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谷氨酸鈉的物理性質有什麼

谷氨酸鈉的物理性質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8 11:23:31

1. 鹽的物理性質。

鹽的顏色可以是純潔透明的(如氯化鈉)、不透明的或者是帶有金屬光澤的(如黃鐵礦)。大多數情況下鹽表面的透明或不透明只和構成該鹽的單晶體有關。當光線照射到鹽上時,就會被晶界(晶體之間的邊界)反射回來,大的晶體就會呈現出透明狀,多晶體聚集在一起則會看起來更像白色粉末一樣。

不同的鹽可以激發不同的味覺,例如鹹味(氯化鈉)、甜味(乙酸鉛,若食用會導致鉛中毒)、酸味(酒石酸氫鉀)、苦味(硫酸鎂)或鮮味(谷氨酸鈉)。

強酸或強鹼鹽(強鹽)是不可揮發的,且沒有氣味。而弱酸或弱鹼鹽(弱鹽)則會根據共軛酸鹼對而產生不同的氣味(例如醋酸鹽則會有醋酸的味道,氰化氫則會有苦杏仁味等),此外弱酸或弱鹼鹽還會揮發和分解,並且由於水解反應和弱鹽合成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因此當有水分存在時會加速弱鹽的分解。

(1)谷氨酸鈉的物理性質有什麼擴展閱讀

食鹽鹽能提供大量的鈉,對人體來說,鈉扮演多種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能促進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和神經脈沖的傳播以及肌肉收縮,還能調節激素和細胞對氧氣的消耗、控制尿量生成、口渴以及產生液體(血液、唾液、眼淚、汗液、胃液和膽汁)等。鹽對生成胃酸也非常重要。

氯化鈉 (Sodium chloride),化學式NaCl,無色立方結晶或細小結晶粉末,味咸。外觀是白色晶體狀,其來源主要是海水,是食鹽的主要成分。易溶於水、甘油,微溶於乙醇(酒精)、液氨;不溶於濃鹽酸。不純的氯化鈉在空氣中有潮解性。

穩定性比較好,其水溶液呈中性,工業上一般採用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的方法來生產氫氣、氯氣和燒鹼(氫氧化鈉)及其他化工產品(一般稱為氯鹼工業)也可用於礦石冶煉(電解熔融的氯化鈉晶體生產活潑金屬鈉),醫療上用來配置生理鹽水,生活上可用於調味品。

2. 谷氨酸鈉轉化為焦谷氨酸納屬於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解析:一定是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是舊鍵斷裂,新鍵生成,
谷氨酸鈉
轉化為焦谷氨酸鈉就有舊鍵斷裂,新鍵生成,生成了新物質,所以谷氨酸鈉轉化為焦谷氨酸鈉是化學變化。

3. 味精 物理性質

谷氨酸的鈉鹽
氨酸鈉(C5H8NO4Na)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不要一看它的名字這么長,就覺得頭疼。其實很簡單,谷氨酸是一種氨基酸,而鈉是一種鹽,味精其實就一種氨基酸和鈉鹽的結合體。說得更簡單一些,如果熬湯的時候,您熬的不是青菜豆腐湯,而是一鍋雞湯的話,您可能會有這種經驗——往雞湯中加一些鹽,味道會更加鮮美。這是因為雞肉當中富含谷氨酸這種氨基酸,您又放了一些氯化鈉鹽進去,便在不知不覺當中就製造了谷氨酸鈉,也就是味精。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味精對健康有益還是有害,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食用味精在正常范圍內不會對健康有任何損害, 但食用過多會使部分人,尤其是西方人,出現中毒症狀。所以要適量使用,一般以每人每天不超過20克為宜。
味精的出現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1861年,德國的一位教授從小麥的麵筋當中,第一次提取出味精的組成成分谷氨酸。後來到了1908年,日本的池田菊苗又從海帶煮出的汁當中,分解出味精,作為人工調料第一次投放市場。目前,國外均是以糖、蜜作為原料來生產味精,而在我國呢,用的是玉米或者大米這樣的糧食作物來生產味精。
味精對人體是無害的,而且富含營養,那麼,它到底是怎麼產生鮮味的呢?
原來,人的味覺器官當中,有一個專門的氨基酸受體。我們知道,味精叫做谷氨酸鈉,是一種氨基酸鹽,當它被用於菜餚而被人們食用的時候,就會刺激位於我們舌部味蕾上的氨基酸受體,這樣我們就可以感到可口的鮮味了。
我們都知道蔬菜當中富含多種維生素,非常有營養,但是還有很多人只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菜,甚至有人沒有肉連飯都吃不下去,時間長了就會造成厭食和偏食。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肉中富含谷氨酸,味道較重,而蔬菜就比較素淡,所以,肉吃多了,誰願意再去吃淡而無味的蔬菜呢。因此,我們在炒菜的時候,稍微放一些味精,就可以使蔬菜的味道更好,使人們更願意吃它,從而抑制厭食症與偏食症的發生。中國的葯膳學認為,味精可以增進食慾,改善體質,也是這個道理。
谷氨酸鈉(發酵法)
1957年左右開始採用工業化方法進行生產,現在大部分谷氨酸鈉都用此法製得。
製作方法 1.發酵原料:用澱粉、糖化液、廢糖蜜和合成醋酸作為炭素源,氮源則用中和了的氨、尿素等。另外還添加一定量的磷酸鉀、硫酸鎂、硫酸鐵等無機鹽類和生物素、硫胺(維生素B2),而且還必須加入適量的青黴素和界面活性劑。
2.加工、發酵:將殺菌後的原料放入大缸中,在其中接種已培養好的種菌。用於生產谷氨酸的菌種已發現多種,但往往採用Micrococcus glutamicus和Brevibacterium屬的細菌。加入本培養液5%左右的前培養液,平均每分鍾送入為原料容量1/2~1/4的無菌空氣,邊送邊攪拌進行培養,其酸度保持在PH7~8。生產谷氨酸的菌種是一種具有特殊生理性質的細菌。如環境條件不能滿足量,則谷氨酸的發酵過程就不能進行。
3.除菌:一般在30~32℃下,經過40個小時培養之後,進行過濾除去菌體而得到谷氨酸溶液。
4.濃縮、析晶、分離:將谷氨酸溶液濃縮而得到谷氨酸結晶體。
5.中和、精製:用氫氧化鈉或碳酸鈉中和、精製而成谷氨酸鈉。谷氨酸的產量為所用糖料的30~50%。
谷氨酸鈉(蛋白質分解法)
谷氨酸鈉就是我們日常食用的味精,是作為加味成分而分離出的一種晶體物質,稱為化學調味料。谷氨酸,是在1866年瑞特豪森(Ritthausen)將小麥麩用硫酸水解而得到的酸性氨基酸。1908年池田菊苗博士,利用海帶單獨分離出味美成分,並證明了這種味美成分就是谷氨酸鈉鹽,從而生產化學調味料。
製作方法 該法是最早採用的一種方法:1.在麩質、脫脂大豆等蛋白質中,含有大量谷氨酸,加入2~3倍的20%的鹽酸,用高壓鍋以120℃的溫度加熱10小時左右,水解而得到氨基酸混合液。
2.再進行過濾、減壓濃縮並加入濃鹽酸之後冷卻,即析出谷氨酸鹽酸鹽。
3.將此鹽酸鹽進行分離,再放入水中溶解,中和至PH3.2,即得到谷氨酸的結晶體。
4.將此結晶體過濾溶解於溫水中,用氫氧化鈉或碳酸鈉粉中和至PH6.5,再用活性炭脫色,過濾,減壓濃縮而得到谷氨酸-鈉鹽,分離出結晶,進行乾燥而成製品。

閱讀全文

與谷氨酸鈉的物理性質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