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年新高考物理全國一卷
物理命題依據課程標准,貼近中學物理教學實際,創設典型的問題情境,考查學生對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引導教學遵循教育規律,回歸課程標准和教材,注重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加強對基礎內容的融會貫通,促進學生物理觀念的形成和深化。
2021年高考物理命題進一步豐富基礎性考查的內涵,拓展考查的方式方法。物理概念和規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性內容,是學生形成和深化物理觀念的重要途徑。
試卷特點:
2021年高考物理命題通過豐富試題的呈現形式、設置新穎的問題角度等方式,增強試題的靈活性,考查學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等,引導學生培養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
021年高考物理命題加強理論聯系實際,設計與生產實踐、體育運動、科技前沿等方面緊密聯系的真實情境,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引導學生注重學以致用,在真實問題的解決中促進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
2. 2021年的高考物理試卷一共幾套
隨著高考綜合改革的推進,2021年使用考試中心命制的全國統一高考試卷的新高考省份增加到10個,老高考省份減少到17個。2021年全國卷包括新高考(統考科目)Ⅰ卷、Ⅱ卷和老高考甲卷、乙卷,共四套。
2021高考,各省採用的試卷和往年相比出現了一些調整,具體如下:
新高考Ⅰ卷
共7省
【3+1+2】廣東、福建、江蘇、湖南、湖北、河北
【3+3】山東
【3+1+2】廣東、福建、江蘇、湖南、湖北、河北
【3+3】山東
語文、數學、外語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物理、歷史、化學、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題。
新高考Ⅱ卷
共3省
【3+1+2】遼寧、重慶
【3+3】海南
【3+1+2】遼寧、重慶
【3+3】海南
語文、數學、外語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物理、歷史、化學、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題。
全國甲卷( 原有的全國Ⅲ 卷不變)
共5省
雲南、廣西、貴州、四川、西藏
雲南、廣西、貴州、四川、西藏
所有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
全國乙卷(原有的全國Ⅰ、Ⅱ卷合並)
共12省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新疆、陝西
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新疆、陝西
所有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
自主命題卷
共4省
【3+3】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
【3+3】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
3. 物理高考考哪些內容選修的是選考嗎
物理高考的考試內容包括:必修1、2(力學)與選修3-1、3-2(電學)。選修的不是選考。
高中物理的特點:
1、知識深度,理解加深
高中物理,要加深對重要物理知識的理解,有些將由定性討論進入定量計算,如力和運動的關系、動能概念、電磁感應、核能等。
2、知識廣度,范圍擴大
高中物理,要擴大物理知識的范圍,學習很多初中未學過的新內容,如力的合成與分解、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光的本性等。
3、知識應用,能力提高
高中不僅要學習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習物理知識和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高中階段主要是自學能力和物理解題能力,並學會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
(3)全國高考1卷物理包括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高考的報考條件:
1、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報名: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含應屆生)或具有同等學力。
(3)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2、下列人員不得報名: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錄取並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
(3)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應屆畢業年份以弄虛作假手段報名並違規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應屆畢業生。
(4)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被給予暫停參加高校招生考試處理且在停考期內的人員。
(5)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中物理
4. 高考物理滿分多少分
高考物理大部分是110分,但是全國各地的高考卷子不同,所以高考物理的滿分也不全相同。
目前新課標理綜全國卷中物理佔110分,全國新課標理綜物理部分組成為8道選擇題48分(共8題,每題6分),2道實驗題15分(22題6分,23題9分),2道計算題32分(24題12分,25題20分),選修部分15分。
第二、通過做題和總結來深入理解考點,把一些典型解題規律、公式適用條件搞清楚。學物理,離不開做題,多做一些練習題既能鞏固知識點,也能加快解物理題的速度,拓展思維並提高物理分析能力。不過要明白,做題的目的還是為了鞏固考點,鞏固教材上的基礎內容。
第三、常見的考點最好做一個總結,當然要結合自己做過的題了。比如,機械能守恆的條件(零勢能面的規定原則);動能定理的典型應用場景,動量守恆定律的使用環境(前提條件)等。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5. 全國1卷理綜物理考哪幾本書
高考必考課本:物理必修一、二;選修3-1,選修3-2。 高考理綜物理有三道選考題,選其中一道寫,就是物理選修3-3,選修3-4,選修3-5。 一般物理選修3-...
6. 請幫忙!近三年高考全國卷(一)物理三個大題和實驗題分別是什麼類型的題感謝!!
實驗:一個電學一個力學(設計性實驗)
計算題1:主要是考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各種類型均有出現。
計算題2:力學(動量和能量,天體運動,牛頓第二定律)
計算題3: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或電場中的運動。
7. 物理高考涉及的范圍
考綱變化
2007年的物理考試大綱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考試的內容範圍、題型示例均沒有做實質性的變化,說明2007年的高考將繼續保持穩定,這對於學生是一個好消息。
試題仍以中檔題為主,內容仍以力學、電磁學等主幹知識為主,熱學、光學、原子物理、機械波等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試題突出理論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和現代科學技術。
通過對2007年考試大綱中題型示例的分析,Ⅰ卷的題目的數量和難度與去年持平,Ⅱ卷的難度有所降低。因此一定要掌握基礎知識。
備考建議
高中物理涉及到力、熱、光、電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識,雖然內容多,但知識前後聯系緊密,規律性強,只要復習方法正確,可以在最後復習階段取得良好的效果。
●了解考查的知識范圍
學習《考試大綱》,了解考查的知識范圍,可以說,凡是考試說明中未列入的知識點和實驗,不會出現在考試題中。考生在閱讀考試說明時,一定要仔細領會其中含義,准確把握重點知識的深淺度。
高考試題中易、中、難題的大致比例為3∶5∶2,很少出現超過考試說明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因此,不提倡花許多時間去解偏題難題。
●掌握基礎知識,形成知識網路
全面掌握基礎知識,不是死記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對物理概念應該從定義式及變形式、物理意義、單位、矢量性及相關性等方面進行討論;對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則應從其實驗基礎、基本內容、公式形式、物理實質、適用條件等作全面的分析。
復習時還要抓住重點,了解知識間的縱橫聯系,形成知識網路。如復習力學知識時,要了解受力分析和運動學是整個力學的基礎,而運動定律則將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聯系起來,為解決力學問題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線運動和振動部分屬於運動定律的應用;動量和機械能,則從空間的觀念開辟了解決力學問題的另外兩條途徑,提供了求解系統問題、守恆問題等的更為簡便的方法。
有了這樣的分析,整個力學知識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為了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的有機整體。
●合理訓練,避免題海戰術
有些學生埋頭於題海中,熱衷於解題方法和技巧,放鬆了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理解,在看到一道試題時,不是首先對試題中給出的物理情境、物理條件和所涉及的物理過程進行認真分析,而是急於去尋找它與貯存在自己頭腦中的哪道題相似,找到相似的題後,便把該題的解法套上去。
這種把物理學習異化成解題訓練的狀況,對物理復習極其有害。學習物理不是為了解題,決不能把做習題作為物理復習的核心。
做習題的目的,一是檢查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是否真的透徹理解了,能否在實際問題中靈活地運用它們;二是通過做習題,鍛煉並提高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運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所以,每做一道習題,都要力求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上有所加深,在能力上有所提高。每做完一道題後應總結一下,看看通過解這道題,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上有哪些新的體會。
在做習題的過程中,要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不能機械地套用熟悉的題目類型。練習貴在精而不在多,練習完成後不要急於對答案,想一想題意是否理解正確,是不是有其他的解題方法,這道題與某道題或某些題相同點在什麼地方,不同點在什麼地方,對所做的題適當地歸類,將會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重視物理實驗
近年高考試驗試題中考的原理,都是中學物理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原理,但問題情境是新的,使得有一些同學一看就慌了,不知如何入手。所以在復習中,對物理實驗應加以足夠的重視。
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也是高考能力要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年物理高考試題中,實驗題約佔14%,從每年全國物理高考的實踐來看,實驗題的得分率一般都不高。其實實驗題並不難,它應該是考試容易得分的題目。
從考生的答卷看,有許多考生似乎沒有經過實驗的訓練。近年來高考物理試卷對實驗的考查,重點放在考查對實驗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實驗儀器的使用上。所以實驗復習不能簡單地背誦條款,要落實到動腦動手上。
今年考綱中的學生實驗中,有1個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3個驗證(平行四邊形法則,機械能守恆,動量守恆)、7個定量測定、8個規律研究。
對這些實驗要理解透徹,弄懂其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熟悉實驗器材,掌握實驗方法與步驟;能准確記錄數據,並能正確處理實驗數據,以便得出正確結論。
對大綱中要求掌握的13種儀器,一定要實際操作,熟練掌握。重新觀察課本實驗,通過新視角,研究物理實驗培養創新能力。
●沖刺階段,抓核心知識
考生沖刺階段的復習,一定要圍繞物理中最核心的知識。今年考試大綱里的參考題型中物理就是12道題,具體構成為:8道選擇題,1道實驗題,3道計算題。12道題不可能包容高中物理的全部內容,所以高考就會圍繞高中物理最核心、最主要的知識進行考查。
研究近幾年的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高中物理中核心知識點有以下內容:
受力分析、物體的平衡;勻變速直線運動、牛頓三大定律;平拋運動、圓周運動、人造衛星、萬有引力;振動和波;動量、動量守恆;動能、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電場力的功與電勢能的改變;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減)速和偏轉;歐姆定律;安培力、洛侖茲力及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圓周運動;電磁感應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折射率;各種射線的特徵及應用;光電效應;核能、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核反應方程;物理實驗。
●研究評分標准,掌握應試技巧
研究評分標准可以提高解題的規范性,增加得分點,考出更高分數。具體做法是:
(1)確定研究對象,定義物理量,如m、S、t、V、a、P、E、等。
(2)物理過程、物理狀態的分析和論證,特別是隱含的物理過程的分析、重要條件的敘述和確定(如平衡、加速、相遇等)、畫圖(物理過程的示意圖,受力圖,軌跡圖等)。
(3)每一過程依據定理、定律列方程(最重要),由每一個物理知識列一個方程,不要幾個物理知識列成一個綜合式。
(4)計算,得到正確的結果(有效數字、單位、方向等)。
8. 全國一卷高考物理必考書是哪幾本,必修的知道,就是哪幾本選修書是必考的,哪幾本是選考的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全國一卷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選修3-1,選修3-2,都是屬於必考內容。
選修3-3,選修3-4,選修3-5屬於選考內容,三本書只需要選擇一本作答。是15分值的一道題。難度中等偏下。具體的考試內容和分配可以查詢考綱哦。如果有需要,我也可以給你。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有不懂的可以來追問哦。
我一定盡力幫助您。如果沒有什麼問題,望採納哦。
(輕輕點一下右上角的評價進行採納即可)
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不竭動力!
9. 高考物理題型有哪些
高考物理題型分為單選、多選、必考題和選考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共78分。
生物:1~6,單選
化學:7~13,單選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14~17單選,18~21多選。全部選對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物理:14~17,單選
物理:18~21,多選
第II卷(非選擇題,共174分)
三、非選擇題: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22~32題為必考題,33~40題為選考題。
(一)必考題(共129分)
物理
22題,5分
23題,10分
24題,14分
25題,18分
化學
26題,14分
27題,15分
28題,14分
生物
29題,10分
30題,8分
31題,9分
32題,12分
(二)選考題:共45分。從3道物理題、3道化學題、2道生物題中每科任選一題作答。
物理
33、[物理—選修3-3](15分)
34、[物理—選修3-4](15分)
35、[物理—選修3-5](15分)
化學
36、[化學—選修2:化學與技術](15分)
37、[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15分)
38、[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15分)
生物
39、[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40、[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理綜卷做題技巧
1、拿到試卷:在拿到試卷後有一段時間是給我們看題目的,這個時候不要急著做第一題的題目。先把所有的題目看一遍,大致了解每個題目所考的內容,讓自己有一個心理准備。在做題時就不用因為糾結「下一題會不會很難」而分心了。
2、開始做題:個人建議先做自己覺得簡單的部分的題目,如果看完題目還不會做那就果斷放棄,把能拿到的分數先拿到。(遇到自己覺得會做但又力不從心的題目也最好先放著,做好標記,等到一遍做完後再細心的做那些題目。)
3、做完一遍之後:如果沒有在不會做的題目上浪費時間我想這個時候至少還有40到60分鍾,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大致估算一下能得幾分,然後信心滿滿的對自己說只要再拿下幾題就能得到一個更好的分數。然後利用剩餘的時間通過種種方法盡可能的得取分數。
10. 2017年高考全國卷1理綜試卷結構 新課標各題型分值是多少分
理綜滿分300分,生物滿分80分,化學滿分100分,物理滿分120分。第I卷(選擇題,20小題,每小題6分,共120分。)生物:1~5,單選,30分化學:6~12,單選,42分物理:13~20,單選,48分第II卷非選擇題(11小題,共180分)物理(72分)21題,18分22題,16分23題,18分24題,20分化學(58分)25題,17分26題,13分27題,12分28題,16分生物(50分)29題,16分30題,18分31題,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