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寶寶高燒不退 物理降溫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寶寶高燒不退 物理降溫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一、環境降溫
環境降溫方法很簡單,也最安全。在高溫季節,當室內溫度高時,可以在地面上潑涼水,用涼水拖地板,或啟動空調機,加速室內通風,使室溫下降,可利於高熱小兒散熱。小嬰兒還可以採取解開放服或打開包被散熱的方法。
二、溫濕敷
這也是一種好方法,即用溫濕半乾的大毛巾敷在寶寶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溫以免著涼。另外,也可用幾塊稍涼的濕毛巾(約25℃)擰成半干,放在寶寶的額部、頸部、腋下及大腿根部進行冷敷,每5~7分鍾更換一次,寶寶也會感到很舒服。
三、冷敷或冰敷
冷敷是針對新生兒發熱常見的物理降溫方法。通過致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體溫下降。開始時局部血管收縮,繼之擴張,熱量經傳導散發,可達到降溫的目的。一般以頭部冷敷為最常見。
具體方法:媽媽們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你還可能製作成帽狀冰袋戴在小兒頭上,做成枕頭樣放在小兒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濕後擠干放在額頭上冷敷,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時,不宜持續時間過長,否則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凍傷。
注意事項: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小孩,不宜採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以免刺激皮膚,影響皮疹透發。
四、姜水泡腳、用姜擦腳心穴位
煲姜水泡腳,邊加水邊泡,一直到出汗,時間越長越好,估計要30分鍾以上才能出汗。用姜擦腳心的「湧泉」、後背的「大椎」,這兩種方法是民間流傳較為廣泛的降溫方法,可以一試。
五、少穿衣服散熱
很多媽媽發現寶寶發燒生病後,就生怕寶寶著涼,不斷給寶寶添衣、蓋厚厚的被子,但把汗「逼」出來的觀點,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熱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要適當給孩子少穿點衣服,讓身體的余熱散去。
六、溫水澡、溫水擦浴
溫水澡的水溫要在36℃-37℃之間,泡浴時讓寶寶身體全部(頭部除外)浸泡在略低於體溫2℃的水裡,同時用溫濕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後背上下均勻地搓揉,使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以促進熱的散發。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鍾,擦至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每次泡澡約10-15分鍾,約4-6小時1次。
七、電扇吹風
一般家庭都有電扇,媽媽們不妨利用電扇吹風給新生兒降溫。電扇吹風能加速體溫的散發,但不能對准小兒的某一部位吹風,否則會使小兒的某一局部受風。
具體方法:可以用電扇吹偏風或用搖頭電扇吹風,風力不可太大,時間不可過長,適用於夏季,體質較好、體溫過高的小兒。
八、熱水泡腳
我們都知道泡腳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與不適,但我們很少了解到,原來熱水泡腳還能幫助降體溫。具體做法是: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值得注意的是,35%的酒精擦浴也是常見的物理降方法,但對於孩子來說,並不適用。這是因為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所以此方法已經被摒棄了。
❷ 寶寶發燒,如何進行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可以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物理降溫方法有很多種,給大家簡單介紹如下:第一、通過洗溫水浴,可以達到快速降溫的作用。一般溫水浴的水溫不要太高,37℃左右就可以了。第二、可以給寶寶貼退熱貼,退熱貼可以貼在孩子的額部、太陽穴、大椎穴這些穴位。第三、可以用溫濕的毛巾擦孩子的手心、腳心、腋下、腹股溝、頸部這些大血管豐富的部位,通過反復擦拭可以達到降溫的作用
❸ 寶寶高燒,在家怎樣物理降溫
如果孩子體溫在38℃~39℃之間,可以採取以下物理降溫方法:
1.多喝水:多給孩子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適合於所有發熱的寶寶。輸液之所以被大多數家長認為效果好,和靜脈 補充體液有很大關系。一些孩子發熱的時候由於嗓子不舒服等各種原因不願意喝水,這個時候喝水是最重要的事,可以選擇各種果汁飲料,當然最好的還是白開水。
2.溫水擦身:用溫水擦拭全身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水的溫度32℃~34℃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鍾以上。 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處。對於高熱或者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溫水浴,水溫比體溫稍低就可以,溫度太低孩子不容易接受。
3.降低環境溫度:孩子退熱需要和周圍進行熱交換,環境溫度越低越有利於退熱,最好的環境溫度是20℃~24℃(根據季節不同),有利於體溫緩 慢下降。對於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孩子發熱的早期伴有畏寒、寒戰,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在 上升期,不適合用這種方法。
4.使用退熱貼:退熱貼面積很小,退熱效果有限,對於高熱的孩子來說可能會感覺舒服一些,只是一種輔助措施。冰敷由於太冷,可能會引起孩子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的患兒更不能用冰敷。
5.酒精擦浴: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容易通過皮膚吸收,可能出現酒精中毒的症狀。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兒童特別是小嬰兒一般都不建議採用。
6.多排泄:多喝水、多小便是一種很好的帶走體內熱量的方法,其實大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准備開塞露一隻,如果孩子發熱當天或幾天沒有大便, 用一次開塞露,排除體內積存的食物殘渣,排泄的同時帶走熱量使高熱降低,很多中葯就是利用這種辦法來完成退熱的,中醫稱之為清下焦之熱或通便。這些中葯里 一般都含有大黃、石膏、瓜蔞、檳榔等,使用時要慎重。
❹ 寶寶發熱時如何正確進行物理降溫
孩子在發燒時,不少父母都會採取給孩子物理降溫的方式幫助孩子退燒,那麼怎樣幫助孩子物理降溫呢?【3】酒精的脂溶性使得它在皮膚上就能很輕易地帶走皮膚表面的天然油脂保護層。一方面使酒精更容易滲入皮膚被吸收,另一方面酒精也削弱了皮膚表層的天然防線,使皮膚變得皺巴巴的。
不管是通過哪個途徑讓孩子不小心吸收了一定量的酒精都不好。所以即使酒精能退熱也絕對不能用!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兒科醫生雨滴,ID:dryudi。
❺ 兩歲寶寶發燒怎麼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時,首先選擇物理降溫,如果體溫超過38.5度才選擇葯物降溫。
物理降溫: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很有效。不要給寶寶喝冷水。
2、溫水擦浴,用濕毛巾擦拭全身,水的溫度32~~34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鍾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比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度,每天5~~10分鍾。很多家長以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
4、低溫室法:將病兒置於室溫約24度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
5、退熱貼:在寶寶額頭上貼一貼,感覺效果一般。
6、冰敷
7、酒精擦浴
❻ 寶寶在發燒之後,該如何進行物理降溫
引言:寶寶由於年齡小,抵抗力比較弱,容易發燒,發燒是兒童常見的疾病症狀,寶寶發燒的時候,媽媽習慣在寶寶的額頭上放一塊毛巾或者用溫水給寶寶擦拭皮膚,這些都屬於物理降溫的方法。寶寶發燒之後該如何進行物理降溫?
❼ 寶寶在發燒後,應該如何給他進行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是每個寶媽都會經歷的事情,也是最頭疼的事情,一般來說38度以下的發燒是不建議吃葯的,我們可以通過物理方法來給孩子降溫,物理降溫就是用溫水擦拭孩子的手心、腳心、後脖子和股溝,注意不能用溫開水擦拭寶寶的前胸,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反復的給寶寶降溫,如果燒一直不退我們就需要到醫院做檢查了,查出來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葯。
我個人的感覺是發燒了就趕緊去醫院,我不喜歡在家裡等,因為這個時間太煎熬了,我不知道她是為啥發燒的,我希望到醫院醫生可以給出一個准確的答案和治療方法,只有這樣我才是心安的,所以我雖然知道物理降溫的方法,但是基本上沒給我閨女用過。
❽ 寶寶發燒38.2度,該如何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三十八度二是屬於低燒,所以這時候不需要給寶寶喝退燒葯,可以適當的進行物理降溫,用溫熱的毛巾擦拭寶寶的手心,腳心,大腿內側以及後頸部,反復擦拭,可以幫助寶寶降溫,寶寶在發燒期間最重要的就是看他的精神狀態,如果精神狀態良好就沒有必要擔心,可以給寶寶多喝一些溫開水,因為在發燒期間是很容易出現脫水的,同時喝溫水也能夠有效的幫助排毒,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如果是在炎熱的夏天,可以適當的給寶寶喝一點口服補鹽液,避免寶寶出現脫水的情況。
❾ 二歲兒童反復發燒,最高燒到39度如何物理降溫
高燒通常炎症引起 提高免疫力是根本 2歲的幼兒免疫系統本來不完善 如果養育不當發炎發燒在所難免 從根本上入手,提高免疫力吧 物理降溫方法很多 最常見的是用濕毛巾敷額、擦拭身體 保持通風,保持室內溫度在合理水平
❿ 孩子發燒有哪些物理降溫的好方法
物理降溫的方法: 1.退熱貼:建議家裡常備一些退熱貼,退熱貼使用方便,貼到寶寶額頭上就可以快速散熱降溫,方便好用。小提示:退熱貼為醫葯品,必須通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局的嚴格審核、注冊。購買品質有保證的退熱貼時,一定要認清是否有注冊文號:如:國葯管械XXXX號。質量不合格的退熱貼,貼2/3個小時沒效果了,貼了又撕,撕了又貼,會將寶寶的額頭弄得都變紅。) 2、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刺激大,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 3、 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是許多家長經常採用的。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讓寶寶難以適應。另外,寶寶發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倒不如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 4、溫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溫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後背。使皮膚的高溫(約39℃)逐漸降低,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約25℃)擦拭額頭臉部。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如果孩子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為什麼呢?當病源侵入人體後,體溫都要升到一個相應的溫度,這就是設定溫度。降低設定溫度是給孩子退燒的關鍵。因為設定溫度若不改變,散熱的同時,身體仍然會發動產熱作用來達到目標體溫。這時用冷水給孩子擦澡,企圖通過散熱來退燒,不但無效,反而讓孩子發抖寒戰,非常痛苦,所以必須先用退燒葯物,降低設定溫度,這時再輔助物理散熱,體溫才會真正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