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幼兒園開展的哪些活動能夠培養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
一、一一對應練習
一一對應是將兩類事物(集合)建立關系的數學思想,是小學數學學習的起點,也是初高中函數和方程思維的基礎,尤其是高年級的應用題,都需要孩子理解題意,運用條件,找到其中一一對應的關系,才能解答。讓幼兒練習一一對應關系,需要難度適中、有趣,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在孩子的探索中逐步提升難度,比如下圖是針對幼兒園的孩子的練習,讓孩子根據對應關系填空。
二、根據坐標找物品
事實上,這是一一對應練習,只不過是升級版,對應的關系由1個屬性變成了2個屬性,讓孩子進一步形成函數思維,同樣能鍛煉孩子的空間思維,分析推理能力,針對的孩子依然是幼兒園階段,如下圖,根據坐標填空:
三、推理分析
推理分析對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有非常大的幫助,比如受人歡迎的動畫片《名偵探柯南》,對鍛煉孩子的推理分析能力就有很大的幫助,但畢竟只是動畫片,對於幼兒教育來說,可操作性並不強,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可操作性更強的方法,如下圖,用我家在哪裡的熟悉場景,再給出孩子幾個簡單條件,讓孩子推測結果,同時鍛煉孩子的圖形思維:
四、拼圖游戲
拼圖游戲是幼兒益智游戲中比較出名的一個,對孩子觀察力、分析能力、圖形認知能力等都有非常好的鍛煉效果,同樣也是鍛煉邏輯思維的一個非常好的手段,這也是數學思維課常用的一個鍛煉思維能力的一個手段,但對於幼兒園孩子來說,一定要先從簡單的入手,比如下圖,用剪刀沿著黑線剪開,打亂順序,讓孩子拼接到一起:
五、積木游戲
利用積木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事實上也是拼圖游戲,只是除了圖形認知能力的鍛煉,還多了空間思維的鍛煉,需要注意的同樣是要從簡單的入手,如果上手就讓孩子玩特別復雜的拼圖,會讓孩子覺得非常難,打擊孩子的自信,失去玩拼圖的興趣,如下圖:
六、尋找規律
科學就是尋找和發現規律的過程,鍛煉孩子找規律的能力,能提升孩子數學歸納能力、觀察力、專注力等等,規律也要從簡單逐步提升難度,如下圖:
七、分類游戲
分類游戲同樣是鍛煉孩子邏輯思維的一個重要方法,因為幼兒認識事物是以直觀思維為主,他們眼中的事物,往往只是片面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等,玩分類游戲的時候,盡量先從單一的屬性入手,比如顏色,逐步擴大到兩種、三種屬性,但不建議超過三種屬性,這同樣鍛煉孩子的集合思維。
❷ 怎麼培養幼兒園大班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鏈接: https://pan..com/s/1EgE4cr6BJmbuNhA6sJ2WKQ
❸ 幼兒園大班邏輯數學百貨店的作業怎麼做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做簡單的統計表。
2.培養幼兒的歸類能力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動准備:
1.各類帽子每組16頂。
2.大小統計表、筆每組各一份。
3.布置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娃娃百貨商店明天就要開張了,我是商店的經理,商店需要招聘一批營業員,你們想不想來做營業員?那我要來考考你們。
二.帽子分類。(考驗第一關)
1、觀察比較,帽子有什麼不同。
師:帽子櫃台進了一批帽子,請小朋友將這些帽子分一下,看看每種帽子有幾頂,我們先看看可以按什麼分。(顏色、大小、款式、價格)
2、分組合作將帽子分類。
師:現在請你們將這些帽子到黑板上來分,每組找一塊黑板,而且商量好根據什麼特點來分。
3、檢查分類情況。
師:讓我來看一下你們是按什麼來分的。
三.學做統計表。
1、師:我們怎樣把分好的帽子記錄在紙上呢?我這里有一張統計表,上面一行是分類的特點用標記來表示,下面一行是根據標記填上相應的數量。
2、幼兒分組操作練習,做好後將統計表貼在黑板上。
3、集體驗證操作結果。
四、復習鞏固。(考驗第二關)
師:商店其他櫃台也進了許多東西,我要請小朋友布置櫃台,不能把櫃檯布置得亂七八糟,先要想清楚按什麼標記分,然後做好統計表,看看這張統計表和剛才的有什麼不同?(增加了總數一欄)
幼兒進一步分組統計。
幼兒互相檢查驗證。
❹ 大班小朋友數學怎麼教
一、講帶有數字故事的繪本
建立寶寶對數字的認識,可以從帶有數字的故事書、繪本開始。講故事是孩子最容易接受新知識的方式,孩子會在繪本中逐漸熟悉和自行發現數學符號,並將其賦予獨特的魔力。
例如「小鴨子裡面混進了一個數字,是什麼呢?」「數字4和旗子們玩起了藏貓貓的游戲,你能找到它嗎?」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可以幫助孩子很快認識簡單的數字,在腦海中活躍起來。
二、玩空間搭建的游戲
數學是算術與幾何學等學科的統稱,對成人而言比較復雜的幾何問題,其實在孩子低齡時期就可以進行啟蒙。
例如積木,就是讓孩子體驗空間感的最好的「道具」。積木具有不同的形狀,父母可以指引孩子觀察這些形狀的特點,通過玩「找形狀」的游戲讓孩子記住它們的名稱;還可以通過壘砌不同造型的積木,引導孩子理解「空間」是如何構成的,在不同側面觀察空間的不同投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鼓勵孩子多觀察、多表達。例如,車輪是圓形的、蛋糕也是圓形的;餅干是方形的,電視機也是方形的。通過這些觀察來深入理解形狀在生活中的表現和用處,讓孩子的「二維視角」三維化。
三、玩對比游戲
生活中的「數學道具」數不勝數。積木除了玩空間搭建游戲,還可以拿來比較大小、數目多少以及不同的長短。
能夠拿來玩對比游戲的,還有高矮不同的桌子、面積不同的盤子、薄厚不同的靠墊等等,都可以培養孩子發現事物間的邏輯順序。通過幾次對比游戲,孩子很快就能理解「比較」的概念和意義,會主動指出爸爸的手比自己的手大,媽媽比自己的頭發長等等。
四、測量游戲
大一些的孩子,能玩的數學游戲就更多了!例如,用腳丫丈量房間的尺寸,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想讓孩子對度量單位有明確的感知,不一定要靠死記硬背。拿一把軟尺,鼓勵孩子玩測量游戲,家裡的桌椅板凳、孩子的日常用品都可以成為測量對象。另外,還可以和父母比一比誰猜的數據更准確,都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在實際操作中自然形成對「米」、「厘米」、「千克」等計量單位的印象。
五、玩數學游戲
切蛋糕、分水果這些「家務活」,父母應當樂於請孩子承擔,並給出或難或易的數學指令,例如「將蘋果平均分成5份」、「請給我1/6塊蛋糕」等,在游戲中學數學。
更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和父母一起玩數獨等數字游戲,鍛煉心算和瞬間記憶能力,培養對數字的敏感度。聰明的父母可以和孩子比比誰完成得更快,既鍛煉孩子的思維,又是快樂的親子時光。
引導孩子不斷學習是有技巧的。游戲是所有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培養「數學智能」,不但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和記憶,也讓孩子對數學不畏懼,品嘗到學數學的樂趣。
❺ 怎樣教大班的小朋友學習數學上的那種找規律
找規律游戲培養思維
數學啟蒙中的找規律,是邏輯思維中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早期重要技能之一。
規律可以是圖形,可以是顏色,也可以是數字、還可以是物品、聲音、動作……變化很多,樂趣無窮。
一般5歲以下的娃適合用圖形、實物來培養邏輯思維。很多智商測試題都有圖形找規律題目。
5歲以後適合直接用數字來了解規律。很多奧數題都有基於數字規律的變種。
彩色積木找規律
材料:泡沫計數塊/積木/泡泡紙、托盤。
准備:如果有彩色積木或泡泡計數塊,可以直接用,如果沒有,可以用彩色泡泡紙剪出圖形,除了找規律還能玩形狀認知呢。
玩法:先給娃時間自由探索積木,之後可以從簡單的ABAB開始排列,排好幾塊讓娃想想後面應該放什麼。逐漸增加難度,比如ABBABB、ABCABC……
Tips:娃需要時間熟悉材料,先給時間隨便玩很重要。如果有熟悉的積木最好啦,稍加引導就可以引起娃的探索興趣。
形狀積木找規律
材料:不同形狀的積木。
准備:無需。
玩法:各種家常玩具和材料都可以用來找規律,比如瓷磚的樣式、玩具的排列、衣服上的條紋、零食的擺放、動作找規律、聲音找規律……
Tips:學齡前的基本數學技能為以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基本數學技能不僅僅是計算能力,更重要的是思維能力。
彩虹的規律
材料:彩虹色積木。
准備:娃不熟悉彩虹的話,可以先給娃搭一個彩虹積木,讓TA看看彩虹的顏色排列。
玩法:可以做單獨的彩虹,加上白色就是兩端的雲朵。還可以做一排彩虹,成為絢麗的圖案。也可以搭高高的彩虹塔,測量一下有多高吧。
Tips:在找規律的同時,還可以玩顏色認知、測量和數感。一邊搭彩虹一邊數一數吧,彩虹有多少種顏色。
❻ 如何教大班孩子學數學
《巧虎快樂數學》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巧虎快樂數學》是利用伊索寓言故事來教小朋友們學習數學的,當然還是由我們熟悉的主人公—巧虎、琪琪來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個人感覺《巧虎快樂數學》利用伊索寓言的方法是非常贊的,讓小朋友們在寓言故事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數學知識,在學習這方面,巧虎的好點子確實值得贊揚。不管是《巧虎英語學習版》還是《巧虎拼音城堡》或者《巧虎學漢字》,這些學習的資源都不會給孩子帶來任何的學習壓力,相反,會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或許這就是巧虎的神奇之處吧。
❼ 幼兒園大班的寶寶該通過什麼來提高數學思維
鏈接: https://pan..com/s/1EgE4cr6BJmbuNhA6sJ2WKQ
❽ 如何進行幼兒園的數學
1 數概念:認識數字 按物點數
2認識量:大小 多少 面積守恆 長度守恆
3圖形:認識基礎圖形 圖形等分
4空間:上下左右前後 認識立體圖形 遠近
5邏輯:先後順序 因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