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中國教育改革後物理怎麼辦

中國教育改革後物理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6-20 04:43:51

1. 我國提倡素質教育以來,為何我國在物理學方面的成就沒有什麼突破性進展

關鍵問題是在其"應試",學生所學習的內容以考綱為准,一旦超出這個范圍,父母與老師便將其歸入"無意義",長此以往,學生怎麼可能會對物理產生興趣,而沒了興趣,靠的題海來限制學生的思想,又怎麼可能培養出諾貝爾獎.
另一方面則是所謂的"解題技巧",各種科學的發展都是從基礎建起,而一些所謂的技巧卻跳過了這個基礎,跳過了基礎有怎可能對物理理解透徹,經常有些大學的教授在做一道高考題時,他們從基礎做起一步步來,花了數個小時最後才得出了答案,而翻翻高考卷卻發現正確率極高,原因是在復習時背過這個結論,是大學教授水平差,還是學生素質高,而而這些素質極高的學生正是以後的博士,碩士,博士後.當然這只是普遍現象,還是有熱愛物理的,但是確實不多,難以引起周圍人的共鳴

2. 降低物理基礎教育的難度,對國內發展會產生什麼影響

降低物理基礎教育的難度,對國內發展會產生什麼影響?

可能讓人們並不是那麼的重視物理了,而且很多人們都不會一些物理的常識,物理專業可能沒有太多人選擇了,我國的一些科技發展受到了阻止,沒有一些新鮮的血液加入這個行業了,可能會讓一些發展受到停滯。

高中最大的問題是不涉及很多向量,基本不涉及梯度,很多定義都被忽悠了,尤其是電磁學總給人一種牽強的感覺。印象中高中同學問我怎麼做題,我只能告訴他該設哪個公式,公式怎麼數學排列,前後小球怎麼碰,電磁學的幾何關系怎麼處理。但是其中有多少是物理部分呢?知識太少,所謂的解題技巧太多,原本很有趣的科目,變成了一個徹底的閱卷工具。如果我們刪減一些知識,恐怕物理考試就會變成小學數學的荒謬考試,即「答案要包含完整的問題」,「析取運算要一步一步清晰」。

3. 高考改革後,物理學科到底有多重要

高考改革後,考生要自選三個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高考分數,考生自選的科目將直接影響到考生報考院校及專業的選擇范圍。經過統計,物理和歷史兩個科目是各院校要求最多的文理科專業的兩個科目,選擇這兩個科目專業的選擇性最多。因此,物理科目對於欲報考理工科專業的考生來講非常重要,考生選擇自選科目時,如果想報考理工科專業,三個科目最好包括一個物理科目。

4. 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目究竟怎麼辦

絕大部分院校選考要求物理科目的都是理工科專業。

由於不同院校對於各專業高考選科要求是不一樣的,因此考生要查詢考試院公布的不同院校的選科要求。

5. 關於中國物理教育問題

中國近代的物理教育,雖是從19世紀末才開始的,至今不過100多年的歷史,但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包括豐富的物理知識及運用物理知識的技術、技能,這是中國物理教育史的特點。同時,100多年來,我國物理教育在曲折的道路上也得到不斷發展。學習和研究中國物理教育史,可以了解我國古代的物理知識及其有關的教學理論,也可以學習我國物理教育家嚴謹的治學、治教的態度和為發展與繁榮我國物理教育事業而自強不息、奮斗不已的獻身精神。 中國物理教育史作為中國教育史的一個分支,有與中國教育發展史一致的共性,又有它特有的個性,內容相當豐富復雜。因此,研究中國物理教育史,一定要在充分佔有史料的基礎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對中國物理教育發展中的沿革、事件、人物進行科學的整理、分析和總結。它既要展現物理教育發展的歷史過程,又要努力探索有關物理教育發展的理論和規律。例如:物理教育是怎樣在生產的推動下,在社會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影響下發展,又是怎樣反作用於生產並影響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歷史時期的物理教育是怎樣繁榮昌盛,又是怎樣停滯衰落的;物理教育的指導思想、教學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育測量與評估是怎樣提出、演化、繼承和革新的;物理教育中的不同教育觀點、不同教學理論、不同教學方法是怎樣比較、論爭以相互促進和鑒別取棄的;物理教育家的思想、品格和教育觀點與研究方法是怎樣影響著他們的物理教育的成敗得失的等等。本書中,只就中國物理教育史中的某些問題,作了一定深度的探討。中國物理教育史是物理教育改革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展過程中,剛剛興起的一門教育科學。隨著這一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和成熟,一定會在物理教育改革中發揮越來越積極的作用。物理原來稱為格致,"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窮盡萬物之理後,心中所具之理方能顯示出來。他的「格物」,包括讀書思辨、道德修養。陸王學派認為「格物致知」純然是內心的事。明清之際王夫之提出和程朱陸王不同的見解,認為「格物」應以考察外物為主,「致知」應以心官思辨為主,二者相輔相成,清顏元則強調欲求真知,必須實做其事,肯定行先於知。到了近代中國開始洋務運動之後,西方科學大規模傳入中國,在西式學堂開設的課程中出現了格致。格致相當於科學課,專門教授近代自然科學,主要是物理學和化學。因為自然科學通過實驗手段取得對客觀事物的理性認識,這個方法和中國古代哲學的格致很類似,所以清末把科學課取名格致。一些中西兼備的學校也認為格致這個名字能體現中國文化與西方自然科學的結合,所以採用格致作為校名。我國的現代物理學教育在小學中物理學是以《自然》或《科學》的形式出現在小學生的課本中的,裡面的知識只涉及一些最基礎的物理學常識。在初中物理是在初二年級開設的,裡面就有了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及其簡單計算,還有一些基本的物理現象及其理解,算是物理學的一些基礎知識。在高中物理就比較系統了,分為力、熱、電、光、原五個部分,比較系統地介紹了物理學的各部分的知識,更加重視定性定量地理解一些物理現象和物理情景。 在大學和研究生階段,在真正分門另類地對物理進行細化的研究和學習,上面所說的五部分,每一部分都能算是一個研究方向,而每一部分還可以再細分。
國內物理學院校
[北京]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石油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 [天津]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 [河北] 河北工業大學、河北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燕山大學 [山西]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大學、中北大學 [內蒙古] 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 [遼寧] 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沈陽工業大學 [吉林] 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大學 [上海]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 [江蘇]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 [浙江] 浙江大學、寧波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杭州電子工業學院 [安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 [福建] 廈門大學、福州大學、華僑大學 [江西]南昌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江西師范大學 [山東] 山東大學、聊城大學、曲阜師范大學、青島大學、煙台大學、山東師范大學 [河南]河南大學、鄭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師范大學 [湖北]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三峽大學、長江大學 黃岡師范學院 [湖南] 湖南大學、中南大學 [廣東] 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汕頭大學、深圳大學 [重慶] 重慶大學、西南大學 [四川]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南民族學院、 四川理工學院 [貴州] 貴州民族學院遵義師范學院 [雲南] 雲南大學、雲南師范大學 、雲南理工大學 [陝西] 陝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 [甘肅] 蘭州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新疆]新疆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廣西]廣西大學

6. 高考改革後物理到底有多重要

2020年起,北京高考實行「3+3」模式。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選考科目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中任選3門。

由於北京沒有先例,我們可以先參考剛經歷第一屆「新高考」的浙江高考數據:2017年,計劃在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除掉沒提要求的500多所高校(主要是一些省外高校,如一些獨立學院、民辦院校、高職院校等),其他各校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類)中,選擇最多的是物理,涉及設限專業(類)的81%,其次是化學涉及64%。此外,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分別涉及32%、19%、15%、13%。

如:北大32個專業(類)里,20個專業有選考科目要求,其中近半要求選考物理。清華8個專業(類),物理基礎類專業要求選考物理,化學基礎類專業要求選考化學,金融學和設計類專業等不設選考科目。復旦共21個專業(類),其中11個專業要求選考物理,令人不解的是,哲學、法學也要考物理。浙大24個專業(類)里,選考物理的專業(類)高達七成,包括工科試驗班、葯學類、應用生物科學、海洋科學等。

7. 當今中國為什麼不應該降低物理基礎教育的難度

目前我們國家開設的學科也是比較多的,語數英是基本的學科,除此之外也分文理科,政史地作為文科,理化生作為理科,但是教育在很多方面的進行改革,已經不會進行分科了,而自由地選擇學習的科目地時候我們可以發現物理成績被很多學生認為是非常有難度的。不管是在學校裡面孩子的物理成績比較低,還是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學習物理的人比較少,都可以看出大家認為物理有一定的難度,而我們國家卻沒有因此而降低物理的難度也是有比較多的原因的。

那我們國家的教育最後歸根結底就是一種應試教育,所以最後的考試成績中本來是具有競爭性和選拔性的,不降低物理的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人一就會學得比較好。

8. 教育學界如何應對高考改革學生棄考物理的現象

應該不會不選物理,因為大學對物理的接受是最高的。一些大學或專業對於學生高中選擇的科目有要求,而對物理的需求是最大的。
例如北大與復旦
北京大學:32個專業(類)里,20個專業有選考科目要求,其中近半要求選考物理,比如天文學類、心理學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都要求選考物理。
復旦大學:共21個專業(類),其中11個專業要求選考物理。

9. 新高考改革,棄物理你怎麼看

理論上,物理應當成為眾多考生的首選,實際情況卻截然相反。新高考改革的地區,選擇物理科目的比例僅有30%左右,甚至這股「棄物理」之風還蔓延到首都。
物理不再作為必考科目,而是學生可選可舍的,這樣安排的優勢顯而易見,既有利於學生適當減輕課業負擔,也利於學生選擇感興趣的科目。與其他科目相比,大多數同學認為物理抽象較難,放棄物理是一個不失為明智和現實的做法。
從新高考選考的結果上看,考生和家長的認知里,根本不以自身擅長為選考依據,而是以如何多得分為參考標准。即使某個考生的實際物理成績名列前茅,他也會由於化學分數更高而放棄選考物理。

10. 高考改革後,物理被打入冷宮備受冷落,原因為何

高考改革後,物理,化學,生物所佔的分數比例大大下降。在分數這個大棒的指揮下,各學校幾乎把物理、化學、生物這三門課作為副科,打入冷宮,不被人重視。開始人們很驚訝,忐忑,慢慢地也就不以為然了。

一個國家要發展,科技一定要領先,而物理、化學、生物這三門課程,為科技發展提供最堅實的理論基礎。假如沒有這三門課程,學生就沒有最基礎的科技理論,何談科技發展?

凡事都應該靈活運用,不要認為英語重要就全民去學習,也不要認為數理化不重要就去輕視。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分析,我是這樣想的,網友們,你們是這樣認為的嗎?

閱讀全文

與中國教育改革後物理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