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中能獲得什麼信息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反映了分子中生色團和助色團的特性,主要用來推測不飽和基團的共軛關系,以及共軛體系中取代基的位置、種類和數量等.單獨使用紫外可見光譜不能確定分子結構,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與其它波普配合,用於分子結構鑒定.
⑵ 紫外吸收光譜有什麼特徵紫外吸收光譜說明什麼
紫外吸收光譜主要是反應了π電子,特別是共軛體系的π電子的躍遷,也有n電子(非鍵軌道)的躍遷,一般紫外分光計是200nm以上,所觀察到的是π到π*,n到π*的躍遷,一些常見物質的最大吸收波長可以通過查表得到。
⑶ 吸收光譜的介紹
吸收光譜(absorption spectrum)是指物質吸收光子,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而產生的光譜。吸收光譜可是線狀譜或吸收帶。研究吸收光譜可了解原子、分子和其他許多物質的結構和運動狀態,以及它們同電磁場或粒子相互作用的情況。
⑷ 紫外吸收光譜能提供哪些分子結構信息
紫外吸收光譜能提供分子結構信息有:
(1)如果在200~400nm區間無吸收峰,沒該化合物應該無共軛雙鍵系統,或為飽和有 機化合物。
(2)如果在270~350nm區間有一個很弱的吸收峰,並且在200nm以上無其他吸收,該化合物含有帶孤電子的未共軛的發色軒。
(3)如果在UV光譜中給出許多吸收峰,某些峰甚至出現在可見區,剛該化合物結構中可能具有長鏈共軛體系或稠環芳香發色團。如果化合物有顏色,則至少有4~5個相互共軛的發色團。
(4)在UV光譜中,其長波吸收峰的強度在10000~20000之間時,示有α、β不飽和酮或共軛烯烴結構存在。
(5)化合物的長波吸收峰在250nm以上,且波吸收峰的強度在1000~10000之間時,該化合物通常具有芳香結構系統。
(6)如果增加溶劑極性將導致K帶紅移、R帶紫移,特別是波吸收峰的強度有很大變時,可預測有互變構體存在。若只有改變介質的PH值光譜才有顯著的變化,則表示有可離化的基團,並與共軛體系有關:由中性變為鹼性,譜帶發生較大的紅移,酸化後又恢復的表明有酚羥基、烯醇或不飽和羧酸存在;反之由中性變為酸性時譜帶紫移,加鹼後又恢復原狀,則表明有氨(胺)基與芳環相連。
⑸ 什麼是吸收光譜
吸收光譜是材料在某一些頻率上對電磁輻射的吸收事件所呈現的比率。
實際上,吸收光譜是與發射光譜相對的。
每一種化學元素都會在幾個對應於能階軌道的特定波長上產生吸收線,例如,吸收白光中的藍、綠和黃光會呈現紅色,因此吸收譜線可以用來鑒定氣體或液體中所含的元素。
這種方法也可以用在不可能直接去測量的恆星和其他的氣體上出現的現象。
⑹ 吸收光譜體現的性質
吸收光譜是體現的是吸收者的性質。這樣說比較明白啦。
吸收光譜用的入射光是全譜的啊!也就是每一個波長的光都有,然後通過物質吸收,吸收者就會吸收特定的譜線,從而在出射光的光譜上可以看到有幾條缺失的線,這幾條就是吸收者的譜線。對發出光譜的物質沒有要求,什麼都行,只要能發出全譜就行了。
⑺ 簡述吸收光譜和發射光譜的含義及特點
吸收光譜(absorption spectrum)是指物質吸收光子,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而產生的光譜。吸收光譜可是線狀譜或吸收帶。研究吸收光譜可了解原子、分子和其他許多物質的結構和運動狀態,以及它們同電磁場或粒子相互作用的情況。吸收光譜是溫度很高的光源發出來的白光,通過溫度較低的蒸氣或氣體後產生的,如果讓高溫光源發出的白光,通過溫度較低的鈉的蒸氣就能生成鈉的吸收光譜。光譜背景是明亮的連續光譜。在鈉的標識譜線的位置上出現了暗線。通過大量實驗觀察總結,每一種元素的吸收光譜里暗線的位置與其明線光譜的位置互相重合。即每種元素所發射的光頻率與其所吸收的光頻率相同。
純白光為一連續的從紅色到紫色的光譜,但當白光穿過一個有色寶石,一定顏色或波長可被寶石所吸收,這導致該白光光譜中有一處或幾處間斷,這些間斷以暗線或暗帶形式出現。許多寶石顯示出在可見光譜中吸收帶或線的特徵樣式,其完整的樣式也即「吸收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