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數學中什麼是酸什麼是什麼是幾
差值法是根據題中的相關量或對應量的差量求解的方法。它是把化學變化過程中引起的一些物理量的增加(或減少)的量放在化學方程式右端,作為已知量或未知量,利用對應量的比例關系求解。差值法既可以用於解題的某一步中,更可以貫穿在解答某一道題的始終,利用最終態(生成物)與最初態(反應物)的量的變化求解。差值法最大的優點是: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變復雜計算為簡單計算。對固體、液體而言,其差量可以是質量差、粒子個數之差;對氣體,其差量可以是質量差、粒子個數差、同溫同壓下的體積差等。解題步驟:1.分析題意分析化學反應前後的數量關系,引起差值的原因。分析題中每一個數據的意義:①屬於哪種物理量,單位是什麼;②是哪種或哪幾種物質的量;③是始態量、終態量或過程中的變化量。2.確定是否用差值法分析差值與始態量或終態量是否存在比例關系,以確定是否用差值法。若化學變化引起體積、質量等變化,雖有一定差值,但它們之間不存在比例關系,不能使用差值法。3.計算固體質量差值法取MnO2佔a%的KClO3與MnO2的混合物,其中MnO2的質量為m,加熱一段時間後,KClO3部分分解,若MnO2在固體混合物中質量分數增加到b%,則生成O2多少?解:此反應中有氧氣生成,因此反應前後固體的質量差即為氧氣的質量。即m/a%-m/b%液體質量差值法將一含雜質的鐵粉10g投入足量100g稀鹽酸中(雜質不與鹽酸反應),反應後過濾得到濾液質量為105.4g,求鐵粉中鐵的質量分數。解:Fe~2HCl~FeCl2~H2↑△m56254X105.4g-100g=5.4g56/x=54/5.4gx=5.6g鐵的質量分數為:5.6g/10g×100%=56%氣體體積差值法11.5mL某氣體有機物(只含C、H元素)與過量的氧氣混合點燃爆炸後,體積減少了34.5mL,再用KOH溶液吸收後,體積又減少了34.5mL(氣體體積測定均在常溫常壓下進行),求此有機物的化學式。(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體積比=氣體分子數之比)解:設此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xHy,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xHy+(x+y/4)O2==xCO2+y/2H2O△V1x+y/4x1+x+y/4-x=1+y/411.5mL34.5mL1/(1+y/4)=11.5mL/34.5mLy=8
B. 總結初中數理化概念、公式、化學方程式
一、酸鹼鹽的定義
酸:解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酸
鹼:解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鹼
鹽:酸根離子與金屬離子或者銨根離子的化合物,叫鹽
舉例說明:
酸:H2SO4(硫酸),HCL(鹽酸),HNO3(硝酸)
鹼:NaOH(氫氧化鈉),KOH(氫氧化鉀),NH4OH(氨水)
鹽:Na2CO3(碳酸鈉),CuSO4(硫酸銅) ,NH4NO3(硝酸銨)
二、什麼是解離
所謂解離是指化合物或分子在溶劑相中釋放出離子的過程
舉例說明:
H2SO4(硫酸),解離後形成H+和SO4(2-)
H2SO4====2H+ + SO4(2-)
HCl==== Cl- + H+
三、酸鹼鹽的通性
酸的通性:
有腐蝕性,溶液呈酸性,能與活潑金屬,鹼,某些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 與排在氫之前的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鹼的通性:
有腐蝕性,溶液呈鹼性,能與某些金屬,酸,某些鹽和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鹽的通性:
有些鹽有微弱的腐蝕性,溶液的酸鹼度根據鹽的性質判定,能與某些酸,鹼,鹽反應
還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應
四、酸鹼鹽的讀法
酸:含氧酸的讀法是把氫氧去掉,剩什麼叫什麼酸
例:H2SO4,去掉氫和氧之後剩下硫,所以叫硫酸
無氧酸的讀法是氫某酸
例:HCl,除去氫還剩氯,所以鹽酸可以叫做氫氯酸
鹼:鹼的讀法是氫氧化某
例:NaOH,去掉氫氧還有鈉,所以叫氫氧化鈉
鹽:一般叫做某酸某,但是有些特殊的讀法
酸式鹽:叫某酸氫某(酸式鹽就是有氫離子的鹽)
亦可叫做酸式某酸某
例:NaHCO3叫碳酸氫鈉
鹼式鹽:叫某酸氫氧化某(鹼式鹽就是有氫氧根離子的鹽)
也可以叫鹼式某酸某,羥基某酸某
例:Cu2(OH)2CO3叫鹼式碳酸銅,Ca5(OH)(PO4)3叫羥基磷酸鈣
下面詳細說明:
五、酸的性質
酸+鹼=鹽+水 反應條件:無 反應類型:復分解 例:H2SO4(酸)+Mg(OH)2(鹼)= MgSO4(鹽)+ 2H2O(水)
酸+鹽=新酸+新鹽 反應條件:有氣體或者水或者沉澱生成才能反應 反應類型復分解例:2HCL(酸)+Na2CO3(鹽)= H2CO3(新酸)+ 2NaCl(新鹽)
但是碳酸不穩定:H2CO3=H2O+CO2↑這樣就有氣體和水生成了
酸+活潑金屬=鹽+氫氣 反應條件:金屬是活潑金屬 反應類型:置換
例:2HCl(鹽酸)+Fe(活潑金屬)= FeCl2(鹽)+H2↑(氫氣)
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反應條件:無 反應類型:復分解
例:H2SO4(酸)+CuO(金屬氧化物)= CuSO4(鹽)+H2O(水)
六、鹼的性質
鹼+酸-(見酸的性質)
鹼+鹽=新鹼+新鹽 反應條件:鹼和鹽必須都溶於水,有沉澱生成(二者同時滿足)
反應類型:復分解
例:Ca(OH)2(鹼)+ K2CO3(鹽)= CaCO3↓(新鹽)+ 2KOH(新鹼)
鹼+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反應條件:非金屬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反應類型:??
例:Ca(OH)2(鹼)+ CO2(非金屬氧化物)= CaCO3(鹽)+ H2O(水)
此反應用於鑒別CO2
七、鹽的性質
鹽+酸-(見酸的性質)
鹽+鹼-(見鹼的性質)
鹽+鹽=新鹽+新鹽 反應條件:鹽必須都溶於水,生成物中有沉澱(二者同時滿足)
反應類型:復分解
例:CuSO4(鹽)+ Ba(OH)2(鹼)= Cu(OH)2↓(鹼)+ BaSO4↓(新鹽)
這是一個雙沉澱的反應,當然只有一個沉澱也是可以的
鹽+某些金屬=新鹽+新金屬 反應條件:鹽能溶於水,金屬的活動性比鹽中的大(二者同時滿足) 反應類型:復分解
例:CuSO4(鹽)+ Fe(金屬)=FeSO4(新鹽)+ Cu(新金屬)
但是有些金屬無法實現此反應,即除鉀鈣鈉以外,因為他們和水就反應了
酸性氧化物:
溶於水之後呈酸性的物質(一般是非金屬氧化物)
例CO2溶於水後是碳酸,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2是酸性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
同上類似,水合後是鹼性的物質(一般是金屬氧化物)
例CaO溶於水後溶液呈鹼性,故CaO是鹼性氧化物 關於酸鹼鹽的反應性質,需要知道什麼是可溶物,什麼是不溶物
那麼有一個口訣:
都溶硝酸鉀鈉銨 即意為:硝酸,鉀,鈉,銨的鹽都是能溶於水的
碳酸沒有三價鹽 即意為:一般認為,碳酸鹽中的金屬離子沒有3價的
鹽酸除銀汞 即意為:銀和汞的氯化物不溶於水
硫酸去鋇鉛 即意為:鋇和鉛的硫酸鹽不溶於水
鹼溶有五位 .......
鉀鈉銨鈣鋇 即意為(合上句):一般情況鹼只有5個能溶於水:鉀鈉銨鈣鋇 (鈣為微溶)
離子的鑒別
氯離子:銀鹽(除氯化銀)
硫酸根離子:鋇鹽(除硫酸鋇)
銨根離子:鹼(任意)
氫離子:碳酸鹽和澄清石灰水
氫氧根離子:銨鹽
鐵離子:2價鐵離子是淺綠色,3價是黃色(指溶液)
銅離子:2價銅離子是藍色(指溶液)
故CaO是鹼性氧化物
八、酸、鹼、鹽」疑點十問
1. 氯化鈉晶體不能導電,是因為氯化鈉晶體中不存在帶有電荷的微粒,這句話對嗎?
不對,因為氯化鈉是典型的離子化合物,其中含有鈉離子和氯離子(),但由於陰、陽離子的靜電作用,氯化鈉晶體中的和按一定規則緊密地排列著,只能在一定振幅范圍內振動,不存在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乾燥的氯化鈉不導電是因為其中的帶電微粒(即陰、陽離子)不能自由移動。
2. 氯化氫溶於水可電離產生,故氯化氫屬於離子化合物,對嗎?
不對,氯化氫是典型的共價化合物,它是由氯化氫分子構成。在氯化氫分子中氫原子和氯原子以一對共用電子對結合在一起,由於氯原子的得電子能力強於氫原子,所以共用電子對偏向氯原子,偏離氫原子。當氯化氫溶於水時,由於水分子的作用使該共用電子對完全由氯原子享用,即相當於氯原子完全獲得了一個電子,形成,氫原子完全失去唯一的電子,形成了。類似的例子如硫酸,它屬於共價化合物,但溶於水後可電離產生。
3. 酸溶液與酸性溶液是不是一回事?
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它顯酸性,溶液中的陽離子只有氫離子。酸性溶液是顯酸性的溶液,溶液中也有氫離子,但陽離子不一定只有氫離子,因此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溶於水時,電離產生的陽離子除了氫離子外還有鈉離子,所以也表現出酸性,可使石蕊變紅色。但只是呈酸性的溶液,不是酸溶液。
4. 只要在反應中能生成鹽和水,則該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對嗎?
不對,因為中和反應是特指酸和鹼之間發生的反應,它屬於復分解反應,而反應中能生成鹽和水,未必一定是復分解反應。如就不是復分解反應,那更談不上中和反應,即使是生成鹽和水的復分解反應也未必是中和反應,如,雖然能生成鹽和水,但由於反應物不是酸與鹼,所以不是中和反應。
5. 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此話對嗎?
鹼性氧化物是指能與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數金屬氧化物是鹼性氧化物,可以說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不能說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鹼性氧化物,如是金屬氧化物但不是鹼性氧化物。
6. 怎樣保存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怎樣檢驗久置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是否變質?
固體氫氧化鈉吸濕性特強,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還能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起反應生成碳酸鈉而變質;氫氧化鈣雖不像氧氧化鈉那樣潮解,但也有吸濕性,同時也容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所以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必須密封保存。
不僅固態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需密封保存,而且它們的水溶液由於容易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必須密封保存。
久置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往往因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部分變質為碳酸鈉、碳酸鈣,要檢驗它們是否變質,只要加一些稀鹽酸即可,如果有氣體產生表示已變質,否則未變質。
7. 結晶水合物中通常含有兩種或多種微粒。那麼硫酸銅晶體究竟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
判斷純凈物與混合物的依據是看該物質的組成(或構成)是否固定,而不是看該物質中所含微粒的種數。硫酸銅晶體的化學式為,即該晶體中微粒與分子之間的個數比是固定的,為1:5,所以硫酸銅晶體中各元素之間的質量比是固定的,由此可知硫酸銅晶體是純凈物。類似的碳酸鈉晶體也是純凈物。
8. 碳酸鈉屬於鹽,為什麼其水溶液呈鹼性?
碳酸鈉溶於水後電離產生,和水分子發生如下反應:,溶液中產生一定量的離子,所以溶液顯鹼性,如果給碳酸鈉溶液加熱,可產生更多的,使溶液的鹼性更強。
9. 為什麼硝酸鉀、硝酸鈉、硫酸鋇等物質一般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復分解反應。
物質間發生復分解反應必須滿足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即生成物中必須有水或氣體或沉澱,硝酸鉀是鹽,鹽能與酸、鹼、鹽起反應,分別生成新酸、新鹼與新鹽,但硝酸鉀與酸、鹼、鹽反應後所生成的新酸是硝酸,生成的新鹼是氫氧化鉀,生成的新鹽必定是硝酸鹽或鉀鹽,其中既無氣體也沒有沉澱,而反應又不生成水,不具備復分解反應發生時對生成物的必要條件,同理,硝酸鈉一般也不發生復分解反應。
根據復分解反應進行的條件,反應物必須可溶於水或酸,而硫酸鋇既不溶於水又不溶於酸,所以硫酸鋇不可能發生復分解反應。
10. 鑒別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時,除了加溶液、溶液外,為什麼還要加稀硝酸?以鈉鹽為例說明。
強鹼,強酸,弱酸,弱鹼
在含有氯離子或硫酸根離子的溶液鑒別反應中,必須加入稀硝酸以排除其它離子的干擾,如碳酸根離子,亞硫酸根離子等。
酸----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所謂強酸、弱酸是相對而言,
----酸溶於水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強酸。如HCl、H2SO4、HNO3、HBr、HI、
----酸溶於水不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弱酸。如碳酸、H2S、HCN、HF、磷酸、甲酸、乙酸、等。
鹼----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所謂強鹼、弱鹼是相對而言,
----鹼溶於水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強鹼。如KOH、NaOH、Ba(OH)2、CsOH、---活潑的金屬對應的鹼一般是強鹼。
----鹼溶於水不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弱鹼。如一水和氨、氫氧化鈣(中強鹼)、氫氧化鋁、氫氧化鋅等。
單質、氧化物、酸、鹼、鹽的相互關系
(1)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26. 鋅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鐵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鎂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鋁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鋅和稀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鐵和稀鹽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4.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37.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鹼 -------- 鹽 + 水
43.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鹼 -------- 鹽 + 水
48.鹽酸和燒鹼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49.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Cl + KOH ==== KCl +H2O
50.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鹽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氫氧化鋁葯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燒鹼反應: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燒鹼反應: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59.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鎂與稀鹽酸反應: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鈉反應: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鹼 + 鹽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65.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氫氧化鈉與氯化鐵: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氫氧化鈉與氯化鎂: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氫氧化鈉與氯化銅: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C. 鹽酸是怎麼配方法
配製
0.1mol/l
的鹽酸並不用那麼復雜!
就按配製
1
升為例:
濃鹽酸的濃度為
36.5
%的。
利用這個濃度算出其摩爾濃度,大概是
12mol/l
吧。自己再算一下。然後算出所需的體積:
0.1
/
12
=
0.0083
也就是
8.3
毫升。然後加水稀釋到一升。
鹽酸(
HCL
)標准溶液的配製!
已知:
1
濃度為
37%
的鹽酸溶液
3000ML
。
2
鹽酸分子量
36.46
求:用
100ML
容量瓶配製
0.1mol/L
的標准溶液!
1.
稀釋定律
C1*V1=C2*V2
計算出需要
37%
的鹽酸約是
0.84ml C--
濃度
V--
體積
一
般
37%
的鹽酸摩爾濃度是
12mol/L
12mol/L*V1=0.1mol/L*100ml
求
V1(ml)
2.
在燒杯中先加
30ml
的水
,
再用移液管准確加入
0.84ml
鹽酸於燒杯中
3.
加水稀釋到
100ml
就可以了
.
如果想配的准確一些就用加入
100ml
的容量瓶中
,
怎麼移入容
量瓶
.
樓上的朋友說的很清楚了
.
我覺得是沒有必要啦
,
這樣浪費時間
.
反正都是需要再標定的
,
鹽酸是不能直接作為標准液的
.
我個人覺得你配的
0.1mol/L
鹽酸也太少了,說不定還不夠你標定呢.最好配
500ml
啦!
37
%的濃鹽酸就取
4.2ml(
如果不知道怎麼來的
,
可以把上面的公式中的
100ml
改成
500ml
就可以了
)
標定的方法
.
1.
用電子天平稱取
5.300g
的分析純
(AR
級
)
無水碳酸鈉
(
在
105
℃下
,
烘烤
2
小時以上
)
溶解後全部移入
1L
的容量瓶中
,
搖勻
!
2.
用
25.00ml
的移液管准確吸取
25.00ml
於
250ml
的容量瓶中
,
加
50ml
的水
.
滴入
2-3
滴
0.1%
甲基橙指示劑
.
3.
用
0.1mol/L
鹽酸滴定
.
顏色由橙色變紅色
.
為終點
.
記下用去的
0.1mol/L
鹽酸的體積
V(HCl).
做三次
.
取平均值得
V(HCL
平均
)
C(HCl)*V(HCL
平均
)=0.05mol/L*2*25ml
求
:C(HCl)
此時才能得到真正你配的鹽酸的濃度
希望我的回答能帶給你幫助,給個好評吧親!!
D. 什麼是鹽酸
鹽酸是氯化氫(HCl)的水溶液,屬於一元無機強酸,工業用途廣泛。鹽酸的性狀為無色透明的液體,有強烈的刺鼻氣味,具有較高的腐蝕性。濃鹽酸(質量分數約為37%)具有極強的揮發性,因此盛有濃鹽酸的容器打開後氯化氫氣體會揮發,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產生鹽酸小液滴,使瓶口上方出現酸霧。鹽酸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能夠促進食物消化、抵禦微生物感染。
16世紀,利巴菲烏斯正式記載了氯化氫的制備方法:將濃硫酸與食鹽混合加熱。之後格勞勃、普利斯特里、戴維等化學家也在他們的研究中使用了鹽酸。
在分析化學中,用酸來測定鹼的濃度時,一般都用鹽酸來滴定。用強酸滴定可使終點更明顯,從而得到的結果更精確。在1標准大氣壓下,20.2%的鹽酸可組成恆沸溶液,常用作一定氣壓下定量分析中的基準物。其恆沸時的濃度會隨著氣壓的改變而改變。
鹽酸常用於溶解固體樣品以便進一步分析,包括溶解部分金屬與碳酸鈣或氧化銅等生成易溶的物質來方便分析。
E. PH=1的鹽酸 鹽酸濃度是多少
pH和氫離子濃度的關系為:pH=-lgc(H+)
所以氫離子濃度為c(H+)=10^(-1)mol/L=0.1mol/L,因為鹽酸為一元強酸,所以鹽酸的濃度為0.1mol/L
氫離子濃度指數是指溶液中氫離子的總數和總物質的量的比。一般稱為「pH」,而不是「pH值」。它的數值俗稱「pH值」。表示溶液酸鹼度的數值,pH=-lg[H+]即所含氫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的負值。
溶液酸性、中性或鹼性的判斷依據是:[H⁺]和[OH⁻]的濃度的相對大小。
在任意溫度時溶液[H⁺]>[OH⁻]時呈酸性;[H⁺]=[OH⁻]時呈中性;[H⁺]<[OH⁻]時呈鹼性。但當溶液中[H⁺]、[OH⁻]較小時,直接用[H⁺]、[OH⁻]的大小關系表示溶液酸鹼性強弱就顯得很不方便。數學上定義pH為氫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負值,即:pH=-lg[H⁺]。
在標准溫度(25℃)和壓力下,pH=7的水溶液(如:純水)為中性,這是因為水在標准溫度和壓力下自然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的乘積(水的離子積常數)始終是1×10⁻¹⁴,且兩種離子的濃度都是1×10⁻⁷mol/L。pH值小說明H⁺的濃度大於OH⁻的濃度,故溶液酸性強,而pH值增大則說明H⁺的濃度小於OH⁻的濃度,故溶液鹼性強。所以pH值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強;pH愈大,溶液的鹼性也就愈強。
通常pH值是一個介於0和14之間的數(濃硫酸pH約為2),在25℃的溫度下,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酸性,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鹼性,當pH=7的時候,溶液呈中性。但在非水溶液或非標准溫度和壓力的條件下,pH=7可能並不代表溶液呈中性,這需要通過計算該溶劑在這種條件下的電離常數來決定pH為中性的值。如373K(100℃)的溫度下,pH=6為中性溶液。
pH計算
在pH的計算中[H⁺]指的是溶液中氫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有時也被寫為[H₃O⁺],水合氫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單位為mol/L(摩爾/升),在稀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約等於氫離子的濃度,可以用氫離子濃度來進行近似計算。
pH測定
有很多方法來測定溶液的pH值:
1.使用pH指示劑。在待測溶液中加入pH指示劑,不同的指示劑根據不同的pH值會變化顏色,根據指示劑的研究就可以確定pH的范圍。滴定時,可以作精確的pH標准。
2.使用pH試紙。pH試紙有廣泛試紙和精密試紙,用玻璃棒蘸一點待測溶液到試紙上,然後根據試紙的顏色變化對照標准比色卡可以得到溶液的pH。pH試紙不能夠顯示出油份的pH值,因為pH試紙以氫離子來量度待測溶液的pH值,但油中沒含有氫離子,因此pH試紙不能夠顯示出油份的pH值。
3.使用pH計。pH計是一種測定溶液pH值的儀器,它通過pH選擇電極(如玻璃電極)來測定出溶液的pH。pH計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
此外還有許多其他更為先進更為精確的pH值測算方法和手段。
F. 鹽酸的單位是什麼
當量濃度(n)——現正在根基不用了,裁減單元,可是正在50年代那會的書裡面仍是良多的.
溶液的濃度用1升溶液外所含溶量的克當量數來暗示的叫當量濃度,用符號n暗示.
例如,1升濃鹽酸外含12.0克當量的鹽酸(hcl),則濃度為12.0n.
當量濃度=溶量的克當量數/溶液體積(升)
克當量現實上是指物量的根基摩爾單元的摩爾量量.
當量數=量量/克當量,當量濃度一般用n暗示,是指1l溶液外所含溶量的當量數.
如hcl,其根基摩爾單元hcl,果此1當量鹽酸量量為36.5克,而對h2so4而言,其根基摩爾單元為(1/2*h2so4),1當量硫酸的量量為1/2*98=49克,同樣kmno4的根基摩爾單元為(1濃鹽酸的摩爾濃度1/5*kmno4),故1當量高錳酸鉀的量量為1/5158=31.6克果此當量濃度,0.1n的鹽酸指的是0.1mol/l濃度的鹽酸.0.2n的硫酸就是0.1mol/l的硫酸
G. Hcl為什麼叫鹽酸他是屬於鹽還是屬於酸
HCL是一種氣體,把它的水溶液成為鹽酸,它是一種酸,因為電解時,有氫離子存在。HCl化學名稱是氫氯酸,因為它可從食鹽(氯化鈉)中製取,所以俗稱「鹽酸」。它是屬於酸而不屬於鹽,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叫鹽,但鹽酸中的陽離子是氫離子而不是金屬陽離子,所以不能叫鹽,它有具有酸的通性,鹽酸僅是俗稱而已,化學名稱為氫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