兒合作游戲。(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山洞多(少),山洞比小動
物少(多)。
三、天黑了小動物告別小熊回家去。
⑹ 幼兒小班數學《水果有幾個》教案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但它又具有現實性,來源於現實生活。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運動和生活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動中學,這樣既能滿足幼兒的游戲和活動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
一、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多種方法進行數學教育活動
生活中的數學教育。在組織數學教育活動時,可以充分考慮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將活動延伸到幼兒的生活中,使幼兒能形象直觀地實踐相關內容。例如:小組長在分餐具的時候,問他「你們組一共有幾個小朋友,有幾個小朋友已經分到了,還有幾個沒有分到?」,分碗、分湯匙、分蛋糕、分水果等,開發了幼兒一一對應的概念。「幫老師搬來4個小椅子」「拿來2個皮球」等,不僅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有關數的知識,而且還可以滿足幼兒的成就感,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為集體服務的習慣。
運動中的數學教育活動。有人說,幼兒是在摸、爬、滾、打中認識周圍世界的。由於年齡原因,小班幼兒更喜歡運動,順應這一年齡特點,讓幼兒在運動游戲中學數學。如:「拍皮球」。我結合「1」和「許多」的教學以及3以內的點數,「拍許多下」「拍三下」等改編後的體育活動更切合教學實際,也更有利於幼兒掌握數學知識。
通過游戲活動提高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幼兒天性好動、好玩,游戲的性質符合幼兒的天性,利用游戲形式進行抽象的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思維的積極性。
二、數學在各領域教學活動中的滲透教育
新《綱要》明確要求:「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於生活中、游戲中。」例如,在繪畫、泥工活動中,幼兒可以獲得有關空間、形狀、對稱以及體積、重量等感性知識。幼兒在收放玩具時可引導他們學習排序;分點心和擺椅子時,讓幼兒感知物體的數量以及與小朋友的一一對應關系;幼兒在幼兒園過生日分蛋糕時,引導幼兒學習等分。通過教師引導,可提高幼兒對事物的觀察比較能力。
三、加強教學多元化設計
要想提高數學教學水平,首先要融入創新意識,摒棄傳統保守的落後思想,不斷突破教學障礙,進而滿足不同形式的教學需求。例如:在《敲鈴》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聽音記數能力;可以藉助《小貓釣魚》游戲訓練幼兒的點數能力及觀察力。
總之,教學設計應充分結合幼兒自身條件因材施教。只要我們選擇適當的材料,利用游戲形式進行教學,激發他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就能感受到幼兒數學帶給我們的無窮魅力。
⑺ 小班數學買水果比多少教案
幼兒園數學教案:買水果
教師:屈老師
設計理念:
數數是中班幼兒數概念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生活中學習,運用於生活,才是孩子們所需要的,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富有情節的游戲,在輕松的環境中,在愉快的游戲中積累數經驗。我設計了以「買水果」為生活情境的數學活動:6的數數。在游戲中,讓幼兒交流和分享數數的不同方法,並從中獲得經驗和體驗,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進一步感知理解6的數數。發展了幼兒的觀察、比較、思維等綜合的能力,這種學習能力和方式有利於幼兒的發展。另一方面,幼兒在運用已有的數經驗解決游戲中的數問題時幫助幼兒進一步積累數數經驗。在本次集體活動中通過講講水果,既讓幼兒感受到水果的豐富多樣,又懂得多吃水果對身體有益的道理。活動隱含了關愛家人的情感,其目的是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體驗到關愛家人是件幸福的事,這也正是我們幼兒園所倡導的「愛的教育」的思想內涵。
活動目標:
1、體驗並學習不同的數數方法,提高幼兒的數數能力。
2、在游戲情境中激發幼兒關愛家人的情感。
重點難點:體驗並學習不同的數數方法,提高幼兒的數數能力。
活動准備:
1、貼有水果圖卡和點卡的籃子、家人頭像貼紙每人一份。
2、各種水果實物、圖片,貼有水果的記錄紙每組一張。
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交流
1、討論: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有許多水果都成熟了。你喜歡吃什麼水果呢?數一數有幾種水果?
2、為什麼要多吃水果?
二、游戲:買水果
1、了解操作方法:
①今天老師就要去買水果啦!
②出示大籃子,觀察提示卡:
*看看我想買什麼水果?要買幾個?請你數一數,告訴大家。
*裝水果籃:老師的提示卡上要大家買6個橘子,所以我就到水果店裡買6個橘子裝在水果籃里。
③提出操作要求:
每個小朋友拿一個籃子,看看你的籃子上要買什麼水果,數一數提示卡上有幾個點就是要買幾個水果,看清楚提示卡,然後用我們剛才介紹的好辦法來買水果,裝在籃子里。
2、幼兒操作。
3、交流驗證:
①和同伴互相檢查。
②集體檢驗、交流。
三、為水果店進貨
1、水果店的老闆看到小朋友們很能幹,也想請你們來幫個忙。秋天的水果品種多,他想去進些新貨。可是他不知道哪些水果比較受歡迎,想請你們來幫他調查一下。
2、你們的爸爸媽媽喜歡吃什麼水果?
3、(出示統計表)請你們每人拿一份家人貼紙,家裡人喜歡吃什麼就把他的頭像貼在他喜歡的水果下面,大家都貼好之後數一數每樣水果有幾個人喜歡吃。
4、哪種水果最受歡迎呢?哪種水果喜歡吃的人比較少呢?我們來數一數。
5、你們可幫了水果店老闆的大忙,這樣他一看就知道哪些水果要多進些了!等下次水果店新貨來了,我們再來買水果嗎?
談話了解、感受水果的多樣,學習手口一致地數數。
交流分享不同的數數方式,從中獲得經驗和體驗通過游戲情節學習按數取物。
體驗和學習多種數數方法,培養幼兒細心、耐心的良好習慣。
游戲中滲透「愛的教育」,引發幼兒關愛家人的同時進一步積累數數經驗。
發展幼兒觀察比較能力。(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⑻ 幼兒園數學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教案 水果
活動目標: 1、喜歡動腦筋解決問題,體驗數學游戲帶來的樂趣。 2、在復習重疊對應比較方法的基礎上,學習運用並放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一樣多。 3、提高觀察判斷、對應比較、動手操作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活動准備:1、知識經驗准備:幼兒已學過運用重疊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數量的一樣多。2、材料准備:教具:梳理圖,小豬卡片、紅、綠圓卡若干。學具:紅色綠色蘋果卡若干、盤子和操作卡人手一個,黃色貓媽媽掛卡一個、白、黃小貓掛卡若幹活動過程: 一、以「到豬媽媽家做客」引入。(引導幼兒復習運用重疊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一樣多。)1、佩戴掛牌。(自然滲透重疊法比較掛牌與小貓數量的一樣多)師:今天我們來玩游戲,老師扮貓媽媽,貓媽媽掛卡有幾個?(一個)小朋友當小貓,小貓掛卡有多少呢?(許多)每個小朋友掛一張掛卡,掛卡和小朋友一樣多嗎?2、找位子。(復習運用重疊法比較椅子與小貓數量的一樣多)師:我們要坐車到豬媽媽家做客,小貓和位子一樣多嗎? 二、游戲「做客」。(引導幼兒學慣用兩種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一樣多。)(一)探索游戲:「送紅蘋果」。(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比較小豬和紅果子數量多少的方法,學習並放對應比較的方法)1、設疑:我們給小豬送紅蘋果。一隻小豬送一個,不知道夠不夠,小豬和紅蘋果一樣多嗎?2、幼兒自主探索比較小豬和紅蘋果數量的多少。
⑼ 幼兒邏輯狗教案小班找數量相同的水果
小班數學教案:甜甜的水果(4以內數量) 活動目標: 1、能給4以內數量的物體排序,初步體驗數序 2、鞏固按物體的數量匹配相應的點卡 3、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活動操作過程,能正確地進行操作 活動准備: 1、實物水果(每種水果的數量分別是1、 2、 3、4) 2、1-4的點卡 3、數字卡片: 1、 2、3、4 4、水果卡片(每種水果卡片的數量分別是 1、 2、 3、4) 5、投影:三維智力A8-11「數一數」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分水果 1、老師(出示一藍水果):「這是老師剛買回來的水果,請你幫助老師一起來整理水果好嗎?」 2、老師將水果拿出來放在桌子上說一說:有哪些水果? 3、啟發幼兒思考:我們怎樣整理他們呢?引導幼兒把一樣的水果放在一個盤子里 4、請幼兒數一數每種水果有幾個,引導幼兒給水果排隊,最少的水果放在最前面,最多的水果放在後面,從少到多的順序擺放好,擺好後請幼兒說一說:1個梨、2個蘋果、3個橘子、4根香蕉 5、請幼兒給水果送點卡,鼓勵幼兒邊送邊說:一隻蘋果送一個點卡…… 二、操作活動 1、分組操作:分水果 2、教師演示分水果並小結 3、幼兒操作動物寶寶卡片:先給動物分類,然後引導幼兒按動物數量的多少調整次序,最後再給動物寶寶送點卡 三、老師用投影儀講解並指導幼兒完成三維智力A8-12「數一數」(P69,P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