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有關的科幻小說
01
凡爾納經典三部曲
儒勒 凡爾納被尊為科幻小說之父,他的代表作是科幻三部曲,包括《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是豐富的幻想和科學知識的結合,雖然他筆下的幻想極為奇特,極為大膽,但其中有著堅實的科學基礎,所以他的科幻小說,既是一部蘊寓著科學精神的幻想曲,也是富有幻想色彩的科學預言。該三部曲的人物,或是地理發現者、或是探險家、或是科學發明家,他們具有超人的智慧、堅強的毅力和執著不懈的精神;在他們身上具有反壓迫、反強權、反傳統的戰斗精神,他們熱愛自由、熱愛平等,維護人的尊嚴。他們遠大的理想、堅強的性格、優秀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已贏得了億萬讀者的喜愛和尊敬,並一直成為人們嚮往的偶像和學習的榜樣。
02
赫·喬·威爾斯《時間機器》
威爾斯是20世紀初英國的著名科幻作家,與凡爾納並並稱為「科幻小說之父」。《時間機器》是英國科幻小說大師威爾斯最早獲得成功的一部科幻小說,也是他最負盛名的科幻作品之一,在此書中第一次提出了「時間旅行」的概念。
一位科學家乘自己研製的時間機器旅行到公元802701年的未來世界中,此時的世界已變成了一個大花園,到處是宮殿式的建築。時間機器為我們描繪的未來極其荒誕但又讓人深思,情節引人入勝,充滿驚險刺激和懸疑。人類之所以不斷進步就是在於對於未來的思考、探索,推薦高年級孩子閱讀。
03
艾薩克·阿西莫夫《永恆的終結》
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與凡爾納、威爾斯並成為科幻歷史上的三巨頭,獲得代表著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這部《永恆的終結》釐清了關於時間旅行的終極奧秘和恢宏構想。24世紀,人類發明了時間力場。27世紀,人類在掌握時間旅行技術後,成立了一個叫做永恆時空(Eternity)的組織,在每個時代的背後,默默地守護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這本書彷彿站在世界頂端俯瞰整個人類歷史,把讀者從現實中抽離,體會到時空的廣大和生命的渺小。
04
阿瑟·C·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是英國作家阿瑟·C·克拉克《太空漫遊》四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其中最著名的,因為美國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把它搬上了大銀幕,成就了一部經典電影,並且把科幻電影從「誰也看不起」提升到「誰也看不懂」。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宇航員們,都看過《2001太空漫遊》這部電影。從2001到2010、2061一直到最後的3001,四部曲的故事,都與外星文明300萬年前留在太陽系的神秘石板有關。他們告訴克拉克,在太空漫遊時,他們很想發無線電回來,說發現了一塊巨大的黑色石板。
05
羅伯特·海因萊因《出賣月亮的人 》
羅伯特·海因萊因,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科幻作家。《出賣月亮的人》是世界科幻大師羅伯特·海因萊因曾獲雨果獎、星雲獎桂冠的科幻力作。
在能源技術和太空科技日新月異的未來社會,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見解不同,性格迥異,但全都充滿了改造世界的壯志雄心:有的人夢想在月球上建立自己的王國;有的人沖破壟斷封鎖,將獲取免費能源的技術無償奉獻給大眾;有的人運用科技手段對人生做出了不可思議的精準預言...書中人物那種決不放棄的氣場非常感染人,近乎不擇手段地追求自己的理想,這就是人類應該有的進去精神。
06
霍金 《喬治的宇宙大爆炸》
這本書是由霍金主創的兒童科幻小說,有點像《時間簡史》及《哈利波特》的混合版。書中,男孩喬治結交了一名科學家及其女兒,「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極為有趣的冒險旅程,獲得了有關時間和宇宙的知識」。霍金通過主人公的種種宇宙歷險,以深入淺出的方法解釋了深奧的科學理論,比如有關太陽系、小行星、黑洞等天體的運作奧妙。難得的科普與普世讀物,可以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
07
道格拉斯·亞當斯《銀河系搭車客指南》
道格拉斯·亞當斯被西方科幻愛好者奉為「科幻聖經」之一。他是第一個成功結合喜劇和科幻的作家。不過,他並不把自己定位為科幻作家,而是喜劇作家,只是把科幻當成喜劇的一種表現方式。同時他也是一位廣播劇作家和音樂家。
地球被毀滅了,因為要在它所在的地方修建一條超空間快速通道。主人公阿瑟·鄧特活下來了,因為他有一位名叫福特·長官的朋友。這位朋友表面上是個找不著工作的演員,其實是個外星人,是名著《銀河系漫遊指南》派赴地球的研究員。兩人開始了一場穿越銀河的冒險,能夠幫助他們的只有《銀河系漫遊指南》一書中所包括的無限智慧。
旅途中,他們遇上了一批非常有趣的同伴,這些人物結成一個小團隊,他們將揭開一個駭人聽聞的大秘密……
08
雷·布拉德伯里《火星編年史》
布拉德伯里非凡的寫作才能改變了人們的思考方式。他對幻想世界的細致刻畫發人深省,折射出人類的劣根性和種種社會問題。布拉德伯里的作品不僅在科幻界大受歡迎,更以其浪漫意境贏得了主流文學界的廣泛贊譽,人們稱他為「科幻界的愛倫·坡」。
世紀之交,地球上矛盾重重、危機四伏,火星成為人類最後的希望。雖然前三批火星探險者都死於掌握神奇力量的火星人之手,但不屈不撓的人類終究還是得以在火星上安身立命。火星人銷聲匿跡,火星儼然成了另一個地球。而地球老家上的矛盾日益加劇,毀滅性核戰一觸即發。定居火星的人類心懷故土,紛紛返回地球參戰。地球和火星雙雙走向衰亡……在火星這巨大的「火紅色」背景之上,十三個浪漫婉轉的故事會聚成一部獨特而神奇的火星編年史。布拉德伯里以詩人般清秀雋永的筆觸,渲染出一幅盛極而衰的火星文明圖景,讀來讓人不勝唏噓。
09
奧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游戲》
作者卡德是當今美國科幻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之一。從1977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開始,在二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僅雨果獎和星雲獎他就獲得了24次提名,並有5次最終捧得了獎杯。除此之外他還獲得過坎貝爾獎和世界幻想文學獎。在美國科幻史上,從來沒有人在兩年內連續兩次將「雨果」和「星雲」兩大科幻獎盡收囊中,直到卡德。他的《安德的游戲》囊括雨果獎、星雲獎,其續集《安德的代言》再次包攬了這兩個世界科幻文學的最高獎項。2008年卡德因為《安德的游戲》和《安德的影子》獲得了瑪格麗特·愛德華茲青少年文學終身貢獻獎。
《安德的游戲》以科幻設想為背景,站在青少年心靈成長的視角高度,講述了主人公的成長故事。小說的畫面感非常強,故事情節的意外安排讓你一步步深入到安德的內心,去反思人生的意義。可以說這套書無論從科幻性、思想性還是可讀性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10
莉奇亞·特洛伊斯《浮島傳奇》
莉奇亞·特洛伊斯:1980年生於羅馬,天體物理學專業畢業,科幻小說作家。出版了「浮島」系列小說,並以義大利80萬冊的銷量一舉奪得「奧斯卡暢銷書」大獎。截止2012年,版權已售出德國、法國、俄羅斯、巴西、希臘、挪威、波蘭、土耳其、中國、韓國、比利時、荷蘭等國家,被稱為「最傑出的科幻小說女作家」。
神秘+驚險+離奇!作者以精巧的構思,生動精彩的描寫,把我們帶到浮島大陸,和主人公尼哈爾一起展開生死之旅,隨著主人公的成長,一起經歷快樂,痛苦和淚水。景色壯觀、情節驚險、引人入勝。結構十分完整,曲折離奇,在宏偉壯大的背景下,把所以的故事內容交雜在一起,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給心靈帶來巨大的洗滌,稱得上是一部無與倫比的科幻大作,值得你細細品閱!
2. 求一些值得看的科普著作,有關物理,數學,生物學。
《數學之旅》網路網盤下載鏈接:
https://pan..com/s/1DmPQsCvi56rLm07CqFVMBQ
《數學之旅》主要講述了數學發展史上的100個重大發現,通過這些重大發現展現出數學的發展和進步歷程。從史前到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啟蒙時期,一直到現代,描述了各個時期數學的重大事件、奇聞軼事以及著名的數學家。全面的展示數學的魅力,圖文並茂,生動而形象,同時啟發思考,是一本適用性較強的科普圖書。
3. 物理有關的書有那些
理論物理方面建議《相對論》《量子力學》如果只是有關物理的話可以看看《上帝擲骰子嗎》《時間之箭》《物理學的進化》小說的話可以看看《三體》之類的
4. 能推薦一本科普讀物嗎,就是有關物理科學各個方面的
《鬼臉物理課》小說化的語言講述物理發展史,讓你愛上物理。下面是內容簡介。
鬼臉物理課1·經典物理學
宇宙有138億歲,人類起源至今有200萬年,智人出現有20多萬年。人類文明史有6000年,而理性思考自然不過2000年左右,現代科學體系創立僅400餘年,近代物理學的創立只有300多年。而現在,我們認識世界所依賴的兩大支柱只建立了100年……
算起來,在宇宙史中,人類史只有短短一瞬。我們該如何認識這個浩瀚而神奇的世界呢?
本書從懵懂、懷疑到理性萌芽講起,沿著物理學的發展脈絡,圖文並茂地講述了伽利略、開普勒、牛頓、洛倫茲等物理牛人的基本理論與重要貢獻,廣泛覆蓋了中學物理中運動與力、光、電磁等重點知識。
文字詼諧卻不失嚴謹,插圖精美且形象易懂,更有物理知識鏈接貫串始終。
讓我們跟隨作者回到過去,和物理牛人一起,為了探尋真相而爭執、苦惱、抗爭、修煉、挑戰,暢聊經典物理學的前世今生。
鬼臉物理課2·相對論史話
在牛頓的世界裡,一切都顯得安靜、美好、和諧,萬物生於過去、活在當下、憧憬未來,我們生活在這個三維空間里,習慣性認為一切都「理所當然」,但是物理學界並沒有因此平靜。
19世紀80年代,經典物理學對一些現象的解釋,顯得力不從心,經典物理大廈岌岌可危。20世紀初,愛因斯坦創立了相對論,帶領我們邁上了「追光」的征途。
光速雖快,但思想可及。在本書中,作者和我們一起窺視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秘密。幽默風趣的語言,生動易懂的比喻,呆萌搞怪的插畫,再加上與教材無縫對接的知識鏈接,帶領我們在四維空間中自由穿梭,給思想來個暢快淋漓的旅行。
鬼臉物理課3·微觀世界探幽
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這是一個很「無聊」卻又無比重要的問題,也是始終折磨地球人卻又持續推動文明發展的問題。哲學、邏輯、猜想、數據……我知道你關注的不單單是這些,還有它們背後的故事。
你要的這兒都有,還附贈教材中重要概念「大起底」,如「量子」「黑體輻射」「紫外災變」「波粒二象性」等。
故事從化學元素和原子模型講起,在探索微觀世界某些規律的過程中,科學家提出了概念「能量子」,即量子。
量子世界的大門終被打開,卻非想像中的晴空萬里,天空被「量子幽靈」烏雲籠罩。
烏雲未散,光電效應便化作雷霆萬鈞,撕裂了物理天空。愛因斯坦、康普頓、玻爾、德布羅意等人讓波和粒這對冤家的關系變得微妙,泡利把量子論的「騙局」發展到了新高度,海森堡、狄拉克為代表的天才男孩們憑借一身膽識在量子領域揮灑青春……
鬼臉物理課4·量子論與未來
粒穿上矩陣的馬甲,波披上微分的外衣,一切似乎很美好,然而波、粒之間的戰斗卻從未停止。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波和粒可沒閑著,在摸清雙方的來路後,世界不僅沒和平,反而迎來了更激勵的戰斗。
原以為物理是嚴肅、確定甚至有些拘謹的,沒想到現在「跳躍性」「概率」「不確定」卻成了它最明顯的標簽。越想看清卻越看不清,甚至海森堡還要說「測不準」,玻爾的互補原理也不能讓量子的世界塵埃落定。
在量子糾纏中,薛定諤的貓成了耀眼的明星,讓我們好奇,讓我們著迷。第六根手指、恐怖實驗、平行宇宙、退相干……層出不窮的故事讓我們有點兒暈。
沒關系,在本書里,作者將為你生動清晰地解讀這些精彩的故事,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物理學論戰,其驚險刺激程度一點兒也不亞於荒野求生。
量子論是一場落不了槌的審判,開山元勛紛紛老去,新生力量悄然降生。它的未來究竟如何,只要心中有疑問,我們就應該繼續前行……
5. 跪求5本以上適合初中生看的物理化學課外書。
1、《中學物理》
《中學物理》是廣大作者、讀者教學感想、科研信息交流的平台,辦刊30年來,為全國中學物理教學、科研提供了有益的指導,為促進中學物理教學改革作出了巨大貢獻。
2、《物理學與生活》
《物理學與生活》是2017年延邊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書籍的作者是王訓松。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運用,不但要回歸生活,還要服務生活。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新課改的逐漸深入,物理課程生活化教學已經成為當下的一種潮流,而且,新課程也給予物理教學新的教學理念,即「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3、《物理原理與問題》
《物理原理與問題》是一部依據《美國科學教育標准》而編寫的優秀教科書。全書條理清晰,內容豐富,包括「物理學工具箱」、「力學」、「物態」、「波與光」、「電與磁」、「近代物理」等幾個單元,共30章,並構建了完整的知識體系。
對於每一項內容,不只是知識的簡單介紹,而且把科學家發現這些知識的過程、思想與方法引入到教科書中,使學生了解科學發現的過程。
4、《三體》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5、《化學的奧秘》
人生最具好奇心和幻想力、創造力的時期是中學時代。世界科普經典叢書——《化學的奧秘》是專門為好奇的中學生准備的。《化學的奧秘》不但給予知識,解答生活中的疑惑,更重要的是培養我們細致觀察、認真思考、勤於動手的能力。
6、《生活中奇妙的化學》
全書通過簡明易懂的文字及幽默有趣的方式,採用漫畫的形式,將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奇妙的化學作用為讀者一一講解:通過「知識備忘錄」講解基本的化學常識及化學現象原理;
通過「家庭小實驗」引導和鼓勵青少年積極動手操作,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真不可思議」這一板塊介紹了一些不知道的與化學有關的事件或現象。
7、《生活的化學》
書中內容密切結合生活實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展開闡述,集知識性、技術性、實用性、趣味性於一體,並配有內容貼切、引人入勝的精美圖片。本書可供中學化學教師、中學生、營銷人員、管理人員及科普愛好者閱讀使用,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選修課程教材。
8、《瘋狂化學》
本書將化學知識掰開、揉碎,再整合,為學生展現課堂上不能完全展示的實驗效果。精選50個現象各異的化學實驗,用高超的攝影手法絕美再現。分為「化學之彩」「化學之烈」「化學之光」「化學之魅」4章,是化學反應的視覺盛宴,是光彩奪目的元素奇跡。為人們呈現了前所未見的化學。
6. 有沒有關於學習物理的小說
《奧術神座》這部小說除了開頭一部分,後面全部跟物理之類的掛勾,看頭我頭疼!
也比較好看,試試吧
7. 有關於物理的小說嗎
《事象的宏圖》、《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
8. 物理的著作有哪些呢
1、愛因斯坦的《物理學的進化》
《物理學的進化》介紹物理學觀念從伽利略、牛頓時代的經典理論發展到現代的相對論、量子論和場論的演變情況。其中選擇了幾個主要的轉折點來闡明經典物理學的命運和現代物理學中建立新觀念的動機所在,從而引導讀者怎樣去找尋觀念世界和現象世界的聯系。
2、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1643—1727年),歷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煉金術士之一。發生在歐洲的第一次世界科技革命,以哥白尼的《論天球的運行》發表為開始,到以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以下簡稱《原理》)的發表為結束,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歷史的進步。
3、霍金的《時間簡史》
《時間簡史》是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創作的科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88年。全書共十二章,講的全都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包括: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等內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遙遠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質等知識,並對宇宙的起源、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命題進行了闡述。
4、王永久的《引力論和宇宙論》
《引力論和宇宙論》是王永久教授撰寫的,一本研究引力理論和宇宙理論的天體物理學專著。
5、費恩曼的《物理學講義》
費曼物理學講義》是根據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理查德·菲利普·費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又譯作費恩曼),在1961年9月至1963年5月在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講課錄音整理編輯的。
《費恩曼物理學講義》在基礎物理的水平上對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重要成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作了系統的介紹,對於量子力學,費恩曼教授還特地准備了一套適合大學二年級水平的講法。教學改革試圖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按照當前物理學工作者在各個前沿研究領域所使用的方式來介紹物理學的內容。
9. 有關物理的科幻小說
阿西莫夫系列的小說,或者劉慈欣的《三體》都挺不錯的
10. 有哪些經典的物理學的著作
以下五部堪稱物理中的翹楚: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作者:艾薩克·牛頓( Isaac Newton):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第一次科學革命的集大成之作,它在物理學、數學、天文學和哲學等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無論從科學史還是整個人類文明史來看,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都是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在科學的歷史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經典力學的第一部經典著作,也是人類掌握的第一個完整的科學的宇宙論和科學理論體系,其影響所及遍布經典自然科學的所有領域,在其後的300年時間里一再取得豐碩成果。從科學研究內部來看,《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示範了一種現代科學理論體系的樣板,包括理論體系結構、研究方法和研究態度、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 來源
-電磁通論- 作者: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 該書被尊為繼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之後的一部最重要的物理學經典。麥克斯韋被普遍認為是對物理學最有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沒有電磁學就沒有現代電工學,也就不可能有現代文明。《電磁通論》是一部經典的電磁理論著作。由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於1873年完成。在本書中,麥克斯韋系統的總結了人類在19世紀中葉前後對電磁現象的探索過程,並概括了本人在電磁學方面的創造性研究。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電磁理論體系。
- 來源
相對論- 作者: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 《相對論》內容包括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關於整個宇宙的一些考慮、相對論的驗證、相對論的意義五部分。《相對論》是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的最偉大發現,它讓人類重新審視時間與空間。
- 來源
量子力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作者:保羅·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 《量子力學原理》第一版於1930年出版,因其獨創性,它一出現就被認為是現代物理的經典著作。作者是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並對量子電動力學早期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來源
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Dialogues Concerning Two New Sciences)作者: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伽利略的《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出版於1638年,是伽利略積數十年之力寫成的。該書以對話的形式總結了伽利略在材料強度和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對力學原理的思考。它是伽利略最重要的科學論著之一,也是物理學、力學、數學和哲學方面重要的經典文獻。書中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思想,對後來的科學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