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高中數學試卷怎麼排版

高中數學試卷怎麼排版

發布時間:2022-06-14 06:51:00

⑴ 手工錄入一套高中數學試卷 多少錢

無圖像的可以進行word排版,150分的高考數學標准試卷,大約需要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所需人工費大約200元。如果有圖像的,就需要一些專用圖像軟體了。

⑵ 如何出好一份合格試卷

通過考試進行選拔,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客觀地講,它對於體現社會的公正、公平、公開,以及唯才是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意義,同時在操作上也比較方便,因而人們接受和認可程度較高。然而,隨著人們對教育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人們逐步認識到,對考試的過分偏愛,是教育一度走入誤區,「考什麼,學什麼、教什麼」成為應試教育這一誤區的根源所在。另一方面,考試(尤其是筆試)試題的局限性也曝露無疑,諸如數學素養的形成、創新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很難通過一張試卷或幾道試題,加以全面客觀地的反映。然而,在目前的中國現狀下,離開考試的高中數學又不是最佳策略。正如高中數學課程標准中所說的,「筆試仍是定量評價的重要形式」。新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育評價不是不要考試,而是說,數學考試究竟怎麼考?考什麼?為此,必須適時調整高中數學考試的價值取向,將考試的優勢盡可能多地發揮出來。
一份(好的)合格試卷應該是:正確、適度、符合、和諧、簡明。正確:試題不出紕漏,是否正確把握每次考試的性質,維護《課標》的權威性。是否公平、公正?卷面分值,多種問題的全面,這就需要認真的態度和嚴謹的檢查。適度:是否全面考查學生的素養,試題的設計能否具備典型性?要有信度和效度,對學生要公平,不出現地區差異的理解性問題,考察結果要有效,即內容和考察過程方法恰當。符合:理念和實際相符,一道題中的幾問題有一定關聯,切合實際問題,體現學科性質,達到測試學科素養的目的並且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體驗。。和諧:根據測試目標的內容合理選擇試題類型,合理安排試卷結構。如:比例結構,整體安排完美一體。簡明:;主要是題目的表述簡潔規范。
一、衡量試卷質量的指標
衡量試卷的優劣,通常我們用試卷的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等指標來衡量數學試卷的質量.因此,要編制一份高質量的數學試卷,我們必須先了解這些指標的含義,並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
1.信度
試卷的信度是表示試卷作為測試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標.試卷的信度高說明考生分數不易受偶然因素的影響,考生分數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考生的實際水平。
影響試卷信度的因素有:
①試題的難度.過難或過易的試題都會降低試卷的信度.
②題目的數量.試卷題目數量越多,信度越高,因為題目數量增多,尤其是同質題目增多,在每道題目上的隨機誤差將會互相抵消.雖然測評受到內容和時間的限制,題目數量不能太多,但可盡量把大題化小,增加題目數量,以提高信度.
③題目用語的准確性.題目用語不標准、不準確也會降低試卷的信度.試卷的信度值必須在考後才能計算出來,而且計算過程比較復雜,因此為提高試卷的信度,教師在命題時應盡量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擾,使試卷的信度值盡可能高.
2.效度
試卷的效度是衡量考試結果與預定要達到的考試目標相符合的程度,效度反映了試卷的有效程度.如果測試的結果與學生平時學習的情況基本一致,這樣的試卷有較高的效度,說明試卷內容恰恰是需要考查的內容;如果試卷的效度低,則說明所要考查的內容沒有完全考查到.初學者數學學業考試中主要關注試卷的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內容效度反映的是試卷是否按《數學課程標准》的要求,使各部分內容特別是教學重點內容得到合理的分配;結構效度反映的是試卷中的圖文結構、題型結構和試卷的排版印刷質量是否合理等.
提高試卷的效度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考試的目標要明確,明確是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是要考查學生應用數學知識進行推理判斷的能力,或是兩者兼而有之;二是試題的設計要有效地體現考試目標,填空題、選擇題一般用來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解答題則用來考查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三是試卷的要求與《數學課程標准》的要求要一致,試卷內容要涉及數學教科書中的重點部分,排除與考試無關的內容,試卷中不要出現偏題、怪題,試卷內容要兼顧知識與能力兩個方面.
3.難度
難度是指試題或試卷的難易程度,是試題或試卷考查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適合程度的指標.
試卷難度應該根據考試的目的來選定,單元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檢查性的考試,難度不宜過大,一般控制在0.8-0.9為宜;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全卷難度一般為0.75左右;對於選拔性考試,全卷平均難度在0.6左右能夠產生較好的選拔效果;而數學競賽試卷,難度應控制在0.3-0.5為宜.
因為試卷的難度值要在考試結束後才能統計得到,所以命題時必須對試卷做出比較准確的估計.一方面教師要鑽研課程標准,精通教材;另一方面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只有這樣才能編制出難度適當的試卷.
一般地,難度適當的試卷分數的分布應呈近似正態分布。
4.區分度
區分度是指試題或試卷對學生實際水平的區分程度或鑒別能力.區分度是反映學生掌握知識水平差異能力的指標.區分度高的試卷能對不同知識水平和能力的學生加以區分,使能力強的學生得高分,能力弱的學生得低分.如果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學生得分相差不大或沒有規律可循,那麼這樣的試卷的區分度就低.
試卷的區分度和難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區分度的提高主要是通過控制試題難度來實現的.如果試題太難,優生和差生都答不出來,就沒有區分度可言;如果試卷太容易,優生和差生都能答出來,同樣沒有區分度.只有合適的難度才會有很好的區分度.實踐證明,難度值為0.5的試題具有最好的區分度.但在實際編制試卷時,不可能要求所有題目的難度值均為0.5.一般說來,較難的試題對高水平的考生區分度高,較易的試題對低水平的考生區分度高,中等難度的試題對中等水平的考生區分度高.所以,當我們要求考生的成績呈正態分布時,試題難與特別容易的試題較少,接近中等難度的試題較多,此時全卷難度接近0.5,這樣的試卷才具有較高的區分度.
附:試題的區分度計算步驟。區分度指數在0.3~0.7之間,則表示難易適度,區分性較強.區分度計算公式為: DI=(U-L)/N U:高分組答對題目人數;L:低分組答對題目人數; N:每組人數.
1.將參試學生的試卷按分數由高至低排列。 2.將學生參試人數乘以0.27,小數點後四捨五入,取整數n。 3.取n個最高分數,組成上組,再取n個最低分數,組成下組。 4.把該題上組答對人數減去下組答對人數,再除以n。
考試的「區分度」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考試內在的甄別功能決定了任何考試都存在「區分學生」,有些考試(如高考)更是「區分選拔」的要求較強;另一方面過度的「區分」,如強調「一分之差」的准確無誤等,必然會降低數學教學的活力,將教與學從重數學過程引向重數學解題過程。高中階段的各種考試(包括高考),都應起點不高、難度為平台式上升,「區分選拔性」題目的個數適當、分數要少。從一個群體來說,略為降低一點區分度,可以為教與學帶來生機與活力,提升整個群體的學習數學的興趣,給創新性人才提供了發展的空間。當然,理想的數學考試應當是「平均分高,同時,區分度好」。
二、命題的基本原則
1.目的性原則
考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目的不同,試卷編制的結構和試題的難度就不同.前面提到,平常的檢測主要是診斷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期中、期末考試則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學習水平,初中畢業學業考試的目的是評價學生的學業水平,也是為高中階段的招生提供依據,而數學競賽則是一種選拔性考試.目的各有側重,命題就會不同.
2.科學性原則
編寫的試題不但要求其本身沒有科學性和知識性錯誤,而且試題表述要規范,盡可能採用數學術語.從新課程命題的發展趨勢來看,應根據《數學課程標准》的要求,按一定比例,設計一些能充分體現數學思想方法,動手操作實踐等內容的試題.
3.簡潔性原則
試題的語言表達要簡潔、精練,每道試題應該清楚地提出一個或幾個獨立而明確的問題,學生閱讀題干後能夠明確他們要解答的內容,不存在理解題意的障礙.
4.層次性原則
層次性原則就是根據學生認知結構的差異性、教材內容的難易度、《數學課程標准》要求,編制的試卷必須具有一定的梯度.一方面,試題本身要具有層次性,這主要體現在解答題中,即每一題中的各個小問題難度應有區別,要有一定的梯度,即使該題是難題,各小問中也應設計難度較小的問題;另一方面,整卷試題難度的分布要有層次性,通常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排列.
5.創新性原則
創新性主要體現在試題的新穎性上,而試題的新穎性則主要反映在取材的新穎性、創設情境的新穎性、設問的創新性以及考查角度的獨到性等方面.嚴格來講,在一份試卷中,至少應有20%-30%的試題是新命題才算較好地體現了創新性原則.如果一份試卷全部選用他人的現成試題,這樣的試卷哪怕是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也會讓人覺得有瑕疵.
三、試卷的編製程序
命題工作是一項周密而復雜的創造性勞動,命題過程必須要全面地考慮各種因素,這就需要命題工作按規范程序進行.明確命題的程度,掌握命題程序的各項要求,才能編制出一份符合考試要求、高質量的試卷.
試卷的編製程序主要分為:確定考試目標、制定命題細目表、編選試題、組配成卷、試卷難度預測、試答全部試題、制定標准答案和評分細則七個步驟.
1.確定考試目標
考試目標是試卷編制的出發點和歸宿,具有導向和制約功能.它可以根據教學目標,結合不同的測試目的、內容範圍、時間限制加以確定.
考試目標包括考試內容、考查目的和各種量化指標(例如,試卷難度系數、考試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等).
2.制定雙向細目表
在認真閱讀《數學課程標准》、教材內容等相關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考試目的和《數學課程標准》的要求,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制定出命題及制卷的具體計劃.這個計劃應包括測試內容(知識、能力)、題量、題型、時限、不同知識點所考查的學習水平以及所佔的比例等各個方面的具體內容,並用命題雙向細目表的形式反映出來.
命題雙向細目表要依據《數學課程標准》規定的考試內容、考試范圍和教科書中涉及的各項知識所要求掌握的程度來確定試題的分布范圍、難易程度、重點、難點,要全面反映考試內容,保證試卷對考試內容的覆蓋率,對試題的數量以及難度比例的確定要適當,既要考慮大部分學生考試成績達標,又要考慮不同水平學生的成績能拉開距離.
附:命題雙向細目表具有三個要素:考查目標、考查內容以及考查目標與考查內容的比例。

單元

考查內容

目標

考查目標

分數合計



了解

理解

掌握

應用

綜合





















合計



雙向細目表的價值:
1、確保試卷有較寬的覆蓋面
2、確保試卷的質量,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雙向細目表的設計步驟:
(1)確立知識要點
①列要點。先要認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識點找出來。可將各單項的細小的知識點合並歸類,組成大的知識塊。通常把新授的、經過一定訓練的內容,作為檢測重點。
②定比例。即確定每一章要點應占的分數比例。
(2)確立能力水平層次
了解、理解、掌握、應用、綜合應用
(3)排列各部分所佔比例
排出分值、題型、難易度
(4)匯總與調整
依據匯總情況,分析整個測試在能力水平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測試目的、綱要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
3.編選試題
編選試題要依據命題原則,緊扣命題內容,圍繞命題雙向細目表,嚴格選擇材料,進行編選試題.同時要在編制試題過程中同步寫出每一道試題的答案,以便發現問題並及時糾正.
試題初步確定後,應做進一步的篩選和修訂.首先對照細目表,審查所編試題是否與各知識點及其學習水平的設計相符,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增補或刪減;其次,依據測驗的時間要求,確定題量,並對試題做進一步的調整.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對已確定下來的題目,從科學性、邏輯性、獨立性以及語言表達等方面做最後的審定和修改.
教師在教學時,要把教材中重要的地方作上記號,在批改作業、試卷時,記下學生常犯的錯誤;要經常搜集各種書刊及其他現成的試題;隨時把搜集到的或自編的試題存入電腦,並進行必要的分類,組成自己的試題庫,便於以後命題時使用.
編選試題還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內容:
(1)題目內容、考試水平、試題難度應符合細目表;
(2)題目敘述簡練、清楚、內容准確無誤,符合科學性;
(3)編選試題的數量要比最後確定的試題數量多一些,以備篩選.
4.組配試卷
如何出好一張試卷呢?首先應該以數學課程標准為依據,遵循科學性、明確性、全面性、整體性、創新性原則進行命題,認真研製試卷,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評估,有效地發揮考試的導向作用。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試題擬好或選取好後要按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的順序排列,每大題又按先易後難的順序編排,形成梯度,組配成卷,並編擬好指導語.
<1>、關愛學生,體現人文關懷
數學是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和考查試卷中就應該力求體現人文關懷。然而,我們常見的數學試卷呈現的是一張張冷冰冰的臉孔,缺少情感,缺少人文性,更談不上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根據新課程理念和數學學科特點,我嘗試將鼓勵性語言用於試卷中。如;「小小神算手」、「小小操作家」、「生活小能手」等等。並且將試卷的內容劃分成三大部分,即:「加深理解、打好基礎;動手操作、探索創新;走進生活、解決問題。」並且使用了卷首語、卷尾語。例如在單元測試試卷的卷首寫道:「同學們,一個單元學完了,你一定掌握了新的知識和本領,請展示自我,爭取取得好的成績,不過要仔細、認真哦。」卷尾寫道;「同學們,題目都做好了嗎?有沒有仔細檢查過?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這樣一來,既拉近了學生與試卷的距離,有助於消除學生對考試的緊張與恐懼心理,使學生感到考試並不可怕,更不是一個嚴肅的審查過程,而是愉快的自我檢測和練習,從而激發答題的熱情和勇氣,同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更好地體現了考試的人文性和教師對學生的關愛。
<2>、尊重差異,體現不同層次
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是數學教學改革新的理念。數學教學必須因材施教,既要照顧後進生和中等生,又要滿足優秀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從而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保護,個性得到張揚,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展示不同的數學能力。以往我們是通過在試卷上設置難題或附加題,更甚者有奧數性質的題目,以增加區分度,這樣便導致了數學教學中題海戰術的泛濫和難題、偏題的執著。為了消除這樣的弊病,我嘗試了以同一道試題來滿足不同學生的追求。如這樣一道題:在下面表格中畫出面積是5平方厘米的圖案。這一題旨在結合學習內容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要求有兩點:一是設計的圖案面積是5平方厘米,二給該圖案命名,即該圖案應具有實際的意義。一共五分,學生畫出幾種的幾分,超過五種也是五分。這不僅要有一定的數學思維,還要有一定的社會實踐體現,從而使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能獲得與之相應的成功體驗。
<3>、重視過程,合作探究創新
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著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與他人合作,培養自覺發現新知、發現規律的能力。這樣既能使學生對知識有深層次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學會探索的科學方法。這與我們傳統的試題不一樣。傳統的試題比較偏重考察記憶知識的再現,思維含量少,忽視了對教學兩個方面方法、過程的檢測,更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如將兩個長是8分米,寬是4分米的長方形拼成一個圖形,你有幾種拼法,並求出他的面積。這一題要求學生在畫一畫、拼一拼、算一算中去觀察、分析、比較、歸納、猜想、驗證,從而發現其中蘊含的數學方法和規律,使學生知其而所以然。這類題目具有創新性、自由性、廣思路,和較強的探究性,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思維,也能較好地發揮考試的導向功能。
<4>、結合生活,注重實踐探究
過去的數學教學強調知識的邏輯性、系統性,而忽視了數學應用於實際的能力。因此加強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是當前數學教學改革必須突出研究的問題之一。在新課程理念的熏陶下,我們將傳統的應用題「抹殺」了,取而代之的是「解決問題」。要求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而且在試題的取材上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如以「學生的教室、跑步比賽成績、農藝園菜地」等作為創設應用情境的素材。利用「恩格爾系數」構造有關分段函數等類的試題。另外還要注意試題呈現形式的多樣化。在傳統文字形式的基礎上,增加了表格和情景圖案,既考察了學生統計圖表的知識,又檢測了學生的估算能力和求平均數的知識,同時還滲透了思想教育和情境教育,真正把學生的學習引向生活、引向社會,給予學生充足的數學實踐時間和機會,有效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預測難度
組卷完成後,根據前面預測的試題的難度,估算學生各題的得分,從而估得全卷得分,由此估算全卷難度.再結合考試目的,適當調整若干試題的難度、試題類型、試卷結構,使全卷試題的難度系數達到與考試目的的難度系數相符.
6.試答試題
命題結束後,命題教師必須對試題進行試答,並記錄答題時間.一般情況下,用於實際考試的時間,為命題教師試答時間的三倍.根據試答試題的情況和答題的實際時間,對試題內容做最後一次調整.
7.制定評分標准
參考答案應具體明確,准確無誤,各層次的分值要標明.試題賦分根據試題難度和答題時間進行分配,試題難度較大,需花較長時間解答的,分值應大些.
四、編制試題的常用技巧
教師命題時的試題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採用他人的現成試題;二是自己編寫的新試題.自己編寫新試題通常有改編試題和新編試題兩種方式
1.改編試題
改編試題是對原有試題進行改造,使之從形式上、考查功能上發生改變而成為新題. 出題也可以在舊題上改編,通常情況下,改編的試題往往難度會相應提高.由於是對現有材料的深挖掘,所以改編所得的新題一般帶有一定的新穎性和創造性.改編試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改變設問角度、改變已知條件、改變考查目標、轉換題型、題目重組等.用逆向思維變形。可以創造問題,平移、旋轉、翻折都是創造的好方法,但要小心,魔鬼常常藏在細節之處,要全面考慮多種情況。疊加也是創造問題的好方法,用運動可以從內到外,方程可以從此到彼。
2.新編試題
新編試題重點體現一個「新」字,即創設新情境,提供新材料.試題設問要新穎,思維性要強. 試題最好是原創,含至少一種數學方法,比如:化規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等。
新編試題,首要的問題是材料背景的局限性.通常可取材於國內外初中數學教材,或國內外高中招生考試試題,或國內外初中數學競賽試題,或國內外熱點時事、熱點問題.
對教師來說,數學教材也是獲取命題材料的非常好的渠道,教材中的許多例題、習題的背景都非常新穎、非常貼近現實生活,是很好的命題素材.
有了好的材料,如何選擇利用而改編度試題,難度還很大.一方面要求命題者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對數學教材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命題者還要有熟練的命題技巧.因此,以新材料展開命題,往往帶有一定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偶爾獲得一個好的材料,靈感突現,說不定就能命制出一道好的試題.
附:初中數學學業試卷格式:在版面上,一級標題頂左排,字級字體為3黑,二級標題頂左排,字級字體為4黑,正文為標宋(五號).圖表要清晰,達到出版要求.圖表(含掃描圖表)均要清楚到位,尤其標點符號用全形,句號用實心點.選擇題的選擇項ABCD用正體,長度單位用正體,三角形判定定理如SAS用正體,集合符號R等。其他地方涉及到的字母一律用斜體,一律用公式編輯器輸入各種算式,用公式編輯器輸入的僅限字母、數字和特殊符號,不能有標點符號和中文字體。圖中字母均須斜體。僅有普通數字的地方可不用公式編輯器。

⑶ 高考數學150分怎麼分配答題時最合理

我高中時也經常碰到這個問題,不是不會做,就是做得慢。 我就按我的經驗來談一下:
1。 選擇題。一般一道題控制在45秒以內,難的題肯定也可能出現,但也得控制在1.5分鍾以內;做不出來先跳。十二道選擇,花10分鍾是最理想的。
2。 填空。 填空得算出答案,並且一道題每人用時不同;所以為了省時間,可以一開始就在草稿紙上盡量寫工整(不是字跡而是排版),這樣之後檢查就比較方便,不用重新寫來驗算。可以這樣:一題寫半張紙(不要省)。四道填空寫兩面--一道題控制在 2-5分鍾。理想的化,應該四題也是10分鍾。
3。 大題。根據難度不同,一題用8-20分鍾;6題理想的話,應該控制在 1小時 和 1小時20分鍾之間。

如果LZ做得好,應該有15-30分鍾剩餘用來檢查。但是如果LZ目前覺得時間不夠用,也不急。高中數學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建議LZ平常做回家作業時就卡時間做:我高中有個壞習慣,上課就開始做作業。這個很不好。現在想來,就算要做作業,也應該在課間時候做。不要嫉妒別人先做好作業,其實很多人做完作業就不會再長時間復習了。LZ可以卡時間在校先做一部分,另一部分當作回家練習。還有就是要練習數學的排版,寫得好不好可以極大反應LZ對題目的熟練度和把握度;並且老師看時就不會亂了。(想想高考,如果寫得亂而評分批錯。。。PS:在中國高考查卷子復查是不現實的)

Finally,我的最後一點經驗:高中數學就是練習,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150;但是每個人都能做到140, 只要不斷練。等LZ練到能保持140的水平,時間已不是LZ的問題了。

LZ,高中加油啊!

⑷ 數學書籍排版一些優秀的數學圖書是用用什麼排版出來

最簡單的是word公軟體,操作起來也很簡單,高中的內容數學公式都可以完成。方法:插入--對象--公式3.0如果不是很清楚如何操作WORD,可以在網路文檔分享上找到操作的具體內容。很有用的。在繪制,可以使用「文本框」。圓錐曲線(除橢圓外)能力不是很強,但您也沒必要那麼准確,如果註明了,用相似的曲線來代替一下,我相信也沒有什麼問題。您也可以用其他的繪圖工具,插入到WORD中。

⑸ 我的朋友想自己出一本書,是高中數學,請問應該用哪些軟體排版,畫裡面的幾何圖形

最簡單的是word辦公軟體,操作起來也很簡單,高中的內容數學公式都可以完成。
方法:插入--對象--公式3.0
如果不是很清楚如何操作WORD,可以在網路文檔分享上找到操作的具體內容。很有用的。
在繪制,可以使用「文本框」。圓錐曲線(除橢圓外)能力不是很強,但您也沒必要那麼准確,如果註明了,用相似的曲線來代替一下,我相信也沒有什麼問題。您也可以用其他的繪圖工具,插入到WORD中。

⑹ 人教版高中數學AB版有何區別

人教版高中數學AB版

1、知識內容不同:

A版與B版在同一模塊知識內容上有所不同。A版的一些數學概念要少於B版。如必修2中第一章《空間幾何體》中有關四稜柱的分類、正稜柱與正稜台的概念在B版中不僅給出,而且還在運用考查,而在A版中未給出。

2、解題方法不同:

A版與B版在同一模塊知識的解決方法不同。如A版在立體幾何這一塊用的是純幾何圖形法來解題。而B版的這一塊用的是向量法從代數的角度來解題。

3、難易程度不同:

A版與B版相比,A版更加內容更簡單,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也比較少。如人教A版和B版在第一章里有區別,人教A版沒有學習反三角函數,沒有設計三角函數的餘切值,但是人教B版都有。並且A版還省略的內容是和物理、化學等結合較密切的知識。

4、側重點不同:

B版比A版更全面注重揭示概念的本質,提高數學素養。所以適合對數學有興趣的學生,而A版教材適用於自學者或者對高中數學要求沒有那麼高的學生。比如同樣是立體幾何,A版注重空間想像思維考查,B版則著重考查概念的延伸。

⑺ 高中數學考試的試卷怎麼排版

我對word內行,你可以關注我的空間,到我的空間支看看,那裡我有許多 圖片,有什麼不知道的我可以回答你的所有排版問題,你問的試卷就怎麼樣排版要看你的列印機是否是支持A3也就是我們常計的8開的,
一般用16k
A4大了。

⑻ 高中數學排列組合的題,為什麼第二張圖里這樣列出來

其實應該是這個樣子,可能是排版問題搞成圖片里那個樣子,因為車票是雙向的所以用A不用C,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歡迎追問。

⑼ 高中數學的步驟怎麼寫

首先肯定得寫解(doge),整體來說,需要注意答題區域的整潔,沒有過多的塗抹,保持一定的字間距和行間距,每行字都要左對齊是高分的基礎
對於步驟多而雜的大題,注意要先把得出結論所需要的所有必要小結論一條一條羅列或證明出來,通常會是「題目條件-諸多小結論-組合成其它小結論-得出題目所求」這條邏輯鏈。最好按照題目給出條件的順序來一一得到小結論,進而分析,切忌想到什麼寫什麼。
初學時,簡單答題要自己嘗試去寫,最後注意和答案對比,看看步驟有沒有什麼缺漏,遇到繁雜大題時,要學會去分析解釋題目條件,羅列出題目條件的數學形式,再觀察分析能否進一步推導,最後可以畫出整道題的大致思維導圖(當然不必十分詳細,注意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再根據思維導圖由周圍到核心的方向在答題區域進行敘述,多加練習,最後便能做到腦中在讀完題目後立馬呈現出題目的大致解決邏輯鏈條,直接上手回答
總之高中數學學習必須打好基礎(最近幾年高考題目也是愈發簡單),當你的答題步驟與答案幾乎相同,而且老師挑不出刺,便能向著更難的部分進發,加油

閱讀全文

與高中數學試卷怎麼排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