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物理主要學些什麼
聲學 光學 電學 和少量的力學,都只一些基本的知識 還要學點升華 凝華
Ⅱ 初中物理學什麼
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有一物體吸收熱量,該物體溫度不一定改變,比如說冰水混合物,吸了熱,冰融化了,但溫度不變,還是0度。影響因素,你是問什麼問題?說清楚一點吧!哈哈哈!會的一定為你解答!
Ⅲ 初二物理學什麼知識點
初二物理知識點
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
(1)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註:蒸發的快慢與(A)液體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夏天灑在房間的水比冬天乾的快;在太陽下曬衣服快乾);(B)跟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涼衣服時要把衣服打開涼,為了地下有積水快乾,要把積水掃開);(C)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涼衣服要涼在通風處,夏天開風扇降溫);
(2)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註:(A)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B)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C)液體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高壓鍋煮飯)(D)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還要繼續吸熱;
(3) 沸騰和蒸發的區別和聯系:
(A)它們都是汽化現象,都吸收熱量;(B)沸騰只在沸點時才進行;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C)沸騰在液體內、外同時發生;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D)沸騰比蒸發劇烈;
(4)蒸發可致冷:夏天在房間灑水降溫;人出汗降溫;發燒時在皮膚上塗酒精降溫;
(5)不同物體蒸發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發的快;
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於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可解釋許多光學現象: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並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並不存在)
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考裡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鍾考鍾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並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
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4、聲音的振動可記錄下來,並且可重新還原(唱片的製作、播放);
Ⅳ 初中物理知識為哪些內容
初中物理知識的內容。
初中階段主要學習力學、電學、光學、熱學、原子物理五大部分內容。其中力學部分包括力和運動兩部分。電學包括電路、磁現象、電磁感應現象。光學有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鏡及應用。
Ⅳ 初中物理主要講些什麼
初二很簡單物態變化光學都很簡單,凸透鏡和凹透鏡稍微難一點
初三以電路機械為主,比較復雜
Ⅵ 物理到底學什麼
初中物理是義務教育的基礎學科,一般從初二開始開設這門課程,教學時間為兩年。一般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旨在培養學生的理科思維,對身邊的物理常識有定性的認識,同時也應用於生活,我們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用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運用物理知識去分析各種問題出現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來解決相關問題。
物理學(Physics)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物理現象、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物質運動規律。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它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物理學研究的領域可分為四大方面:
1.凝聚態物理——研究物質宏觀性質,這些物相內包含極大數目的組元,且組員間相互作用極強。最熟悉的凝聚態相是固體和液體,它們由原子間的鍵和電磁力所形成。
2.原子,分子和光學物理——研究原子尺寸或幾個原子結構范圍內,物質-物質和光-物質的相互作用。這三個領域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它們使用類似的方法和有關的能量標度。它們都包括經典和量子的處理方法;從微觀的角度處理問題。
3.高能/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研究物質和能量的基本組元及它們間的相互作用;也可稱為高能物理。
4.天體物理——天體物理和天文學是物理的理論和方法用到研究星體的結構和演變,太陽系的起源,以及宇宙的相關問題。因為天體物理的范圍寬。它用了物理的許多原理。包括力學,電磁學,統計力學,熱力學和量子力學。
Ⅶ 初中物理的主要內容是哪些
初中物理主要學習聲、光、力、熱、電、電磁等6大方面的內容,其中,力學和電學是重點,也是難點。。。
Ⅷ 初中物理學什麼內容
擺,
勻速直線運動
,
光(光線,反射,斜射,
凸透鏡成像
),
聲(回聲,
響度
,音調,音色,雜訊),
力(重力支持力等,
二力平衡
,摩擦力,慣性,杠桿,滑輪,壓力,壓強,功率),
熱(比熱),
電(畫電路圖,串聯,並聯,電流,電壓,
電功率
)
大概就是這些吧,有點忘了。望採納
Ⅸ 初中物理學了哪些原理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測量 ⒈長度L:主單位:米;測量工具:刻度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單位是長度單位. ⒉時間t:主單位:秒;測量工具:鍾表;實驗室中用停表.1時=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質量m: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主單位:千克; 測量工具:秤;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二、機械運動 ⒈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發生變化的運動. 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運動必須選取另一個物體作標准,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⒉勻速直線運動: ①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a 比較在相等時間里通過的路程.b 比較通過相等路程所需的時間.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時. 三、力 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測量力的儀器:測力器;實驗室使用彈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⒊重力G:由於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和質量關系:G=mg m=G/g g=9.8牛/千克.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規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 ⒌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 7.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公式: m=ρV 國際單位:千克/米3 ,常用單位:克/厘米3, 關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讀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3千克. ⒉密度測定:用托盤天平測質量,量筒測固體或液體的體積. 面積單位換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壓強 ⒈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單位:牛(N). 壓力產生的效果用壓強大小表示,跟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壓強單位:牛/米2;專門名稱: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積,兩物體接觸的公共部分;單位:米2.】 改變壓強大小方法:①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②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⒉液體內部壓強:【測量液體內部壓強:使用液體壓強計(U型管壓強計).】 產生原因:由於液體有重力,對容器底產生壓強;由於液體流動性,對器壁產生壓強. 規律:①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上壓強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壓強也越大③不同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大的,壓強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體某點的豎直高度.] 公式:P=ρgh h:單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氣壓強:大氣受到重力作用產生壓強,證明大氣壓存在且很大的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測定大氣壓強數值的是托里拆利(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管傾斜後,水銀柱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1個標准大氣壓=76厘米水銀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盒式氣壓計). 大氣壓強隨高度變化規律:海拔越高,氣壓越小,即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沸點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產生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原因: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3.浮力計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壓力差 4.當物體漂浮時:F浮=G物 且 ρ物G物 且 ρ物ρ液 七、簡單機械 ⒈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通過調節杠桿兩端螺母使杠桿處於水位置的目的:便於直接測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長度. 定滑輪:相當於等臂杠桿,不能省力,但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動滑輪:相當於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⒉功: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方向上通過距離.W=FS 功的單位:焦耳 3.功率:物體在單位時間里所做的功.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體做功快. W=Pt P的單位:瓦特; W的單位:焦耳; t的單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側三等大.【入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線和法線間夾角是反射角.】 平面鏡成像特點:虛像,等大,等距離,與鏡面對稱.物體在水中倒影是虛像屬光的反射現象. ⒊光的折射現象和規律: 看到水中筷子、魚的虛像是光的折射現象.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光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光線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側三隨大四空大. ⒋凸透鏡成像規律:[U=f時不成像 U=2f時 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質 光路圖 應用 u>2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