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年級數學特色作業布置
一、玩味型作兒童天性好玩。
傳統觀念常把學與玩分開,認為學就是學,玩就是玩;學好了才能玩,學不好就不能玩。長此以往,學生把學習當做一種任務,而不是一種樂趣,做家庭作業只是完成任務,根本不投入情感,更談不上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積極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因此,為了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的樂趣,教師可把一些數學家庭作業設計成了玩味題,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感覺學和玩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如在布置「比高矮」的作業時,老師可讓學生回家和家長排排隊,看看誰最高誰最矮;布置「前後、左右」的作業時,可設計:請家長坐好,說說家長及自己前後、左右有些什麼;布置「10以內的加法」作業時,可讓學生回家和爸爸媽媽玩湊數游戲。
二、競賽型作業競賽是按照人的自尊需要和獲得成就的需要而激發學生奮發努力、力求上進的一種手段。
在教學中,適當的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多設計一些競賽型作業。如在教學「表內除法」時,可設計讓同桌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進行比賽,看誰能把乘法口訣變換形式背下來,並且背得又對又快。
在比賽中,兩者之間互相監督、互相評價,最後進行自我評價,明確自己以後努力的方向。這樣即滿足了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又使學生在比賽活動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樹立了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
Ⅱ 一年級新生數學作業如何布置
一年級新生數學作業應該根據當天所學的內容,布置簡單的作業,不要留太多的作業,盡量減輕孩子的壓力。
Ⅲ 如何給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布置作業
(一)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只是機械地重復,讓學生無法對作業產生興趣。
以小學一年級語文家庭作業為例,低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往往就是聽寫生字或者抄寫生詞。其實,這樣聽寫、抄寫簡單地重復的作業不是孩子們所喜歡的,他們也只是像個戰士般地接受命令,然後機械地去完成這些作業任務。當然,以這樣的學習態度去完成作業,作業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二)家庭作業的形式單調,缺乏創造性。
中年級的學生開始進行簡單的寫話,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就是寫幾句通順的話或者是寫日記。而對於高年級的孩子就是讓他們練習寫作文。還有的作業不外乎就是讀讀課外書,積累一些好詞句,作讀書筆記等等。這樣的作業形式過於單調,缺乏創造性,學生作業的積極性也不高。
(三)額外家庭作業負擔重。
這里所說的家庭作業負擔重,並不是來自於學校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而是來自於家長給孩子布置的作業。
面對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很多家長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孩子只有在不斷地學習中才能在社會上立於不敗之地,誰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當減負的呼聲來臨之時,一邊是學校要求老師減少家庭作業,一邊是家長給學生加重作業負擔──《黃岡密卷》、《一課一練》、《同步練習》、《作文起步》、《舉一反三》……,翻來復去地讓孩子練習,或者是讓孩子疲於奔波於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學珠心算、學鋼琴、學古箏、學英語、學閱讀、寫作……孩子的周末往往過得倉促而緊張。雖然知道孩子很辛苦,但家長也顯得很無奈:「現在競爭這么激烈,別人都在學,我的孩子不學點兒東西怎麼行,怎麼能和別人競爭!」如此一來,我們的孩子其實仍然沒有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脫出來。
(四)「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被誤認為「不布置家庭作業」。
面對教育部規定的「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有些老師錯誤地將其認為是「不布置家庭作業」,很多老師只要求孩子在課堂上完成作業,放學以後就不管了,突然的放鬆讓孩子和家長都有些找不著北。有的孩子回家就直盯著電視看,或者是開始玩起電視游戲。家長們也在感嘆,孩子回家只知道看電視、玩游戲,荒廢了學業。你制止他吧,他還跟你頂嘴,真是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
根據以上情況我們不難看出,當前小學生家庭作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家庭作業缺乏吸引力,缺乏創造性,缺乏合理的設計以及學生、家長、老師對家庭作業的正確認識不夠。所以,我提出以下解決辦法。
(一)教師首先應該明確布置家庭作業的必要性。
孩子是未成年人,他們不懂得如何合理地計劃自己的學習內容及學習目標,所以在老師們不布置家庭作業以後,他們回到家裡就會變得無所事是,不知道自己應該幹些什麼好,只是依著自己的喜好看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在游戲中尋求刺激。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進行適時地引導,教孩子逐步學會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讓他們明白,除了看動畫片和打游戲外,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們去做。
比如,讓孩子們明白如何熱愛大自然;教孩子們學會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教他們熱愛自己的生命;教會他們感恩;讓他們懂得動手動腦的樂趣;讓他們體驗勞動的意義……而這一切,僅靠課堂、課本上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課後的有效補充,需要我們的老師去引導孩子們。由此看來,布置家庭作業是必要的。
(二)正確、合理地布置家庭作業。
既然布置家庭作業是必要的,我們就應該明白家庭作業的重要性,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布置家庭作業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事情,我們必須正確地去對待。那麼,布置什麼樣的家庭作業就成了布置家庭作業的核心因素。
我國現行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想,我們的家庭作業不應該單單是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學中的作業,它應該是緊緊圍繞著教育目的進行的,全方位都應適當考慮的。
1.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可以結合學科教學布置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是教師設計的、由學生在家裡完成的一種學習任務。首先,家庭作業應該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對於鞏固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習本身的需要,布置一些針對性強、靈活多變的家庭作業,讓孩子對家庭作業充滿興趣。
我在教學一年級語文的時候,要求孩子們掌握一些字詞,就把枯燥的抄寫設計成讓學生自己製作字卡、詞卡。這樣既動了手,又動了腦。孩子們對這樣的作業充滿了興趣,把自己的字卡、詞卡設計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還配上了各種圖案,最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都在潛意識中進行了生字詞的識記。
愛因斯坦曾說過:「最好的老師莫過於熱愛。」是啊,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任何教育,只有真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取得最大的效益,家庭作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低年級的孩子正處於識字的階段,學會了一部分字以後,閱讀對他們來說充滿了好奇,他們也願意在閱讀中學習新的知識。所以,還可以布置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這里所講的閱讀並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地亂讀,可以通過讓孩子讀過之後講,把大概意思講給同學、老師、家長聽,或者老師提幾個問題來檢測。這樣,不僅讓孩子在閱讀中獲取了新的知識,也讓孩子在閱讀中對學過的字進行再認(鞏固和復習),還可以讓孩子學會更多的新字。
有些科目光靠課堂上的理論講解是不夠的,這時,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實踐的作業讓他們完成,以加深他們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運用。
2.圍繞教育目的布置作業,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培養孩子全面發展。
在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教授陳會昌的尊重平等教育與德育改革中提到了兩個事實與一個悖論。
第一個事實是:國內外心理學者近年來的研究發現,中國人和猶太人的智商是世界各民族中最高的;中國中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外心理測量專家的研究證明,東亞人和猶太人的智商無顯著差異;東亞人和猶太人的智商略高於昂格魯-撒克遜白種人;更高於美洲的西班牙後裔和非洲人後裔。1980年代以後,中國中學生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理化競賽成績卓著。中國小學生的數學成績明顯高於美國小學生。
第二個事實是:自1901到現在,華人獲諾貝爾獎的只有8人,其中獲諾貝爾科學獎的6人;但猶太人獲諾貝爾獎的人數超過240人,是世界各民族平均數的28倍,是華人獲獎人數的40倍。美國的「常青藤大學」中,猶太人佔一流教授的25%,華人只佔2%。美國航天科學家中,猶太人佔60%,華人寥寥無幾。另外,華人在涉及創造性的各種世界比賽中獲獎很少,這包括建築設計、美術、音樂創作、記錄片、廣告片、服裝設計等等。
這兩個事實形成了一個悖論:華人的智力並不一定比其他民族低,但是獲得高水平成就的人很少,這是否可以用東亞人的創造力普遍比較差來解釋呢?同屬東亞人的日本,現在已經有十幾人獲得諾貝爾獎,而且其中有幾人是在日本本土獲得的。
能否獲得諾貝爾獎,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科學研究水平高低,它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育與文化。我們作為教育者,必須對這些事實進行反思。
Ⅳ 淺析如何有效布置小學數學家庭作業
一、寓學於玩,富有趣味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庭作業要富有趣味性,這是由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決定的。如學習分數的四則計算後,可留下《塗顏色》的課外作業,要求通過計算,把圖中計算正確的式子在空白處圖上顏色,圖後你發現了什麼?學生為了找到圖中是什麼。當學生全部算好塗好後,發現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出現了,學生臉上定會露出喜悅的笑容,而不是計算後的辛苦。布置帶有童趣味的游戲性作業,把一道道計算題融合在故事情節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運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二、變換形式、切忌老一套,適應孩子的年齡特徵
老一套的書面作業,學生做起來枯燥無味。教師要賦予家庭作業新內容,新形式,這樣學生做起來才會樂此不疲。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之後,可以布置這樣的家庭作業:
1、 做一做:用蘿卜或泥巴做一個長方體。
2、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長方體。
3、 說一說:長方體有哪些特徵。
4、 塗一塗:在它的外表塗上不同顏色。
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做、說、塗形成了面、棱、頂點以及表面的深刻認識。
教師應從優化作業布置入手,真正使家庭作業發揮它應有的效能,使家庭作業成為學生業餘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把學生從繁重的作業堆中解放出來。
Ⅳ 如何給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布置作業
1.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可以結合學科教學布置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是教師設計的、由學生在家裡完成的一種學習任務。首先,家庭作業應該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對於鞏固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習本身的需要,布置一些針對性強、靈活多變的家庭作業,讓孩子對家庭作業充滿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最好的老師莫過於熱愛。」是啊,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任何教育,只有真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取得最大的效益,家庭作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低年級的孩子正處於識字的階段,學會了一部分字以後,閱讀對他們來說充滿了好奇,他們也願意在閱讀中學習新的知識。所以,還可以布置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這里所講的閱讀並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地亂讀,可以通過讓孩子讀過之後講,把大概意思講給同學、老師、家長聽,或者老師提幾個問題來檢測。這樣,不僅讓孩子在閱讀中獲取了新的知識,也讓孩子在閱讀中對學過的字進行再認(鞏固和復習),還可以讓孩子學會更多的新字。
2.圍繞教育目的布置作業,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培養孩子全面發展。這樣的作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我想它應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
3 布置愛心作業,教會孩子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讓孩子對父母說『我愛你』」、「幫媽媽洗腳」、「給爸爸捶背」等作業可以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也可以讓孩子懂得孝敬父母的含義。讓孩子飼養小動物或者是植物,在喂養、觀察和與小動物、植物一起生活的過程中,讓他們體驗生命的意義,從而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
2 布置動手作業,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3 布置同伴作業,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
4 布置運動作業,讓孩子擁有強健的體魄。
5 布置勞動作業,讓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Ⅵ 一年級數學家庭作業怎樣輔導
與50、60年代相比,現在的父母一是文化水平比較高,二是對子女的期望值較高,更何況現在都是獨生子女,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也比以前要多得多。但是生活中許多真實的例子充分說明,父母輔導孩子學習時,由於指導得法,孩子的學習成績較好;反之就令人擔憂。下面就介紹幾條指導孩子學習應注意的幾點:
1、 不能替代老師的職能
有一些家長喜歡像學校老師那樣,對孩子教這教那。結果有的知識因父母已教過,孩子在上課時就不要聽老師講課,思想開小差,導致不良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有的家長,憑著一、二十年前學過的知識來教孩子,結果既不懂方法,又沒有技巧,有的知識甚至教錯,孩子反而被父母越教越差。(舉例說明)
所以在一般情況下,父母最好不要代替教師的職能在知識上教這教那,知識的傳授應是學校和教師的責任。我們做家長的只要每天看一看孩子的「作業記錄本」,以此來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是否完成,字寫得是否端正。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在學習上缺乏一定的自覺性,家長就要督促孩子認真完成作業。
2、 不要過多的布置額外作業
有一些家長認為關心指導孩子的學習就是在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後,再給孩子布置一些額外的作業,以為只有這樣才能把孩子的成績提高上去。其實,這也是一種誤解,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家長可以通過平時檢查孩子的作業情況,從中了解一下孩子在學習上的薄弱點,如果孩子的數學作業中計算經常出錯,那麼在孩子已經完成學校的作業後,適當地讓孩子做一些這方面的練習。因為從目前的情況看,孩子的作業負擔已經比較重了,如果父母在過多的加碼,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反而沖淡孩子的學習興趣。有時間的話,應鼓勵孩子多看一些課外書籍,做一些讀書筆記,拓展孩子的知識面,擴大孩子的閱讀量,古人也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另外,幫助孩子養成「記日記」的好習慣,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這也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多看、多寫。
3、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許多事實證明,凡在學習上有成就的學生和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緊密相連的。某重點中學學生小季,在一次全國性的中學生數學競賽中,從成千上萬名佼佼者中脫穎而出,獲得第7名。後被保送到某重點大學少年班,繼而出國深造。當母校老師請他回校介紹學習體會時,他說:「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打開成功大門的『金鑰匙』。」所以,父母在對孩子學習指導的重點應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將使孩子終身收益。一般說來,學習習慣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復習、預習習慣。即先復習後作業,先預習後聽課;二是做作業習慣。獨立思考,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三是認真聽課、積極思維習慣。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授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維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最佳選擇;四是不懂就問的習慣。不懂裝懂,永遠不懂,滿足於一知半解,難以牢固地掌握知識,古人雲:「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也。」如有不懂的問題,應及時向老師、家長、同學請教,直到搞懂為止。
4、 教會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科學的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因此,父母應多給孩子一些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如怎樣審題,怎樣思考判斷。經常介紹一些各科學習方法,介紹一些名人的學習方法,或為孩子購買、借閱一些學習方法的書籍。
5、 正確回答孩子的提問
有一些家長,孩子一問,馬上把答案告訴孩子;還有的家長就脫口而出:「不知道,煩死了!」前者會造成孩子懶惰、依賴的心理,一遇到稍難的題目,自己不動腦筋馬上問家長;後者則重重地挫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甚至會疏遠父母。這兩種方法都不可取。正確的做法應是不直接講出答案,誘導孩子思考,拓寬孩子的思路,讓孩子得到啟發,自己去尋找答案。
Ⅶ 小學不同學科老師如何布置家庭作業
按照學科特點進行布置。比如,語文和英語,那就是朗讀,抄寫等作業;數學,那就是計算等。但布置的時候要注意最新的相關規定,量要合適,不要太多。當然,也存在這樣的情況,一樣的作業,有的孩子十分鍾寫完,有的卻要幾個小時。
Ⅷ 淺談如何設計小學數學家庭作業
布置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合理的家庭作業有助於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深化認識,並產生新的思考;不合理的作業是學生學習的累贅和負擔。在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深入推行、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務必減輕的今天,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如何設計科學合理的高質量的家庭作業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
一、家庭作業設計體現趣味性
布魯納曾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刺激。設計融
科學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家庭作業,能夠讓學生在解答時感受數學的趣味,對數學產生親切感,解除對家庭作業的厭惡的心理。如:三角形有三個角,剪掉一個角,還剩( )個角,你能想出幾種情況,請畫出來。這樣的作業設計,是小學生非常感興趣的題型,學生一看到這樣的內容就來勁,這種題型很容易「吊起」學生的胃口,使學生願做樂做。再如學了圓柱的體積之後,老師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利用圓柱形玻璃杯求出一個土豆的體積。這種作業必然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二、家庭作業設計滿足個體發展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家庭作業要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一個激活靈性、張揚個性的平台,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目標。如「2、4、5、10」這四個數中與眾不同的數是 。你的理由是 。這樣的設計讓每個學生特別是學困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家庭作業設計貼近學生生活
數學來源於生活,很多數學問題,本身就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發現和提煉出來的,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所以家庭作業設計應努力讓學生體會與生活的聯系。如:商店平時12元賣出一支鋼筆,可賺20%,現以9.5元賣出是賺還是賠?請列式說明理由。再如:一個平底鍋,每次最多隻能烙2張餅,烙一面需要2分鍾。(1)烙3張餅至少需要幾分鍾?烙4張、5張餅呢?(2)你能發現什麼規律?這兩道題設計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學生在解答這類問題時,與其說是解題,還不如說是做自己身邊的一件事。
三、家庭作業設計要充滿創新、挑戰
家庭作業設計應鼓勵學生的獨立思維,獨立見解,避免學生只會亦步亦趨地跟著老師走,甚至只會按照老師規定的思路解決問題,所以作業設計應以發揮學生自主潛能為出發點而精心設計,變機械重復為靈活多變,變單一的知識為知、能、創的綜合訓練。如:(1)畫一個面積為8平方厘米的三角形。(2)你能測出一個土豆的體積嗎?寫出有關步驟。(3)李老師帶領全班45名學生去動物園遊玩,門票每張10元,按公園的規定,超過10人可享受團體門票的優惠,門票八折算。李老師帶了400元錢買門票,夠不夠?請說明理由。
上面通過「開放題」、「操作題」、「解決實際問題」等形式給學生提供自主創新的機會,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四、家庭作業設計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
隨著課改深入,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再也不能僅局限於能否記住一些概念、一些公式和一些法則等,要更多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在理解基礎上的靈活運用。如:把一個圓平均分成若乾等份,然後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量得長方形的周長是24.84厘米,這個圓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此題注重檢查學生對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學生利用這一知識的形成過程,即拼成的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於圓半徑,從而得出長方形周長實際是圓直徑的( )倍,求出直徑、半徑,進而求出圓面積。新課程,新內容,新目標,新理念使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設計面臨挑戰,只有加強作業設計研究,將課改精神更多融入家庭作業,家庭作業才能煥發出「生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