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數學中什麼是利率,該怎樣算
利率又稱利息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量與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計算則稱為年利率。其計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量 / 本金 利息率的高低,決定著一定數量的借貸資本在一定時期內獲得利息的多少。影響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資本的邊際生產力或資本的供求關系。此外還有承諾交付貨幣的時間長度以及所承擔風險的程度。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宏觀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為了干預經濟,可通過變動利息率的辦法來間接調節通貨。在蕭條時期,降低利息率,擴大貨幣供應,刺激經濟發展。在膨脹時期,提高利息率,減少貨幣供應,抑制經濟的惡性發展。 利率的種類 各種利率是按不同的劃分法和角度來分類的,以此更清楚的表明不同種類利率的特徵。按計算利率的期限單位可劃分為:年利率、月利率與日利率;按利率的決定方式可劃分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按借貸期內利率是否浮動可劃分為: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按利率的地位可劃分為:基準利率與一般利率;按信用行為的期限長短可劃分為:長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按利率的真實水平可劃分為: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按借貸主體不同劃分為:中央銀行利率,包括再貼現、再貸款利率等;商業銀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貸款利率、貼現率等;非銀行利率,包括債券利率、企業利率、金融利率等;按是否具備優惠性質可劃分為:一般利率和優惠利率。 利率的各種分類之間是相互交叉的。例如, 3年期的居民儲蓄存款利率為4.95%,這一利率既是年利率,又是固定利率、差別利率、長期利率與名義利率。各種利率之間以及內部都有相應的聯系,彼此間保持相對結構,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形成一國的利率體系。 利率決定理論 馬克思的利率決定論是建立在對利息的來源和本質准確把握的基礎上。馬克思揭示,利息是貸出資本的資本家從借入資本的資本家那裡分割出來的一部分剩餘價值,而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利息的這種質的規定性決定了它的量的規定性(利息的這種質的規定決定了它的量的規定),利息量的多少取決於利潤總額,利息率取決平均利潤率。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在平均利潤率與零之間,利息率的高低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率;二是總利潤在貸款人和借款人之間進行分配的比例。這一比例的確定主要取決於借貸雙方的供求關系及其競爭,一般來說,供大於求時利率下降;供不應求時利率上升。此外,法律、習慣等也有較大作用。馬克思的理論對於說明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的利率決定問題具有指導意義。 西方的利率決定論大都著眼於供求對比關系的分析,認為利率是種價格。其分歧在於什麼樣的供求關系決定利率。如馬歇爾的實際利率論就強調非貨幣的實際因素——生產率和節約在利率決定中的作用。生產率由邊際投資傾向表示,節約用邊際儲蓄傾向表示。投資量是利率的減函數,儲蓄是利率的減函數,利率的變化則取決於投資量和儲蓄量的均衡點;凱恩斯的貨幣供求論認為決定利率是貨幣因素而非實際因素。貨幣供應是由中央銀行決定的外生變數,貨幣需求取決於人們的流動性偏好,當人們的流動性偏好增強則傾向於增加貨幣持有數量,因此利率是由流動性偏好所決定的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共同決定的;可貸資金論綜合了前兩種利率決定論,認為利率是由可貸資金的供求決定的,供給包括總儲蓄和銀行新增的貨幣量,需求包括總投資和新增的貨幣需求量,利率的決定取決於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共同均衡。
Ⅱ 請問數學: 假設有一年期的利率,它是2.25%,那麼一個月的利率怎麼計算是不是 2.25%÷12=0.0018
這里要弄清楚,你說的2.25%是什麼利率。如果是一年期的定期利率,就不能計算到每個月,因為不足一年就不是這個利率。而是活期利率。大約是0.3%。過去計算活期利率是按照每月30天計算,現在是按照實際天數計算。因此,1月 1日存入,到2月1日是31天,所以:
利息=本金×活期利率÷365×31。你存的金額*2.25%,就是一年期利息。如10000存一年定期是10000*2.25%=2251、銀行存款利息計算公式如下:
(1)銀行存款利率:
利率也稱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內利息與本金的比率,一般分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種。
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萬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寫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寫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寫為1.5,即每萬元存款每日利息1元5角,目前我國儲蓄存款用月利率掛牌。
其換算公式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
(2)儲蓄存款利息計算時,本金以「元」為起息點,元以下的角、分不計息,利息的金額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捨五入。分段計息算至厘位,合計利息後分以下四捨五入。
(3)由於存款種類不同,具體計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計息的基本公式不變:
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積,公式為: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如用日利率計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數(如用月利率計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數)
①計算過期天數的方法:過期天數=(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數-到期月、日數
②計算利息的方法:a、百元基數計息法。適用於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單式儲蓄種類的利息計算。b、積數計息法。適用於零存整取儲蓄利息的計算,也可用於計算活期存摺的利息。c、利余計息法。適用於活期存摺儲蓄利息的計算。
應計利息的計算公式是:應計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銀行存款:是儲存在銀行的款項,是貨幣資金的組成部分。根據我國現金管理制度的規定,每一企業都必須在中國人民銀行或專業銀行開立存款戶,辦理存款、取款和轉賬結算,企業的貨幣資金,除了在規定限額以內,可以保存少量的現金外,都必須存入銀行,企業的銀行存款主要包括:結算戶存款、信用證存款、外埠存款等。銀行存款的收支業務由出納員負責辦理。每筆銀行存款收入和支出業務,都須根據經過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
Ⅲ 怎樣求年利率
回答如下:
設第一次存款時的年利率為X。
[1000*(1+X)-500]*(1+X*90%)=500
求得X為0%。
該存款沒有利息。
其實看題目也能看出來,1000元捐了500元還剩500元,所以沒有利息。
Ⅳ 利率怎麼算公式數學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利息=3000元×2%×10=600元則10年後小明的錢=本金+利息=3000元+600元=3600元
Ⅳ 數學中利率等於什麼公式
利息率= 利息量/本金/存期。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根據銀行業務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銀行應收利息和銀行應付利息兩種。
應收利息是指銀行將資金借給借款者,而從借款者手中獲得的報酬;它是借貸者使用資金必須支付的代價。
應付利息是指銀行向存款者吸收存款,而支付給存款者的報酬;它是銀行吸收存款必須支付的代價,也是銀行成本的一部分。
(5)數學在存款憑證上怎麼知道利率擴展閱讀
產生因素
1、延遲消費
當放款人把金錢借出,就等於延遲了對消費品的消費。根據時間偏好原則,消費者會偏好現時的商品多於未來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場會出現正利率。
2、預期的通脹
大部分經濟會出現通貨膨脹,代表一個數量的金錢,在未來可購買的商品會比現在較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補償此段期間的損失。
Ⅵ 銀行的存款利率是怎麼計算的
利息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存款金額)×存期X利率。
本金元位起息。元位以下不計息。計算的利息保留到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人。利率是指一定存款的利息與存款本金的比率。利率由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制定與公布,各金融機構執行。
利率表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在運用利率時應注意相互關系:
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
存期是存款的時間。一般說存期「算頭不算尾」。也就是存入El計算利息。支取日不計算利息。其計算方法是從存人日算至支取的前1日為止。
具體計算利息時,對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的存期計算有所不同。
定期存款計算利息時。按照存期「算頭不算尾」的方法。從存入13算至支取的前一日為止。存期一般按對年,對月計算。對年按360天。對月按30天。
(6)數學在存款憑證上怎麼知道利率擴展閱讀:
存款種類:
存款可按多種方式分類,如按產生方式可分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按期限可分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按存款者的不同(以中國為例),則可劃分為單位存款和個人存款。個人存款即居民儲蓄存款,是居民個人存入銀行的貨幣。單位存款
①企業存款。這是國營企業、供銷合作社和集體工業企業,由於銷貨收入同各項支出的時間不一致而產生的暫時閑置貨幣資金,還包括企業已經提取而未使用的各項專用基金,其中最重要的是固定資產折舊基金,還包括利潤留成。
企業存款的變化,取決於企業的生產商品購銷規模和經營管理狀況生產或商品流轉擴大,企業存款就會增加,反之則下降;經營管理改善,資金周轉加快,企業存款就會減少,反之則增加。企業存款中絕大部分是活期存款,只有少部分是定期存款。
②財政存款。銀行代理國家金庫,一切財政收支必須通過銀行辦理(見國家金庫制度)。財政收入同支出在時間上往往是不一致的,在先收後支的情況下,暫時未用的資金就形成財政存款。
Ⅶ 關於銀行利息,問個數學公式
本金+本金*(年利率/12)*存款月數
30000+30000*(1.71%/12)*3=128.25
這個應該算是最完全的。呵呵。。。。他們都忘記加上本金了。本金可是最大的金額怎麼能忘記呢?樓主要是分多的話,認為我答的也還不錯就給多點分我唄!
Ⅷ 數學難題關於銀行存款利息的計算公式
到期後小明的存款本息和是(m+n)(m-n)(1+ap+2bp)元,到期後小紅存款本息和是2(m+n)(6ap+12bp+1)元,到期後小明的存款本息和是小紅存款本息和(m-n)(1+ap+2bp)/2(6ap+12bp+1)倍。附註:利息=本金x年份x年利率
Ⅸ 數學利率
利率定義上就是單位時間內 將存款本金的百分比作為利息。利率有很多種,包括常見的年利率 季度利率 月利率甚至周利率以及日利率,當然都是題外話了。
根據利率的定義我們得知:本金*利率=利息。你糾結的是為什麼存兩年是X2而不是再乘以一個利率,是吧?
如果本金*利率已經是利息了,那麼再乘以利率那就是以利息作為本金 再計算單位時間的利息,雖然是利息,但是與前者有本質區別。
舉例說明:如果年利息3.2%,存1萬存一年,那麼一年我們可以獲得320元的利息。如果你想繼續計算如果單把上一年的利息存起來,還存一年,那麼第二年的利息是多少?
這時候 就需要用1萬乘以利率的平方了。(上次本金*利率就是這次的本金,再乘以利率就是這次的利息)
懂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