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物理的各類題型
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密碼:mapofroc)
初中物理實驗相關題目《初中物理實驗題(閱讀型、分析型、問題解決型)》
5道例題,15道練習(都有答案或提示)
如果您是面臨中考的學生,我的建議是:(1)不必過於追求偏難新的實驗題。如果基礎較好,這時更不要輕視之,否則優勢會變成劣勢;現在可以做難題,但是不會做也沒關系。(2)下載完就抓緊時間好好復習,不必回到這里給什麼分。
2. 怎樣歸納初中物理題型
有必要嗎?物理要活學活用,死記公式套公式都是不頂用的,而且題型交叉非常之大,如果一定要歸類的話你可以參考下:
運動問題,1,二力平衡(浮力,降落傘,水平勻速小車等等)2,追擊問題(回聲,相遇,相離)3,沒三了,就是常規的了
電學問題,電功率,串並聯電路,伏安法,等等。 一個公式就是一類問題,多個公式的題就是交叉的了
其他的就是熱學比較重要了,主要是比熱容問題
3. 初三物理的重要題型
初中物理經典易錯題100例-力和運動
1.在湖中劃船時,使船前進的的動力是( )
A.槳劃水的推力 B.水直接對船的推力 C.人對船的推力 D.水對槳的推力
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受到腳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腳的作有力 D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一輛汽車分別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運動時,它的慣性大小:( )
A.一樣大; B.速度為4米/秒時大;C.速度為6米/秒時大; D.無法比較
4.站在勻速行駛的汽車里的乘客受到幾個力的作用( )
A.1個 B.2 個 C.3個 D.4個
5.甲、乙兩個同學沿相反的方向拉測力計,各用力200牛.則測力計的示數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6.一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麼這兩個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無法判斷
7.體育課上,小明勻速爬桿小剛勻速爬繩。有關他們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因為爬桿時手握桿的壓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為繩子粗糙,所以小剛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剛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體重大,則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8.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豎直牆壁上.當水平力減小為F/2時,物體A恰好沿豎直牆壁勻速下滑.此時物體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A.減小為原來的1/2 B.和原來一樣 C.增大為原來的2倍 D.無法判斷
9.蹦極游戲是將一根有彈性的繩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處,從高處跳下,a是彈性繩自然下垂的位置,C點是游戲者所到達的最低點,游戲者從離開跳台到最低點的過程中,物體速度是如何變化的?_______________
10.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圖所示的三種情況下:①甲圖中兩物體均處於靜止狀態;②乙圖中水平恆力F作用在B物體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③丙圖中水平恆力F作用在B物體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比較上述三種情況下物體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三種情況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種情況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11.飲料廠生產的飲料裝瓶後,要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用傳送帶傳送。如圖所示,一瓶飲料與傳送帶一起水平向左勻速運動,不計空氣阻力。請在圖中畫出飲料瓶受力的示意圖。(圖中的A點表示重心)
答案及分析
1.可能錯誤A.生活經驗,用槳劃船船才能前進,不劃槳船將不動.所以選A
答案正確:D B、C不可能,這一點很清楚 本題應從題目的敘述分析入手,"使船前進的動力"這句話是題目的關鍵。從語句中,我們要體會到的是船槳受到力了,船槳是受力物體。正是因為船槳受力力了,所以才會使船前進。A選項:槳劃水的力,力作用於水上,水是受力物體,應是水在動。所以不選A D選項:當槳劃水的時,由於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對槳也有力,水對槳的力作用在槳上,相當於作用船上,所以可以使船前進。故選D
2.可能錯誤:選A 受到生活經驗的影響,而忽視了"空中"這一重要條件 正確答案:B
因為球在空中了,在空中的球腳是沒有作用力的,只受重力了.
3.D 4.B 5.正確答案B 分析:不可是C,彈簧稱受到了拉力,一定有示數.彈簧稱受到的相反方向的兩個力,運算時只能是相減而不能相加,所以不可能是D."各用"了200N有力不能顯示100N,所以也不能是A. 注意彈簧稱使用時處於靜止.一定受到一對平衡力,這兩個力大小是相等的方向是相反的.但顯示數值時只顯示一個力的大小,所以選B.
6.B 7.C 8.B
9.先增大後減小分析見<蹦極---力、速度大小變化、動能變化的關系的典型實例>一文
10.A 11.受力如圖
初中物理經典錯題100例---物體運動
1.小明同學測某物體長度時,情景如圖,則物體長度________cm.
2.一同學測量一物體長度4次,測得數據如下:18.39cm,18.40cm,18.41cm,18.52cm,他測量的結果是______cm.
3.某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鋼球的直徑,測得的四次結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則小球的直徑應取( )A.1.83cmB.1.833cmC.1.76cmD.1.759cm
4.某學生測得物理書內150頁的厚度是5.4mm,則每張紙的厚度應是 mm
5.用拉長的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果是( )
A 偏大 B 一樣 C 偏小 D 無法確定
6.一物體做直線運動,第2秒內的距離是4m,第3秒內的距離是6m,第4s內的距離是8m,這物體是______運動.
7.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公式v=s/t可知( )
A.v與s成正比 B v與t成反比 C s與t正比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分析及答案
1.錯誤1:3.50cm,沒有看清刻度尺開始測量的起點是1cm不是0.
錯誤2:2.5cm,沒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錯誤3:3.5cm,錯誤1和錯誤2的合成
正確答案;2.50cm
2.錯誤1: 18.45cm,在計算前沒有將錯誤數據18.52cm刪除.
錯誤2: 18.4cm,去除了錯誤後計算的結果沒有保留與原數據一樣的精確度
正確答案:18.40cm
3.正確答案A.分析同第2題
4.錯誤:0.0036mm, 5.4mm÷150=0.0036mm,沒有認識到一張紙有頁.
正確案案:0.0018mm 5.4mm÷75=0.0036mm
5.錯誤A
刻度尺被拉長時,刻度度尺的每一個分度值相應變大,用變大的分度值測得的同一長度變小,所以選C
6.錯誤:勻速直線運動.原因是將第2秒\第3秒\第4秒的時間理解為2秒\3秒\4秒
正確答案:變速直線運動
7.正確答案C
初中物理經典易錯題100例-力和運動
1.在湖中劃船時,使船前進的的動力是( )
A.槳劃水的推力 B.水直接對船的推力 C.人對船的推力 D.水對槳的推力
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受到腳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腳的作有力 D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一輛汽車分別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運動時,它的慣性大小:( )
A.一樣大; B.速度為4米/秒時大;C.速度為6米/秒時大; D.無法比較
4.站在勻速行駛的汽車里的乘客受到幾個力的作用( )
A.1個 B.2 個 C.3個 D.4個
5.甲、乙兩個同學沿相反的方向拉測力計,各用力200牛.則測力計的示數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6.一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麼這兩個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無法判斷
7.體育課上,小明勻速爬桿小剛勻速爬繩。有關他們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因為爬桿時手握桿的壓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為繩子粗糙,所以小剛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剛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體重大,則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8.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豎直牆壁上.當水平力減小為F/2時,物體A恰好沿豎直牆壁勻速下滑.此時物體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A.減小為原來的1/2 B.和原來一樣 C.增大為原來的2倍 D.無法判斷
9.蹦極游戲是將一根有彈性的繩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處,從高處跳下,a是彈性繩自然下垂的位置,C點是游戲者所到達的最低點,游戲者從離開跳台到最低點的過程中,物體速度是如何變化的?_______________
10.A、B兩物體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圖所示的三種情況下:①甲圖中兩物體均處於靜止狀態;②乙圖中水平恆力F作用在B物體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③丙圖中水平恆力F作用在B物體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比較上述三種情況下物體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三種情況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種情況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11.飲料廠生產的飲料裝瓶後,要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用傳送帶傳送。如圖所示,一瓶飲料與傳送帶一起水平向左勻速運動,不計空氣阻力。請在圖中畫出飲料瓶受力的示意圖。(圖中的A點表示重心)
答案及分析
1.可能錯誤A.生活經驗,用槳劃船船才能前進,不劃槳船將不動.所以選A
答案正確:D B、C不可能,這一點很清楚 本題應從題目的敘述分析入手,"使船前進的動力"這句話是題目的關鍵。從語句中,我們要體會到的是船槳受到力了,船槳是受力物體。正是因為船槳受力力了,所以才會使船前進。A選項:槳劃水的力,力作用於水上,水是受力物體,應是水在動。所以不選A D選項:當槳劃水的時,由於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對槳也有力,水對槳的力作用在槳上,相當於作用船上,所以可以使船前進。故選D
2.可能錯誤:選A 受到生活經驗的影響,而忽視了"空中"這一重要條件 正確答案:B
因為球在空中了,在空中的球腳是沒有作用力的,只受重力了.
3.D 4.B 5.正確答案B 分析:不可是C,彈簧稱受到了拉力,一定有示數.彈簧稱受到的相反方向的兩個力,運算時只能是相減而不能相加,所以不可能是D."各用"了200N有力不能顯示100N,所以也不能是A. 注意彈簧稱使用時處於靜止.一定受到一對平衡力,這兩個力大小是相等的方向是相反的.但顯示數值時只顯示一個力的大小,所以選B.
6.B 7.C 8.B
9.先增大後減小分析見<蹦極---力、速度大小變化、動能變化的關系的典型實例>一文
10.A 11.受力如圖
初中物理經典錯題100例---物體運動
1.小明同學測某物體長度時,情景如圖,則物體長度________cm.
2.一同學測量一物體長度4次,測得數據如下:18.39cm,18.40cm,18.41cm,18.52cm,他測量的結果是______cm.
3.某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鋼球的直徑,測得的四次結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則小球的直徑應取( )A.1.83cmB.1.833cmC.1.76cmD.1.759cm
4.某學生測得物理書內150頁的厚度是5.4mm,則每張紙的厚度應是 mm
5.用拉長的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果是( )
A 偏大 B 一樣 C 偏小 D 無法確定
6.一物體做直線運動,第2秒內的距離是4m,第3秒內的距離是6m,第4s內的距離是8m,這物體是______運動.
7.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公式v=s/t可知( )
A.v與s成正比 B v與t成反比 C s與t正比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分析及答案
1.錯誤1:3.50cm,沒有看清刻度尺開始測量的起點是1cm不是0.
錯誤2:2.5cm,沒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錯誤3:3.5cm,錯誤1和錯誤2的合成
正確答案;2.50cm
2.錯誤1: 18.45cm,在計算前沒有將錯誤數據18.52cm刪除.
錯誤2: 18.4cm,去除了錯誤後計算的結果沒有保留與原數據一樣的精確度
正確答案:18.40cm
3.正確答案A.分析同第2題
4.錯誤:0.0036mm, 5.4mm÷150=0.0036mm,沒有認識到一張紙有頁.
正確案案:0.0018mm 5.4mm÷75=0.0036mm
5.錯誤A
刻度尺被拉長時,刻度度尺的每一個分度值相應變大,用變大的分度值測得的同一長度變小,所以選C
6.錯誤:勻速直線運動.原因是將第2秒\第3秒\第4秒的時間理解為2秒\3秒\4秒
正確答案:變速直線運動
7.正確答案C
初三物理易錯題分析(熱學)
一、物理概念(物理量):比熱(C)、熱量(Q)、燃燒值(q)、內能、溫度(t)。
二、實驗儀器:溫度計、體溫計。
三、物理規律: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規律,光的折射規律,凸透鏡成像規律,物態變化規律,內能改變的方法,熱量計算公式:Q=cmDt及燃燒值計算Q=qm,分子運動論。
第一類:有關物理量的習題:
例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則剩下的酒精( )
A. 比熱不變,燃燒值變為原來的一半 B.比熱和燃燒值均不變
C. 比熱變為原來的一半,燃燒值不變 D.比熱和燃燒值均變為原來的一半
[解析]: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與該種物體的質量大小無關;與該種物體的溫度高低無關;與該種物體吸熱還是放熱也無關。這種物質一旦確定,它的比熱就被確定。酒精的比熱是2.4×103焦 /(千克ž℃),一瓶酒精是如此,一桶酒精也是如此。0℃的酒精和20℃的酒精的比熱也相同。燃燒值是燃料的一種性質。它是指單位質量的某種燃燒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酒精的燃燒值是3.0×107焦/千克,它並不以酒精的質量多少而改變。質量多的酒精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多,但酒精的燃燒值並沒有改變。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應是B。
例2:甲、乙兩個冰塊的質量相同,溫度均為0℃。甲冰塊位於地面靜止,乙冰塊停止在10米高處,這兩個冰塊( )。
A. 機械能一樣大 B.乙的機械能大 C.內能一樣大 D. 乙的內能大
[解析]:機械能包括動能、勢能,兩個冰塊的質量相同,可以通過它們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斷它們的動能和勢能的大小,判斷物體內能大小的依據是溫度和狀態。根據題意,兩個冰塊均處於靜止狀態,它們的動能都是零,兩冰塊質量相同,乙冰塊比甲冰塊的位置高,乙冰塊的重力勢能大。結論是乙冰塊的機械能大。兩個冰塊均為0℃,質量相同,物態相同,溫度相同,所以從它們的內能也相同。選項B、C正確。
第二類:有關溫度計的習題:
例1:兩支內徑粗細不同下端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合格溫度計同時插入同一杯熱水中,水銀柱上升的高度和溫度示數分別是( )
A. 上升高度一樣,示數相等。 B. 內徑細的升得高,它的示數變大。
C. 內徑粗的升得低,但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 D. 內徑粗的升得高,示數也大。
[解析]:溫度計插入熱水中,溫度計中的水銀就會受熱膨脹。由於兩支溫度計玻璃管的內徑粗細不同,細玻璃管中的水銀柱較之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由於它們插入熱水中前後的溫度變化是相等的,根據溫度計分度原則,雖然兩支溫度計中水銀上升高度不一樣,但示數應相等,只不過兩支溫度計每一等份的間隔不一樣罷了。所以C正確。
第三類:有關物理規律的習題:
例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某一物體溫度降低的多,放出熱量就多。B.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含有熱量多。 C. 溫度總是從物體熱的部分傳遞至冷的部分。D.深秋秧苗過夜要灌滿水,是因為水的溫度高。
[解析]:此題就透徹理解內能、熱量、溫度、比熱的含義比及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熱量是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的多少,所以熱量是過程量,熱量不能「含」。在熱傳遞的過程中,不能說成溫度傳遞。因為水的比熱大,秧苗過夜灌水可使夜間水向外放熱時溫度降低少,保護秧苗。選項A正確。
例2:一個帶蓋的水箱里盛有一些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氣壓為1標准大氣壓0℃的教室里,經過一段時間後,水箱里( )。
A. 都變成冰了,連水氣也沒有 B.都變成水了,同時也有水氣
C. 只有冰和水,不會有水氣 D.冰、水和水氣都存在
[解析]:當把盛有0℃的冰和水(即冰水混合物)的水箱搬進0℃的教室里,由於它們的溫度相等,之間不發生熱傳遞現象,這時冰水混合物既不吸收熱量,也不放出熱量,所以冰不會熔化,水也不會凝固,應是冰水共存。由於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在液面發生,因此除了冰,水外還有水蒸氣存在,故選D。
例3:下列現象中,不可能發生的是( )
A. 水的沸點低於或高於100℃B. 濕衣服放在溫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溫度高的地方幹得快
C. -5℃的冰塊放在0℃的水中會溶化D. 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
[解析]:水的沸點的高低隨水面上氣壓的大小而改變,所以選項A是可能發生的。濕衣服變干是蒸發現象,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除溫度外,還有液體表面積的大小和表面上氣流的快慢,故選項B也是可能的。冰是晶體,-5℃的冰塊在0℃的水中不斷吸熱,水放熱而降溫,當它們達到熱平衡時,共同溫度低0℃,既不能達到熔點,也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能熔化。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時,雖不斷吸熱,但溫度卻保持不變。選項D也是可能的。正確答案選C。
例4:質量和初溫相同的兩個物體( )
A吸收相同熱量後,比熱大的物體溫度較高B.放出相同的熱量後比熱小的物體溫度較低
C. 吸收相同的熱量後,比熱較小的物體可以傳熱給比熱較大的物體
D. 放出相同的熱量後,比熱較大的物體可以向比熱較小的物體傳播
[解析]:由題目我們不難知道這是為了研究質量和初溫相同的物體在吸收相同的熱量或放出相同的熱量之後,末溫與比熱的關系。由Q 吸=cm(t-t0)t=Q吸/cm+t0,而由Q放=cm(t-t0)t=t0-Q放/cm。由於Q吸、m及t0都一定,比熱小的物體比比熱大的物體的終溫高。熱傳遞的方向應從比熱小的物體向比熱大的物體。若Q放、m及t0都一定,比熱大的物體比熱小的物體終溫高。熱傳遞的方向應從比熱大的物體向比熱小的物體。由此分析得出B、C、D選項都是正確的。
例5:某同學們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作了如下的記錄:當物體距u1=30厘米時,在光屏上出現倒立、縮小的像;當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現倒立、放大的像;當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終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斷凸透鏡的焦距是( )
A.大於20厘米 B.大於15厘米小於20厘米C.小於10厘米D.大於10厘米,小於15厘米
[解析]:由題可知:u1>2f,即30厘米>2f①;f<u2<2f,即f<20厘米<2f②;u3<f,10厘米<f③,解方程得10厘米<f<15厘米,故選D。
【同步練習】
⒈下列關於沸騰和蒸發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沸騰要吸收熱量,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熱量
B. 蒸發的快慢與溫度無關,沸騰時溫度不變
C. 蒸發時物體溫度降低,沸騰只有達到沸點才能發生
D. 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液體表面進行
⒉冬天,醫生檢查牙齒時,常把小鏡子放在酒精燈上適當烤一烤,然後再伸進口腔內。這種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接觸口腔時病人感到太冷 B. 進行消毒
C. 鏡面不會產生水霧,可以看清牙齒 D. 防止鏡框受熱膨脹,致使鏡片脫落
⒊指明下列事物中內能改變的方法:⑴一盆熱水放在室內,一會兒就涼了________;⑵高溫高壓的氣體,迅速膨脹,對外做功,溫度降低________;⑶鐵塊在火爐中加熱,一會熱得發紅________;⑷電烙鐵通電後,溫度升高________;⑸用打氣筒給車胎打氣,過一會兒筒壁變熱。⑹兩手互相摩擦取暖________。
⒋甲、乙兩金屬球,質量相等,初溫相同,先將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熱平衡後水溫升高t℃,取出甲球(設熱量與水均無損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這杯水熱平衡後水溫又升高t℃,設甲、乙兩球的比熱分別為C甲和C乙,則有( )
A. C甲=C乙 B.C甲>C乙 C.C甲<C乙 D.無法確定
⒌入射光線和平面鏡的夾角為60°,轉動平面鏡,使入射角減小15°,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間的夾角和原來相比較,將( )
A. 減小90° B.減小30° C.減小45° D.減小15°
⒍關於實驗和虛像,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實像能用光屏接到,而虛像則不能
B. 實像有放大的也有縮小的,而虛像沒有縮小的
C. 實像一定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而虛像一定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 實像為光線相交形成,而虛像由光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
⒎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發現:物距u=5厘米時,成正立的像;u=8厘米時,成倒立的像,那麼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有( )
A. u=4厘米時,可能成放大的實像 B. u=9厘米時,一定成放大的實像
C. u=14厘米時,可能成縮小的實像 D. u=17厘米時,一定成縮小的實像
⒏將質量相等的甲、乙兩個銅塊放在沸水裡煮相當的時間後,先取出甲銅塊放在某種液體中待熱平衡後液體溫度升高到40℃;取出甲後,再將乙銅塊放入此液體中待熱平衡後液體的溫度升高到50℃(不計熱量損失),則此液體的初溫度是_________℃。
⒐關於熱量、內能和溫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 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B. 物體內能增加,一定吸收熱量
C. 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
D. 質量相同的兩個物體,溫度升高得多的物體吸收的熱量不一定多
⒑計算題:
把質量為220克的金屬塊放到500克沸水中加熱到100℃,然後放入440克15℃的水中,熱平衡後的溫度是23℃,求該金屬的比熱(一個標准大氣壓,不計熱損失,准確到0.01)
同步練習答案:
⒈D ⒉C ⒊⑴熱傳遞 ⑵做功 ⑶熱傳遞 ⑷做功 ⑸做功 ⑹做功 ⒋C ⒌B ⒍AD ⒎BCD ⒏28℃ ⒐CD ⒑0.87×103焦/(千克•
4. 初中物理電學常考的實驗題型有哪些
1.用電流表測電流
實驗目的:用電流表測電流
實驗器材:電源、電鍵、小燈泡、電流表、若干導線等
實驗步驟:
1.將電源、電鍵、小燈泡、電流表串聯起來,連接過程中電鍵處於斷開狀態。
2.電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在未知電流大小時,電流表選擇 0~3A 量程。
3.閉合電鍵,觀察電流表的示數,確認是否需要改變電流表的量程,然後記下電流的示數。
實驗結論:如圖所示,電流表的示數為 0.5 A。
2.用電壓表測電壓
實驗目的:用電壓表測電壓
實驗器材:電源、電鍵、小燈泡、電壓表、若干導線等
實驗步驟:
1.將電源、電鍵、小燈泡連接在電路中,連接過程中電鍵處於斷開狀態。
2.將電壓表與小燈泡並聯連接,在連接過程中,電壓表的正接線柱靠近電源的正極,負接線柱靠近電源的負極,在未知電壓大小時,電壓表選擇0~15V 量程。
3.閉合電鍵,觀察電壓表的示數,確認是否需要改變電壓表的量程,然後記下電壓的示數。
實驗結論:如圖所示,電壓表的示數為 2.5 V。
3.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實驗目的:練習使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強度。
實驗器材:滑動變阻器、小燈泡、電流表、開關、電池組、導線若干
實驗原理:通過改變連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強度。
4.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伏安法測電阻)
實驗目的: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
實驗器材:電源、電鍵、電壓表、電流表、待測電阻、滑動變阻器、若干導線等。
實驗原理:R=U/I
實驗步驟: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斷開開關,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
②:檢查電路無誤後,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的指針指到合適的位置讀出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計算出測得的電阻值並將測量數值填入表格中。
③:調節滑動變阻器,另測幾組電流和電壓 ,計算出測得的電阻值並將測量數值填入表格中。
④:求出電阻的平均值。
⑤:斷開開關,整理器材。
5.測定小燈泡電功率
實驗目的: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
實驗器材:電源、小燈泡、電鍵、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若干導線等。
實驗原理:P=UI
實驗步驟:
1.記下小燈泡的額定電壓,額定電流。
2.如圖所示連接電路,電鍵處於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處於最大值,電源電壓要大於小燈泡的額定電壓。
3.移動滑片,使得電壓表的示數等於小燈泡的額定電壓,觀察小燈泡的發光情況,記下此時的電流表示數,根據公式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4.改變滑片的位置,使得電壓表的示數分別大於或小於小燈泡的額定電壓,記下相應的電流值並計算出相應的電功率,並觀察記錄小燈的發光情況。
實驗注意事項:
(1)連接實物時,連線不能交叉,開關應 斷開 ;滑動變阻器滑片置於阻值最大處,目的是防止短路引起電流過大保護電路。
(2)測定值電阻Rx的阻值時,三次電壓、電流值,算出三次Rx的阻值,目的是為了求平均值減少誤差。(3)測小燈泡L電阻時要測出三次電壓、電流值,算出三次小燈泡的阻值,但不能求平均值,因為小燈泡的亮度電流、電壓變化時、溫度是變化,從而使電阻變化。測量三次的目的是為了觀察當電流、電壓變化時,小燈泡的電阻隨溫度變化情況。
電學探究性實驗
1.探究導體中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實驗目的:探究導體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實驗器材:若干節干電池、電鍵、電壓表、電流表、兩個不同導體、若干導線等。
實驗步驟:
1.如圖所示連接電路,將導體甲連入 M、N兩點,電鍵處於斷開狀態。
2.閉合電鍵,記下相應的電流表示數和電壓表示數。
3.改變電池的節數,再記下兩組不同電壓下對應的電流值。
4.用乙導體換甲導體,重復上述實驗。
5.本實驗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多次試驗,得出普遍的物理規律。
實驗結論:
1.同一導體,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2.同一導體,電壓和電流的比值為定值。
3.不同導體,電壓和電流的比值不同。
滑動變阻器在實驗「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中作用:控制電阻兩端電壓不變。
初中物理電學實驗題
5. 怎樣歸納初中物理題型
有必要嗎?物理要活學活用,死記公式套公式都是不頂用的,而且題型交叉非常之大,如果一定要歸類的話你可以參考下:
運動問題,1,二力平衡(浮力,降落傘,水平勻速小車等等)2,追擊問題(回聲,相遇,相離)3,沒三了,就是常規的了
電學問題,電功率,串並聯電路,伏安法,等等。
一個公式就是一類問題,多個公式的題就是交叉的了
其他的就是熱學比較重要了,主要是比熱容問題
6. 初中物理競賽是什麼類題型比較多
初中學的是經典物理,經典物理主要分為力學、光學、電學、聲學、電磁學。初中部分的重點則落腳於力學和電學。力學主要考察的題型有受力分析、杠桿原理、阿基米德原理,以作圖題和應用題為主。電學主要考察的題型有歐姆定律,計算電壓,電流,功率等,關鍵是能夠看懂電路圖,只要電路圖能夠分析正確,基本就過關啦!
7. 求初中物理必考的題型。
你是哪兒的?每個地區
不同。比如山西常考電路動態、估測題目、測電燈的功率、壓強計算、密度的實驗及計算、銘牌電器的相關計算、新情景實驗、作圖、簡答、透鏡實驗及成像規律、二力平衡、慣性、機械能、分子運動
8. 初中物理主觀題是什麼題型
物理需要包括三大部分: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客觀題是指選擇題,主觀題是指後面的填空題和計算題
9. 初中物理常見題型思路解析
初中物理最重要的還是公式,推導公式的能力很重要,最基本的就像 速度=時間÷路程 如果給你時間和速度,讓你求路程,你就可以推導出 時間×速度=路程。再舉一個例子,在計算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時候,不只是機械效率=W有用÷W總 這么一個公式,還可以用G÷NF G是物重,N是繩子的段數。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時候還有更簡便的公式,機械效率=G÷G+G動。推導公式的能力對實驗題也有幫助,在初二的時候學浮力經常要用到這樣的問題。只要把你要求的東西轉化成你已知的東西,就能輕而易舉地推導出答案。代公式就不用說了,很簡單。列方程設未知數同樣很重要的,在物理中,有一些問題不是簡單地計算就能解決的,設未知數列方程求解是最好的辦法。實驗題的話,你准備的器材和步驟一定要寫完整,要測量的值也都要寫清楚,比如說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石塊的重力G,下面再測其他東西的重力就可以用G1 G2這樣來表示。最後要的只是結果,你推導的過程不用寫上。常見的也就這么多了,你做題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給的條件,認真考慮。
10. 初二上冊的物理題型有哪些類型
我來幫你吧: 希望對你能有幫助,祝學習進步! 希望採納!
主要有:
填空
選擇
雙選
實驗題 或者做圖題
問答題
計算題
其中 填空 和選擇 哪部分知識都可能考
實驗題: 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 凸透鏡成像, 晶體熔化, 水的沸騰, 天平的正確使用,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這幾個實驗是重中之重,必須全部掌握!
做圖題; 主要是 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 和光的折射
問答題: 都有可能考,比如,夏天冰棍為什麼冒白氣? 夜晚開車時車里為啥不開燈? 暖氣片為什麼安在窗檯下面? 等等!
計算題: 主要是 運動速度 ,聲速, 以及 計算密度的題。