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性污染控制實驗有哪些

物理性污染控制實驗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9 03:28:38

⑴ 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軟文

目前高等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必修實驗課程,包括環境工程基礎實驗和污染控制實驗兩類。其中環境工程基礎實驗主要包括環境化

學專業實驗、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實驗等;污染控制實驗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實驗、大氣污染控制實驗和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實驗及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機地融入到專業實驗課程中,能夠更加全面地樹立

環保人才專業實驗技能扎實、工程意識強、思想進步的積極形象,保證環境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⑵ 水污染控制技術可分為幾大類型簡要介紹重要的控制技術.

就地下水污染而言,按污染源的行業類型及其排放物的種類簡述如下:

一、 工業「三廢」污染源

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工業廢水

如:(1)工業電鍍廢水,其主要污染成分有CN,Cr,Cd,Ni,Zn,Hg以及「三酸」(HCL,HSO4,HNO3)等;(2)工業酸洗污水,主要成分為三酸;(3)冶煉工業廢水,主要污染物有銅、鋁、鋅、鎳、鎘等金屬污染物質;(4)輕工業廢水,主要污染物為鹼類、脂、醇、醛類、氨氮、染料、硫等;(5)石油化工有機廢水,污染物成分以各種硝基、氨基化合物、油類、苯酚類、醇類、酸鹼類、氯化物、氰化物、各種金屬化合物、有機化合物、芳烴類及其衍生物。這些有毒有害廢水,若不經過處理而排入城市下水道、江河湖海或直接排到水溝、大滲坑裡,都是導致地下水化學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工業廢氣

一些典型的工業廢氣,SO2、H2S、CO、CO2、氮氧化物、苯並芘等物質會對大氣產生煤煙型嚴重污染,這些污染物隨降雨下落,通過地表徑流進入水循環中,對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

(三)工業廢渣

工業廢渣包括高爐礦渣、鋼渣、粉煤灰、硫鐵渣、電石渣、赤泥、洗煤泥、硅鐵渣、選礦場尾礦及污水處理廠的淤泥等。如冶金工業產生含氰化物垃圾造紙工業產生含亞硫酸垃圾;電子工業產生含汞垃圾;石油化工產生多氯聯苯(PCBS);農葯廢物含酚、酚焦油垃圾及富含礦物油、碳氫化合物溶劑等垃圾;燃煤熱電廠粉塵淋濾產生As,Cr,Se,Cl等。這些廢渣有的天然堆放,有的埋入地下,如遇隔水不好地層,經風吹、雨水淋濾,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如重金屬、揮發性酚、氰化物等進入水體和土壤。其中部分隨降水直接入滲,部分隨地表徑流往下游遷移並下滲,從而對地下水形成面狀和線狀污染。如沈陽、錦州、吉林等城市鉻渣堆積如山,形成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

二、 城市生活污染源

長期以來,城市的生活污水沒有經過任何處理而直接排放,只是靠地表水體的自凈能力來消除其中的污染物質,但水體的自凈能力是有限的。據統計,我國約有80%以上的河流遭到污染,有的污染相當嚴重,甚至不能用於灌溉農田,同時也污染了地下水源。

(一)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是SS(懸浮固體)、BOD(生化需氧量)、NH4-N(氨氮)、ABS(合成洗滌劑)、P、CL、細菌等。生活污水和醫院排放的廢水中所含污染物多為氨氮、磷、合成洗滌劑、厭氧細菌、揮發性酚、汞、病毒及放射性物質,多數排入河道、溝渠或滲坑,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產生污染。任意堆放的未經處理的生活垃圾通過風吹、降水淋溶,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進入水體也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

(二)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一般用埋填法處理,而這些大量被填埋於城市周圍的垃圾,隨著日曬雨淋及地表徑流的沖洗,其溶出物會慢慢滲入地下,污染地下蓄水層。生活廢棄物中富含有機物質和鹽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故而在地下水中三氮檢出率為10%~46%,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檢出率為10%~26%。因而生活垃圾,還有居民區的化糞池都是造成有機物污染的主要渠道。
三、 農業污染源

由於農業活動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土壤中剩餘農葯、化肥、動植物遺體的分解以及不合理的污水灌溉等。它們引起大面積淺層地下水質惡化,其中最主要的是NO3-N的增加和農葯、化肥的污染。

(一)農葯污染

農葯污染對人類及動物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據報道,在30年前使用於DDT的地方,目前地下水中仍然存在這種農葯,且有的地方每升地下水中DDT含量超標幾千倍。如今廣泛使用的農葯,經大氣降水淋滲,較大面積地以「源」的形式構成對地下水的污染。

(二)化肥污染

一方面過量使用氮肥可使水的NO3含量、永久硬度和礦化度升高,另一方面,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當無機氮含量超過300mg/m3、總磷在20mg/m3時,就會出現富營養化,引起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三)污水灌溉

許多污水中含有有毒元素及化合物,在地下水埋藏較淺,包氣帶滲透性較好的砂土地帶,常常帶來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如西安市六座污水庫、20餘座污水塘,蓄水30萬m3以上,使渭河一、二階地受到廣泛污染。

四、 重金屬及放射性污染源

重金屬如Hg、Cd、Pb、Cr、Zn、Co、Ni、Sn及類金屬As等,以Hg、Cd、Cr及As的污染最為突出;放射性污染主要是由放射性核元素引起的一類特殊污染,包括放射性水污染。天然放射性核元素以及核武器試驗的沉降物、其他工業中的放射性廢水及廢棄物都會污染地下水,引起癌症和遺傳病變。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歸納起來主要有:物理處理法、水動力控製法、抽出處理法、原位處理法。
1.1物理法
物理法是用物理的手段對受污染地下水進行治理的一種方法,概括起來又可分為:
①屏蔽法
該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種物理屏障,將受污染水體圈閉起來,以防止污染物進一步擴散蔓延。常用的灰漿帷幕法是用壓力向地下灌注灰漿,在受污染水體周圍形成一道帷幕,從而將受污染水體圈閉起來。其他的物理屏障法還有泥漿阻水牆、振動樁阻水牆、板樁阻水牆、塊狀置換、膜和合成材料帷幕圈閉法等,原理都與灰漿帷幕法相似。總的來說,物理屏蔽法只有在處理小范圍的劇毒、難降解污染物時才可考慮作為一種永久性的封閉方法,多數情況下,它只是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被用作一種臨時性的控制方法。
②被動收集法
該法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條足夠深的溝道,在溝內布置收集系統,將水面漂浮的污染物質如油類污染物等收集起來,或將所有受污染地下水收集起來以便處理的一種方法。被動收集法一般在處理輕質污染物(如油類等)時比較有效,它在美國治理地下水油污染時得到過廣泛的應用。
1.2水動力控製法
水動力控製法是利用井群系統,通過抽水或向含水層注水,人為地改變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從而將受污染水體與清潔水體分隔開來。根據井群系統布置方式的不同,水力控製法又可分為上游分水嶺法和下游分水嶺法。上游分水嶺法是在受污染水體的上游布置一排注水井,通過注水井向含水層注入清水,使得在該注水井處形成一地下分水嶺,從而阻止上游清潔水體向下補給已被污染水體;同時,在下游布置一排抽水井將受污染水體抽出處理。而下游分水嶺法則是在受污染水體下游布置一排注水井注水,在下游形成一分水嶺以阻止污染羽流向下游擴散,同時在上游布置一排抽水井,抽出清潔水並送到下游注入。同樣,水動力控製法一般也用作一種臨時性的控制方法,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用於防止污染物的擴散蔓延。
1.3抽出處理法
抽出處理法是當前應用很普遍的一種方法,可根據污染物類型和處理費用來選用,大致可分為三類:
①物理法。包括:吸附法、重力分離法、過濾法、反滲透法、氣吹法和焚燒法等。
②化學法。包括:混凝沉澱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和中和法等。
③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消化法和土壤處置法等。受污染地下水抽出後的處理方法與地表水的處理相同,需要指出的是,在受污染地下水的抽出處理中,井群系統的建立是關鍵,井群系統要能控制整個受污染水體的流動。處理後地下水的去向有兩個,一是直接使用,另一個則是用於回灌。用於回灌多一些的原因是回灌一方面可稀釋受污染水體,沖洗含水層;另一方面還可加速地下水的循環流動,從而縮短地下水的修復時間。
1.4原位處理法
原位處理法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研究的熱點,不但處理費用相對節省,而且還可減少地表處理設施,最大程度地減少污染物的暴露,減少對環境的擾動,是一種很有前景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原位處理技術又包括物理化學處理法及生物處理法。
1.4.1物理化學處理法
①加葯法。通過井群系統向受污染水體灌注化學葯劑,如灌注中和劑以中和酸性或鹼性滲濾液,添加氧化劑降解有機物或使無機化合物形成沉澱等。
②滲透性處理床。滲透性處理床主要適用於較薄、較淺含水層,一般用於填埋滲濾液的無害化處理。具體做法是在污染羽流的下游挖一條溝,該溝挖至含水層底部基岩層或不透水粘土層,然後在溝內填充能與污染物反應的透水性介質,受污染地下水流入溝內後與該介質發生反應,生成無害化產物或沉澱物而被去除。常用的填充介質有:a.灰岩,用以中和酸性地下水或去除重金屬;b.活性炭,用以去除非極性污染物和CCl4、苯等;c.沸石和合成離子交換樹脂,用以去除溶解態重金屬等。

③土壤改性法。利用土壤中的粘土層,通過注射井在原位注入表面活性劑及有機改性物質,使土壤中的粘土轉變為有機粘土。經改性後形成的有機粘土能有效地吸附地下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1.4.2生物處理法
原位生物修復的原理實際上是自然生物降解過程的人工強化。它是通過採取人為措施,包括添加氧和營養物等,刺激原位微生物的生長,從而強化污染物的自然生物降解過程。通常原位生物修復的過程為:先通過試驗研究,確定原位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然後確定能最大程度促進微生物生長的氧需要量和營養配比,最後再將研究結果應用於實際。現在所使用的各種原位生物修復技術都是圍繞各種強化措施來進行的,例如強化供氧技術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生物氣沖技術。該技術與原位物化法中的氣沖技術相似,都是將空氣注入受污染區域底部,所不同的是生物氣沖的供氣量要小一些,只要能達到刺激微生物生長的供氣量即可。
②溶氣水供氧技術。這是由維吉尼亞多種工藝研究所(VirginiaPolytechnicInstitute)的研究人員開發的技術,它能製成一種由2/3氣和1/3水組成的溶氣水,氣泡直徑可小到55μm。把這種氣水混合物注入受污染區域,可大大提高氧的傳遞效率。
③過氧化氫供氧技術。該技術是把過氧化氫作為氧源注入到受污染地下水中,過氧化氫分解以後產生氧以供給微生物生長。過氧化氫常常要與催化劑一起注入,催化劑用以控制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使之與微生物的耗氧速度相一致。
望採納。

⑶ 如何生個女兒備孕期間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肯定有需要注意的呀,包括飲食方面,多吃一些富含微量元素的產品會更好一些,我之前選的是送福女兒,這款產品當中的鈣,鎂元素是比較多的,可以使卵子更容易的接受帶有X染色體的精子,也就能夠提高生女孩的概率。

⑷ 有哪些物理性污染,各有什麼特點,如何進行防治

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環境污染,如:放射性輻射、電磁輻射、雜訊、光污染等。
物理性污染特點:
懸浮物質污染
懸浮物質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和泡沫塑料等。它們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礦、採石、建築、食品加工、造紙等產生的廢物泄入水中或農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懸浮物質影響水體外觀,妨礙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的溶入,對水生生物不利。
熱污染
來自各種工業過程的冷卻水,若不採取措施,直接排入水體,可能引起水溫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質的毒性增加等現象,從而危及魚類和水生生物的生長。
雜訊污染
雜訊破壞了自然界原有的寧靜,損傷人們的聽力,損害人們的健康,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強雜訊還能造成建築物的損害,甚至導致生物死亡。雜訊已成為僅次於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
交通雜訊
主要指各種機動車輛、飛機、火車、輪船等在行駛過程中的振動和喇叭聲產生的雜訊。它的特點是流動性和不穩定性。對交通幹道兩側以及港口、機場附近的居民影響最大。
工業雜訊
指工廠的機器在運轉時產生的雜訊和建築工地施工時的雜訊。它的特點是具有穩定的雜訊源。在工廠和工地工作的人是直接的受害者,在其附近的居民也深受其害。
社會生活雜訊
主要產生在商業區。另外,娛樂、體育場所,遊行、集會、宣傳等社會活動也會產生雜訊。其他如家用電器的運轉聲,寵物的叫聲,上樓下樓的腳步聲,喧嘩聲,打鬧聲等等,都屬於社會生活雜訊。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主要指人工輻射源造成的污染,如核武器試驗時產生的放射性物質,生產和使用放射性物質的企業排出的核廢料。另外,由於原子能工業的發展,放射性礦藏的開采,核試驗和核電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醫學、工業、研究等領域的應用,使放射性廢水、廢物顯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對大氣的污染:放射性物質進入大氣後,對人產生的輻射傷害通常有三種方式:①浸沒照射:人體浸沒在有放射性污染的空氣中,全身的皮膚會受到外照射。②吸入照射:吸入有放射性的氣體,會使全身或甲狀腺、肺等器官受到內照射。③沉降照射:指沉積在地面的放射性物質對人產生的照射。如放射性物質放出的γ射線的外照射或通過食物鏈而轉移到人體內產生的內照射。沉降照射的劑量一般比浸沒照射和吸入照射的劑量小,但有害作用持續時間長。
對水體的污染:核試驗的沉降物會造成全球地表水的放射性物質含量提高。核企業排放的放射性廢水,以及沖刷放射性污染物的用水,容易造成附近水域的放射性污染。地下水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主要途徑有:放射性廢水直接注入地下含水層、放射性廢水排往地面滲透池、放射性廢物埋入地下等。地下水中的放射性物質也可以遷移和擴散到地表水中,造成地表水的污染。放射性物質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影響飲水水質,並且污染水生生物和土壤,又通過食物鏈對人產生內照射。
對土壤的污染:放射性物質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污染土壤。如放射性廢水排放到地面上,放射性固體廢物埋藏到地下,核企業發生的放射性排放事故等,都會造成局部地區土壤的嚴重污染。
光污染
可見光污染:可見光污染比較常見的是眩光,例如,汽車夜間行駛時照明用的車頭燈,工廠車間里不合理的照明布置,會使人的視覺瞬間下降。核爆炸時產生的強閃光,可使幾公里范圍內的人的眼睛受到傷害。電焊時產生的強光,如果沒有適當的防護措施,也會傷害人的眼睛。長期在強光條件下工作的人(如冶煉、熔燒、吹玻璃等),也會由於強光而使眼睛受到傷害。
污染的防治:
雜訊污染防護
雜訊控制: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通過立法頒布了雜訊控制標准,對飛機和機場的雜訊、城市交通雜訊、建築施工雜訊、工廠機器雜訊和社會生活雜訊都制定了嚴格的雜訊控制標准。例如,工廠、工地的雜訊應不超過85分貝~90分貝。居民居住區,白天不能超過50分貝,夜間不能超過40分貝。
雜訊是一種聲波,雜訊污染是由雜訊源產生,再通過傳播介質對人產生影響的。雜訊控制包括降低雜訊源的雜訊,控制雜訊的傳播途徑和個人防護幾個方面:
(1)聲源控制運轉的機器設備和各種交通運輸工具是主要的雜訊源,控制它們的雜訊有兩條途徑:
一是改進結構,提高各個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裝配質量,採用合理的操作方法等,降低聲源的雜訊發射功率。
二是利用聲波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採用吸聲、隔聲、減振、隔振等技術,以及安裝消聲器等,控制雜訊的輻射。因此大力發展科學技術,開發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推廣使用低雜訊設備,是控制雜訊污染的長遠戰略。
(2)控制雜訊的傳播途徑主要措施有:
①在城市建設中合理布局,按照不同的功能區規劃,使居住區與雜訊源盡量遠離。
②在車流量大並且人口密集的交通幹道兩側,建立隔聲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聲材料和隔聲結構來阻擋雜訊的傳播。
③應用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將傳播中的雜訊聲能轉變為物體的內能等。
(3)個人防護減少在雜訊環境中的暴露時間,在工廠或工地工作的人可以佩帶護耳器(耳塞、耳罩等),以減小雜訊的影響。
放射性污染防護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放射性污染的防治,主要是控制放射性物質的來源。放射性物質的來源主要是核試驗與核工業(如核電站以及放射性礦物的開采、提煉、儲存、運輸)。
防止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①核電站(包括其他核企業)一般應選址在周圍人口密度較低,氣象和水文條件有利於廢水和廢氣擴散稀釋,以及地震強度較低的地區,以保證在正常運行和出現事故時,居民所受的輻射劑量最低。
②工藝流程的選擇和設備選型要考慮廢物產生量和運行安全。
③廢氣和廢水需作凈化處理,並嚴格控制放射性元素的排放濃度和排放量。含有α射線的廢物和放射強度大的廢物要進行最終處置和永久貯存。
④在核企業周圍和可能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地區建立監測機構。
光污染防護
光污染的防護:光污染的防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加強城市規劃和管理,加強對玻璃幕牆和其他反光系數大的裝飾材料的管理,減少其對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改善工廠的照明條件,減少光污染來源。
②對有紅外線和紫外線污染的場所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③個人防護。主要是戴防護眼鏡和防護面罩。
電磁波污染防護
一、保持距離。與電視機的距離應為視屏尺寸乘以6,與微波爐的距離應為2.5~3米,離高壓輸電線0.5萬伏/米以外一般視為安全區。
二、減少接觸。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每工作一小時應休息一刻鍾,而且每周工作最多不超過32小時。
三、改善環境。注意空氣流通,溫度、濕度應適中,家用電器最好不要擺放在卧室里。
四、個體防護。孕婦、兒童、體弱多病者、對電磁波輻射過敏者、長期處於電磁波污染超標環境者,應選擇使用適合自己的防護用品。
五、少用手機。要盡量減少使用手機、對講機和無繩電話,必須使用時應長話短說;不要經常把手機掛在身上。
六、少用電熱毯。電熱毯的電磁波污染較嚴重,長時間通電使用對人體有害,天氣寒冷必須使用時,建議通電烘暖被窩後立即切斷電源,以減少電磁波污染。
七、採用屏蔽物減少電磁波污染。對產生電磁污染的設施,可採用屏蔽、反射或吸收電磁波的屏蔽物,如銅、鋁、鋼板、高分子膜等。
選自:http://ke..com/view/268192.htm

⑸ 我需要關於物理性污染控制的的資料,在那查找物理性污染包括雜訊污染、振動污染、電磁污染等。

你要是想泛泛的找,就網路谷歌,搜物理性污染控制或者環境物理學。
要是想找論文(推薦,因為論文有的寫得還是比較細的),就去中國知網,搜環境物理、物理污染。
具體的書推薦2本:1.馬大猷.《環境物理學》,中國大網路出版社,1984.
2.陳亢利等.《物理性污染及防治》,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⑹ 環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環境雜訊污染控制

環境物理性污染包括雜訊、振動、放射性、電磁輻射、熱污染、光污染。
環境雜訊污染控制是環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中的一種。

⑺ 怎樣寫軟文才能寫出一篇優秀的軟文呢

目前高等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必修實驗課程,包括環境工程基礎實驗和污染控制實驗兩類。其中環境工程基礎實驗主要包括環境化

學專業實驗、環境監測與儀器分析實驗、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實驗等;污染控制實驗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實驗、大氣污染控制實驗和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實驗及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機地融入到專業實驗課程中,能夠更加全面地樹立

環保人才專業實驗技能扎實、工程意識強、思想進步的積極形象,保證環境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一、環境工程專業實驗課程存在的問題

在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學生除了要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大型儀器、廢水廢氣固廢等處理設備的基本原理及實驗數據記

錄、處理以外,還要加強對學生作為環保工作者的責任感、榮譽感、家國情懷科學精神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從而提高環境工程專

業實驗教學質量,為學生將來從事環境工程相關工作奠定較好的基礎。根據以上環境工程專業培養目標,針對目前的環境工程專

業實驗課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下。

(一)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分離。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個行業對人才的思想品德及職業道德要求提高,但高

等院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學不相容現狀,學生不能夠將所學的思想政治內容有機滲透到專業理論和實踐課程學習中,滿

足不了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從前幾年的環境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來看,學生存在重專業輕文化的現象,實驗課過程中,出現

大聲喧嘩、不注意衛生等缺乏素質的現象,以及對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興趣薄弱,導致出現職業道德感、社會責任感薄弱及崗位

適應性差,缺乏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艱苦奮斗的科研精神等現象。

閱讀全文

與物理性污染控制實驗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