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大班數數10到20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能在連接的小於號、大於號之間,對10以內任意四數進行大小排序。 2、初步理解10以內四數之間大小關系的傳遞性。 3、能保管好材料,操作完後能夠還原。 活動重點活動難點活動准備經驗准備: 物質准備:教學准備:《數的順序》,皮球物群卡、數字卡磁鐵各1-10。 學具: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紙5《數的順序》。磁貼:皮球物群卡1-10兩套,數字卡1-10兩套。 教師組織和指導活動過程一、引導幼兒觀察、理解連續大於號/小於號表示的大小順序,按序排皮球物群卡,並填放數學卡表示大小順序關系。 1、情境導入 教師出示底紙5《數的順序》、皮球物群卡1-10:"麥麥想挑出幾張數量不一樣的皮球卡片,按順序填空(指一下底紙上面的4個方框),你願意幫她的忙嗎?" 2、引出問題 教師指著底紙上連續的三個大於號:"看,麥麥畫出了三個'大嘴魚'的符號,每個'大嘴魚'的大嘴都對著前面,(用雙手模仿大於號的樣子,幫助幼兒理解)你們猜,麥麥想按什麼順序來做皮球卡片的填空呢?是要從多排到少,還是要從少排到多?(從多排到少)為什麼?" 3、演示規則 教師:"好,現在我們要根據'大嘴魚'的提示來學習放皮球了。誰願意來試試?"請一幼兒任意挑出4張皮球物群卡。教師:"他挑出來的卡片上各有幾個皮球?"教師:"看看三個'大嘴魚'要求怎麼排?(從大數排到小數)那皮球卡片就要怎麼排呢?(從多排到少)"請幼兒排出皮球物群卡。
2. 游樂園小班數學一到十的教案怎樣寫
幼兒數學教育主要包括幼兒的數概念、計數和運算的教育、量與計量的教育、幾何圖形和空間關系、時間關系的教育等。
①幼兒的數、計數與運算
10以內數的實際意義;數的守恆;相鄰數;數與數之間的數差關系;認識序數,能夠用自然數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關系,說出物體排第幾;認識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以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和互補關系等;學會10以內的計數;認讀和書寫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包括認識加號、減號和等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學習10以內數的口頭加減運算,並能夠用加、減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②量與計量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物體量的差異,比較物體的多少、大小、長短、高低、粗細,厚薄、寬窄、輕重、容積等;理解初步的量的守恆;在比較物體量的差異時,感知量的相對性;幫助兒童建立序的概念,並體驗其中的傳遞關系;學習計量,會進行初步的自然測量。
③簡單的幾何圖形知識
能夠正確辨認常見的平面圖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圓形和梯形,並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徵;能夠正確辨認幾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球體、正方體、圓柱體、長方體;能夠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理解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
④空間方位初步知識
能區分上、下、左、右和遠、近等空間方位;能按指定方向進行運動,包括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等。
⑤時間、方位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並且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稱及其順序;認識時鍾,知道時鍾的用途以及正點與半點。
3. 幼兒園數學,數字1的教案怎麼寫
先認識數字1的形狀 可以用不同的類似物品來表達 然後引導幼兒認識數字1的意義 用不同的物品來舉例 可以伴隨著動作,演示給幼兒 我手裡有1本書;我拍了1下手;我蹦了1下 等等 同理,讓幼兒們來邊演示邊口頭表達出來
4. 幼兒園小班數學1-10的教案怎麼寫,該怎麼給幼兒上課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游戲、動手操作來復習鞏固10以內的數字認讀。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靈敏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幼兒認識1-10的數字。 2. 2幼兒通過學習會實際操作與應用。 活動准備 1、教具 ⑴教學課件(第一幅圖出現10個小數字人物化舞蹈的情形,第二副至最後一幅依次出現1-10 ,每幅畫出現一個數字) ⑵1——10的數字頭飾。 ⑶用廢舊的紙盒做立體的小火車一列(要有10個車廂,並且把10個數字依次貼在車廂上)10種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張。 2、學具 幼兒每人一支膠棒,一套10種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套,1—10數字卡片各一套 ,一列平面的地小火車(10節車廂,在每節車廂上刻一條縫,讓幼兒能把水果卡片插進去) 活動過程 一、看電視了 1、教師引起幼兒看電視的興趣 2、教師演示課件第一幅圖,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些數字娃娃,並且說出數字的名字。 3、依次演示課件其他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上的數字,並且說出與數字對應的象形,如:1像鉛筆、2像小鴨。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二、數字娃娃來和我們做游戲了 1、引導幼兒參與和數字娃娃做游戲。 2、10個小朋友分別戴上1—10的數字頭飾,走進活動室,分別自我介紹自己是數字娃娃1—10。 3、全體幼兒認讀數字娃娃頭飾上的數字。 4、玩數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 游戲過程:教師找一名幼兒找出教師所說數字娃娃的名字,找對了,數字娃娃把頭飾送給找對自己的小朋友,並且說:「對,我的名字是x(數字),我把頭飾送給你,我們是好朋友。」然後一起回到座位上。游戲持續到數字娃娃全部找到好朋友為止。 三、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來運水果吧。
5. 幼兒園中班數學1到10的復習課,簡單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游戲、動手操作來復習鞏固10以內的數字認讀。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靈敏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幼兒認識1-10的數字。 2. 2幼兒通過學習會實際操作與應用。 活動准備 1、教具 ⑴教學課件(第一幅圖出現10個小數字人物化舞蹈的情形,第二副至最後一幅依次出現1-10 ,每幅畫出現一個數字) ⑵1——10的數字頭飾。 ⑶用廢舊的紙盒做立體的小火車一列(要有10個車廂,並且把10個數字依次貼在車廂上)10種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張。 2、學具 幼兒每人一支膠棒,一套10種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套,1—10數字卡片各一套 ,一列平面的地小火車(10節車廂,在每節車廂上刻一條縫,讓幼兒能把水果卡片插進去) 活動過程 一、看電視了 1、教師引起幼兒看電視的興趣 2、教師演示課件第一幅圖,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些數字娃娃,並且說出數字的名字。 3、依次演示課件其他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上的數字,並且說出與數字對應的象形,如:1像鉛筆、2像小鴨。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二、數字娃娃來和我們做游戲了 1、引導幼兒參與和數字娃娃做游戲。 2、10個小朋友分別戴上1—10的數字頭飾,走進活動室,分別自我介紹自己是數字娃娃1—10。 3、全體幼兒認讀數字娃娃頭飾上的數字。 4、玩數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 游戲過程:教師找一名幼兒找出教師所說數字娃娃的名字,找對了,數字娃娃把頭飾送給找對自己的小朋友,並且說:「對,我的名字是x(數字),我把頭飾送給你,我們是好朋友。」然後一起回到座位上。游戲持續到數字娃娃全部找到好朋友為止。 三、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來運水果吧。
6. 幼兒數學教師備課如何去寫
學前班的數學教育是通過直觀教具,使幼兒從具體材料和游戲活動中進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動內化為內 部的思維活動,並用語言促進思維,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的教學活動。 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 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幼兒園數學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決 的問題,影響了其重要作用的發 揮,具體表現在: 一、教學內容的廣度、深度不夠 幼兒園數學普遍存在內容淺、容量少的問題,在廣度和深度上遠遠不能滿足幼兒智能發 展的需要。由於現 代社會信息的增大,幼兒受多種信息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較大的提 高,學習《綱要》所規定的內容是輕而 易舉的事,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學習《綱要》以外的 知識。例如:學前班數學課本上只有簡單的5以內的組成分解 、加減法、 序數及簡單的形 體內容。原來半年學完的課本,現在幼兒園只用幾個活動就學完了,而且全都能領 會。再 就是各年齡班存在著重復教學。如中班講了5 以內的組成分解,到了大班還要學習5以內 的組成分解, 學前班也還得如此。這種無深度的反復教學,不但激發不了幼兒的求知慾, 反而阻礙了幼兒的思維發展。 二、教學目標單一 幼兒園數學教育中存在著教師只為傳授知識而傳授,幼兒只為學知識而學的現象,教學 的目標只是數學知 識單方面的目標。如中班「排數卡」教學活動的目標是: ①練習1—10 的數數; ②鞏固10 以內的數的認識。大 班認數活動學習「5」的組成分解的活動目標是: ①認識「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②書寫數字 「5」。從中不難看出, 教師對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缺乏全面的認識,活動中僅以學習數學知識為唯一目標,而 忽 視了諸如思維能力的發展、數學興趣的培養等其它目標。 三、操作材料乏味 幼兒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極強,在學習中他們往往以興趣為出發點,十分容易為新的刺 激所吸引。這就要 求給幼兒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須新穎、鮮艷、豐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而定。然而,由於 有的教師對操作材料在教學中所起作用的認識不夠, 加上怕麻煩等原因,教學中老是幾套操作材料反復使用, 當教師給幼兒發材料時,幼兒就 會馬上產生出「還是這個」的抱怨。陳舊單調的操作材料,極易使幼兒產生厭 倦情緒,影 響操作活動的效果。 四、教學方法單調 教師在考慮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方法和組織形式時,習慣於僅以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 抽象這一特點為依 據,只強調數學教育的直觀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強加給幼兒。如 幾支鉛筆、幾個蘋果的演示就講一節課 。再是,忽視幼兒的學習規律,甚至過高估計幼兒 的接受能力,教學效果不理想。如教幼兒學習「6」的加減法 時, 教師直接出示分合式, 讓幼兒看著分合式列出算式,即1+5=6、2+4=6、3+3=6、4+2=6、5+1=6,然後 逐一指著算式讓幼兒創編應用題, 大量的時間花在編應用題上。三是採取「灌輸式教學」。 即老師講, 幼兒聽,老師問,幼兒答,老師演示,幼兒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兒的 小腦子里灌死知識,死灌知識, 造成幼兒對知識的「被動接受」,而不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 點,多採用一些幼兒喜愛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 ,如游戲法、實物教學法、比較法等等。 而且整個活動採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造成課堂氣氛不活躍,激發不起 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和求知慾望。
7. 小班認識數字10的教案
1、通過觀察、游戲、動手操作來學習10的數字認讀。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靈敏的思維能力。
活動准備
1、教學課件
2、1—10的數字和草莓卡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數字1-9
1、老師出示數字,引導幼兒說出圖上的數字,並且說出與數字對應的象形,如:1像鉛筆、2像小鴨。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2、老師出示數字磁性教具1-9,讓幼兒猜猜哪個數字寶寶不見了。
二、觀看多媒體學習數字10
1、幼兒認真觀看,老師提問
並出示數字10。(認讀、10是由一個1和一個0組成的,1在前,0在後)
2、美麗的花兒引來了許多的蝴蝶,大家來數數飛來了幾只蝴蝶呢?(老師出示10隻蝴蝶)
3、交給幼兒正確的'數數方法。
4、說說生活中用數字10來表示的物體。
老師小結:10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10的東西。
5、幼兒操作
三、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大家快來運水果吧。
師:果園里的水果都熟透了,你們看老師給你們開來什麼運水果?(火車)對,是火車,再看看老師帶來的火車廂上有什麼?(數字)
1、請幼兒一起復習火車廂上的數字1—10。
2、每個幼兒都有一張草莓水果卡片,請幼兒數一數自己的卡片里有幾個草莓,再將水果卡片放入教師規定的數字車廂里,如教師說把草莓裝入6號車廂里, 持有草莓6個的幼兒便將草莓卡片放入6號車廂內。直到幼兒將水果卡片全部放入車廂。
3、教師說出車廂號,幼兒說出車廂里裝的是幾個草莓。反復練習,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