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是說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嗎下面的是怎麼算的,大家幫忙解答一下,謝謝
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這里的16是十進制,那你也要把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轉化為十進制才能計算,然後把結果轉化為十六進制。
你可以這樣算:物理地址=段地址*10+偏移地址,這里10是十六進制的,十六進制的段地址乘以十六進制的10,直接在段地址後加個0就行了。那你就可以直接用十六進制的段地址和偏移地址直接計算得出結果。
例如:
2000H*10H=20000H
21F60H=2000H*10H+1F60H
Ⅱ 物理地址的演算法
「H」表示16進制。
物理地址的計算方法是 段地址×10H+偏移地址,所以你說的物理地址是CS×10H+IP=FE00H×10H+0200H=FE000H+0200H=FE200H。
Ⅲ 的物理地址.具體怎麼算
段地址*10H+偏移地址
Ⅳ 磁碟的物理地址如何確定
磁碟的物理地址由柱面號C、磁頭號H和扇區號S確定。在已知硬碟邏輯地址即邏輯扇區號LS的情況下,求硬碟對應的物理地址的柱面號C、磁頭號H和扇區號S的方法如下:
C=((Ls div NS)div NH)+ C1
H=((Ls div NS)mod NH)+ H1
S=(Ls mod NH)+ S1
實例:設硬碟的磁頭號為4,每磁軌17個扇區,其中邏輯硬碟D的第一個扇區在硬碟的柱面120、磁頭1、扇區1上,求邏輯D盤上邏輯扇區為2757編號對應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分析:根據上面的已知條件,可知C1=120, H1=1,S1=1,NS=17,NH=4,Ls=2757,則將這些數據代入上面的公式可得:
C=((2757 div 17)div 4)+120=160
H=((2757 div 17)mod 4)+1=3
S=(2757 mod 17)+1=4
即邏輯扇區號Ls為2757的硬碟對應的物理地址為柱面號是160、磁頭號是3和扇區號為4。
(4)物理地址如何算擴展閱讀
在早期的硬碟中,由於每個磁軌的扇區數相等,外磁軌的記錄密度遠低於內磁軌,因此造成很多磁碟空間的浪費。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改用等密度結構,即外圈磁軌的扇區比內圈磁軌多。
此種結構的硬碟不再具有實際的3D參數,定址方式也改為以扇區為單位的線性定址,這種定址模式便是LBA(Logic Block Address,邏輯塊地址)。在這種模式下,硬碟的物理地址與邏輯地址的轉換問題有一定必要性和復雜性。
所謂邏輯地址(邏輯扇區,LBA)是物理地址(物理扇區,C/H/S)的一組連續數字的編號,操作系統採用的一種扇區編號方式,其編號是從0開始到某個最大值方式排列,並連成一條線。使用邏輯地址主要有以下兩個優點:
第一,邏輯地址的概念使硬碟的讀寫操作脫離了柱面、磁頭和扇區的硬體參數;
第二,在硬碟中,每一定數目的扇區組成了數據文件的最小單位——簇,在對一個具體的簇進行讀寫操作時,操作系統劃分一個一維的邏輯地址號要比使用三維物理地址簡單很多,如果一個簇的扇區跨越在兩個碟片,則使用「柱面、磁頭和扇區」的表示方法就更加復雜。
Ⅳ 操作系統的物理地址怎麼計算
其實第一條回答是正確的,我在這里為網友們追加一個解釋:
按照書上定義,在頁式存儲系統中,
絕對地址 = 塊號 x塊長 +業內偏移地址。
相對地址 由一段內存的高bit位作為頁號,低bit位作為頁內偏移地址
那重要的一點是,如果找出這三個變數。且看該題:
每頁1KB,說明了,業內偏移地址的范圍是0~1023byte 換句話說,頁內偏移地址佔16bit中的 0-9bit, 那按照相對地址的概念,那10-15 bit就該為頁號地址了。
那麼, 0x0A5C <=> 0000 1010 0101 1100
則前面 0000 10 這6個bit 表示頁號,換算成十進制為 2,也即是頁號為2,再按照頁表推算,即物理塊號就為4, 而4再換算成16進制,即是0001 00;而後面 10 0101 1100 這10個bit位,理所當然的為頁內偏移地址了。 則物理地址就該為0001 00 (占據10-15bit)+ 10 0101 1100 (占據0-9bit) = 0001 0010 0101 1100
他的所謂憑接,其實就是讓0001 00 佔用bit 10-15.
Ⅵ 微機原理求物理地址的問題,那個乘16的含義是左移4位,那計算的時候應該怎麼算
物理地址的計算方法是段地址左移一位十六進制數,再加上偏移地址。就像你這個題目中的演算法就是:12000H+0FF00H=21F00H。物理地址的計算方法都是如此。只要把相應的段地址左移一位再相加就可以。但有時候需要判斷它對應的段地址。
這種題目相對來說是很簡單的,只要把題目中給出的十六進制段地址左移一位,最後一位補零就可以的。
再如CS=2100H,IP=02100H。則物理地址為:2A000H+02100H=2C100H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Ⅶ 什麼是8086的基址、偏移地址、邏輯地址、物理地址 如何計算物理地址
邏輯地址是應用程序所應用的地址,物理地址是內存中的地址是給硬體識別的,基址是由分段部件中的段選擇符找到段描述符再得到基址,邏輯地址通過分段部件得到基址再加上偏移地址就得到了物理地址
Ⅷ 8086如何計算的物理地址
8086中含有存儲器。存儲器中每一個單元的地址可以用兩種方法表示:
1.邏輯地址:其表達形式為「段地址:段內偏移地址」。
2.物理地址:CPU與存儲器進行數據交換時在地址匯流排上提供的20位地址信息稱為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段地址×10H+段內偏移量
註:H為16進制,CS :代碼段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