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高中物理體系是什麼意思

高中物理體系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6-21 20:42:22

Ⅰ 高中課程里什麼叫知識體系

體系,漢語詞語,泛指一定范圍內或同類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系組合而成的整體,是不同系統組成的系統。自然界的體系遵循自然的法則,而人類社會的體系則要復雜得多。影響這個體系的因素除人性的自然發展之外,還有人類社會對自身認識的發展。高中課程中各門功課形成各種學科的知識體系,可以分為理科、文科等,細分的話,可以分物理知識體系、化學知識體系等。

Ⅱ 高中物理中的力學體系是什麼啊

高中物理力學體系包括運動學、力及其平衡、力和運動、功和能、動量、振動和波、

Ⅲ 初中物理研究的問題相對獨立,高中物理則有一個知識體系

比如高一第一學期,第一章從運動學的角度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找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規律——加速度,第二章講述力的知識,為動力學做准備.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則從力學的角度進一步闡述運動狀態改變產生(加速度)的原因。層層遞進,聯系緊密。
而初中物理就五大塊:力、電、聲、光、熱。彼此聯系不大,一塊沒學好,基本不影響另一塊。頂多心理上影響。

Ⅳ 求高中物理知識體系


功和能
直線運動
曲線運動
磁場
電場
氣體
光的直射和衍射
。。。
目前記得這么多。

Ⅳ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有什麼區別

、初中物理研究的問題相對獨立,高中物理則是一個知識體系

二、初中物理只介紹一些較為簡單的知識,高中物理則更注重更深層次的研究

三、初中物理更注重定性的分析,高中物理更注重定量的分析(物理量的分析、物理過程的分析、圖像法的應用、數學方法在解題中的應用)

四、初中物理單一題多,高中物理綜合題多(多過程)

初中學生更多的是習慣由老師傳授知識,而高中物理的學習中在相當程度上則要求學生獨立的或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的去獲取知識(包括預習、獨立的觀察總結實驗以及系統的閱讀材料和整理知識等),此外,高中物理的理解和記憶,越來越顯得重要。許多學生對這種學習方法的變化也需要一個過程。

由此可見與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的內容更多,難度更大,能力要求更高,靈活性更強。因此有很多學生進入高中之後很不適應,高一進校後,力和物體運動學習起來就有點吃不消了,到後面牛頓運動定律問題就來了,還有後面的曲線運動、能量、波等,問題越來越大。如果不及時改變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物理將越來越差,最後提到物理頭就痛,越來越討厭物理,最後就與物理絕緣了

Ⅵ 高中物理力學包括那些。。

高中力學包括如下體系:
運動學(直線運動的研究
重點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牛頓運動定律
這是重點的重點,機械波,曲線運動
包括拋體運動和圓周運動
它的應用是天體運動和電學中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偏轉)
動力學(包括功能關系,動量與沖量
它的應用就是碰撞問題)
以上就是高中力學研究的范疇,它作為研究工具,其思想方法貫穿始終,地位非常關鍵

Ⅶ 高中物理中的力學體系是什麼啊拜託各位了 3Q

1、重力:G = mg (g隨高度、緯度、地質結構而變化;在高度變化不大時,常看作恆量.) 2、胡克定律: F =kx (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倔強系數,與彈簧的原長、粗細和材料有關) 3、合力:F= (θ為F1 和F2方向間的夾角) ①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從平行四邊行定則. ②兩個力的合力范圍│F1-F2 │≤ F≤ F1 +F2 ③合力大小可以大於、小於或等於某個分力. 4、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 F合=0 或 Fx合=0 Fy合=0(正交分解法) ① 非平行的三個力作用於物體而平衡,則這三個力一定共點. ② 幾個共點力作用於物體而平衡,其中任意幾個力的合力與剩餘幾個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如三力平衡時,其中一個力一定與另外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摩擦力的公式: ①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還可以與運動方向垂直成其它夾角. ②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負功,還可以不做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④靜止的物體可以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可以受靜摩擦力的作用. ⑴ 滑動摩擦力f=μN ① 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於G,也可以等於G,也可以小於G ②μ為滑動摩擦系數,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N無關 ⑵ 靜摩擦力: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最大靜摩擦力fm與正壓力成正比。)大小范圍: 0≤f靜≤fm 6、 浮力: F= ρVg 7、 萬有引力: F=G ⑴適用於能看作質點的兩物體間,G為萬有引力恆量 ⑵ 在天體上的應用:(M天體質量,R天體半徑,g天體表面重力加速度,m為衛星,或設想的某一物體的質量.) ①萬有引力=向心力 =m(R+h)ω2 =m(R+h) ②在地面附近,重力=萬有引力: 或GM =gR2 (g=9.8m/s2,R為地球半徑。) ③第一宇宙速度:由mg= mg= (剛好不落回地面時,地面附近重力提供向心力),或由 (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V1= = =7.9km/s. 8、牛頓第二定律:F合 = ma 或 (正交分解法) 理解⑴矢量性⑵瞬時性⑶獨立性⑷同體性⑸同系性⑹同單位制 9、勻變速直線運動: ⑴基本規律:Vt = V0 + a t S = vo t + a t2 ⑵幾個重要推論: ①Vt2-V02 = 2as (勻加速:a為正值;勻減速:a為負) ②AB段中間時刻瞬時速度:Vt/2= 或V t/2 = ③AB段位移中點的即時速度: ④勻速:V t/2= Vs/2; 無論勻加速或勻減速直線運動:V t/2 < Vs/2 ⑶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特殊規律 ①在連續相等的時間T內(n為整數) 前1 T、前2T…前nT內的位移之比為12∶22∶32∶…∶n2(前方) 第1T 內、第 2T內…第nT內的位移之比為1∶3∶5…(2n-1)(n為整數)(第奇) ② 在連續相等的位移S內(n為整數) 前1S、前2S…前nS內的時間之比為1∶ ∶… (前根) 第1S、第2S…第nS內的時間之比為1∶( -1)∶( - )…(第根差) ⑷ 無論初速度是否為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質點,在連續相鄰的相等的時間T內的位移之差Δs 為一常數.且Δs = aT2 (a為加速度) 或a= 10、豎直上拋運動:上升過程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下落過程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⑴ 上升最大高度:H = , ⑵ 上升的時間:t= ⑶ 上升、下落經過同一位置時加速度(g)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⑷ 上升、下落,經過相同兩點間的時間相等. ⑸ 從拋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時間:t = ⑹ 適用全過程的公式:初速度為v0,加速度為a的勻變速直線運動: S = vo t+ at2; vt = vo+a t; vt2 -vo2 = 2 aS( 向上為正,a=-g) 11、勻速圓周運動公式 線速度: V= = Rω=2πf R= 角速度:ω= = = 2πf 向心加速度:a = 或a = Rω2 向心力:F= ma或F= 或a =m Rω2 ⑴勻速圓周運動物體的向心力就是合外力,總是指向圓心,是變力. ⑵衛星繞地球、行星繞太陽作圓周運動向心力等於引力(重力). ⑶ 氫原子核外電子繞原子核作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電場力提供. 12、平拋物體的運動: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 ⑴水平分運動:水平位移: x= vo t 水平分速度:vx = vo 豎直分運動:豎直位移: y = g t2 豎直分速度:vy=g t 合速度: v = 與水平方向夾角 ⑵在Vo、vy、V、X、y、t、g七個物理量中,如果已知其中任意兩個,可根據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個物理量. ⑶設平拋物體,從拋出到某時刻t位移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此時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則tanα=2tanθ. ⑷設平拋物體,從拋出到某時刻t水平位移為x,則此時速度的反向延長線必過x/2處. 13、功:W = Fs cosθ(θ為F與s間的夾角) ⑴適用於恆力的功的計算 ⑵理解標量正功、零功、負功 ⑶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勢能的變化、 電場力的功量度電勢能的變化、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勢能的變化、合外力的功量度動能的變化) 14、動能: Ek = mv2 重力勢能:Ep = mgh (數值上與零勢能面的選擇有關) 15、動能定理: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增量). 公式:W合=ΔEk =Ek2 一Ek1 = mv22一 mv12 16、機械能守恆定律:機械能= 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 條件:系統只有內部的重力或彈力做功. 公式: mV12+mgh1= mV22+mgh1 或一ΔEp = ΔEk 17、功率:P = (在t時間內力對物體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v (F與v夾角為零) 或P = Fvcosθ(θ為F與V間的夾角) ①F為合力時,P為合力的功率;F為某分力時,P為該分力F時功率; ②v為平均速度時,P為平均功率;v為瞬時速度時,P為瞬時功率; ③對動機車,若 P一定時,牽引力F與v成正比. ④機動車運動公式: -f=ma( 為發動機對機動車的牽引力) ⑤機動車正常行駛時 -f=0 18、動量和沖量: 動量: P = mV 沖量:I = F t 19、動量定理:合外力的沖量等於物體的動量的變化. 公式: F合t = mv' -mv (受力分析、規定正方向) 20、動量守恆定律:相互作用的物體系統,如果不受外力,或它們所受的外力之和為零,那麼它們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⑴研究對象: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或多個物體 ⑵公式:m1v1+ m2v2 = m1 v1'+ m2v2′ 或Δp1 =-Δp2 或Δp1 +Δp2=0(注意規定正方向) (只考慮動量大小,則可列標量式) ⑶適用條件: ①系統不受外力作用. ②系統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為零. ③系統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為零,但合外力遠小於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 ④系統在某一個方向的合外力為零,在這個方向的動量守恆. 21、簡諧運動:回復力:F =-kx 加速度:a =- 單擺周期公式:T= 2π (與擺球質量、振幅無關) 彈簧振子周期公式:T= 2π (與振子質量有關、與振幅無關) 22、波長、波速和頻率的關系: v=λf =λ/T

Ⅷ 高中物理

一、關於物理學思想

何謂物理學思想,物理學思想就是研究物質的運動形式、內在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這種思維活動是人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其內涵包括了物理科學本身的發展建立、物理學家的探索精神和研究方法以及我們學習物理的思想過程。狹義地說,就是學習物理過程而形成的符合物理體系、物理規律和物理邏輯、物理方法的結果。學會用物理思想去分析、解決物理問題。

我們認識物理學思想就是要知道它的發展史,要尊重客觀事實,遵循自然規律。物理學是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門自然科學,就中學物理而言,它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學有它自己的特點,通過了解物理學的發展歷史不難知道,所派生出的物理學體系無不來源於自然,來於實踐。它是自然界客觀存在的東西,又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與社會發展密切聯系。由此所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了。「物理」即事物的內在規律。它的運動形式、物質結構等物理變化、發展必定服從某種特定的規律。我們只有認識和掌握了物理規律,才能更好地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創造美好社會為人類服務。

其次,認識物理學思想,是學習物理學家對物理科學的熱愛和努力追求科學的嚴謹態度;學習他們不怕失敗敢於勝利的精神;學習他們不畏艱辛勇於拼搏的工作作風;學習他們善於假設、實驗、發現、創新的辨證思想;學習他們對物理的認識有著獨創見解、並能自成體系的勇氣和膽略;學習他們研究物理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能進行抽象、模擬、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總結等認識活動過程的思維方法。例如,牛頓運動三定律中的第一、二定律就是在伽利略的工作基礎上由牛頓總結出來的。

認識物理學思想是學好物理的前提,因此,我們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始終要領會物理學思想,並能逐步轉化為自己的思想。掌握科學方法,提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在了解物理學發展史的同時,不僅要學習物理學家的精神,而且要學習他們研究物理的方法。努力汲取物理學家的精華,推進物理教學的改革。「改」即修正錯誤,「革」即去除舊的東西,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掌握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對學習好物理具有重大的意義。
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物理思想主要有:

1.觀察、實驗探究思想

2.數據圖象處理思想

3.概念規律形成思想

4.科學設想、建立物理模型思想

5.數理思想

6.科學思維、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思想

7.「時空」和「守恆」思想

8.變數控制思想

9.求微、求真思想

10.創新思想

但基本思想是怎樣研究物理和怎樣應用物理兩條。

二、關於物理學方法

所謂物理學方法,簡單的說就是研究或學習和應用物理的方法。方法是研究問題的一種門路和程序,是方式和辦法的綜合。首先,學好物理要識記、理解物理概念、規律及條件,要解決描述物理問題,就要會對物理問題進行唯象的研究,然後進一步研究它的原因、規律,再尋求解決的方法。在中學物理課中我們只要注意到參考系、速度、質量、力、動量、能量、功等概念和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動量守恆定律、動能定理、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機械能守恆定律等規律,以及時空觀、物理模型、數學工具(矢量、圖象、變化率)等在熱學、電學、光學、原子物理學中的應用和分析、解決的方法,就會對此有所體會。

研究物理的規律,也要從歷史上看,學會從描述物理過程開始,判斷什麼物理問題說明用什麼物理概念、物理量去描述物體的狀態,用什麼方程可以描繪物體的運動狀況,變化關系,從而可以解決控制物理的問題。如:質點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及其時間是描述運動學的物理量,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拋體運動公式,勻速圓周運動公式等,都是我們在研究運動學動力學問題時常常要用到的。 從動力學角度看運動學概念、規律能加深理解,能知道它的本質。如:加速度是力產生的,它建立了運動學和動力學的聯系;拋體運動是質點在恆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恆定的曲線運動;簡諧運動是質點在線性回復力作用下的運動等。又如:從動力學角度能判定運動獨立性原理不存在,分運動的獨立性是有條件的。 可見,明確題設的物理情境,理解物理過程是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教學過程必須始終貫穿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這是授之漁和受之漁的根本。
三、方法論剖析

方法是溝通思想、知識和能力的橋梁,物理方法是物理思想的具體表現。研究物理的方法很多,如有觀察法、實驗法、假設法、極限法、類比法、比較法、分析法、綜合法、變數控製法、圖表法、歸納法、總結法、發散思維法、抽象思維法、逆向思維法、模擬想像法、知識遷移法、數學演變法等。運用方法的過程也是思維的過程,思維主要包括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下面談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常見的一些思維方法及其運用:

實驗法:實驗法是利用相關的儀器儀表和設計的裝置通過對現象的觀測,數據的採集、處理、分析後得出正確結論的一種方法。它是研究、探討、驗證物理規律的根本方法,也是科學家研究物理的主要途徑。正因如此,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也是區別於其它學科的特點所在。當然,其中也包括了觀察法,觀察實驗應注意重復試驗,去偽存真、去表抓本,去粗存精,數據觀測正確,理論與實驗的誤差,理想與實際的差異,發現規律。

假設法:假設法是解決物理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用假設法解題,一般是依題意從某一假設入手,然後運用物理規律得出結果,再進行適當討論,從而找出正確答案。這種解題科學嚴謹、合乎邏輯,而且可拓寬思路。在判斷一些似是而非的物理現象,一般常用假設法。科學家在研究物理問題時也常採用假設法。我們同學在解題時往往不敢大膽假設,不懂的怎樣去創設物理圖景和物理量,也就覺的無從下手了。還有一些題中的物理量較少,雖然結果只與其有關,但在分析物理過程中又需要一些新的物理量介入時,也要進行相關量的假設,最後可以再消去。

極限法:極限法是利用物理的某些臨界條件來處理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也叫臨界(或邊界)條件法。在一些物理的運動狀態變化過程中,往往達到某個特定的狀態(臨界狀態)時,有關的物理量將要發生突變,此狀態叫臨界狀態,這時卻有臨界值。如果題目中出現如「最大、最小、至少、恰好、滿足什麼條件」等一類詞語時,一般都有臨界狀態,可以利用臨界條件值作為解題思路的起點,設法求出臨界值,再作分析討論得出結果。此方法是一種很有用的思考途徑,關鍵在於抓住滿足的臨界條件,准確地分析物理過程。

綜合法(也叫程序法):綜合法就是通過題設條件,按順序對已知條件的物理各過程和各因素聯系起來進行綜合分析推出未知的思維方法。即從已知到未知的思維方法,是從整體到局部的一種思維過程。此法要求從讀題開始,注意題中能劃分多少個不同的過程或不同狀態,然後對各個過程、狀態的已知量進行分析,追蹤尋求與未知量的關系,從而求得未知量。一般適用於存在多個物理過程的問題。

分析法:分析法是綜合法的逆過程,它是從求未知到已知的推理思維方法。是從局部到整體的一種思維過程。其優點在於把復雜的物理過程分解為簡單的要素分別進行分析,便於從中找出最主要的、最本質的、起決定性的物理要素和規律。具體是從待求量的分析入手,從相關的物理概念或公式中去追求到已知量的一種方法。要求這個量,必須知道那些量,逐步尋求直至全部找出相聯系的物理過程和已知的關系,而後再從已知量寫到未知量。綜合法和分析法是最常用的解題思維方法。分析和綜合又是相互聯系的,沒有分析也就沒有綜合。綜合是以分析為基礎,分析又是以綜合為指導。

模擬法:模擬法是將題設中文字描述的物理過程、狀態通過實物模型或圖示模型形象地描繪出來以幫助思維分析的一種方法。它能直觀的反映出物理過程,也有助於理解、分析、記憶物理過程。是一種化復雜為簡單、化模糊為清晰的有效方法。尤其對一些空間問題、抽象情景,如運動的追蹤、電磁場等問題的分析就顯而易見了。注意的是在設置模型時必須相對的准確、形象,以免造成誤解。

類比法:類比法是指通過對內容相似、或形式相似、或方法相似的一類不同問題的比較來區別它們異同點的方法。這種方法往往用於幫助理解,記憶、區別物理概念、規律、公式很有好處。通常用於同類不同問題的比較。如:電場和磁場,電路的串聯和並聯,動能和動量,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單位物理量的物理量的形式(如單位體積的質量、單位面積的壓力)等的比較。而比較法可以是不同類的比較,更有廣義性。比如數學中曲線的斜率在物理圖象里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不同的,應學會比較,有比較才能有區別。

控制變數法:其方法是指在多個物理量可能參與變化影響中時,為確定各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以控制某些物理量使其固定不變來研究另外兩個量變化規律的一種方法。它是研究物理的一種科學的重要方法。限於篇幅,以上方法略去舉例說明。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能量轉化和守恆的觀點是解決物理綜合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還有等量替換法、等效法等也常在高中物理中運用。

在教學中務必有意識地貫穿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思想指導方法,方法體現思想。當然,隨著科學的發展,物理學習的深入,新思想新方法會不斷出現,只要我們不懈的努力,勇於探索,大膽創新,一定能為物理教學作出貢獻。

Ⅸ 高中物理力學體系及難點重點

力學可以說只有一個最關鍵的難點,就是受力分析。所以鍛煉的第一步就是熟練掌握受力分析,將所有能夠找到的力標在題目的圖上,熟能生巧,等到能准確的進行受力分析之後才可以開始做題,只要受力分析正確
才能正確解題,受力分析時,先分析性質力,自己心中以一定的順序分析,
第一步要根據題目選擇研究對象,看是用整體法簡單,還是用隔離法簡單,然後在受力分析(內力無法分析,只能分析外力)。第二先畫重力,接觸面垂直的彈力(彈力的方向不用我說了吧)第三畫與相對運動或運動趨勢方向相反的摩擦力②你要學會靈活雲用力的分解與合成,也就是平行法則,三角形法則(三角形法則也就是數學中的向量加減法則,正法交分解。那麼學好力就指日可待了。記住高中物理一定要練才會好,每天不用多,10道就夠,一定要堅持住。

閱讀全文

與高中物理體系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